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汽车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36221发布日期:2018-12-11 22:01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汽车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散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汽车散热器。



背景技术:

汽车在运行的过程中,内部机器持续工作,易在汽车内部产生大量热量,汽车散热器可以快速的为汽车进行散热,避免高温导致机器受损。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汽车散热器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一些缺陷,例如,高温液体进入散热器内部进行冷却时,冷热气体交换易生成水珠,水珠长期在装置内部滞留易导致装置内部出现发霉等情况,水珠流到装置外部时导致其他机器受损,且液体中的温度发散到空气中无法加以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汽车散热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易产生水珠,且能量不能充分利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汽车散热器,包括箱壳,所述箱壳的前表面安装有箱盖,且箱壳相对于箱盖的一侧安装有散热片,所述箱壳的顶部安装有入液口和NUC120控制器,且箱壳的内部安装有吸湿板,所述箱盖的内部安装有导热片,且箱盖的前表面安装有风扇,所述风扇的内部安装有电机框,且电机框的内部安装有电机,所述吸湿板的内部安装有换热片,且换热片的一侧安装有PT100温度传感器,所述换热片的内部贯穿有主水管和副水管,且主水管的一端安装有接头,所述电机和PT100温度传感器均与NUC120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入液口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入液口均设置在箱壳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吸湿板为空心长方体结构,且吸湿板外表壁的形状与箱壳内表壁的形状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主水管与副水管均为蛇形结构,所述吸湿板的内部与换热片的内部均开设有孔。

优选的,所述接头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接头的一侧均设置有法兰,两个所述接头分别分布在主水管的两端,且另外两个接头分别分布在副水管的两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吸湿板,吸湿板可以吸收装置内部多余的湿气,且当高温液体进入装置内部进行冷却时,冷热空气交换产生的水珠可以被吸湿板吸收,避免水珠滞留在装置内部导致机器发霉等情况,且可以避免水珠流到装置外部对其他机器造成损伤,当装置内部温度较高时,吸湿板内部的湿气可以逐渐挥发,使吸湿板可以持续为装置吸收湿气。

(2)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副水管和换热板,使用者可以在副水管的接头处连接循环装置,并将部分循环水管安装在驾驶室的内部,当高温液体从主水管中流入装置时,换热片对两个水管进行换热,使主水管内部的水可以加速冷却,且使副水管内部液体的温度升高,在天气较冷时,使用者可以将副水管的循环装置开启,利用副水管内部液体的温度进行取暖,使热量可以充分利用,从而使装置更加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中:1-吸湿板、2-入液口、3-箱盖、4-风扇、5-电机、6-电机框、7-PT100温度传感器、8-主水管、9-箱壳、10-副水管、11-散热片、12-换热片、13-NUC120控制器、14-接头、15-导热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汽车散热器,包括箱壳9,箱壳9的前表面安装有箱盖3,且箱壳9相对于箱盖3的一侧安装有散热片11,散热片11可以吸收装置内部的热量,并将热量发散到周围的空气中,箱壳9的顶部安装有入液口2和NUC120控制器13,且箱壳9的内部安装有吸湿板1,箱盖3的内部安装有导热片15,导热片15可以将装置内部的热量传导到外部,使风扇4可以更好的为装置进行散热,且箱盖3的前表面安装有风扇4,风扇4的内部安装有电机框6,且电机框6的内部安装有电机5,电机5采用了Y90S-2异步电机,吸湿板1的内部安装有换热片12,且换热片12的一侧安装有PT100温度传感器7,PT100温度传感器7可以监测装置内部的温度,换热片12的内部贯穿有主水管8和副水管10,且主水管8的一端安装有接头14,电机5和PT100温度传感器7均与NUC120控制器13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入液口2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入液口2均设置在箱壳9的顶部,使用者可以通过两个入液口2分别向主水管8与副水管10中添加液体。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吸湿板1为空心长方体结构,且吸湿板1外表壁的形状与箱壳9内表壁的形状相匹配,吸湿板1可以吸收装置内部的湿气。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主水管8与副水管10均为蛇形结构,吸湿板1的内部与换热片12的内部均开设有孔,孔的设置使主水管8与副水管10可以穿过主水管8和换热片12,且主水管8与副水管10为蛇形结构,可以增大接触面积,使装置可以更好的进行换热。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接头14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接头14的一侧均设置有法兰,两个接头14分别分布在主水管8的两端,且另外两个接头14分别分布在副水管10的两端,使用者可以通过四个接头14使装置连接两个循环装置,从而使主水管8与副水管10内部的液体都可以进行循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在使用前,安装在汽车内部后,通过接头14连接两个循环装置,且将副水管10外部的循环装置的一部分安装在驾驶室,通过两个入液口2箱装置内部添加液体,安装完毕后,外部接通电源,液体将汽车内部的热量吸收,温度升高后,流入主水管8中,换热片12对主水管8与副水管10进行换热,使主水管8内部液体的温度下降,且使副水管10内部液体的温度升高,散热片11为装置进行散热,且导热片15也可以将装置内的温度传递到外部空气中,当PT100温度传感器7监测到装置内部温度过高时,将信号传递给NUC120控制器13,NUC120控制器13控制电机5工作,使风扇4开始转动,为装置进行降温,当天气较冷时,可以控制副水管10外部的循环装置开启,利用副水管10内部温度较高的液体为使用者进行取暖,主水管8内部的水继续在装置内部进行冷却,为汽车进行循环散热,吸湿板1可以吸收装置内部多余的湿气与水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