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座椅组件的垫和承载架及用于车辆的座椅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6031发布日期:2019-01-08 21:35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用于车辆的座椅组件的垫和承载架及用于车辆的座椅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总体涉及将用作车辆座椅组件的一部分的垫附接到结构支撑件。



背景技术:

于2017年1月25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第15/414,659号中公开了一种新型车辆座椅组件,其运用包括承载架和附接至承载架的垫组件的座椅靠背,其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此。承载架为垫组件提供结构支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座椅组件的垫和承载架及用于车辆的座椅组件,以至少实现防止车辆座椅组件的垫的外边缘卷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座椅组件的垫,其包括:外边缘;以及多个线,多个线设置成与结构支撑件上的多个棘爪互连以便防止外边缘卷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用于车辆的座椅组件的垫进一步包括:面向前表面和与面向前表面相对的面向承载架表面;其中,多个线可从面向承载架表面接近用于互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多个线中的每个包括平行于外边缘的平行部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用于车辆的座椅组件的垫进一步包括:沿着外边缘的向后延伸的唇缘,唇缘构造成至少部分地围绕结构支撑件;其中,多个线邻近唇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唇缘进一步包括面向内表面;其中,多个线的至少一部分从面向内表面向内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座椅组件的承载架,其包括:周界外表面;以及靠近周界外表面的多个线棘爪,多个线棘爪设置成接收和保持定位在垫上的多个线,从而使承载架和垫互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多个线棘爪中的至少一个线棘爪包括向后延伸的凸片,凸片包括外表面和内表面以及从内表面向内延伸的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凸片的外表面是周界外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齿包括滑动表面和保持表面;其中,滑动表面和保持表面在顶点处重合;以及其中,滑动表面和凸片的内表面形成朝向顶点的钝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承载架进一步包括向后延伸的外周唇缘,外周唇缘的外表面是周界外表面;其中,凸片与外周唇缘相邻;以及其中,外周唇缘包括邻近凸片的第一凹槽和邻近凸片且相对于第一凹槽位于凸片的相对侧的第二凹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座椅组件,其包括:垫,垫包括外边缘和多个线;承载架,承载架包括周界外表面和靠近承载架的周界外表面的多个线棘爪,多个线棘爪设置成接收和保持多个线;以及多个线棘爪已接收并保持多个线,使得垫与承载架互连;其中,多个线和多个线棘爪设置成防止垫的外边缘卷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垫进一步包括具有面向内表面的向后延伸的唇缘;其中,垫至少部分地围绕承载架,其中,唇缘的面向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面向承载架的周界外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多个线中的至少一部分包括平行于外边缘的平行部分;以及多个线棘爪中的至少一部分包括向后延伸的凸片,凸片包括外表面、内表面和从内表面向内延伸的齿;其中,多个线的至少一部分邻近内表面和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多个线的至少一部分从面向内表面大致向内延伸;以及凸片的外表面是周界外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多个线棘爪中的至少一个线棘爪包括远离周界外表面延伸然后大致向后延伸形成线保持通道的凸片;以及多个线中的至少一个线位于线保持通道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一种用于车辆的座椅组件的垫包括:外边缘;以及设置成与结构支撑件上的多个棘爪互连以防止外边缘卷起的多个线。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可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任何一个或其组合:

·面向前表面和与面向前表面相对的面向承载架表面,其中,多个线可从面向承载架表面接近用于互连;

·多个线中的每个包括平行于外边缘的平行部分;

·沿着外边缘的向后延伸唇缘构造成至少部分地围绕结构支撑件,其中,多个线邻近唇缘;

·唇缘进一步包括面向内表面,其中,多个线的至少一部分从面向内表面大致向内延伸;

·唇缘进一步包括邻近面向内表面的向内边缘,其中,多个线的至少一部分从面向内表面以远离向内边缘的角度突出;以及

·泡沫部分和模制到泡沫部分中的连续线材,其中,连续线材包括形成多个线中的至少一个的暴露部分和在线的前后嵌入泡沫部分中的嵌入部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一种用于车辆的座椅组件的承载架包括:周界外表面;以及靠近周界外表面的多个线棘爪,多个线棘爪设置成接收并保持定位在垫上的多个线,从而将承载架和垫互连。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可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任何一个或其组合:

·多个线棘爪中的至少一个线棘爪包括向后延伸凸片,向后延伸凸片包括外表面和内表面以及从内表面向内延伸的齿;

·凸片的外表面是周界外表面;

·齿包括滑动表面和保持表面,其中,滑动表面和保持表面在顶点处重合,且其中,滑动表面和凸片的内表面形成朝向顶点的钝角;

·向后延伸的外周唇缘,外周唇缘的外表面是周界外表面,其中,凸片与外周唇缘相邻,且其中,外周唇缘包括邻近凸片的第一凹槽和邻近凸片且相对于第一凹槽位于凸片的相对侧的第二凹槽;

·多个线棘爪中的至少一个线棘爪包括远离周界外表面延伸然后大致向后延伸形成线保持通道的凸片;以及

·凸片包括面向周界外表面的相对区段和朝向周界外表面延伸的齿,其中,齿和周界外表面限定通向线保持通道的开口,其中,相对区段和周界外表面之间的距离限定线保持通道的宽度,并且开口具有宽度,且其中,开口的宽度比线保持通道的宽度要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一种用于车辆的座椅组件包括:垫,垫包括外边缘和多个线;承载架,承载架包括周界外表面和靠近承载架的周界外表面的多个线棘爪,线棘爪设置成接收并保持多个线;以及多个线棘爪已接收并保持多个线,使得垫与承载架互连;其中,多个线和多个线棘爪设置成防止垫的缘卷起。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的实施例可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任何一个或其组合:

·垫进一步包括具有面向内表面的向后延伸的唇缘;其中,垫至少部分地围绕承载架,其中唇缘的面向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面向承载架的周界外表面;

·多个线的至少一部分包括平行于外边缘的平行部分,多个线棘爪的至少一部分包括向后延伸凸片,向后延伸凸片包括外表面、内表面和从内表面向内延伸的齿,其中,多个线的至少一部分邻近内表面和齿;

·多个线的至少一部分从面向内表面大致向内延伸,凸片的外表面是周界外表面;

·多个线棘爪中的至少一个线棘爪包括远离周界外表面延伸然后大致向后延伸形成线保持通道的凸片,多个线中的至少一个线位于线保持通道内;以及

·垫进一步包括泡沫部分和模制到泡沫部分中的一个或多个连续线,其中,一个或多个连续线各自包括形成多个线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个暴露部分和在暴露部分前后嵌入泡沫部分中的嵌入部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座椅组件的垫和承载架及用于车辆的座椅组件能够防止车辆座椅组件的垫的外边缘卷起。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通过对下列说明书、权利要求以及附图的学习可以理解和领会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以及其他方面、目标以及特性。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是例示座椅组件的车辆内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座椅组件的立体图,其例示了作为座椅靠背的一部分的座椅靠背舒适组件;

图3是图2的座椅靠背舒适组件的分解立体图,其例示了具有附接到承载架的下腰椎部件的垫组件;

图4是图3的下腰椎部件的后视图,其例示了绕外边缘附近的周界设置的多个线;

图5是图3的下腰椎部件的侧视图,其例示了在附接时向后延伸以部分地围绕承载架的下腰椎区段的唇缘;

图6是在图5的VI处截取的图3的下腰椎部件的后近视图,其例示了部分地包围在唇缘的凹陷部分内的多个线中的一个;

图7A是在图4的VII处截取的图3的下腰椎部件的后立体近视图,其例示了从唇缘延期且平行于外边缘的若干个线;

图7B是图7A的其中一个线的近视侧视图,其例示了从唇缘的面向内表面以远离向内边缘的角度突出的线;

图8是图3的下腰椎部件的前视图,其例示了横向向前延伸翼部区段之间的中间部分;

图9是图3的下腰椎部件的底视图,其例示了具有凸曲线的两个相对的横向向前延伸翼部区段的面向前表面;

图10是沿图3的线X-X截取的图3的下腰椎部件的横截面图,其例示了具有凸曲线的中间部分的面向前表面;

图11A是图3的承载架的后视图,其例示了靠近承载架的下腰椎区段的周界外表面的多个线棘爪;

图11B是图3的承载架的前视图,其例示了承载架的下腰椎区段的面向垫表面;

图12是图3的承载架的侧视图,其例示了靠近承载架的下腰椎部分的周界外表面的多个线棘爪;

图13是图3的承载架的底部立体图,其例示了在承载架的下腰椎区段的中线处的线棘爪;

图14是在图12的区域XIV处截取的图3的承载架的近视图,其例示了形成线保持通道以接收和保持线的线棘爪;

图15是在图11A的XV处截取的图3的承载架的近视图,其例示了用于接收和保持线的线棘爪;

图16是用于图3的承载架上的线棘爪的替代实施例的横截面图,其例示了限定通向线保持通道的开口的近侧齿和相对的远侧齿;

图17是与图3的下腰椎部件互连的图3的承载架的后视图,其例示了已接收并保持下腰椎部件的多个线的承载架的多个线棘爪;

图18是与图3的下腰椎部件互连的图3的承载架的侧视图;

图19是沿着图17的线XIX-XIX截取的与图3的下腰椎部件互连的图3的承载架的横截面图;

图20是在图17的区域XX处截取的与图3的下腰椎部件互连的图3的承载架的近视图,其例示了已接收并保持若干个线的若干个线棘爪;以及

图21是在图17的区域XXI处截取的与图3的下腰椎部件互连的图3的承载架的近视图,其例示了已接收并保持线的线棘爪。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行说明,术语“上”、“下”、“右”、“左”、“后”、“前”、“竖直”、“水平”及其同义词应与图1所示方向一致。但是应了解,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各种替代方向,除非另有明确相反说明。还应了解,附图所示以及下面说明书中描述的特定装置和过程均仅为附录权利要求书中限定的本实用新型概念的示例性实施例。因此,与本文公开的实施例有关的特定尺寸和其他物理特性不应视为限制性的,除非权利要求书中另有明确说明。

现在参考图1和图2,所示为车辆10的内部。车辆10可为汽车,如轿车、卡车或厢式货车。车辆10包括座椅组件12。座椅组件12通常包括座椅靠背14和座椅16。座椅靠背14通常可相对于座椅16调节,并且整个座椅组件12的位置是可调节的。座椅靠背14是座椅组件12中构造成支撑座椅组件12的乘员的背部的部分。座椅16是座椅组件12中乘员坐在其上的部分。座椅组件12包括座椅舒适组件18和座椅靠背舒适组件20,这些组件为座椅组件12的乘员提供缓冲作用。座椅舒适组件18和座椅靠背舒适组件20都是用于座椅组件12的舒适组件。

座椅组件12经由导轨系统24附接到车辆10的地板22。更确切地说,座椅组件12的座椅16部分包括座椅框架26,座椅框架26支撑座椅舒适组件18并附接到滑动件28。滑动件28在导轨系统24内滑动以调节座椅组件12的位置。座椅组件12的座椅靠背14进一步包括后板30。座椅靠背舒适组件20包括上胸椎区域32和下腰椎区域34。

现在参考图3,以分解图说明用于座椅组件12的座椅靠背舒适组件20。垫组件36附接到承载架38。面层材料40附接到承载架38,覆盖垫组件36。承载架38附接到座椅靠背14的其他元件且为垫组件36和面层材料40提供结构支撑。垫组件36缓冲座椅组件12的乘员的身体。垫组件36包括对应于座椅靠背舒适组件20的下腰椎区域34的下腰椎部件42、以及对应于座椅靠背舒适组件20的上胸椎区域32的上胸椎部件44。换言之,下腰椎部件42设置在座椅靠背舒适组件20的下腰椎区域34中,上胸椎部件44设置在座椅靠背舒适组件20的上胸椎区域32中。或者,用于座椅靠背舒适组件20的垫组件36可以是一个连续部件,而不是单独的部件42、44。面层材料40是诸如布、乙烯树脂或皮革之类的织物。承载架38是模制塑料。虽未示出,但应理解,座椅舒适组件18同样包括附接到结构支撑件(承载架)的垫组件和覆盖垫组件的面层材料。

现在参考图4至图10,垫组件36的下腰椎部件42包括周界46。周界46是下腰椎部件42中靠近外边缘48且包括外边缘48的区域。下腰椎部件42包括面向承载架表面170和与面向承载架表面170相对的面向前表面86(参见图8)。面向前表面86是接触面层材料40且面向座椅组件12的乘员的主表面。当下腰椎部件42附接到承载架38时,面向承载架表面170是下腰椎部件42的大致面向并邻接承载架38的一侧。

下腰椎部件42包括绕周界46设置在外边缘48附近的多个线50a至50g,其中包括第一线50a、第二线50b、第三线50c、第四线50d、第五线50e、第六线50f和第七线50g。多个线50a至50g中的每个设置成与存在于承载架38上的多个线棘爪(将在下面讨论)中的一个互连,从而将下腰椎部件42互连到承载架38。多个线50a至50g设置成防止在下腰椎部件42垫附接到承载架38之后外边缘48卷起。为防止外边缘48卷起,多个线50a至50g靠近外边缘48设置,并且利用多个线50a至50g。在垫组件36的下腰椎部件42的该实施例中,利用七个间隔开的线50a至50g。一个线50d位于下腰椎部件42的中线84处。三个线50a至50c位于中线84的一侧。三个线50e至50g位于中线84的另一侧。多个线50a至50g可从面向承载架表面170接近用于互连。换言之,多个线50a至50g可从下腰椎部件42的后部接近。因此,多个线50a至50g允许面向承载架表面170面向并邻接承载架38。

下腰椎部件42具有泡沫部分58。部分地模制到泡沫部分58中的三个连续线材60a至60c形成多个线50a至50g。更确切地说,第一连续线材60a形成线50a至50c,第二连续线材60b形成线50d,第三连续线材60c形成线50e至50g。三个连续线材60a至60c中的每个是预成型线材段。磁体将线材段保持在模具内。然后在模具内模制泡沫,模制在线材段上方,导致泡沫部分58和三个连续线材60a至60c形成多个线50a至50g。三个连续线材60a至60c中的每个包括在连续线材的暴露部分形成多个线50a至50g中的一个的前后嵌入泡沫部分58中的部分。例如,连续线材60a包括在线50a前后的嵌入部分62a和62b、在线50b前后的嵌入部分62b和62c以及在线50c前后的嵌入部分62c和62d。另外,连续线材60b包括在线50d前后的嵌入部分62e和62f。最后,连续线材60c包括在线50e前后的嵌入部分62g和62h、在线50f前后的嵌入部分62h和62i以及在线50g前后的嵌入部分62i和62j。因此,多个线50a至50g中的每个是线材或包覆有线材的泡沫,但是可以是从下腰椎部件42的表面延伸并在两个间隔点处连接到泡沫部分58的任何绳、线材或绳索状长度的材料。

下腰椎部件42进一步包括沿着外边缘48绕周界46设置的唇缘56。唇缘56大致向后延伸。唇缘56具有面向内表面66。多个线50a至50g与唇缘56相邻,线50a至50c、50e至50g从唇缘56的面向内表面66大致向内延伸。

多个线50a至50g中的每个具有共同点,这可通过对代表性线50e的讨论来详细描述(参见图7A)。线50e包括平行部分52e,平行部分52e通常平行于与平行部分52e最接近的下腰椎部件42的外边缘48。另外,线50e在一对连接点54e处从下腰椎部件42的泡沫部分58延伸。

线50a至50c、50e至50g中的每个具有共同点,这可通过对代表性线50e的讨论再次详细描述。平行部分52e也大致平行于面向内表面66的一部分,其中线50e从该部分突出。另外,一对连接点54e设置在面向内表面66上。因此,线50e远离唇缘56的面向内表面66突出。更确切地说,唇缘56进一步包括邻近面向内表面66的向内边缘74,线50e从唇缘56的面向内表面66以远离唇缘56的向内边缘74的一定角度突出(参见图7B)。

唇缘56进一步包括在中线84处凹入唇缘56的面向内表面66中的凹陷部分68(参见图6)。线50d设置在凹陷部分68内。线50d大致平行于唇缘56的面向内表面66设置。线50d的一对连接点54d完全位于凹陷部分68内。更确切地说,凹陷部分68包括设置在两个侧壁72a、72b之间的纵长表面70,线50d在连接点54d处连接到侧壁72a、72b。线50d平行于纵长表面70。

如下面进一步讨论,当下腰椎部件42与承载架38互连时,唇缘56至少部分地围绕承载架38。由于唇缘56至少部分地围绕承载架38,多个线50a至50g邻近(靠近)唇缘56或在唇缘56上定位且尽可能地靠近外边缘48,这有助于防止外边缘48卷起。

下腰椎部件42包括中间部分76、位于中间部分76的一侧的第一横向向前翼部78、以及位于中间部分76的另一侧且与第一横向向前翼部78相对的第二横向翼部80。竖直延伸的凹槽82a(参见图8)标记中间部分76与第一横向向前翼部78之间的过渡。同样,竖直延伸的凹槽82b标记中间部分76与第二横向向前翼部80之间的过渡。

中间部分76关于中线84居中。第一横向向前翼部78和第二横向向前翼部80横向(远离中线84)且相对于中间部分76向前延伸。中间部分76、第一横向向前翼部78和第二横向向前翼部80中的每个包括多个线50a至50g中的至少一个。更确切地说,线50a至50c位于第二横向向前翼部80处,线50d位于中间部分76处,线50e至50g位于第一横向向前翼部78处。唇缘56是第一横向向前翼部78、第二横向向前翼部80和中间部分76的一部分。

面向前表面86在中线84与第一横向向前翼部78之间限定至少一个凹曲线88a(参见图9)。“凹曲线”是指在表面上标记线的端点的两点之间的表面是凹形的。类似地,面向前表面86在中线84与第二横向向前翼部80之间限定至少一个凹曲线88b。换言之,中间部分76的面向前表面86通常水平地凹入。

下腰椎部件42的中间部分76进一步包括顶部90和底部92。中间部分76处的面向前表面86在顶部90和底部92之间限定至少一个凸曲线94(参见图10)。“凸曲线”是指在表面上标记线的端点的两点之间的表面是凸出的。换言之,中间部分76的面向前表面86通常竖直地凸出。

位于第一横向向前翼部78和第二横向向前翼部80处的外边缘48包括至少一个凸曲线98a、98b(参见图8)。换言之,中间部分76的顶部90和底部92之间的外边缘48通常是凸出的。在第一横向向前翼部78和第二横向向前翼部80处的面向前表面86包括至少一个凸曲线102a、102b(参见图9)。在第一横向向前翼部78和第二横向向前翼部80处的面向前表面86通常水平和竖直地凸出。

在第一横向向前翼部78和第二横向向前翼部80处的外边缘48进一步包括顶部部分104a、104b(参见图8)。中间部分76的顶部90相对于外边缘48的顶部部分104a、104b凹陷。

参考图11A至图13,座椅靠背舒适组件20的承载架38包括上胸椎区段106和下腰椎区段108。承载架38的上胸椎区段106对应于座椅靠背舒适组件20的上胸椎区域32。同样,承载架38的下腰椎区段108对应于座椅靠背舒适组件20的下腰椎区域34。

承载架38的下腰椎区段108具有周界外表面128和靠近周界外表面128的多个线棘爪112a至112g。多个线棘爪112a至112g包括第一线棘爪112a、第二线棘爪112b、第三线棘爪112c、第四线棘爪112d、第五线棘爪112e、第六线棘爪112f和第七线棘爪112g。多个线棘爪112a至112g设置成接收垫组件36的下腰椎部件42上的多个线50a至50g。换言之,多个线棘爪112a至112g定位成与多个线50a至50g互连。例如,第一线棘爪112a定位成与第一线50a互连(即,接收和保持),第二线棘爪112b定位成与第二线50b互连(即,接收和保持),以此类推。将多个线棘爪112a至112g靠近周界外表面128定位有助于防止在下腰椎部件42附接到承载架38时下腰椎部件42垫卷起。承载架38具有中线114。

在承载架38的该实施例中,多个线棘爪112a至112g中的至少一个,也就是线棘爪112d位于中线86处。此外,多个线棘爪112a至112g中的至少三个,也就是线棘爪112a至112c位于中线86的一侧。同样,多个线棘爪112a至112g中的至少三个,也就是线棘爪112e至112g位于中线86的另一侧。这样的布置提供对多个线棘爪112a至112g的适当分布,以在承载架38和下腰椎部件42垫之间进行适当的互连。

承载架38进一步包括面向垫表面110。下腰椎区段108处的面向垫表面110面向并邻接下腰椎部件42的面向承载架表面170。

承载架38的下腰椎区段108进一步包括第一横向向前翼部116和与第一横向向前翼部116相对的第二横向向前翼部118。第一横向向前翼部116支撑下腰椎部件42的第一横向向前翼部78。同样,第二横向向前翼部118支撑下腰椎部件42的第二横向向前翼部80。上壁120位于下腰椎区段108的顶部处的第一横向向前翼部116与第二横向向前翼部118之间。承载架38包括与上壁120相对且位于第一横向向前翼部116与第二横向向前翼部118之间的下横向构件122。承载架38包括由第一横向向前翼部116、第二横向向前翼部118、上壁120和下横向构件122围绕的中央空间124,且中央空间124是空的。第一横向向前翼部116、第二横向向前翼部118和下横向构件122均包括多个线棘爪112a至112g中的至少一个。承载架38进一步包括向后延伸周界唇缘126,其外表面是周界外表面128。

参考图14,沿着下横向构件122定位在中线114处的线棘爪112d包括凸片130d,凸片130d从周界外表面128延伸而形成线保持通道132。凸片130d首先大致远离周界外表面128延伸,然后向后延伸。线保持通道132从中线114横向延伸。凸片130d包括邻近线保持通道132的齿134d。齿134d和周界外表面128之间的空间形成通向线保持通道132中的开口136。开口136具有宽度138。开口136允许下腰椎部件42的线50d被迫穿过开口136并进入线保持通道132中,齿134d防止线50d离开线保持通道132。

更确切地说,凸片130d包括远离(即,向下)周界外表面128延伸的横向延伸部分142和面向周界外表面128的相对区段144。相对区段144沿大致向前方向从横向延伸部分142延伸。齿134d从相对区段144朝向周界外表面128延伸。换言之,齿134d沿大致向上方向从相对区段144延伸。周界外表面128、横向延伸部分142、相对区段144和齿134d形成线保持通道132。相对区段144和周界外表面128之间的距离限定线保持通道132的宽度140。开口136的宽度138比线保持通道132的宽度140要窄,这有助于当线50d接收在线保持通道132中时保持该线。齿134d包括面向并形成线保持通道132的一部分的保持表面146d。横向延伸部分142包括面向内表面148,其面向并形成线保持通道132的一部分。面向内表面148限定平面。齿134d的保持表面146d面向该平面。齿134d包括指向周界外表面128的顶点150d。通向线保持通道132的开口136是位于顶点150d和周界外表面128之间的间隙。齿134d进一步包括滑动表面152d,其从相对区段144朝向顶点150d倾斜。换言之,滑动表面152d和周界外表面128之间的间隙朝向顶点150d变窄。这允许线50d在齿134d的滑动表面152d上方、顶点150d上方滑动并进入线保持通道132中。这有助于将线50d插入线棘爪112d的线保持通道132中。在承载架38的其它实施例中,多个线棘爪112a至112g中的全部都可具有本文描述的用于线棘爪112d的结构和特征。

参考图15,所示为棘爪112a,并且其代表线棘爪112a至112c、112e至112g。线棘爪112a包括形成于向后延伸的外周唇缘126中(即,与之相邻)的向后延伸凸片130a。线棘爪112a的最外表面是周界外表面128。凸片130a具有内表面154a。齿134a从内表面154a向内延伸。外周唇缘126包括邻近凸片130a的第一凹槽156a和邻近凸片130a且位于凸片130a的与第一凹槽156a相对的一侧的第二凹槽158a。齿134a包括顶点150a。齿134a进一步包括滑动表面152a和相对于滑动表面152a位于齿134a的另一侧的保持表面146a。保持表面146a和滑动表面152a在顶点150a处重合。滑动表面152a和凸片130a的内表面154a形成朝向顶点150a的钝角。这有助于线50a在齿134a的顶点150a上方滑动到线保持区域160a中。当下腰椎部件42与承载架38的下腰椎区段108互连时,保持表面146a将线50a保持就位。

现在参考图16,所示为可与承载架38一起使用的线棘爪(棘爪112A)的替代实施例。棘爪112A从承载架38的周界外表面128向外突出。棘爪112A包括纵长局部密闭罩162A,其限定平行于周界外表面128的线保持通道132A。线棘爪112A进一步包括通向纵长局部密闭罩162A的开口136A用于将多个线50a至50g中的一个插入线保持通道132A中。棘爪112A进一步包括邻近开口136A的近侧齿164A和与近侧齿164A相对且邻近开口136A的远侧齿166A。近侧齿164A和远侧齿166A都分别包括顶点172A和174A以及成角度滑动表面176A和178A,使得到线保持通道132A的开口136A的宽度朝着相应的顶点172A和顶点174A减小。开口136A位于线保持通道132A的后方。换言之,通向线保持通道132A的开口136A可从承载架38的后部接近。成角度滑动表面176A和178A协助多个线50a至50g中的一个通过开口136A进入线保持通道132A。近侧齿164A和相对的远侧齿166A帮助保持进入线保持通道132A中的多个线50a至50g中的线。

参考图17至图21,通过将下腰椎部件42的面向承载架表面170放置在承载架38的下腰椎区段108的面向垫表面110上使垫组件36的下腰椎部件42与承载架38的下腰椎区段108互连。多个线50a至50g中的线50f放置在多个线棘爪112a至112g的线棘爪112f(参见图20)内,使得线棘爪112f接收且保持线50f。更确切地说,线50f的平行部分52f在齿134f的滑动表面152f上方、顶点150f上方滑动并进入线保持区域160f中。结果是,线50f延伸穿过承载架38的外周唇缘126的第一凹槽156f,邻近齿134f的保持表面146a,邻近凸片130f的内表面154f,并且穿过第二凹槽158f。线50a至50c、50e和50g分别以相同的方式放置在线棘爪112a至112c、112e和112g内,结果相同。多个线50a至50g中的线50d放置在线棘爪112d(参见图21)内,使得线棘爪112d接收并保持线50d。更确切地说,线50d在齿134d的滑动表面152d上方、顶点150d上方滑动,穿过开口136并进入线保持通道132中。凸片130d的相对区段144现在位于线50d和唇缘56的凹陷部分68的纵长表面70之间。通向线保持通道132的开口136的宽度138可小于线的宽度168。这有助于将线50d保持在线保持通道132中。多个线50a至50g可通过啪嗒声提供其已由多个线棘爪112a至112g接收并保持的可听和可触反馈。

因此,已被接收的多个线棘爪112a至112g保持且与多个线50a至50g互连。因此,垫组件36的下腰椎部件42与承载架38的下腰椎区段108互连。下腰椎部件42的面向承载架表面170因此面向并邻接承载架38的下腰椎区段108的面向垫表面110。多个线棘爪112a至112g与多个线50a至50g互连。更确切地说,第一线棘爪112a已接收并保持第一线50a,第二线棘爪112b已接收并保持第二线50b,第三线棘爪112c已接收并保持第三线50c,第四线棘爪112d已接收并保持第四线50d,第五线棘爪112e已接收并保持第五线50e,第六线棘爪112f已接收并保持第六线50f,且第七线棘爪112g已接收并保持第七线50g。由于多个线棘爪112a至112g靠近周界外表面128设置并间隔开,且存在靠近外边缘48设置以适应多个线棘爪112a至112g的位置的多个线50a至50g,因此防止下腰椎部件42垫的外边缘48卷起。

下腰椎部件42垫至少部分地围绕承载架38,其中唇缘56的面向内表面66的至少一部分面向承载架38的下腰椎部分108的周界外表面128。通过以这种方式部分地围绕承载架38的下腰椎区段108,下腰椎部件42更易于保持在承载架38上且与其互连。通过将邻近(即,靠近)唇缘56的多个线50a至50g和多个线棘爪112a至112g互连,下腰椎部件42的外边缘46不太可能卷起。

应了解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概念的情况下,可对以上所述的结构做出变形和修改。还应了解的是,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意欲涵盖此概念,除非这些权利要求另有明确说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