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侧门内饰、车辆内部结构、车辆侧门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46013发布日期:2019-12-27 17:02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车辆侧门内饰、车辆内部结构、车辆侧门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侧门内饰领域。



背景技术:

车辆前侧门内饰可以包含扶手,以及位于扶手下方的收纳格,该收纳格具有竖直向上打开的上开口。此类收纳格可以用于收纳例如路线图或水瓶,只需将其竖直向下插入到收纳格中即可。

此类前侧门位于例如驾驶员侧,可以通向驾驶员座椅。

驾驶员座椅在车辆的纵向上通常是可调的,例如使驾驶员位于距脚踏板或方向盘适当的距离处。

扶手的长度通常设定为使驾驶员可以在驾驶员座椅的整个纵向调节范围内使用扶手。

随着具有自动驾驶模式的车辆的出现,可能需要重新思考车辆的内部结构。

特别是可以考虑增加驾驶员座椅在车辆纵向方向上的位置调节范围,从而使驾驶员能够在车辆处于自动行驶模式时远离方向盘。

然而,因为侧门的长度是有限的,所以似乎难以相应地增加扶手的长度。因此,这带来了人体工程学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车辆侧门内饰,其为车辆内部结构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车辆侧门内饰,该内饰包含收纳部件,该收纳部件包含一个或多个收纳格,每个收纳格均具有开口,该开口能够在侧门关闭时大体水平地向后打开。

收纳部件的这种设计(即具有至少一个收纳格,且每个收纳格具有在侧门关闭时可大体水平地向后打开的开口),能够在收纳部件和车门后缘之间留出没有任何突出附件的敞开区域。

因此,可以在例如与侧门相邻的座椅上设置扶手,此扶手由座椅支撑并在座椅纵向位置的整个调节范围内随座椅一起移动,而不会在扶手和侧门内饰之间造成干扰。

另外,该内饰还可以包括以下可选特征中的一项或多项,这些可选特征可以单独使用或根据任何可行技术组合使用:

内饰包含在大体竖直的平面中延伸的壁板,壁板支撑收纳部件,壁板具有后缘和前缘,每个收纳格的开口朝壁板的后缘打开;

当侧门关闭时,每个收纳格由两个侧表面横向限定,每个侧表面大体上在竖直的纵向平面中延伸;

收纳部件包含多个上下叠置的收纳格;

至少一个或每个收纳格包含搁板,用于放置收纳在收纳格中的物品;

收纳部件设置在内饰的前端;

内部的上端具有间隙,以便在侧门关闭时容纳仪表板的侧端。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车辆的侧门,其包含结构壁板和上述内饰。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车辆的内部结构,其包含座椅以及上述内饰,该内饰由侧门支撑,其中,座椅与侧门相邻并且座椅在靠近侧门的那一侧上具有扶手。座椅可以是例如驾驶员座椅。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车辆,其包含配有例如上述内饰的侧门、上述侧门或者上述内部结构。

附图说明

通过下文中给出的非限制性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将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及其优势,其中:

图1为车辆内饰的立体图,其示出了仪表板和车辆侧门;

图2为图1中的内饰的俯视图,其进一步示出了内部结构中的驾驶员座椅。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表示方向的术语,特别是“纵向”、“横向”;“水平”、“竖直”、“右”、“左”、“前”、“后”、“上”、“下”等术语可以理解为参照图1和图2所示的车辆的通常正交标记,并且包括水平及从后向前的纵轴x、水平及从右向左的横轴y、从下向上的竖轴z。

图1和图2所示的车辆1的内部结构2包含仪表板4、设置在仪表板4上的方向盘6、使驾驶员与方向盘6相对的座椅8(图2)、设置在侧门12上的侧门内饰10,其中侧门12通向座椅8。

仪表板4、方向盘6和座椅8构成了驾驶员控制台。

如图2所示,座椅8具有椅面14和靠背16。

座椅8可选地具有扶手18,其侧向设置在座椅8的一侧、通向座椅8的侧门12的一侧。扶手18横向设置在座椅8的最外侧。

座椅8例如纵向滑动设置,从而可以调节座椅8的纵向位置。

在图2中,座椅8在最前端位置处用实线表示,而在最后端位置处用虚线表示。

如图1所示,内饰10包含收纳部件20,其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收纳物品的收纳格22。

收纳部件20包含例如多个收纳格22,此处为三个上下叠置的收纳格22。

每个收纳格22均包含通向收纳格22的开口24。

通过开口24可以将物品放置在收纳格22中以及将物品从收纳格22中取出。

每个收纳格22具有例如唯一的开口24。

如图1和图2所示,当车门12关闭时,每个收纳格22的开口24可大体水平地和纵向地向后打开。

因此,通过每个收纳格22的开口24可以水平地进入收纳格。

通过大体水平地和纵向地向前移动物品(例如沿纵轴x并向前),可以通过每个收纳格22的开口24将物品放入收纳格22,并且通过大体水平地和纵向地向后移动物品,可以将物品从收纳格22中取出。

收纳部件20设置在内饰10的前端。

收纳部件20在内饰10的有限长度的一部分上延伸。

收纳部件20例如位于内饰10的前三分之一处,同时内饰10的水平上缘被视为内饰10的参照长度。

此处,内饰10包含壁板26、由壁板26支撑的收纳部件20。

壁板26覆盖侧门12的内表面,即朝向车辆内部的侧门12的表面。

当车门12关闭时,壁板26大体上在竖直的纵向平面中延伸。

壁板26具有前缘26a、后缘26b、上缘26c和下缘26d。

壁板26具有与上缘26c相邻的上部28、与下缘26c相邻的下部30。

收纳部件20从壁板26朝向车辆驾驶室的内部突出。

收纳部件20位于壁板26的前端。收纳部件20与壁板26的前缘26a相邻。

收纳部件20竖直地延伸横跨例如壁板26的大部分高度。此处,收纳部件20延伸横跨壁板26的几乎整个高度。

每个收纳格22的开口24沿大体平行于壁板26的水平方向朝向壁板26的后缘26b打开。

开口24例如在与壁板26垂直的平面上延伸,并靠近车辆驾驶员。

面板26至少在其下部30包含没有突出附件的敞开区域32,其位于壁板26的后缘26b与收纳部件20之间。此处,敞开区域32大体上是平的并且是竖直的。

敞开区域32例如从壁板26的下缘26d向上延伸横跨壁板26的大部分高度,并且从壁板26的后缘26b向前延伸横跨壁板26的大部分长度。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敞开区域32延伸横跨壁板26的整个高度。

此处,敞开区域32竖直地延伸横跨壁板26的大约三分之二长度,水平地延伸横跨壁板26的三分之二长度。

在座椅8的整个纵向位置调节范围内,敞开区域32避免了与座椅8(特别是与座椅8的扶手18)之间的任何干扰。

每个收纳格22的下部均由下表面34限定,放入收纳格22中的物品置于下表面上。

在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至少一个收纳格22的下表面34由搁板35界定。

此处,收纳部件20包含两个搁板35,它们界定了两个上部收纳格22的内表面34。

收纳部件20可以包含分隔出两个上下叠置的收纳格22的至少一个中间搁板35。此处,两个搁板35为中间搁板。

此处,每个收纳格22横向限定在两个大体竖直的侧表面36之间。

每个收纳格22的开口24在两个大体竖直的侧表面36之间横向延伸。

在所示实施例中,每个收纳格的一个侧表面36由壁板26本身界定,另一个侧表面36由收纳部件20的挡板38界定,挡板38横向地远离壁板26。

当车门12关闭时,挡板38大体上在竖直的纵向平面中延伸。

与位于内饰10的下部30的至少一个其他收纳格22相比,位于内饰10的上部28的至少一个收纳格22更加向后延伸。

在所示实施例中,与其它收纳格22相比,最上面的收纳格22更加向后延伸。

与位于内饰10的下部30的至少一个其他收纳格22相比,位于内饰10的上部28的至少一个收纳格22更加向后偏移。

在所示实施例中,与位于下部30的其它收纳格22相比,最上面的收纳格22更加向后偏移。

内饰10的前部具有间隙40。侧门12关闭时,此间隙40用于容纳仪表板4的侧端4a。

与位于内饰10下部的至少一个收纳格22相比,位于内饰10上部的至少一个收纳格22的偏移能够形成此类间隙40,而不会占用敞开区域32,并且没有与座椅8(特别是扶手18)相互干扰的风险。

可选地,如图1的下部的收纳格22所示,至少一个收纳格22的后端由大体竖直的横向后壁42界定。后壁42从收纳格22的下表面34后缘向上延伸。车辆加速时,此类后壁42会防止放入收纳格22中的物品向后掉落。后壁42延伸横跨收纳格22的一部分高度,位于收纳格22的下表面34和收纳格22的上表面之间,靠近收纳格22的开口24。

作为改型例或可选例,至少一个收纳格22具有倾斜的下表面34,它从下表面34的后端向下表面34的前端下降。这样可以稳定地放置收纳格22中的物品,并限制物品掉落的风险。实际上,收纳格22中的物品具有从开口24向前探入到收纳格22底部的趋势。

作为改型例或可选例,至少一个收纳格22设有门,其可以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在关闭位置,该门使收纳格22的开口24闭合,在打开位置,该门使收纳格22的开口24打开。该门可以闭合收纳格22,以避免物品掉落。该门可以设置成例如平开式、摆动式或滑动式。滑动式门可以例如是卷帘。

通过保持侧门的后下部区域敞开,本实用新型的侧门内饰10可以实现方便的收纳,这避免了与侧门相邻的座椅相互干扰。

此类座椅可以配有由座椅支撑的扶手,由于扶手与座椅匹配,因而无论座椅的位置如何,扶手位置均符合人体工程学。

在敞开区域中,扶手不会与内饰10相互干扰。特别是,扶手不会与位于内饰10的前端的收纳部件相互干扰。

对靠近车门的使用者而言,收纳部件20易于触及。收纳部件20可以设计成具有较大的收纳空间,并分成多个上下叠置的收纳格22。

收纳部件20易于制造并集成在车辆内饰中。收纳部件20的制造成本低,这允许考虑将其设置在许多车辆中。

收纳部件20向现有方案提供了独特的替代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