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地机驻车制动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57094发布日期:2018-07-17 23:46阅读:55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平地机驻车制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平地机的制动控制,尤其是对于大型平地机,整车重量大,在不完全平整的道路停车,制动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整车的安全性能;常规的驻车制动控制基本是由制动开关直接控制制动电磁阀,当制动开关失效时,整机不能制动,非常危险;另外,常规驻车制动控制,当司机在制动时,未按下制动开关,直接熄火,此时整机也处于制动状态,但是当司机重新上电时,制动电磁阀得电,制动失效会引起溜车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的控制装置可靠性差、操作繁琐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区别于现有技术的平地机驻车制动控制装置,其安全性及可靠性得到较大的提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平地机驻车制动控制装置,包括操纵手柄、制动开关和制动电磁阀,制动开关通过线束与制动电磁阀连接,还包括电控单元、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所述电控单元分别与操纵手柄、制动开关和第一继电器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分别与制动开关和第一继电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制动开关还与第一继电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制动开关装配在操纵手柄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保证平地机驻车制动功能实现的情况下,通过合理的电路设计、硬件匹配,在制动开关任何失效模式下,整车重新上电后都能处于制动状态,并将平地机制动的控制与整机起动相关联,保证驻车制动功能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2、将制动开关集成在操纵手柄上,简化了司机操作复杂性,同时该装置关联整机起动,只有在驻车制动档才能进行整机起动,防止司机在坡道起动时发生溜车现象,提升了整机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各零部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气原理图。

图中:1、操纵手柄;2、电控单元;3、制动开关;4、制动电磁阀;5、第一继电器;6、第二继电器;7、电源;8、起动控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平地机驻车制动控制装置,包括操纵手柄1、制动开关3和制动电磁阀4,制动开关3通过线束与制动电磁阀4连接,还包括电控单元2、第一继电器5和第二继电器6,所述电控单元2分别与操纵手柄1、制动开关3和第一继电器5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6分别与制动开关3和第一继电器5连接。

实施例2:

一种平地机驻车制动控制装置,制动开关3还与第一继电器5连接;制动开关3装配在操纵手柄1上。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当整机上电时操纵手柄1挂在驻车制动档时,制动信号传入电控单元2,电控单元2输出起动控制8的信号,整机可以起动,此时制动开关3的触点①闭合,制动电磁阀4未得电,整车处于制动状态;电源7通过制动开关3向第二继电器6的线圈⑤供电,第二继电器6的触点④与触点⑦接通闭合,第一继电器5的触点④与触点⑦接通闭合,此时电源7通过闭合的第二继电器6的触点⑦和闭合的第一继电器5的触点⑦向第二继电器6的线圈⑤以及制动开关3的公共触点③供电;当操纵手柄1离开驻车制动档后,制动开关3的触点②闭合,此时制动开关3公共触点③的电源7经制动开关3的触点②向制动电磁阀4供电,整车解除制动状态。

当整机上电时,操纵手柄1挂在非驻车制动档如前进挡、后退档、空档时,电控单元2检测不到驻车制动信号,整机不能起动,此时制动开关3触点②闭合,由于第二继电器6线圈⑤未得电,触点⑦未闭合,制动开关3的公共触点③未得电,因此制动电磁阀4不得电,整机依然处于制动状态;若要解除制动状态需将操纵手柄1挂回驻车制动档,起动后重新挂挡方可行走。

因此第一继电器5和第二继电器6通过制动开关3的打开与关闭形成互锁,当制动开关3由制动档打到非制动档时,可以为制动电磁阀4供电,此时整车可以行走。本实用新型通过各电气部件的合理匹配与先进逻辑控制策略的应用,在制动开关3失效时,如制动开关3触点粘连、断路等,整车处于制动状态,在非制动档熄火时,制动电磁阀4重新得电,整机依旧处于制动状态,并将平地机驻车制动功能与整机起动相关联,提升了整机可靠性及安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