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继动阀和ABS电磁阀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57105发布日期:2018-07-17 23:47阅读:124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气压制动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继动阀和ABS电磁阀总成,主要适用于减少占用空间、提高结构强度。



背景技术:

目前,商用车气压制动系统上ABS电磁阀与继动阀之间的连接主要是采用多个支架分开安装的方式,即先将ABS电磁阀与继动阀分别用支架固定,再通过连接管与连接管接头实现二者的连接。但是,这样的安装方式存在如下问题:支架数量多,成本高;占用车架空间大;整体的外观较差;整车装配线上工人安装起来较繁琐。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3322475U,授权公告日为2013年12月4日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ABS电磁阀和继动阀安装支架及总成,包括两个ABS电磁阀、一个继动阀和安装支架,两个ABS电磁阀分别通过ABS电磁阀安装孔与支架主体固定连接,继动阀通过继动阀安装孔与继动阀安装部固定连接,ABS电磁阀和继动阀之间通过管接头连接。虽然该实用新型装配简便,但是其仍然存在以下缺陷:该实用新型中两个ABS电磁阀和一个继动阀并列固定在安装支架上,且继动阀安装在支架主体的折弯部上,上述设计使得总成占用空间较大、结构强度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占用空间大、结构强度低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占用空间小、结构强度高的继动阀和ABS电磁阀总成。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继动阀和ABS电磁阀总成,包括支架以及其上固定的一个继动阀、两个ABS电磁阀,所述两个ABS电磁阀对称固定在继动阀的两侧,且两个ABS电磁阀分别与继动阀气路连接,所述支架为门型结构,所述两个ABS电磁阀分别固定在支架的两侧,所述继动阀固定在支架的底部,所述支架的顶部固定在车架上。

所述支架包括一号横板、一号竖板、二号竖板,所述一号横板的一端与一号竖板的一端垂直连接,一号竖板的另一端垂直连接有二号横板,所述一号横板的另一端与二号竖板的一端垂直连接,二号竖板的另一端垂直连接有三号横板;

所述两个ABS电磁阀分别固定在一号竖板、二号竖板上,所述继动阀固定在二号横板与三号横板上,所述一号横板固定在车架上。

所述一号横板上开设有一号安装孔,一号横板通过一号安装孔固定在车架上;所述一号竖板、二号竖板上均开设有用于安装ABS电磁阀的二号安装孔;所述二号横板、三号横板上均开设有用于安装继动阀的三号安装孔。

所述一号竖板、二号竖板上位于二号安装孔之间的部位均开设有减重孔。

所述一号横板上位于继动阀上方的部位开设有U型凹槽。

所述一号竖板、二号竖板上位于一号安装孔下方的部位均为弧形结构。

所述继动阀包括一号出气口与二号出气口,所述一号出气口、二号出气口分别通过尼龙管与两个ABS电磁阀的进气口气路连接。

所述继动阀包括一号出气口与二号出气口,所述一号出气口、二号出气口分别通过过渡接头与两个ABS电磁阀的进气口气路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一种继动阀和ABS电磁阀总成中支架为门型结构,两个ABS电磁阀分别固定在支架的两侧,继动阀固定在支架的底部,支架的顶部固定在车架上,采用门型结构的支架,不仅使得继动阀和ABS电磁阀总成的集成性好,占用空间小,而且整体结构强度高。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占用空间小,而且结构强度高。

2、本实用新型一种继动阀和ABS电磁阀总成中支架包括一号横板以及与其端部垂直连接的一号竖板、二号竖板,一号竖板、二号竖板上分别垂直连接有二号横板、三号横板,上述支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一号竖板、二号竖板上位于二号安装孔之间的部位均开设有减重孔,一号横板上位于继动阀上方的部位开设有U型凹槽,一号竖板、二号竖板上位于一号安装孔下方的部位均为弧形结构,这样的设计使得总成重量轻、安装简便、外观优美。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而且重量轻、安装简便、外观优美。

3、本实用新型一种继动阀和ABS电磁阀总成中继动阀包括一号出气口与二号出气口,一号出气口、二号出气口分别通过尼龙管(或者过渡接头)与两个ABS电磁阀的进气口气路连接,这样的设计安装与拆卸简便、装配效率高。因此,本实用新型安装与拆卸简便、装配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图3的左视图。

图中:支架1、一号横板11、一号竖板12、二号竖板13、二号横板14、三号横板15、一号安装孔16、二号安装孔17、三号安装孔18、减重孔19、U型凹槽110、弧形结构111、继动阀2、一号出气口21、二号出气口22、ABS电磁阀3、进气口31、尼龙管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至图5,一种继动阀和ABS电磁阀总成,包括支架1以及其上固定的一个继动阀2、两个ABS电磁阀3,所述两个ABS电磁阀3对称固定在继动阀2的两侧,且两个ABS电磁阀3分别与继动阀2气路连接,所述支架1为门型结构,所述两个ABS电磁阀3分别固定在支架1的两侧,所述继动阀2固定在支架1的底部,所述支架1的顶部固定在车架上。

所述支架1包括一号横板11、一号竖板12、二号竖板13,所述一号横板11的一端与一号竖板12的一端垂直连接,一号竖板12的另一端垂直连接有二号横板14,所述一号横板11的另一端与二号竖板13的一端垂直连接,二号竖板13的另一端垂直连接有三号横板15;

所述两个ABS电磁阀3分别固定在一号竖板12、二号竖板13上,所述继动阀2固定在二号横板14与三号横板15上,所述一号横板11固定在车架上。

所述一号横板11上开设有一号安装孔16,一号横板11通过一号安装孔16固定在车架上;所述一号竖板12、二号竖板13上均开设有用于安装ABS电磁阀3的二号安装孔17;所述二号横板14、三号横板15上均开设有用于安装继动阀2的三号安装孔18。

所述一号竖板12、二号竖板13上位于二号安装孔17之间的部位均开设有减重孔19。

所述一号横板11上位于继动阀2上方的部位开设有U型凹槽110。

所述一号竖板12、二号竖板13上位于一号安装孔16下方的部位均为弧形结构111。

所述继动阀2包括一号出气口21与二号出气口22,所述一号出气口21、二号出气口22分别通过尼龙管4与两个ABS电磁阀3的进气口31气路连接。

所述继动阀2包括一号出气口21与二号出气口22,所述一号出气口21、二号出气口22分别通过过渡接头与两个ABS电磁阀3的进气口31气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说明如下:

本设计通过一个支架将继动阀与ABS电磁阀集成在一起,安装时,先分别将继动阀和ABS电磁阀固定在支架的安装孔上,再通过尼龙管将继动阀与ABS电磁阀连接(阀体之间也可以通过两端带螺纹的过渡接头连接),然后将支架固定在车架上。这样的设计减少了支架数量,成本低;整体集成性好,占用空间小;外形美观;减少了整车装配线上零部件数量,提高了装配效率。

在满足结构强度、安装需求前提下,二号横板较三号横板要短,这样降低了支架自重与支架制造成本;为更进一步降低自重、方便装配,在三号横板上设置弧形缺口;实际应用中在结构强度高、外观优美的前提下,也可以在支架的其它部位开设减重孔;开设U型凹槽不仅可以降低总成的自重,还可以方便总成的装配与拆卸。

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5,一种继动阀和ABS电磁阀总成,包括支架1以及其上固定的一个继动阀2、两个ABS电磁阀3,所述两个ABS电磁阀3对称固定在继动阀2的两侧,且两个ABS电磁阀3分别与继动阀2气路连接,所述支架1为门型结构,所述两个ABS电磁阀3分别固定在支架1的两侧,所述继动阀2固定在支架1的底部,所述支架1的顶部固定在车架上;所述支架1包括一号横板11、一号竖板12、二号竖板13,所述一号横板11的一端与一号竖板12的一端垂直连接,一号竖板12的另一端垂直连接有二号横板14,所述一号横板11的另一端与二号竖板13的一端垂直连接,二号竖板13的另一端垂直连接有三号横板15;所述两个ABS电磁阀3分别固定在一号竖板12、二号竖板13上,所述继动阀2固定在二号横板14与三号横板15上,所述一号横板11固定在车架上;所述一号横板11上开设有一号安装孔16,一号横板11通过一号安装孔16固定在车架上;所述一号竖板12、二号竖板13上均开设有用于安装ABS电磁阀3的二号安装孔17;所述二号横板14、三号横板15上均开设有用于安装继动阀2的三号安装孔18;所述一号竖板12、二号竖板13上位于二号安装孔17之间的部位均开设有减重孔19;所述一号横板11上位于继动阀2上方的部位开设有U型凹槽110;所述一号竖板12、二号竖板13上位于一号安装孔16下方的部位均为弧形结构111;所述继动阀2包括一号出气口21与二号出气口22,所述一号出气口21、二号出气口22分别通过尼龙管4(或者过渡接头)与两个ABS电磁阀3的进气口31气路连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