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电组件及其底盘和电动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00797发布日期:2019-01-05 00:2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发电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压机、第一气缸、第一油缸、第二气缸、第二油缸、发电机、动力涡轮,第一气缸用于存储高压气体从而驱动第一油缸内的液压油,以驱动动力涡轮转动;

第二气缸用于存储高压气体从而驱动第二油缸内的液压油,以驱动动力涡轮转动;

第一气缸、第一油缸,第二气缸、第二油缸交替使用;

动力涡轮用于驱动发电轴转动,发电轴转动时,发电机内的转子转动发电;

转动腔内安装有扇叶轮,扇叶轮上设置有扇叶,发电轴装入转动腔内且与扇叶轮装配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腔的进口与涡轮进油管一端连通、出口与涡轮排油管一端连通;

所述的涡轮进油管另一端与第一切向阀出口连通,第一切向阀进口通过第二油管与流量计出口连通,流量计进口通过第一油管与第一油缸出口连通;

涡轮排油管另一端与第二切向阀进口连通,第二切向阀出口通过连接油管与第二油缸出口连通,且连接油管还通过补油管与第六单向阀出口连通,第六单向阀进口与第一补压阀出口连通,第一补压阀进口与油箱内的液压油连通;

第二切向阀的第二出口通过第三油管与第一切向阀第二进口连通;

第二切向阀的第三出口通过第四油管与第一切向阀的第三进口连通;

第一油缸内部通过活塞板分割,且活塞板与第一油缸内部密封、可滑动装配,由此将第一油缸内部分割为两个腔体,其中与出口连通的是储油腔,另一个腔体为储气腔,储气腔与进口连通且储气腔通过第三气管与第一调压阀出口连通,第一调压阀进口通过第二支气管与第八换向阀出口连通,第八换向阀进口通过第一气管与第一气缸出口连通;

储气腔还通过第二副支气管与第八换向阀另一个进口连通;

第一气缸进口通过第四气管与第一气压表出口连通,第一气压表进口分别通过第五支气管、第五副支气管与第一单向阀进口、第二单向阀出口连通;

第一单向阀出口通过第六支气管与第一换向阀进口连通,第二单向阀进口通过第六副支气管与第一换向阀出口连通;

第一换向阀另一进口通过第七副支气管与第三换向阀出口连通;

第一换向阀另一出口通过第七支气管与第七换向阀进口连通;

第七换向阀出口通过第四循环管与空压机进气口连通,空压机出气口通过第三循环管与第三换向阀进口连通,第三换向阀另一出口通过第二循环管与第二换向阀进口连通;

第七换向阀另一进口通过第一循环管与第二换向阀出口连通;

第四循环管还通过补气管与第二补压阀出口连通,第二补压阀进口与气囊出口连通,气囊内装有高压气体;

气囊与第五单向阀出口连通,第五单向阀进口与净化装置连通;

气囊还与气阀出口连通,气阀进口与储气罐出口连通,储气罐进口与第七单向阀出口连通、第七单向阀进口与空压机出口连通;

所述的第二油缸、第二气缸的连接结构与第一油缸、第一气缸相同,且第二油缸、第二气缸的回路上还分别设有第九换向阀、第二调压阀、第二气压表、第三单向阀、第四单向阀,所述的第九换向阀、第二调压阀、第二气压表、第三单向阀、第四单向阀的结构和回路连接方式分别与第八换向阀、第一调压阀、第一气压表、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相同;

所述的第三单向阀出口与第二换向阀另一进口连通,第四单向阀进口与第四单向阀另一出口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结构相同,第一油缸内部设有活塞板,所述的活塞板内设置有第一磁铁,所述的第一油缸外壁上固定有开关壳,所述的开关壳内侧设有开关滑槽,所述的开关滑槽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导向槽、第二导向槽,且开关滑槽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

所述的第一限位块上固定有第一行程开关,所述的第一行程开关上设有第一触发杆;

所述的第二限位块上固定有第二行程开关,所述的第二行程开关上设有第二触发杆;

所述的开关滑槽在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之间的部分与第二磁铁可滑动装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油缸两端分别设有油缸外接头,且储油腔靠近油缸外接头处设有安装筒,所述的安装筒上安装有弹簧。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磁铁与第一导向槽、第二导向槽对应处分别设有滚珠,滚珠分别与第一导向槽、第二导向槽滚动装配;

滚珠通过保持板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二磁铁上,保持板通过连接螺钉固定在磁铁上。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关壳两端分别通过连接面与第一油缸外壳连接固定,所述的连接面内侧设有第三导向槽,所述的第三导向槽与第二滚珠滚动装配,第二滚珠与第二磁铁可转动装配;

所述的开关壳、活塞板、第一油缸均采用不能与磁铁吸附的材料制成。

7.一种底盘,其特征在于,应用有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发电组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轮毂,所述的轮毂固定在传动毂上,所述的轮毂上设有刹车装置,所述的刹车装置通过连接板与第一立板装配固定;

所述的轮毂有四个:前轮两个、后轮两个,前轮的第一立板与第一底板装配固定,后轮的第一立板与第四底板装配固定;

前轮的两个传动毂分别与第一驱动轴两端装配固定,后轮的两个传动毂分别与第二驱动轴两端装配固定;

第一驱动轴与第一电机两端的输出轴连接固定,且第一电机能够驱动第一驱动轴转动;

第二驱动轴与第二电机两端的输出轴连接固定,且第二电机能够驱动第二驱动轴转动;

所述的第一驱动轴、第二驱动轴通过传动机构将第一驱动轴、第二驱动轴的动能传输至空压机的空压输入轴上,从而驱动空压输出轴转动。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驱动壳,驱动壳的保护壳部分固定在第一驱动轴上,所述的驱动壳内、第一驱动轴上设置有蜗杆部分,所述的蜗杆部分与蜗轮啮合并形成蜗轮蜗杆传动结构;

所述的蜗轮固定在涡轮轴一端,所述的涡轮轴另一端穿过保护壳部分、涡轮壳部分后与第二传动盘装配固定;

所述的第二传动盘上设有数个第二铰接片,传动杆一端与第二铰接片铰接,传动杆另一端与第一传动盘上的第一铰接片铰接;

第一传动盘与第一传动轴一端装配固定,第一传动轴另一端穿过第八立板、第七立板后与第一传动齿装配固定,第八立板、第七立板一侧与第九立板装配固定;

第二传动轴一端与第八立板可转动装配,另一端穿出第七立板后与第二传动齿装配固定;

所述的第二传动轴位于第八立板、第七立板之间的部分上还安装有第五斜齿轮,所述的第五斜齿轮与第六斜齿轮啮合传动,第六斜齿轮安装在第一传动输出轴一端,第一传动输出轴另一端穿过第九立板后与第三立板可转动装配,且第一传动输出轴位于第三立板和第九立板之间的部分上还安装有第三带轮;

驱动壳上还分别固定有随动轴和中心轴体,所述的中心轴体通过第二铰接螺栓与第一底板可转动装配;

所述的第一底板与随动轴对应部分上设有随动弧槽、贯穿弧槽,所述的贯穿弧槽将第一底板贯穿,且贯穿弧槽宽度小于随动弧槽;

所述的随动弧槽、贯穿弧槽轴线均与中心轴体的轴线重合,且随动弧槽内安装有导向半球,第一铰接螺栓穿过导向半球、贯穿弧槽后与随动轴顶部装配;

所述的第七立板旁还设置有第六立板,第七立板与第六立板之间安装有电磁铁,电磁铁的伸缩轴与传动切换轴一端连接固定,且电磁铁可驱动传动切换轴在其轴向上移动;

传动切换轴另一端穿过传动限位板后与第二切换板装配固定,第二切换板分别与两块第一切换板装配固定;

传动切换轴靠近电磁铁的部分上设有传动限位环,所述的传动限位环与传动限位板之间设有传动复位弹簧;

所述的第一切换板外侧设有导向凸块,两块导向凸块分别与第一导向滑槽、第二导向滑槽可滑动装配;

第一导向滑槽、第二导向滑槽分别设置在第六立板、第七立板上;

两块第一切换板分别与离合轴可转动装配,且离合轴位于两块第一切换板之间的部分上安装有离合齿;

所述的第三带轮通过第二皮带与第一带轮连接并形成带传动结构,所述的第一带轮安装在空压输入轴上,所述的空压输入轴上还安装有第二带轮,所述的第二带轮通过第一皮带与第四带轮连接并形成带传动结构;

所述的第四带轮安装在第二传动输出轴一端,第二传动输出轴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五立板、第四立板后与第四斜齿轮装配固定,第四斜齿轮与第三斜齿轮啮合传动,第三斜齿轮安装在第三传动输出轴一端,第三传动输出轴另一端穿过离合立板后与第二斜齿轮啮合传动;

离合立板固定在第二离合横板上,第二离合横板与导向杆一端装配固定,导向杆另一端穿过第一离合横板且与之可滑动装配;

导向杆位于第二离合横板、第一离合横板之间的部分上套装有离合弹簧,所述的离合弹簧用于使第二离合横板产生向下移动的力;

所述的第二离合横板还与切换伸缩轴一端装配固定,切换伸缩轴另一端穿过第一离合横板后与切换油缸的伸缩轴连接固定,切换油缸可以驱动切换伸缩轴移动;

所述的第二斜齿轮与第一斜齿轮啮合传动,第一斜齿轮固定在第二驱动轴上;

所述的第一离合横板固定在第二底板上,所述的第二底板与第一底板、第四底板连接固定。

10.一种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应用有权利要求7-9任一所述的底盘。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