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折叠式车窗破碎自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35281发布日期:2019-01-05 11:10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型折叠式车窗破碎自救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窗破碎自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小型折叠式车窗破碎自救器。



背景技术:

破窗器是一种安装在封闭舱室里的辅助逃生工具,它一般安装于汽车等封闭舱室内容易取到的地方,当汽车等封闭舱室出现火灾或落入水中等紧急情况下,可以方便取出并砸碎玻璃窗门以顺利逃生,车辆遭遇紧急情况后,把安全锤对准汽车边窗玻璃,用力一压它的屁股,隐藏的撞针便释放,瞬间击碎窗玻璃,然后撞针自动回位,可以反复使用好像圆珠笔一样,但因撞针冲击力大,使用时最好用杂志等东西垫一下,以免被碎玻璃弄伤,激发这个按钮大约需要8公斤的力量,几乎每个人都按得动。现有的车窗破碎自救器在利用撞针对车窗进行破碎时,使用者由于手握破窗器故玻璃破碎过程中手部具碎玻璃距离较近,易误伤其双手,且现有的破窗器内部结构较复杂,使用时零部件易损坏或错位,不利于延长其使用寿命,且由于现有的小型折叠式破窗器由于体积较小故不便对其进行固定收纳而易丢失或急用时无法快速将其找到,可能会延误最佳破窗自救器。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型折叠式车窗破碎自救器,解决了现有的车窗破碎自救器在利用撞针对车窗进行破碎时,使用者由于手握破窗器故玻璃破碎过程中手部具碎玻璃距离较近,易误伤其双手,且现有的破窗器内部结构较复杂,使用时零部件易损坏或错位,不利于延长其使用寿命,且由于现有的小型折叠式破窗器由于体积较小故不便对其进行固定收纳而易丢失或急用时无法快速将其找到,可能会延误最佳破窗自救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小型折叠式车窗破碎自救器,包括防护筒体,所述的防护筒体顶部表面的中间位置贯穿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的第一开口表面插设有第一破窗滑杆,所述的第一破窗滑杆顶端位于防护筒体外部且固定连接有限位把手,所述的防护筒体底部表面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的防护筒体底部表面且分别位于第二开口两侧的位置从左至右依次开设有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所述的防护筒体外表面底部螺纹连接有防护底盖,所述的防护底盖接近防护筒体一侧表面且分别与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相对齐的位置均设置有固定限位杆,所述的防护底盖远离防护筒体的一侧表面且分别与固定限位杆底部表面中间位置相对齐的位置均开设有通孔,所述的通孔表面插设有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顶端位于通孔外部且与固定限位杆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的连接杆底端通过通孔延伸至防护底盖外部且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的防护筒体外表面顶部螺纹连接有防护顶盖,所述的防护顶盖顶部表面且位于其中后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收纳块,所述的固定收纳块正面中间位置开设有刀槽,所述的刀槽内腔一端通过固定转轴转动连接有安全带割刀,所述的防护底盖远离防护筒体一侧表面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所述的第一破窗滑杆位于防护筒体内腔部分的中间位置套设有破碎驱动装置。

优选的,所述的破碎驱动装置包括固定支撑板,所述的固定支撑板套设在第一破窗滑杆表面且与之固定连接,所述的固定支撑板底部表面且分别接近其正面与背面的中间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破窗滑杆和第三破窗滑杆,所述的防护筒体内表面底部且与第三开口远离第二破窗滑杆的一侧表面相邻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挡板,所述的防护筒体内表面底部且与第四开口远离第三破窗滑杆的一侧表面相邻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挡板,所述的固定支撑板顶部表面且接近其边沿一周的位置开设于固定滑槽,所述的固定滑槽表面固定卡设且滑动连接有固定滑环,所述的固定滑环顶部表面均匀分布且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的所述的弹簧顶端与防护筒体内表面顶部之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块,所述的固定连接块底部表面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固定插孔,所述的固定插孔表面固定卡设有固定插杆,所述的固定插杆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撑块,所述的固定支撑块底部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底座,所述的固定底座底部表面固定连接有双面胶贴。

优选的,所述的第三开口、第四开口、第二破窗滑杆和第三破窗滑杆的圆心位于同一圆周上。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开口直径与第一破窗滑杆直径相同,且所述的第一破窗滑杆固定卡设在第一开口表面,且二者滑动连接,所述的第二破窗滑杆和第三破窗滑杆直径分别与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直径相同,且所述的第二破窗滑杆与第三开口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的第三破窗滑杆与第四开口之间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破窗滑杆、第二破窗滑杆和第三破窗滑杆底端均呈尖头朝下的锥体,且三者底端位于同一水平面。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连接块底部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连接板,所述的固定连接板为永磁铁,且所述的固定支撑块顶部表面涂覆有磁性漆。

优选的,所述的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直径相同,且所述的第一限位挡板和第二限位挡板规格相同均呈半圆形,且所述的第一限位挡板和第二限位挡板的圆心分别与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圆心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

优选的,所述的安全带割刀正面的中间位置贯穿刀槽且延伸至刀槽外部。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收纳块与防护顶盖之间通过一体式注塑成型。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型折叠式车窗破碎自救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小型折叠式车窗破碎自救器,通过防护筒体顶部表面的中间位置贯穿开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表面插设有第一破窗滑杆,第一破窗滑杆顶端位于防护筒体外部且固定连接有限位把手,防护筒体底部表面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二开口,防护筒体底部表面且分别位于第二开口两侧的位置从左至右依次开设有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防护筒体外表面底部螺纹连接有防护底盖,防护底盖接近防护筒体一侧表面且分别与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相对齐的位置均设置有固定限位杆,防护底盖远离防护筒体的一侧表面且分别与固定限位杆底部表面中间位置相对齐的位置均开设有通孔,通孔表面插设有连接杆,连接杆顶端位于通孔外部且与固定限位杆之间固定连接,连接杆底端通过通孔延伸至防护底盖外部且固定连接有限位块,防护筒体外表面顶部螺纹连接有防护顶盖,防护顶盖顶部表面且位于其中后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收纳块,固定收纳块正面中间位置开设有刀槽,刀槽内腔一端通过固定转轴转动连接有安全带割刀,防护底盖远离防护筒体一侧表面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第一破窗滑杆位于防护筒体内腔部分的中间位置套设有破碎驱动装置,达到了便于安全使用的目的,使用时,当驾驶员和以及车内人员被困车内需要破窗自救时,可先分别将防护底盖和防护顶盖分别从防护筒体底端和顶端取下,后将防护筒体底部表面垂直对准待破碎车窗玻璃,后将第一破窗滑杆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度,可带动固定支撑板转动,从而可带动其下的第二破窗滑杆和第三破窗滑杆顺时针转动度,此时第二破窗滑杆恰好转动至与第三开口相重叠,且第三破窗滑杆恰好运动至与第四开口相重叠,故此时第二破窗滑杆和第三破窗滑杆底端均失去支撑作用,则使得弹簧不再受到向上的压力而恢复形变,故弹簧由收缩状态恢复形变开始伸张,从而带动固定支撑板不断向玻璃所在方向靠近,从而可带动其下的第一破窗滑杆、第二破窗滑杆和第三破窗滑杆沿同一方向移动,直至使得第一破窗滑杆、第二破窗滑杆和第三破窗滑杆分别穿过第二开口、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冲出防护筒体外部,最终与待敲碎的车窗玻璃快速碰撞,对玻璃完成破碎,且破碎过程中人手无需向玻璃所在方向过度使力,且防护筒体可起到一定的隔离作用,有效避免车窗破碎时人手与碎玻璃距离过近而易受伤,使用安全性较高,完成破窗后可沿限位把手所在方向拉动第一破窗滑杆,则此时弹簧受到压力而开始收缩,从而可带动固定支撑板不断向防护筒体顶部所在方向移动,从而可带动第一破窗滑杆、第二破窗滑杆和第三破窗滑杆不断向防护筒体内部所在方向移动,直至使得第一破窗滑杆、第二破窗滑杆和第三破窗滑杆分别穿过第二开口、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重新移动至防护筒体内部,后逆时针转动第一破窗滑杆从而可带动固定支撑板以及与之相连接的第二破窗滑杆和第三破窗滑杆逆时针转动至恢复原位,则此时第二破窗滑杆和第三破窗滑杆底部重新得以支撑从而使得弹簧重新受到持续向上的压力而始终处于收缩状态,后重新将防护底盖和防护顶盖螺纹连接在防护筒体表面即可,整个装置便于使用且使用成本较低,且且内部结构较为简单不易损坏,故其使用寿命较长,且整个装置的使用安全性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防护底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防护顶盖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破碎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防护筒体的内腔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固定支撑板的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护筒体、2第一开口、3第一破窗滑杆、4限位把手、5第二开口、6第四开口、7防护底盖、8固定限位杆、9通孔、10连接杆、11限位块、12防护顶盖、13固定收纳块、14刀槽、15固定转轴、16安全带割刀、17固定装置、171固定连接块、172固定插杆、173固定支撑块、174固定底座、175双面胶贴、176固定插孔、177固定连接板、18第三开口、19破碎驱动装置、191固定支撑板、192第二破窗滑杆、193第三破窗滑杆、194弹簧、195第一限位挡板、196第二限位挡板、197固定滑槽、198固定滑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小型折叠式车窗破碎自救器,包括防护筒体1,防护筒体1顶部表面的中间位置贯穿开设有第一开口2,第一开口2表面插设有第一破窗滑杆3,第一破窗滑杆3顶端位于防护筒体1外部且固定连接有限位把手4,防护筒体1底部表面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二开口5,防护筒体1底部表面且分别位于第二开口5两侧的位置从左至右依次开设有第三开口18和第四开口6,防护筒体1外表面底部螺纹连接有防护底盖7,防护底盖7接近防护筒体1一侧表面且分别与第三开口18和第四开口6相对齐的位置均设置有固定限位杆8,防护底盖7远离防护筒体1的一侧表面且分别与固定限位杆8底部表面中间位置相对齐的位置均开设有通孔9,通孔9表面插设有连接杆10,连接杆10顶端位于通孔9外部且与固定限位杆8之间固定连接,连接杆10底端通过通孔9延伸至防护底盖7外部且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1,连接杆10和通孔9之间转动连接,故将固定限位杆8一一对应插入第三开口18和第四开口6内时可仍可自由转动防护底盖7从而可将其螺纹连接在防护筒体1底部或从防护筒体1底部卸下。防护筒体1外表面顶部螺纹连接有防护顶盖12,防护顶盖12顶部表面且位于其中后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收纳块13,固定收纳块13与防护顶盖12之间通过一体式注塑成型,有利于提高且结构稳定性。固定收纳块13正面中间位置开设有刀槽14,刀槽14内腔一端通过固定转轴15转动连接有安全带割刀16,安全带割刀16正面的中间位置贯穿刀槽14且延伸至刀槽14外部,便于将安全带割刀16由刀槽14内抽出。防护底盖7远离防护筒体1一侧表面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17,第一破窗滑杆3位于防护筒体1内腔部分的中间位置套设有破碎驱动装置19。

破碎驱动装置19包括固定支撑板191,固定支撑板191套设在第一破窗滑杆3表面且与之固定连接,固定支撑板191底部表面且分别接近其正面与背面的中间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破窗滑杆192和第三破窗滑杆193,防护筒体1内表面底部且与第三开口18远离第二破窗滑杆192的一侧表面相邻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挡板195,防护筒体1内表面底部且与第四开口6远离第三破窗滑杆193的一侧表面相邻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挡板196,固定支撑板191顶部表面且接近其边沿一周的位置开设于固定滑槽197,固定滑槽197表面固定卡设且滑动连接有固定滑环198,固定滑环198顶部表面均匀分布且固定连接有弹簧194,弹簧194顶端与防护筒体1内表面顶部之间固定连接。第三开口18、第四开口6、第二破窗滑杆192和第三破窗滑杆193的圆心位于同一圆周上,且四者均匀分布在该圆周上,第三开口18和第四开口6直径相同,且第一限位挡板195和第二限位挡板196规格相同均呈半圆形,且第一限位挡板195和第二限位挡板196的圆心分别与第三开口18和第四开口6圆心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且第二破窗滑杆192和第三破窗滑杆193之间的连线垂直于第三开口18和第四开口6二者圆心的连线,故当利用第一破窗滑杆3顺时针转动90度时,可带动固定支撑板191转动,从而可带动其下的第二破窗滑杆192和第三破窗滑杆193顺时针转动90度且可利用第一限位挡板195和第二限位挡板196分别对第二破窗滑杆192和第三破窗滑杆193起到限位作用,此时第二破窗滑杆192恰好转动至与第三开口18相重叠,且第三破窗滑杆193恰好运动至与第四开口6相重叠,故此时第二破窗滑杆192和第三破窗滑杆193底端均失去支撑作用,则使得弹簧194不再受到向上的压力而恢复形变,故弹簧194由收缩状态恢复形变开始伸张,从而带动固定支撑板191下移,从而可带动其下的第二破窗滑杆192和第三破窗滑杆193下移,直至使得第二破窗滑杆192和第三破窗滑杆193分别穿过第三开口18和第四开口6冲出防护筒体1外部,最终与待敲碎的车窗玻璃快速碰撞,刺破玻璃,且此时防护筒体1可起到一定的隔离作用,有效避免车窗破碎时人手与碎玻璃距离过近而易受伤,使用安全性较高。第一开口2直径与第一破窗滑杆3直径相同,且第一破窗滑杆3固定卡设在第一开口2表面,且二者滑动连接,第二破窗滑杆192和第三破窗滑杆193直径分别与第三开口18和第四开口6直径相同,且第二破窗滑杆192与第三开口18之间滑动连接,第三破窗滑杆193与第四开口6之间滑动连接,第一破窗滑杆3、第二破窗滑杆192和第三破窗滑杆193底端均呈尖头朝下的锥体,且三者底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以便于可利用三者的锥形尖端可同时与车窗玻璃相接触,从而可加速玻璃破碎。

固定装置17包括固定连接块171,固定连接块171底部表面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固定插孔176,固定插孔176表面固定卡设有固定插杆172,固定插杆172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撑块173,固定支撑块173底部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底座174,固定底座174底部表面固定连接有双面胶贴175,可利用双面胶贴175与汽车中控台表面之间相粘接从而可将整个固定底座174连同整个自救器固定于中空台表面,以便于能够随时轻易取得该车窗玻璃破碎自救器,以免其在急需时不能及时被找到而影响自救。固定连接块171底部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连接板177,固定连接板177为永磁铁,且固定支撑块173顶部表面涂覆有磁性漆,则当固定连接块171通过固定插孔176完全套设在固定插杆172表面时,此时固定连接板177底部表面与固定支撑块173顶部表面之间相互接触,则此时二者之间可通过磁性吸引力牢牢吸附连接在一起,从而有利于将防护筒体1牢牢固定在固定插杆172上。

使用时,当驾驶员和以及车内人员被困车内需要破窗自救时,可先分别将防护底盖7和防护顶盖12分别从防护筒体1底端和顶端取下,后将防护筒体1底部表面垂直对准待破碎车窗玻璃,后将第一破窗滑杆3沿顺时针方向转动90度,可带动固定支撑板191转动,从而可带动其下的第二破窗滑杆192和第三破窗滑杆193顺时针转动90度,此时第二破窗滑杆192恰好转动至与第三开口18相重叠,且第三破窗滑杆193恰好运动至与第四开口6相重叠,故此时第二破窗滑杆192和第三破窗滑杆193底端均失去支撑作用,则使得弹簧194不再受到向上的压力而恢复形变,故弹簧194由收缩状态恢复形变开始伸张,从而带动固定支撑板191不断向玻璃所在方向靠近,从而可带动其下的第一破窗滑杆3、第二破窗滑杆192和第三破窗滑杆193沿同一方向移动,直至使得第一破窗滑杆3、第二破窗滑杆192和第三破窗滑杆193分别穿过第二开口6、第三开口18和第四开口6冲出防护筒体1外部,最终与待敲碎的车窗玻璃快速碰撞,对玻璃完成破碎,且破碎过程中人手无需向玻璃所在方向过度使力,且防护筒体1可起到一定的隔离作用,有效避免车窗破碎时人手与碎玻璃距离过近而易受伤,使用安全性较高,完成破窗后可沿限位把手4所在方向拉动第一破窗滑杆3,则此时弹簧194受到压力而开始收缩,从而可带动固定支撑板21不断向防护筒体1顶部所在方向移动,从而可带动第一破窗滑杆3、第二破窗滑杆192和第三破窗滑杆193不断向防护筒体1内部所在方向移动,直至使得第一破窗滑杆3、第二破窗滑杆192和第三破窗滑杆193分别穿过第二开口6、第三开口18和第四开口6重新移动至防护筒体1内部,后逆时针转动第一破窗滑杆3从而可带动固定支撑板191以及与之相连接的第二破窗滑杆192和第三破窗滑杆193逆时针转动至恢复原位,则此时第二破窗滑杆192和第三破窗滑杆193底部重新得以支撑从而使得弹簧194重新受到持续向上的压力而始终处于收缩状态,后重新将防护底盖7和防护顶盖12螺纹连接在防护筒体1表面即可,整个装置便于使用且使用成本较低,且且内部结构较为简单不易损坏,故其使用寿命较长,且整个装置的使用安全性较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