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汽车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6072发布日期:2019-01-08 21:35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童汽车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儿童汽车座。



背景技术:

儿童汽车座因能够提供儿童乘车时的安全保障而被广泛地使用。现有技术中,儿童汽车座通常包括安装在汽车座位上的底座、用于提供儿童坐立的座位,当座位安装于底座上后,座位的角度往往是不能调节的。然而由于不同车型汽车的设计不同,汽车座位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也是不同的,导致儿童汽车座安装至不同的汽车座位上时,其靠背相对水平面倾斜的角度也会有所差异,造成坐立在座位中的儿童不能以初始设计的舒适角度进行倚靠乘坐,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儿童的乘车舒适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儿童汽车座,能够方便地调节座位和靠背之间的角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儿童汽车座,包括基座、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基座上的座位及靠背,所述座位的后端部与所述靠背的下端部相转动连接,

所述儿童汽车座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座位和所述靠背之间角度的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可滑动或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基座上的动力轴及一端部与所述动力轴连接的能够随所述动力轴滑动或转动沿所述动力轴的轴心线方向移动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部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座位和/或所述靠背以带动所述座位和所述靠背相对转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动力轴可绕自身轴心线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支撑杆通过一调节件连接于所述动力轴,所述支撑杆的所述一端部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调节件,所述动力轴和所述调节件上设有相互配合的螺纹,所述调节件与所述动力轴通过螺纹连接以随所述动力轴转动而沿所述动力轴的轴心线方向移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调节件套设于所述动力轴上,所述调节件上设有内螺纹,所述动力轴上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动力轴可绕自身轴心线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基座的后部,所述支撑杆的前端部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靠背的下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基座内形成有腔体,所述基座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腔体相连通,所述动力轴可绕自身轴心线转动地穿设于所述安装孔中,所述动力轴的位于所述腔体内的部分上设有所述螺纹。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动力轴的后端位于所述腔体外并形成有旋钮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内设有至少两个限位凸缘,所述动力轴的表面上具有凸起,所述凸起卡于所述限位凸缘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的前端部与所述靠背的下部通过第一枢轴相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后端部与所述调节件通过第二枢轴相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枢轴和所述第二枢轴的轴心线分别沿儿童汽车座的左右方向延伸。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靠背的上端部和所述基座通过第三枢轴相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枢轴的轴心线沿儿童汽车座的左右方向延伸,所述座位可转动且可沿前后方向滑动地设于所述基座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儿童汽车座至少具有第一使用状态和第二使用状态,第一使用状态时所述座位和所述靠背之间的角度大于第二使用状态时所述座位和所述靠背之间的角度,第一使用状态时所述座位后部的高度大于第二使用状态时所述座位后部的高度。

结合上述,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儿童汽车座,通过使动力轴滑动或转动,来带动支撑杆移动,座位、靠背随着支撑杆的移动而相对转动,可以调节座位和靠背之间的角度,实现角度调节且调节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儿童汽车座在一角度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儿童汽车座在另一角度下的示意图。

其中,1、基座;10、腔体;11、安装孔;12、限位凸缘;2、座位;3、靠背;4、动力轴;41、外螺纹;42、旋钮部;43、凸起;5、调节件;6、支撑杆;a1、第一枢轴;a2、第二枢轴;a3、第三枢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儿童汽车座,图1和图3分别示出了该儿童汽车座沿中心线剖切后的示意图。参照图1至图3所示,该儿童汽车座包括基座1、大体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座位2及大体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靠背3,座位2及靠背3承载儿童,其中,座位2和靠背3分别活动地设置于基座1上且座位2的后端部和靠背3的下端部相转动连接,从而能够调节座位2和靠背3之间的角度。进一步地,该儿童汽车座还包括用于调节座位2和靠背3之间角度的角度调节机构。

所述的角度调节机构具体包括动力轴4及支撑杆6,动力轴4可滑动或可转动地设置于基座1上,支撑杆6的两端部分别连接于动力轴4及座位和/或靠背3上,当使动力轴4滑动或转动时,支撑杆6的一端部可随之沿动力轴4的轴心线方向移动,从而带动座位2和靠背3相对转动,实现调节座位2和靠背3之间角度的目的,相应地该儿童汽车座可具有多个使用状态,每个使用状态时座位2和靠背3之间的角度互不相同,且随着支撑杆6带动座位2和靠背3相对转动,座位2后部和靠背3后部的高度也随之变化,因而每个使用状态时座位2后部的高度也互不相同。以儿童汽车座的第一使用状态和第二使用状态为例,第一使用状态时座位2和靠背3之间的角度大于第二使用状态时座位2和靠背3之间的角度,第一使用状态时座位2后部的高度大于第二使用状态时座位2后部的高度。也就是说,当座位2和靠背3之间的角度增大,儿童汽车座上的儿童由坐姿转换为躺姿,同时座位2后部和靠背3下部抬升。本实用新型中,座位2后部的高度具体是指其和基座1底部的间距。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动力轴4可绕自身轴心线转动地设置于基座1后部,支撑杆6通过一调节件5连接于动力轴4。支撑杆6的前端部与靠背3的下部通过第一枢轴a1相转动连接,支撑杆6的后端部与调节件5通过第二枢轴a2相转动连接,动力轴4和调节件5上设有相互配合的螺纹,调节件5与动力轴4通过螺纹连接以随动力轴4转动而沿动力轴4的轴心线方向移动。调节件5具体为套设于动力轴4上的螺母,其具有内螺纹,动力轴4上设有与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41,随着动力轴4转动,调节件5在螺纹作用下在动力轴4上沿其轴心线方向移动。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动力轴4可滑动地设置于基座1上,支撑杆6的一端部通过枢轴直接转动连接于动力轴4上,另一端部则通过枢轴可转动地连接于座位2后部和/或靠背3下部,需要调节角度时,使用者使动力轴4沿其轴心线相对基座1滑动,支撑杆6的所述一端部随动力轴4沿其轴心线移动,支撑杆6的另一端部带动座位2后部和/或靠背3下部转动,使得座位2和靠背3之间的角度变化。

具体如图2和3所示,基座1上形成有位于靠背3下方和后方的腔体10,基座1上开设有安装孔11,安装孔11与腔体10相连通,动力轴4可绕自身轴心线转动地穿设于安装孔11中,使动力轴4的前部位于腔体10中,动力轴4的轴心线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与水平面构成大于0的夹角。安装孔11的孔壁还设有至少两个限位凸缘12,动力轴4的侧表面上具有凸起43,凸起43被卡于限位凸缘12之间,使得动力轴4仅能够绕其自身轴心线相对基座1转动而不产生轴向移动。所述的外螺纹41具体设置于动力轴4的位于腔体10内的部分上,动力轴4的位于腔体10外的后端则形成用于供使用者转动的旋钮部42。除动力轴4的后端部及旋钮部42位于腔体10外,角度调节机构的如支撑杆6、调节件5及动力轴4的其它部分都被封闭在腔体10中。

本实施例中,靠背3的上端部与基座1的上部通过第三枢轴a3相转动连接,第一枢轴a1、第二枢轴a2及第三枢轴a3的轴心线分别沿儿童汽车座的左右方向延伸。座位2则可沿前后方向滑动地设于基座1上,如基座1上设有滑槽,座位2可沿前后方向滑动地且可转动地插设于滑槽中,从而能够允许座位2相对基座1转动。

该儿童汽车座的角度调节过程如下:

使用者转动旋钮部42,使动力轴4绕自身轴心线转动,在内外螺纹的配合下,调节件5沿动力轴4轴心线向前移动,支撑杆6被向前推,靠背3在支撑杆6前端部的推力作用下向上转动,座位2在靠背3下端部的推力作用下随之转动并前移,座位2和靠背3之间的角度变大,同时座位2后部和靠背3下部的高度抬升;

使用者反向转动旋钮部42,则调节件5沿动力轴4轴心线向后移动,支撑杆6被向后拉,靠背3在支撑杆6前端部的拉力作用下向下转动,座位2在靠背3下端部的拉力作用下随之转动并后移,座位2和靠背3之间的角度变小,同时座位2后部和靠背3下部的高度下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儿童汽车座,通过使动力轴4滑动或转动,来带动支撑杆6移动,座位2、靠背3随着支撑杆6的移动而相对转动,可以调节座位2和靠背3之间的角度,实现角度调节且调节方便。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是优选的实施方式,其目的在于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