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车发动机悬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41530发布日期:2018-11-24 10:31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机动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客车发动机悬置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悬置是连接发动机与车体之间的支承隔振元件,它能隔离发动机的振动和噪音向车厢内的传递,明显提高整车车内的舒适性。

中国专利公开号102275494a,公开日是2011年12月14日,名称为“一种发动机悬置结构”中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悬置结构。该悬置结构是将发动机与车架通过悬置安装座连接,该悬置结构能隔离或减缓发动机振动,而且能使发动机方便地应用于托盘式车架上。但是,这种发动机悬置结构,只能限制发动机的位移,而对发动机振动和路面激励的隔离和吸收作用减小,使得它不能够有效解决发动机悬置减振的技术问题。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客车发动机悬置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客车发动机悬置装置。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客车发动机悬置装置,包括固定板、套件、升降件、固定套管、支撑套管和减振组件,固定板上端设置有第一减振垫片,固定板下端中部设置有套件,且套件内侧滑动连接升降件,固定板下端左右两侧在套件内均设置有丝杆,且丝杆下端贯穿升降件,丝杆外侧在升降件和固定板之间套设有第一弹簧,丝杆外侧在升降件下端设置有第二减振垫片,且丝杆外侧在第二减振垫片下端套设有螺丝帽。

升降件下端中部通过固定架连接固定套管,且固定套管内侧设置有减振层,减振层内侧设置有支撑套管,且减振层内设置有多个孔洞,孔洞内在固定套管和支撑套管之间设置有减振组件,减振组件包括固定管、滑动塞、第二弹簧和伸缩杆,固定管外侧端部固定连接固定套管内侧壁,且固定管内侧滑动连接滑动塞,滑动塞外侧与固定管内端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滑动塞内侧中部连接伸缩杆,且伸缩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支撑套管,支撑套管内侧设置有连接轴,固定套管前侧设置有第三减振垫片。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升降件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卡条,且套件内侧与卡条对应设置有卡槽。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固定板左右两端部均设置有固定螺栓,且固定螺栓上端贯穿第一减振垫片。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滑动塞内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透气孔,且固定管内侧端部与滑动塞对应设置有限位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丝杆外侧在螺丝帽与第二减振垫片之间设置有钢质垫片。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第一减振垫片、第二减振垫片、减振层和第三减振垫片均采用柔性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设置的第一减振垫片、第一弹簧和第二减振垫片,在垂直方向上对发动机起到减振和隔振的作用;本发明中设置的减振层和减振组件,不仅在垂直方向上对发动机起到减振的隔振的作用,而且在水平左右方向上对发动机起到减振和隔振的作用,且本发明中设置有第三减振垫片,在水平前后方向上对发动机起到减振和隔振的作用。

2、本发明可以根据发动机的具体位置,通过丝杆和螺丝帽的配合对升降件的高度进行微调,从而实现更加精准的安装发动机。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客车发动机悬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客车发动机悬置装置中升降件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客车发动机悬置装置中固定套管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客车发动机悬置装置中减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板、2-第一减振垫片、3-固定螺栓、4-套件、401-卡槽、5-丝杆、6-升降件、601-卡条、7-第一弹簧、8-第二减振垫片、9-钢质垫片、10-螺丝帽、11-固定架、12-固定套管、13-支撑套管、14-减振层、15-连接轴、16-孔洞、17-减振组件、18-固定管、19-滑动塞、20-透气孔、21-第二弹簧、22-伸缩杆、23-第三减振片。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客车发动机悬置装置,包括固定板1、套件4、升降件6、固定套管12、支撑套管13和减振组件17,固定板1上端设置有第一减振垫片2,固定板1下端中部设置有套件4,且套件4内侧滑动连接升降件6,固定板1下端左右两侧在套件4内均设置有丝杆5,且丝杆5下端贯穿升降件6,丝杆5外侧在升降件6和固定板1之间套设有第一弹簧7,丝杆5外侧在升降件6下端设置有第二减振垫片8,且丝杆5外侧在第二减振垫片8下端套设有螺丝帽10。

升降件6下端中部通过固定架11连接固定套管12,且固定套管12内侧设置有减振层14,减振层14内侧设置有支撑套管13,且减振层14内设置有多个孔洞16,孔洞16内在固定套管12和支撑套管13之间设置有减振组件17,减振组件17包括固定管18、滑动塞19、第二弹簧21和伸缩杆22,固定管18外侧端部固定连接固定套管12内侧壁,且固定管18内侧滑动连接滑动塞19,滑动塞19外侧与固定管18内端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21,滑动塞19内侧中部连接伸缩杆22,且伸缩杆22另一端固定连接支撑套管13,支撑套管13内侧设置有连接轴15,固定套管12前侧设置有第三减振垫片23。

升降件6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卡条601,且套件4内侧与卡条601对应设置有卡槽401。

固定板1左右两端部均设置有固定螺栓3,且固定螺栓3上端贯穿第一减振垫片2。

滑动塞19内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透气孔20,且固定管18内侧端部与滑动塞19对应设置有限位部。

丝杆5外侧在螺丝帽10与第二减振垫片8之间设置有钢质垫片9。

第一减振垫片2、第二减振垫片8、减振层14和第三减振垫片23均采用柔性材料制成。

该客车发动机悬置装置中设置的第一减振垫片2、第一弹簧7和第二减振垫片8,在垂直方向上对发动机起到减振和隔振的作用;该客车发动机悬置装置中设置的减振层14和减振组件17,不仅在垂直方向上对发动机起到减振的隔振的作用,而且在水平左右方向上对发动机起到减振和隔振的作用,且该客车发动机悬置装置中设置有第三减振垫片23,在水平前后方向上对发动机起到减振和隔振的作用。

该客车发动机悬置装置可以根据发动机的具体位置,通过丝杆5和螺丝帽10的配合对升降件6的高度进行微调,从而实现更加精准的安装发动机。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客车发动机悬置装置,包括固定板、套件、升降件、固定套管、支撑套管和减振组件,固定板上端设置有第一减振垫片,固定板下端中部设置有套件,且套件内侧滑动连接升降件,固定板下端左右两侧在套件内均设置有丝杆,且丝杆下端贯穿升降件。本发明中设置的第一减振垫片、第一弹簧和第二减振垫片,在垂直方向上对发动机起到减振和隔振的作用;本发明中设置的减振层和减振组件,不仅在垂直方向上对发动机起到减振的隔振的作用,而且在水平左右方向上对发动机起到减振和隔振的作用,且本发明中设置有第三减振垫片,在水平前后方向上对发动机起到减振和隔振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盛仕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肥东县安达机械配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8.07
技术公布日:2018.11.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