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垫可调式的双人汽车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55612发布日期:2018-08-10 22:18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座椅领域,具体涉及坐垫可调式的双人汽车座椅。



背景技术:

车载座椅是坐车时乘坐的座椅,对于乘客而言,乘坐车辆的舒适性是最为直观的体验。我国汽车产业近几年快速发展,未来一段时期还将稳步发展,这对座椅有大量的需求,因此车载座椅行业未来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对于大中型客运车辆而言,乘客座椅一般都是双人式的,相邻两个座位之间完全开放、私密性较低,乘客相互之间容易干扰彼此的休息与放松。特别是对于邻座乘客是陌生人而言,更加容易导致不适。同时,现有的车用坐凳,其软硬度均固定不便,无法满足不同乘客的不同需求,无法适应乘客的个体化差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坐垫可调式的双人汽车座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相邻两个座位之间私密性较低、坐凳无法适应乘客个体化差异的问题,实现提高相邻两个座位之间的私密性、同时坐凳软硬程度可调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坐垫可调式的双人汽车座椅,包括坐垫、设置在坐垫上的两个相邻的靠背,两个靠背之间通过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正面设置插孔,所述插孔内插入连杆,所述连杆上缠绕遮光帘,连杆上套设由弹性材料制作而成的限位桶,所述限位桶位于遮光帘和连杆内端面之间,限位桶的一端铰接在连杆表面、另一端朝向插孔的开口端,所述限位桶沿连杆轴线、从内至外外径线性增大,所述限位桶内表面通过N个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与连杆连接,其中N≥2;所述插孔内壁设置环形的凹槽,所述凹槽靠近插孔底端的一侧为斜面,所述斜面自插孔底端至插孔开口端、向着远离插孔轴线的方向倾斜;当所述连杆完全位于插孔内时,所述限位桶位于凹槽与插孔底端之间;所述坐垫上表面设置两块海绵垫,两块海绵垫分别对齐两个靠背,所述海绵垫下表面固定永磁板,还包括设置在坐垫内的两个电磁铁,两个电磁铁分别正对两块永磁板,相对的电磁铁和永磁板之间通过弹性体连接。

针对现有技术中相邻两个座位之间私密性较低、坐凳无法适应乘客个体化差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坐垫可调式的双人汽车座椅,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部连接相邻的两个靠背,由连接部将两个座位分开,连接部正面设置插孔,所述插孔用于插入连杆,因此连杆外径小于插孔内径。连杆上缠绕遮光帘,遮光帘缠绕在连杆上后,仍然能够整体插入插孔中。遮光帘的总长度以等于连杆至坐垫的距离为优选。限位桶铰接连杆上,限位桶沿连杆轴线、从内至外外径线性增大,即是限位桶呈锥形结构,由于限位桶由弹性材料制作而成,因此限位桶能够沿着铰接边进行翻折转动。限位桶的铰接边靠近插孔底端,其中插孔底端是指远离插孔开口的一端。因此,限位桶过轴线的截面呈梯形。插孔内壁设置环形的凹槽,所述凹槽靠近插孔底端的一侧为斜面,用于与所述限位桶的梯形截面相匹配。具体的,斜面自插孔底端至插孔开口端、向着远离插孔轴线的方向倾斜,当所述连杆完全位于插孔内时,所述限位桶位于凹槽与插孔底端之间。本实用新型在平时将遮光帘完全缠绕在连杆上,再将连杆插入至插孔中,使得相邻两个座位之间没有阻隔。由于有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的存在,限位桶在弹性力作用下被推挤在插孔内壁;当向外拉动所述连杆时,限位桶也随着连杆向外移动,直至限位桶移动至凹槽位置,此时限位桶不再受到凹槽内壁的阻挡,在弹簧的作用下,由弹性材料制作而成的限位桶被拉伸沿着铰接边向外翻转,使得限位桶在凹槽内打开来不再受阻,用户则可以转动连杆,将连杆上缠绕的遮光帘放下,通过遮光帘遮挡在两个相邻的座位之间,极大的提高了相邻两个座位之间的私密性,解决了相邻两个座位之间完全开放、私密性较低的问题。当不需要进行遮挡时,仅需反向转动连杆收起遮光帘,然后向内推动连杆,在斜面的导向作用下,限位桶逐渐压缩弹簧向连杆收拢,从而简单方便的实现回收复位。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桶与凹槽的配合,能够简单方便的实现对连杆的定位与复位,极大的提高了使用方便性,同时生产制造成本极低,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此外,针对坐凳无法适应乘客个体化差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坐垫上表面设置两块海绵垫,两块海绵垫分别对齐两个靠背,使得两个乘客分别坐在两块海绵垫上,海绵垫下表面固定永磁板,通过坐垫内部的电磁铁对永磁板进行作用,具体的,电磁铁通电时产生磁场,与永磁板之间产生吸力或斥力,吸力或斥力作用在海绵垫上,从而用户仅需通过调整流过电磁铁的电流大小、以此调整电磁铁产生的磁场大小,就能够实现对坐在海绵垫上的乘客的臀部的作用力的调整,对于乘客而言,即是软硬程度得到了调整。相对的电磁铁和永磁板之间通过弹性体连接,确保电磁铁和永磁板之间的相对稳定,同时进一步提高坐垫的弹性。

优选的,当所述电磁铁通电时,相对的电磁铁和永磁板之间磁力相斥。通过斥力对弹性垫施加推力,从而能够更好的调整乘客所感受到的软硬程度,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舒适度。

优选的,所述弹性体为橡胶。确保优良的弹性与支撑能力。

优选的,所述遮光帘的一侧边粘接在连杆上。避免在转动连杆时遮光帘整体掉落的情况出现,提高用户使用时的可靠程度。

优选的,所述限位桶由顺丁橡胶制作而成。顺丁橡胶除了具有优良的弹性,能够在弹簧作用下进行向外的翻转拉伸外,还具有十分优良的耐磨性能,能够极大的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N个压簧环形均布在连杆上。使得N个压簧均匀分布,确保连杆的应力分布均匀,提高连杆工作时的应力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斜面与与插孔轴线之间的夹角为45~55°。夹角过小限位桶在凹槽内的伸展空间有限,导致限位桶与凹槽内壁之间摩擦力过大、连杆转动困难。夹角过大导致对限位桶复位的导向效果不佳,容易出现卡涩,本方案的45~55°的夹角为优选方案。

优选的,所述连杆的外端铰接拉环。便于用户通过拉环将连杆从插孔中拉出。

优选的,两个电磁铁并联连接。便于分别调控两个电磁铁中所通过的电流大小,避免相互之间的干扰。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坐垫可调式的双人汽车座椅,当向外拉动所述连杆时,限位桶也随着连杆向外移动,直至限位桶移动至凹槽位置,此时限位桶不再受到凹槽内壁的阻挡,在弹簧的作用下,由弹性材料制作而成的限位桶被拉伸沿着铰接边向外翻转,使得限位桶在凹槽内打开来不再受阻,用户则可以转动连杆,将连杆上缠绕的遮光帘放下,通过遮光帘遮挡在两个相邻的座位之间,极大的提高了相邻两个座位之间的私密性,解决了相邻两个座位之间完全开放、私密性较低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坐垫可调式的双人汽车座椅,通过限位桶与凹槽的配合,能够简单方便的实现对连杆的定位与复位,极大的提高了使用方便性,同时生产制造成本极低,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

3、本实用新型坐垫可调式的双人汽车座椅,电磁铁通电时产生磁场,与永磁板之间产生吸力或斥力,吸力或斥力作用在海绵垫上,从而用户仅需通过调整流过电磁铁的电流大小、以此调整电磁铁产生的磁场大小,就能够实现对坐在海绵垫上的乘客的臀部的作用力的调整,对于乘客而言,即是软硬程度得到了调整。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外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连杆完全插入插孔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连杆被拉出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坐垫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坐垫,2-靠背,3-连接部,4-插孔,5-连杆,6-限位桶,7-弹簧,8-凹槽,9-遮光帘,10-拉环,11-海绵垫,12-永磁板,13-电磁铁,14-弹性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5所示的坐垫可调式的双人汽车座椅,包括坐垫1、设置在坐垫1上的两个相邻的靠背2,两个靠背2之间通过连接部3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3正面设置插孔4,所述插孔4内插入连杆5,所述连杆5上缠绕遮光帘9,连杆5上套设由弹性材料制作而成的限位桶6,所述限位桶6位于遮光帘9和连杆5内端面之间,限位桶6的一端铰接在连杆5表面、另一端朝向插孔4的开口端,所述限位桶6沿连杆5轴线、从内至外外径线性增大,所述限位桶6内表面通过N个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7与连杆5连接,其中N≥2;所述插孔4内壁设置环形的凹槽8,所述凹槽8靠近插孔4底端的一侧为斜面,所述斜面自插孔4底端至插孔4开口端、向着远离插孔4轴线的方向倾斜;当所述连杆5完全位于插孔4内时,所述限位桶6位于凹槽8与插孔4底端之间;所述坐垫1上表面设置两块海绵垫11,两块海绵垫11分别对齐两个靠背2,所述海绵垫11下表面固定永磁板12,还包括设置在坐垫1内的两个电磁铁13,两个电磁铁13分别正对两块永磁板12,相对的电磁铁13和永磁板12之间通过弹性体14连接。当所述电磁铁13通电时,相对的电磁铁13和永磁板12之间磁力相斥。所述弹性体14为橡胶。所述遮光帘9的一侧边粘接在连杆上。所述限位桶6由顺丁橡胶制作而成。N个压簧7环形均布在连杆5上。所述斜面与与插孔4轴线之间的夹角为50°。所述连杆5的外端铰接拉环10。两个电磁铁13并联连接。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