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安全提示音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01274发布日期:2019-07-06 11:22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辆安全提示音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安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安全提示音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车辆起步或车辆低速行驶时,噪音很低,对行人构成威胁,易引发交通事故。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7年发布了GB 7258-201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其中12.13 .2条规定“ 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车辆起步且车速低于20km/h时,应能给车外人员发出适当的提示性声响”。专门针对此问题的国家推荐标准《电动汽车低速行驶提示音技术要求》目前也在进行征求意见。现生产的纯电动车辆均安装有低速报警提示音装置。

如公开号为CN207790474U的中国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低速提示音装置,其包括壳体、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电路板和扬声器,其中所述电路板中设有依次相连的CAN通讯模块、中央处理器、语音模块和功放模块,所述功放模块与所述扬声器相连。但汽车低速提示音装置一般安装于发动机舱内,其内的环境温度较高;同时,功放扬声器在工作时本身就会产生较大的热量,该装置的设计没有有效的散热手段将其内封闭空气的热量向外排出,其电路的寿命和稳定性在高温状态下会有较大的衰减,导致无法保证足够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安全提示音发生装置,通过该车辆安全提示音发生装置可以有效的提供对其自身的散热效果以保证使用稳定性和寿命,同时,其结构可以便利地进行除尘、维修等进一步保证其寿命的维护工作。

为实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辆安全提示音发生装置,包括壳体以及分别存在于所述壳体内的电路模块和扬声器,所述壳体包括相互扣合的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前表面设有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所述第一卡环内卡接有固接所述电路模块的卡板,所述第二卡环内卡接有所述扬声器;所述后壳表面设有换气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换气部边缘呈圆环形,其边缘内具有一体成型于所述后壳的间隔格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格栅包括前后间隔的两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换气部外侧具有可拆的防尘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防尘网边缘设有第一磁性吸附部,所述换气部边缘具有与所述磁性吸附部对应的第二磁性吸附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第一磁性吸附部为柔性环状磁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换气部边缘外侧具有多个限位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壳体侧面还设有线路接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前壳与所述后壳的卡接处具有由所述前壳向后壳延伸包裹的防尘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后壳具有向前壳方向延伸的加强柱,所述加强柱止抵于所述前壳内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换气部的格栅可实现壳体内空气与外机空气的有效流通,实现热量的有效排出;

2.通过防尘网和防尘脊可以有效防止外界灰尘进入壳体内部,洁净的内部空间一方面可以防止堆积灰尘造成的发热量增多,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壳体内空气向外的流动;

3.防尘网可拆可便利的在车辆维护保养时进行拆下去除其表面附着的灰尘的操作,防止灰尘堵塞影响空气流动,同时磁性连接和限位柱的设置便于其除尘后的安装;

4.卡扣连接的各部件具有拆装便易的优点,便于生产时的安装也利于后其维护保养时的拆装,同时配合加强柱具有良好的结构、连接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指向前壳视角的三维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指向后壳视角的三维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

图中各项分别为:1前壳,11第一卡环,12第二卡环,13卡板,14扬声器,15防尘脊,2后壳,3换气部,31格栅,32防尘网,321第一磁性吸附部,33第二磁性吸附部,34限位柱,35加强柱,4线路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2、3所示的一种车辆安全提示音发生装置,包括壳体以及分别存在于壳体内的电路模块(附图中未示出)和扬声器14,壳体包括分别一体注塑成型并且相互扣合的前壳1和后壳2,前壳1前表面成型有上下设置的第一卡环11和第二卡环12,第一卡环11内以旋扣的方式卡接有固接电路模块的卡板13,第二卡环12内以旋扣的方式卡接有扬声器14,旋扣的方式便于在检修维护时单独的将电路模块和扬声器13拆装,节省了整体拆换的工序。电路模块一端连接车辆的ECU,另一端连接扬声器13,在车辆行驶时,在应当发出提示音的行驶速度下,ECU向电路模块输出信号并最终控制扬声器13发出提示音。后壳2表面一体成型有换气部3,随着车辆的行驶机舱内空气流动形成的负压和扬声器14本身振动引起的壳体内容积的改变,壳体内的热空气可以从换气部3中逸出从而实现散热效果,后壳2上上还设有螺栓安装孔,用于和车身进行螺栓连接。换气部3边缘呈圆环形,其边缘内具有一体成型于后壳2的间隔格栅31。格栅31由左右间隔的格栅条组成,同时格栅31包括前后间隔的两层,其中第二层格栅31的格栅条恰好对应第一层格栅31的格栅条的间隔处,即从朝向格栅的方向看,前后两层格栅恰好相互遮挡彼此的间隔,在不影响整体通风效果的同时可以降低外界灰尘进入的几率。

本实施例中,换气部3外侧具有可拆的防尘网32。防尘网32边缘围绕设置有第一磁性吸附部321,第一磁性吸附部321为柔性环状磁条,其柔性使得在维护除尘时可以便利的进行折叠拆装,使其可以安装于发动机舱内较小/狭窄的区域以节省安装空间,其网面为柔性塑料制成的网格,网格粘合于第一磁性吸附部321上,换气部3边缘具有与磁性吸附部对应的第二磁性吸附部33,第二磁性吸附部33为在后壳3注塑成型中预置于成型模具内嵌合的小型铁块。在安装时防尘网32只需放置到换气部3上即可完成磁性吸附连接,安装方便,维护便利。

本实施例中,换气部3边缘外侧具有四个限位柱34,限位柱34绕换气部3周向均布并高于换气部3的高度。在安装防尘网32时,可以对第一磁性吸附部321进行周向的限位,从而对其有效定位,解决磁性吸附无法沿其吸附面定位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壳体的后壳侧面还一体成型有线路接口4,对于电路模块和扬声器13的信号输入和供电线路都从线路接口4中接入,便于线路的整理和提高整洁度,从而提高壳体内空气流动的能力,也可以降低发热。

本实施例中,前壳1与后壳2的卡接处一体成型有由前壳1向后壳2延伸包裹的防尘脊15。防尘脊15可以防止灰尘从前壳1和后壳2的接缝中进入。

本实施例中,后壳2具有向前壳1方向延伸的加强柱35,加强柱35止抵于前壳1内表面。加强柱35用以提高壳体内部空旷空间的支撑强度。

以上实施例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