一种多功能客车座椅椅背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36151发布日期:2018-06-08 19:43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客车座椅椅背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客车座椅椅背结构,尤其是一种具有安装快速、牢固的多功能客车座椅椅背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与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口流动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成人携带儿童,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客车作为不可或缺的公共交通工具,其安全性已有显著的提升。客车均设置有安全带,但此种安全带仅适合成人,客车上的儿童没有相应的安全配置。传统的儿童座椅为独立式分体结构,固定在成人座位上。成人无法坐入儿童座椅。客车上如果独立设置儿童座椅,可能会因为乘客中成人和儿童的比例为题,如何设计出方便安装的成人和儿童共用的安全客车座椅,同时两种坐垫兼具牢固性,是当前比较棘手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安装快速、牢固的多功能客车座椅椅背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多功能客车座椅椅背结构,包括成人座椅,成人座椅具有椅背、坐垫;所述椅背中间设置有内凹空腔;背垫内嵌在内凹空腔中;背垫下拉形成儿童坐垫;

所述背垫上方设置有背垫拉手;背垫中间设置有水平方向的背垫折痕;背垫内侧设置有防滑垫;

所述背垫上边边缘处设置有滑轮杆;所述滑轮杆两端固定有两个滑轮;内凹空腔两侧椅背上设置有滑道,滑道平行于椅背;所述滑道内部呈T型空腔设置,滑轮设置在滑道内,所述滑道上方连通设有滑道弯头;

所述背垫折痕平行于坐垫,背垫折痕将背垫均匀分为上下两块;

所述防滑垫设置在背垫内侧与内凹空腔接触面上;防滑垫为凹凸不平的点状橡胶面的布料固定在背垫背部上;滑轮杆平行于背垫上边缘,并贯穿背垫;

所述滑道弯头弯折端低于椅背方向的滑道最高位置。

所述滑轮杆缝在背垫上,平行于坐垫;

所述儿童坐垫上下两块所述防滑垫相接触固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客车座椅椅背结构,滑道设计便于儿童座椅和成人座椅之间快速简便的变化;同时,背垫内侧的防滑垫使成人座椅背垫和儿童座椅的儿童坐垫更安全的固定。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客车座椅结构的椅背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客车座椅椅背结构的儿童座椅模式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客车座椅椅背结构的侧面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客车座椅椅背结构的滑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客车座椅椅背结构的儿童坐垫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多功能客车座椅椅背结构,参见图1-5,包括成人座椅,成人座椅具有椅背1、坐垫5;所述椅背1中间设置有内凹空腔6;背垫2内嵌在内凹空腔6 中;背垫2下拉形成儿童坐垫10;

所述背垫2上方设置有背垫拉手21;背垫2中间设置有水平方向的背垫折痕22;背垫2内侧设置有防滑垫23;

所述背垫2上边边缘处设置有滑轮杆65;所述滑轮杆65两端固定有两个滑轮64;内凹空腔6两侧椅背1上设置有滑道61,滑道61平行于椅背1;所述滑道61内部呈T型空腔设置,滑轮64设置在滑道61内,所述滑道61上方连通设有滑道弯头62;

所述背垫拉手21为一块方形布条;背垫拉手21设置在背垫上方与内凹空腔6的切缝处;背垫折痕22平行于坐垫5,将背垫2均分分为上下两块;防滑垫23为凹凸不平的点状橡胶面的布料固定在背垫2背部,具有防止倚靠成人座椅时出现背垫2滑动,并防止乘坐儿童坐垫10时,出现儿童坐垫10上下两层滑动错位;

防滑垫23设置在背垫2内侧与内凹空腔6接触面上;防滑垫23为凹凸不平的点状橡胶面的布料固定在背垫2背部上;滑轮杆65平行于背垫2上边缘,并贯穿背垫2;滑轮杆65通过滑轮64在滑道61内上下移动;滑轮杆65上滑至滑道弯头62处,得到固定,使背垫固定在内凹空腔6内;滑道弯头62弯折端低于椅背1方向的滑道61最高位置,卡住滑轮杆65;

提拉所述背垫拉手21,使滑轮杆65离开滑道弯头62,经过向下滑动,使滑轮杆65到达滑道61底部;此时,背垫2沿背垫折痕22对折;儿童坐垫10 上下两块所述防滑垫23相接触固定;

所述椅背1底部与坐垫5底部连接,夹角呈100°;所述椅背1下方两侧设置有成人安全带3;成人安全带3上设置有成人安全带扣4;所述内凹空腔6内部两侧的椅背1上设有儿童安全带侧带7;内凹空腔6下方临近坐垫位置设置有儿童安全带下带9;两根儿童安全带侧带7和儿童安全带下带9通过儿童安全带扣8固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客车座椅椅背结构,滑道设计便于儿童座椅和成人座椅之间快速简便的变化;同时,背垫内侧的防滑垫使成人座椅背垫和儿童座椅的儿童坐垫更安全的固定。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