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车内饰件安装压条、客车内饰件的安装结构以及客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60541发布日期:2019-02-22 22:48阅读:583来源:国知局
客车内饰件安装压条、客车内饰件的安装结构以及客车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客车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客车内饰件安装压条、客车内饰件的安装结构以及客车。



背景技术:

由于材料制作工艺和成本的限制,客车内饰件(例如,顶板、包柱、墙纸等结构)通常采用若干块进行拼接,接缝处采用工字型压条进行对接。如图1所示,工字型压条1的左右两侧形成有用于与内饰件5卡接的凹槽2,在安装内饰件5之前,需先通过螺栓3将工字型压条1固定在车身型材4上,然后再将内饰件5的一侧插入凹槽2内。为了防止螺栓3的头部凸出于凹槽2的侧壁,从而阻挡内饰件5的插入,上述螺栓3需为沉头螺栓,因此,工字型压条1上需加工横截面为锥形的安装孔,以与沉头螺栓配合,这会使工字型压条制作复杂,导致压条制作时间和制作成本增加。此外,在安装操作空间狭小时,由于工字型压条已经预先安装在车身型材上了,内饰件需具有一定的韧性(可弯曲一定角度)才能插入工字型压条的凹槽内,对于尺寸小、材质硬或背部布置有加强板的内饰件而言,内饰件难以弯曲,不易安装到工字型压条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客车内饰件安装压条、客车内饰件的安装结构以及客车,客车内饰件安装压条结构简单、便于制造,适用于尺寸小、形变量小且操作空间狭小的内饰件安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客车内饰件安装压条,包括一体成型的包边部和安装部,所述包边部具有用于容纳内饰件边缘的凹槽,所述安装部用于与车身型材连接,所述凹槽的开口朝向背离所述安装部的方向开放。

可选地,所述包边部的横截面为U形。

可选地,所述客车内饰件安装压条的横截面为y形。

可选地,所述包边部的一侧壁朝向背离其开口的方向延伸以形成所述安装部。

可选地,所述安装部上形成有沿所述客车内饰件安装压条的长度方向延伸的V形槽。

可选地,所述凹槽的深度为1cm-2cm。

可选地,所述安装部的宽度为1cm-2cm。

可选地,所述客车内饰件安装压条由铝制材料制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凹槽的开口朝向背离安装部的方向开放,内饰件可先插入到凹槽中,然后再通过客车内饰件安装压条固定到车身型材上,这样,即使是尺寸小、材质硬、背部布置有加强板等形变量小的内饰件,也可以轻松地插入到客车内饰件安装压条的凹槽中。并且,在安装空间狭小、操作空间受限时,这种先通过客车内饰件安装压条包裹内饰件,再安装客车内饰件安装压条的方式可以很容易地实现内饰件的安装,从而使内饰件的安装过程得到简化,有效地提高内饰件的安装效率。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客车内饰件的安装结构,包括车身型材、内饰件和上述的客车内饰件安装压条,所述内饰件的边缘插入到所述客车内饰件安装压条的凹槽中,所述安装部与所述车身型材通过紧固件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种客车,包括上述的客车内饰件的安装结构。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工字型压条在使用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2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客车内饰件安装压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客车内饰件安装压条的正视图;

图4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客车内饰件安装压条使用状态下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工字型压条 2 凹槽

3 螺栓 4 车身型材

5 内饰件 6 客车内饰件安装压条

7 包边部 8 安装部

81 V形槽 9 自攻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如图2至图4所示,本公开提供一种客车内饰件安装压条6,包括一体成型的包边部7和安装部8,包边部7具有用于容纳内饰件5边缘的凹槽2,内饰件5的一侧可以插入凹槽2内,以使包边部7包裹内饰件5的边缘,提高内饰件5的美观度。这里,内饰件5指的是顶板、包柱、墙纸等片状的注塑类、裹塑类结构。上述安装部8用于与车身型材4连接,以使客车内饰件安装压条6通过安装部8连接于车身型材4,凹槽2的开口朝向背离安装部8的方向开放,这样,内饰件5与凹槽2的装配和安装部8与车身型材4的装配互不影响,在安装内饰件5时,可以先将内饰件5插入凹槽2内,再通过安装部8将安装有内饰件5的客车内饰件安装压条6固定在车身型材4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凹槽2的开口朝向背离安装部8的方向开放,内饰件5可先插入到凹槽2中,然后再通过客车内饰件安装压条6固定到车身型材4上,这样,即使是尺寸小、材质硬、背部布置有加强板等形变量小的内饰件5,也可以轻松地插入到客车内饰件安装压条6的凹槽2中。并且,在安装空间狭小、操作空间受限时,这种先通过客车内饰件安装压条6包裹内饰件5边缘,再安装客车内饰件安装压条6的方式可以很容易地实现内饰件5的安装,从而使内饰件5的安装过程得到简化,有效地提高内饰件5的安装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包边部7的横截面为U形,这样,包边部7的底部和两个侧壁可以围成上述凹槽2,从而容纳并包裹内饰件5的边缘。包边部7的两个侧壁相互平行,以使凹槽2的形状与内饰件5的形状相适配,以更好地包裹内饰件5的边缘,缩小内饰件5表面与包边部7的两个侧壁之间的间隙。在本公开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凹槽2的深度为1cm-2cm,以保证客车内饰件安装压条6能在很好地包裹内饰件5边缘、使内饰件5美观的同时,不影响内饰件5的结构和功能。

进一步地,在本公开提供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客车内饰件安装压条6的横截面为y形,该y形结构由横截面为U形的包边部7和朝着背离包边部7的开口方向延伸的安装部8构成。具体地,包边部7的一侧壁朝向背离其开口的方向延伸以形成安装部8,以使客车内饰件安装压条6的横截面形成为上述y形,且安装部8的表面与包边部7的一个侧壁的表面齐平,这样,在将客车内饰件安装压条6固定到车身型材4上时,可以缩短客车内饰件安装压条6与车身型材4间的距离,使内饰件5与车身型材4紧密贴合。

此外,为将客车内饰件安装压条6紧固在车身型材4上,在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至图4所示,安装部8上形成有沿客车内饰件安装压条6的长度方向延伸的V形槽81,紧固件穿过V形槽81将安装部8紧固在车身型材4上。在本公开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紧固件为自攻螺钉9,该自攻螺钉9的尾部形成为锥形,V形槽81的结构和形状与自攻螺钉9的尾部的结构和形状相适配,在固定客车内饰件5安装客车内饰件安装压条6时,可先将自攻螺钉9的尾部抵顶在V形槽81的表面,然后拧紧自攻螺钉9,自攻螺钉9穿过V形槽81并在安装部8中攻出内螺纹,从而将客车内饰件安装压条6紧固在车身型材4上。与现有技术提供的工字型压条1相比,在本公开提供的客车内饰件安装压条6中,安装部8与车身型材4的装配和内饰件5与凹槽2的装配是互不干涉和影响的,因此,紧固件的头部可以凸出于安装部8的表面,这样,可以使本公开提供的客车内饰件安装压条6的安装步骤简单方便,从而加快客车的生产制造效率。

进一步地,在本公开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安装部8的宽度为1cm-2cm,在多个内饰件5需拼接安装在车身型材4上时,安装部8不仅可以确保每个内饰件5都安装在车身型材4上,还能缩短相邻两个内饰件5之间的距离,使内饰件5紧凑的拼接在一起。

另外,本公开提供的客车内饰件安装压条6由铝制材料制成,以使客车内饰件安装压条6质量轻、便于安装,利于实现客车的轻量化。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客车内饰件的安装结构,包括车身型材4、内饰件5和上述的客车内饰件安装压条6,内饰件5的边缘插入到客车内饰件安装压条6的凹槽2中,安装部8与车身型材4通过紧固件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种客车,包括上述的客车内饰件的安装结构。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