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及其迎宾灯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43167发布日期:2018-09-14 23:02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迎宾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及其迎宾灯组件。



背景技术:

汽车通常配置有迎宾灯,迎宾灯主要作用包括:1)照明:如在车门打开的情形下将车门的周围区域照亮,便于提升驾乘人员的用车体验;2)警示:如在汽车停车或者短暂停车时引起周围的行人和汽车的注意,提高行车安全性,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如迎宾灯通常设置在车门的门护板底部或者安装在侧踏板上。不过,目前的安装方式通常是在门护板底部以及侧踏板上形成相应的安装结构,然后将迎宾灯直接通过安装结构安装至门护板底部或者侧踏板。由于安装结构所在部位往往与周围材料的厚度具有明显的差别,因此在门护板底部或者侧踏板的制造过程中容易由于安装结构的设置而产生缩痕等质量问题,进而影响门护板底部或者侧踏板等部件的产品质量以及迎宾灯的安装可靠性。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在将迎宾灯直接固定于汽车时由于固定迎宾灯的安装位置的材料厚度变化较大而造成的缩痕等质量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迎宾灯组件。所述迎宾灯组件包括迎宾灯和迎宾灯支架,所述迎宾灯通过所述迎宾灯支架固定于所述汽车。

通过增设迎宾灯支架的方式,解决了在将迎宾灯直接固定于汽车时由于固定迎宾灯的安装位置的材料厚度变化较大而造成的缩痕问题。具体而言,通过增设零部件的方式,在如门护板底部或者侧踏板等汽车零部件与迎宾灯之间增加迎宾灯支架,从而使门护板底部或者侧踏板等不会由于安装结构的存在而导致其出现材料厚度变化较大进而造成的缩痕问题,提高了产品质量。

在上述迎宾灯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汽车包括轮眉,所述迎宾灯支架固定于所述轮眉,所述迎宾灯通过所述迎宾灯支架固定于所述轮眉。

在上述迎宾灯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轮眉上设置有允许所述迎宾灯的灯光投射至环境的迎宾灯投射窗口,所述迎宾灯支架的中部形成有安装位,并且在组装好的状态下,所述迎宾灯的至少一部分容纳于所述安装位。

在上述迎宾灯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迎宾灯组件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置成能够限定所述迎宾灯和所述迎宾灯支架的相对位置。

在上述迎宾灯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部包括由所述迎宾灯延伸出的至少一个翻边以及由所述安装位延伸出的至少一个卡接结构,并且在组装好的状态下,所述卡接结构与所述翻边相抵。

在上述迎宾灯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迎宾灯的第一侧和所述第一侧的相对侧分别向外延伸有翻边,每侧的所述翻边均对应有至少一个卡接结构。

在上述迎宾灯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迎宾灯的第一侧的翻边和对应的至少一个卡接结构之间设置有弹性构件。弹性构件能够有效地消除迎宾灯支架与迎宾灯之间的安装间隙,增强迎宾灯的安装可靠性和稳定性,并且能够吸收翻边与卡接结构由强力装配产生的应力或者行车过程中振动产生的冲击力,从而延长迎宾灯支架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迎宾灯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汽车包括与所述轮眉连接的翼子板,所述迎宾灯支架在靠近所述翼子板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构件,并且在组装好的状态下,所述支撑构件的端部沿汽车的Y向抵靠至所述翼子板。

在上述迎宾灯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构件包括支撑基体,所述支撑基体在靠近所述翼子板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凸起筋,在组装好的状态下,所述凸起筋的端部沿汽车的Y向紧密抵靠至所述翼子板。

在上述迎宾灯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迎宾灯组件还包括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包括第一定位构件和/或第二定位构件,其中:所述第一定位构件包括匹配卡接的凸起和卡合结构,所述凸起设置于所述轮眉,所述卡合结构设置于所述迎宾灯支架;所述第二定位构件包括匹配卡合的卡爪和卡位,所述卡爪设置在所述迎宾灯支架和所述翼子板的其中一个上,所述卡位设置在所述迎宾灯支架和所述翼子板的另一个上。

在上述迎宾灯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卡合结构为设置于所述迎宾灯支架的卡孔或者卡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中,1)通过将迎宾灯设置于轮眉,如当汽车在夜间停靠在路边时,只需使迎宾灯组件中的迎宾灯点亮,即可向周围的行人和汽车起到示宽的作用,降低了来往汽车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提高了汽车的安全性。并且,与将迎宾灯设置于门护板底部的方式相比,迎宾灯在车门关闭的状态下仍然能实现示宽作用,因此减少了迎宾灯的工作限制条件。并且,与将迎宾灯配置于门护板底部或者侧踏板的方式相比,由于轮眉的结构较为简单且与整车其他部分的配合较少且配合精度的要求较低,因此将迎宾灯设置于轮眉的方案降低了安装难度和安装成本。2)通过限位部的设置,提高了迎宾灯组件的安装可靠性,有效地避免了迎宾灯和轮眉松动问题的出现,提高了迎宾灯组件的质量。优选地,通过迎宾灯上延伸出的翻边与迎宾灯支架的安装位上延伸出的卡接结构之间的配合,增加了迎宾灯与轮眉在汽车Y向上的支撑点,有效地避免了迎宾灯在汽车Y向的窜动,对迎宾灯在汽车Y向实现了可靠地限位,提高了迎宾灯在轮眉上的安装可靠性和稳定性。当然,限位部除了限制迎宾灯在汽车Y向的窜动之外,还可以增设能够约束迎宾灯在其他方位发生位移的结构,如还能够限制迎宾灯在汽车Z向的窜动等。3)通过定位部的设置,提高了轮眉、迎宾灯和翼子板之间相对位置的变化,提高了迎宾灯在轮眉上的安装精度。如在轮眉、迎宾灯和翼子板之间固定连接的基础上,轮眉和迎宾灯支架之间通过凸起和卡合结构的匹配卡接进行定位,迎宾灯支架通过卡爪和卡位的匹配卡接进行定位。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上述迎宾灯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迎宾灯组件。需要说明的是,该汽车具有上述迎宾灯组件的全部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方案1、一种汽车迎宾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迎宾灯组件包括迎宾灯以及迎宾灯支架,所述迎宾灯通过所述迎宾灯支架固定于所述汽车。

方案2、根据方案1所述的迎宾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包括轮眉,所述迎宾灯支架固定于所述轮眉,所述迎宾灯通过所述迎宾灯支架固定于所述轮眉。

方案3、根据方案2所述的迎宾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眉上设置有允许所述迎宾灯的灯光投射至环境的迎宾灯投射窗口,所述迎宾灯支架的中部形成有安装位,并且在组装好的状态下,所述迎宾灯的至少一部分容纳于所述安装位。

方案4、根据方案3所述的迎宾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迎宾灯组件包括限位部,该限位部设置成能够限定所述迎宾灯和所述迎宾灯支架的相对位置。

方案5、根据方案4所述的迎宾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由所述迎宾灯延伸出的至少一个翻边;以及由所述安装位延伸出的至少一个卡接结构,并且在组装好的状态下,所述卡接结构与所述翻边相抵。

方案6、根据方案5所述的迎宾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迎宾灯的第一侧和所述第一侧的相对侧分别向外延伸有翻边,每侧的所述翻边均对应有至少一个卡接结构。

方案7、根据方案6所述的迎宾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迎宾灯的第一侧的翻边和对应的至少一个卡接结构之间设置有弹性构件。

方案8、根据方案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迎宾灯组件,所述汽车包括与所述轮眉连接的翼子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迎宾灯支架在靠近所述翼子板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构件,并且在组装好的状态下,所述支撑构件的端部沿汽车的Y向抵靠至所述翼子板。

方案9、根据方案8所述的迎宾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构件包括支撑基体,所述支撑基体在靠近所述翼子板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凸起筋,并且在组装好的状态下,所述凸起筋的端部沿汽车的Y向紧密抵靠至所述翼子板。

方案10、根据方案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迎宾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迎宾灯组件还包括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包括第一定位构件和/或第二定位构件,其中:所述第一定位构件包括匹配卡的凸起和卡合结构,所述凸起设置于所述轮眉,所述卡合结构设置于所述迎宾灯支架;所述第二定位构件包括匹配卡合的卡爪和卡位,所述卡爪设置在所述迎宾灯支架和所述翼子板的其中一个上,所述卡位设置在所述迎宾灯支架和所述翼子板的另一个上。

方案11、根据方案10所述的迎宾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结构为设置于所述迎宾灯支架的卡孔或者卡槽。

方案12、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包括方案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迎宾灯组件。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其中一个轮眉上设置有一个迎宾灯的方式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装配有迎宾灯组件的汽车的爆炸示意图,图中示出了轮眉、翼子板和迎宾灯组件;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汽车中轮眉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局部A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汽车迎宾灯组件中迎宾灯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局部B的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汽车迎宾灯组件中轮眉与迎宾灯支架的装配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汽车迎宾灯组件中迎宾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汽车迎宾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汽车中翼子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迎宾灯组件、轮眉、翼子板的装配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A-A截面的剖视图;

图12是图10中B-B截面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

1、轮眉;11、迎宾灯投射窗口;12、第一安装卡位;13、第一安装卡爪;14;凸起;15、支撑筋;16、槽状结构;2、迎宾灯支架;21、卡爪;22、第二安装卡位;23、第一定位卡孔;24、安装位;25、卡槽;26、安装螺孔;271、卡钩;272、卡片;28、支撑构件;281、支撑基体;282、凸起筋;29;第二安装卡爪;3、迎宾灯;31、灯壳;32、安装支耳;33、接线插口;34、卡块;35、翻边;4、翼子板;41、安装卡孔;42、第二定位卡孔;43、支撑块;5、弹性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本节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例如,虽然本实用新型的限位部是以迎宾灯的灯壳上侧和下侧分别延伸出翻边、与每侧翻边相对应在迎宾灯支架上设置有多个卡接结构进行介绍说明的,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如上侧和下侧设置有多个隔开的翻边,与每侧的翻边相对应在迎宾灯支架上设置有一个长条状的卡接结构等。显然,调整后的技术方案仍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并且,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另外,在汽车的坐标系中,X向为汽车的长度方向,Y向为汽车的宽度方向,Z向为汽车的高度方向。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固定”、“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安装,也可以是可拆卸安装;可以是机械连接安装,也可以是电连接安装;可以是直接相连安装,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安装。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装配有迎宾灯组件的汽车的爆炸示意图,图中示出了轮眉、翼子板和迎宾灯组件。如图1所示,汽车包括轮眉1、翼子板4和迎宾灯组件,迎宾灯组件主要包括迎宾灯3和迎宾灯支架2,轮眉1位于汽车的车轮上方并安装在翼子板4上,迎宾灯3通过迎宾灯支架2固定在轮眉1上。具体而言,迎宾灯支架2固定于轮眉1靠近翼子板4的一侧,迎宾灯3固定在迎宾灯支架2靠近翼子板4的一侧。

与直接将迎宾灯安装在车体零部件相比,通过迎宾灯支架的设置,基本消除了安装结构与车体零部件一体成型时由于安装位置的材料厚度变化较大而造成的缩痕问题,提高了产品质量。

通过将迎宾灯组件设置在汽车轮眉上,降低了安装难度,提高了迎宾灯的使用性能。与将迎宾灯配置于汽车侧踏板底部的方式以及将迎宾灯配置于车门的门护板底部的方式相比,由于轮眉的结构较为简单,并且与整车其他部分的配合较少,对装配精度要求较低,因此将迎宾灯设置于轮眉的方案降低了整车的成本。

参照图2、图4和图6,并继续参照图1,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汽车中轮眉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汽车迎宾灯组件中迎宾灯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汽车迎宾灯组件中轮眉与迎宾灯支架的装配示意图。如图2、图4、图6和图1所示,轮眉与迎宾灯支架的安装方式为:轮眉1中部成槽状结构16,迎宾灯支架2的轮廓与轮眉1中部的槽状结构16相匹配,安装时先将迎宾灯支架2安装到轮眉1的槽状结构16中,再将迎宾灯支架2和轮眉1焊接固定在一起。

可以理解的是,迎宾灯支架也可以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轮眉上,如螺纹连接、卡接、销连接等,以及迎宾灯支架也可以以其他不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轮眉上,如粘接、铆接等。

参照图3、图4、图7和图8并继续参照图1,图3是图2中局部A的放大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汽车迎宾灯组件中迎宾灯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汽车迎宾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迎宾灯支架2的中部形成有中空结构的安装位24,在安装位24的左右两端附近分别设置有一个安装螺孔26,在迎宾灯支架2的左下端上设置有卡槽25。如图7所示,迎宾灯3包括灯壳31、发光体(图中未示出)、与发光体电连接的接线插口33以及设置在灯壳3左右两端的安装支耳32,在接线插口33上设置有与迎宾灯支架2上的卡槽25相匹配的卡块34。需要说明的是,发光体发出的光可以是单纯的照明光线,也可以形成设定的文字、图案等。如图1所示,在轮眉1上设置有迎宾灯投射窗口11,安装位24与迎宾灯投射窗口11的位置大致对准且安装位的尺寸大于迎宾灯投射窗口11,发光体匹配地卡置于迎宾灯投射窗口11并通过迎宾灯投射窗口11部分伸出轮眉,以便将迎宾灯3的光线投射到环境。优选地,发光体向下倾斜有一定的角度,以便使发光体发出的灯光能够投射至地面,尤其是在发光体发出的光形成设定的文字、图案的情形下,能够将相关的文字和图案在地面上显示出来。

如图8所示,迎宾灯3与迎宾灯支架2的安装方式是:迎宾灯3的灯壳31部分自由容纳于安装位24,安装支耳32与安装螺孔26装配在一起并借助紧固件(图中未示出)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固定,从而使迎宾灯3固定在迎宾灯支架2上;卡块34与卡槽25卡接在一起,使接线插口33固定在迎宾灯支架2上。优选地,如图3所示,在轮眉1上设置有多个并列排布的支撑筋15,在组装好的状态下,灯壳31靠近轮眉1的一侧沿汽车的Y向抵靠至支撑筋15,即通过类似线接触的方式相抵靠。支撑筋的设置增加了迎宾灯在汽车Y向的支撑点,因此能够防止迎宾灯的松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零件的固定方式只是一种示例性的描述,仅仅用于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条件下,任何合理的改变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如接线插口可以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迎宾灯支架上,迎宾灯与迎宾灯支架也可以通过卡接的方式固定在迎宾灯支架上。

参照图9、图10并继续参照图2,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汽车中翼子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迎宾灯组件、轮眉、翼子板的装配示意图。如图2所示,轮眉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卡位12,在第一安装卡位12上安装有第一安装卡爪13,翼子板4的下侧边缘上设置有与第一安装卡爪13对应的安装卡孔41。轮眉1与翼子板4的安装方式是:第一安装卡爪13与第一安装卡位12和安装卡孔41分别卡接,将轮眉1固定在翼子板4上(如图10所示)。通过卡接的方式将轮眉安装在翼子板上,方便轮眉与翼子板的快速安装。

参照图11并继续参照图4、图5和图7,图11是图10中A-A截面的剖视图。优选地,迎宾灯组件还包括限位部。优选地,限位部包括由迎宾灯延伸出的至少一个翻边以及由安装位延伸出的至少一个卡接结构。通过限位部的设置,能够限定迎宾灯与迎宾灯支架的相对位置。如图5所示,在安装位24的上侧向下延伸有两个作为卡接结构的卡片272,在安装位24的下侧向上延伸有两个同样作为卡接结构的卡钩271。如图7所示,在迎宾灯3的灯壳31的上侧和下侧分别延伸有一个大致为长条形的翻边35。如图11所示,在将迎宾灯3安装至迎宾灯支架2时,先将灯壳3上侧的翻边35塞进卡片272与轮眉1之间,再将灯壳31下侧的翻边35向接近轮眉1的方向按压,使灯壳31下侧的翻边35与卡钩271相卡合,最后将安装支耳32与安装螺孔26装配在一起并借助紧固件(图中未示出)用螺纹连接的方式紧固在一起,从而将迎宾灯3固定在迎宾灯支架2上。

可以看出,通过翻边和卡接结构的设置,进一步地限定了迎宾灯在汽车Y向的窜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迎宾灯的安装可靠性和稳定性。可以理解的是,安装位的上侧延伸有两个卡片、下侧延伸有两个卡钩的形式只是限位部的卡接结构的一种示例性的描述,限位部的具体形式并不限于此,如可以将卡钩与卡片的位置进行对调,或者在安装位的上侧或者下侧的卡接结构统一设置成卡片或者卡钩。另外,也可将卡片或者卡钩的数量设置成一个或者三个以上。

继续参照图7和图11,在灯壳31上侧的翻边靠近翼子板4的一侧设置有一个大致为长条形的弹性构件5。在迎宾灯组件与轮眉、翼子板装配好的状态下,弹性构件5的两侧分别与灯壳31上侧的翻边35和卡片272在汽车的Y向紧密抵靠,即通过面接触的方式相抵靠,有效地消除了迎宾灯支架与迎宾灯之间的安装间隙,防止了迎宾灯的松动,增强了迎宾灯的安装可靠性和稳定性。并且,弹性构件5能够吸收翻边35与卡片272由于强力装配产生的应力或者行车过程中由于振动产生的冲击力,从而延长了迎宾灯的使用寿命。如弹性构件可以是海绵垫、弹簧垫、橡胶垫等。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将弹性构件设置成多个弹性块。显然,这些改变都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因此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照图12并进一步参照图5,图12是图10中B-B截面的剖视图。在迎宾灯支架2靠近翼子板4的一侧设置有一个支撑构件28,在组装好的状态下,支撑构件28的端部沿汽车的Y向抵靠至翼子板4,即通过类似点接触的方式相抵靠。优选地,支撑构件28包括块状的支撑基体281和设置在块状的支撑基体281靠近翼子板4的侧面上的凸起筋282。在组装好的状态下,凸起筋282的端部沿汽车的Y向与翼子板4紧密抵靠,即通过类似点接触的方式相抵靠。优选地,可以将凸起筋设置为弹性材质的结构,以进一步地消除安装间隙,增强迎宾灯的安装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弹性材质的凸起筋还能够吸收振动造成的凸起筋与翼子板之间的冲击力,从而延长支撑构件的使用寿命。如图9所示,优选地,在翼子板4上对应地设置有支撑块43,在组装好的状态下,凸起筋282的端部沿汽车的Y向紧密地抵靠至支撑块43,即通过类似点接触的方式相抵靠。通过支撑构件的设置,增加了迎宾灯支架与翼子板在汽车Y向上的支撑点,从而使迎宾灯支架与翼子板能够紧密抵靠在一起,进一步防止了迎宾灯的松动,增强了迎宾灯的安装可靠性和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是,支撑构件包括支撑基体和凸起筋的形式只是支撑构件一种示例性的描述,支撑构件的具体形式并不限于此,如可以只包括支撑基体。也可以在迎宾灯支架上设置多个支撑构件,以增强安装的牢固性。

进一步参照图3、图4、图6和图9,迎宾灯组件还包括定位部。定位部包括第一定位构件和第二定位构件。第一定位构件包括设置于轮眉的凸起和设置于迎宾灯支架与凸起相匹配的卡合结构,第二定位构件包括卡爪和卡位,卡爪设置在迎宾灯支架和翼子板的其中一个上,卡位设置在迎宾灯支架和翼子板的另一个上。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图4、图6和图9所示,第一定位构件包括设置在轮眉1上的凸起14和设置在迎宾灯支架2上的第一定位卡孔23,第二定位构件包括设置在迎宾灯支架2上的卡爪21和设置在翼子板4上的第二定位卡孔42。通过凸起14与第一定位卡孔23相卡合,限定了迎宾灯支架2与轮眉1的相对位置,通过卡爪21与第二定位卡孔42相卡合,限定了迎宾灯支架2与翼子板4的相对位置。通过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相配合,限定了轮眉、迎宾灯支架和翼子板在汽车XOZ面内的相对位置。可以理解的是,卡爪21与第二定位卡孔42的位置可以进行对调。优选地,迎宾灯支架2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卡位22,第二安装卡位22通过第二安装卡爪29卡接在翼子板4相应的安装卡孔41上,进一步地限定了迎宾灯支架和翼子板在汽车XOZ面内的相对位置。

通过上述描述可以看出,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中,迎宾灯组件包括迎宾灯和迎宾灯支架,迎宾灯通过迎宾灯支架安装固定在汽车轮眉上。通过增设迎宾灯支架的方式,消除了在迎宾灯支架上的安装迎宾灯的安装结构与轮眉一体成型时由于安装位置的材料厚度变化较大而造成的缩痕问题,提高了轮眉质量以及迎宾灯的安装质量。通过将迎宾灯组件设置在轮眉上,由于轮眉的结构较为简单,并且与整车其他部分的配合较少,对配合精度的要求较低,因此将迎宾灯设置于轮眉的方案降低了安装难度和安装成本。通过设置限位部和定位部,限定了迎宾灯在汽车Y向和XOZ面内的窜动,提高了迎宾灯的安装可靠性和稳定性。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