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及其换气控制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64738发布日期:2018-09-18 19:02阅读:15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车辆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及其换气控制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车辆的车窗、内外循环通风模块长时间不开启,会导致车内的二氧化碳含量过多,温度过高。

目前,车辆的内外循环通风模块均采用手动开启的方式。一般只有在车内人员因二氧化碳含量过高而感觉闷热、头晕,才会手动开启内外循环通风模块进行换气通风。这种凭借人体感官手动开启内外循环通风模块的方式,会导致内外循环通风模块开启不及时,使车内人员长时间处于二氧化碳浓度过高的环境中,影响驾驶员的身体健康以及行车安全。若长时间处于高浓度的二氧化碳环境中,甚至会使人窒息而亡。近年来,小孩甚至大人在汽车内窒息而亡的新闻层出不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手动开启车辆的外循环通风模块的方式,会导致外循环通风模块开启不及时,影响车内人员的身体健康,甚至会使人窒息而亡的缺陷,提供一种车辆及其换气控制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车辆的换气控制系统,该车辆包括外循环通风模块和车窗,其特点在于,该换气控制系统包括:车窗状态监测装置、二氧化碳传感器和控制器;

该车窗状态监测装置与该二氧化碳传感器电连接,并用于在检测到该车窗为关闭状态时触发该二氧化碳传感器检测车辆内部的二氧化碳含量;

该控制器与该二氧化碳传感器电连接,并用于在判断该二氧化碳含量不在阈值范围内时,开启该外循环通风模块。

可选地,该车窗包括:天窗;

该控制器还用于在判断该二氧化碳含量不在阈值范围内时,开启该天窗。

可选地,该车辆还包括:内循环通风模块;

该控制器还用于在判断该二氧化碳含量在阈值范围内时,开启该内循环通风模块。

可选地,该车窗状态监测装置包括:超声波传感器;该超声波传感器设置于车窗框架内;

可选地,该车窗状态监测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该压力传感器设置于车窗框架内。

一种车辆,其特点在于,该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车辆的内部环境的控制系统。

一种车辆的换气控制方法,其特点在于,该换气控制方法包括:

检测车窗状态;

当车窗为关闭状态时,检测车辆内部的二氧化碳含量;

判断该二氧化碳含量是否在阈值范围内;

若判断为否,开启该车辆的外循环模式。

可选地,开启该车辆的外循环模式的同时,开启该车辆的天窗。

可选地,在判断该二氧化碳含量在阈值范围内时,开启该车辆的内循环模式。

可选地,该控制方法还包括:

检测该车辆内部的温度;

判断该温度是否在预设温度范围内;

若判断为否,开启温度调节模式。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当车辆进入自动调节模式,且车窗为关闭状态,本发明可自动检测车辆内部的二氧化碳含量,并根据该二氧化碳含量自动开启车辆的外通风模块,及时实现车辆的通风换气,确保车内的二氧化碳含量始终维持在人体感觉舒适的范围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的换气控制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的换气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将参照附图进行说明。在说明书附图中,具有类似结构或功能的元件将用相同的元件符号表示。可以理解地,附图只是为了便于说明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并不是要对本发明进行穷尽性的说明,也不是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的换气控制系统用于及时实现车辆的通风换气,始终为用户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驾车、乘车环境。车辆包括车窗、外循环通风模块和内循环通风模块。车窗又分为门窗、天窗等。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下的车辆的换气控制系统,换气控制系统包括:车窗状态监测装置1、二氧化碳传感器2和控制器3。车窗状态监测装置1和控制器3均与二氧化碳传感器2电连接。需要说明的是,二氧化碳传感器可设置于车辆内部的任何部位,且数量不限于一个,可根据实际需求(例如车辆尺寸)设置多个。当设置多个二氧化碳传感器时,将多个二氧化碳传感器分散布置于车辆内部。

当车辆启动并进入自动调节模式,车窗状态监测装置1实时检测车窗状态。当所有车窗均为关闭状态时,车窗状态监测装置1触发二氧化碳传感器2开启并检测车辆内部的二氧化碳含量。二氧化碳传感器2将检测到的二氧化碳含量发送至控制器3。控制器3判断当前车辆内部的二氧化碳含量是否在阈值范围内。若否,说明当前车辆的内部环境不适宜,人会有憋闷感,则控制器3开启外循环通风模块,进行通风换气。若是,说明当前车辆的内部环境不会使人产生憋闷感,则控制器3可开启内循环通风模块让车内的空气流通。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当二氧化碳含量在阈值范围内时,控制器也可以不动作,也即不开启内循环通风模块。当二氧化碳含量在阈值范围内时,是否开启内循环通风模块可根据实际需求自行设置。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当二氧化碳含量不在阈值范围内时,控制器开启外循环通风模块的同时,还开启天窗。控制天窗开启在一个合适的角度,以实现车内空气快速、有效地流通,达到快速降低车内二氧化碳含量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二氧化碳的阈值范围也即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在人体感觉舒适的范围,一般设为小于1%。

本实施例中,车辆进入自动调节模式,可以但不限于通过触发按键的方式或当车辆启动时自发进入自动调节模式的方式。车辆进入自动调节模式,且车窗处于关闭状态时,能根据车内二氧化碳的含量自动开启外循环通风模块或内循环通风模块,及时实现车辆的通风换气。从而,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不用分散注意力手动开启内外循环通风模块,即能确保车内的二氧化碳含量始终维持在人体感觉舒适的范围内。

本实施例中,车窗状态监测装置可以通过超声波传感器实现。超声波传感器可设置于门窗的车窗框架的上边框,以及天窗的车窗框架的前边框。每个车窗设置超声波传感器的数量不限于一个,可设置多个。通过超声波传感器检测车窗玻璃与车窗框架之间的距离,即可实现对车窗状态(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的监测。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车窗状态监测装置也可以通过压力传感器实现。压力传感器的设置方式与超声波传感器设置方式类似,此处不再赘述。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车窗玻璃与车窗框架之间的压力值,即可实现对车窗状态的监测。

如图2所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前述的车辆的换气控制系统。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当车辆进入自动调节模式,且车窗为关闭状态,可自动检测车辆内部的二氧化碳含量,并根据该二氧化碳含量自动开启车辆的内外通风模块,及时实现车辆的通风换气,确保车内的二氧化碳含量始终维持在人体感觉舒适的范围内,提高用户体验。

图3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下的车辆的换气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换气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车辆进入自动调节模式。

其中,车辆进入自动调节模式,可以但不限于通过触发按键的方式或当车辆启动时自发进入自动调节模式的方式。

步骤102、检测车窗状态。

步骤103、判断车窗是否为关闭状态。

若判断为是,则执行步骤104。若判断为否,则返回步骤102。

步骤104、检测车辆内部的二氧化碳含量。

步骤105、判断二氧化碳含量是否在阈值范围内。

若判断为是,说明当前车辆的内部环境不会使人产生憋闷感,则执行步骤106。若判断为否,说明当前车辆的内部环境不适宜,人会有憋闷感,则执行步骤107。

其中,二氧化碳的阈值范围也即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在人体感觉舒适的范围,一般设为小于1%。

步骤106、开启内循环模式。然后执行步骤108。

步骤106中,也即开启车辆的内循环通风模块让车内的空气流通。

步骤107、开启外循环模式。然后执行步骤108。

步骤107中,也即开启车辆的外循环通风模块,进行通风换气。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07中,在开启内循环模式的同时,还开启天窗,以实现车内空气快速、有效地流通,达到快速降低车内二氧化碳含量的效果。

步骤108、判断是否接收到关闭自动调节模式指令。

若判断为是,则结束流程;若判断为否,则返回步骤102,继续检测车窗状态。

应当理解,关闭自动调节模式指令,可以但不限于通过触发按键的方式生成或当车辆熄火时时生成关闭自动调节模式指令。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06和步骤107之后,还进一步检测车辆内部的温度;并判断当前车辆内部的温度是否在预设温度范围内;若判断为否,说明当前车辆内部的温度可能太高或太低,不太适宜,则开启温度调节模式,也即开启车辆的空调模块,以对车辆内部温度进行调节。其中,预设温度范围,也即使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范围,例如20℃~30℃。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