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手套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78899发布日期:2019-07-03 04:49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用手套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车用手套箱。



背景技术:

汽车副驾驶仪表台下方的储物盒,我们一般管它叫“手套箱”。不过,这个储物盒并不是专门用来放手套的,为什么又偏偏叫做手套箱呢?据传,原来汽车技术比较初期时,手套可是个必需的东西。早期的汽车没有方向助力,更没有什么方向盘加热功能,方向盘又冷又重时就得戴上手套。早期的车也没有现在的电启动装置,发动车辆必须要用“手套箱”人工摇,这也要用到手套来防止手掌受伤。所以,早期汽车副驾驶的盒子就多被司机叫作“放手套的那儿”俗称“手套箱”。现有的汽车手套箱通常用来储物,但是其用于上锁的锁固组件的结构过于复杂,装配困难,对人们造成一定的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用手套箱,其结构简单,便于装配。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用手套箱,其包括基体、饰盖、转动设置于基体的上盖以及设置于上盖并用于将上盖与基体锁固的锁固组件,饰盖与上盖固定连接,上盖的表面凹设有用于容置锁固组件的容置槽,饰盖用于遮盖容置槽;

所述锁固组件包括纵杆、第一弹性部件、第二弹性部件、第三弹性部件、第一插栓、第二插栓以及传动带,上盖设有用于供第一插栓穿插的第一通孔以及用于供第二插栓穿插的第二通孔,所述基体设有第一卡槽以及第二卡槽,第一插栓的一端位于第一卡槽内,第二插栓的一端位于第二卡槽内,上盖还设有用于固定第二弹性部件的多个第一固定块以及用于固定第三弹性部件的多个第二固定块,第一插栓设有多个第一凸块,第二插栓设有多个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弹性部件的一端固定于第一凸块,另一端固定于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三弹性部件的一端固定于第二凸块,另一端固定于第二固定块,纵杆穿设于饰盖并具有按压行程,第一弹性部件套设于纵杆,传动带的一端与第一插栓另一端连接,传动带的另一端与第二插栓的另一端连接,纵杆位于第一插栓与第二插栓之间,传动带穿设于纵杆下端,上盖还设有用于对第一插栓限位的第一限位通道以及用于对第二插栓限位的第二限位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还设有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均转动设置于上盖,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均抵触传动带。

进一步地,所述手套箱还包括插销,所述上盖通过插销转动设置于基体,所述插销包括卡头、柱体和顶头,柱体的一端与卡头连接,另一端与顶头连接,顶头设有抵接面,所述卡头设有多个抵接弹片,所述基体设有与抵接弹片配合的多个第一抵板以及与顶头的抵接面配合的多个第二抵板,所述柱体穿过基体和上盖。

进一步地,所述基体设有储物空间,上盖用于遮盖储物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还设有承载部件,承载部件突伸入储物空间内,承载部件外部设有凸脚,所述基体设有第一通道,凸脚位于第一通道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道的一端设有第一防撞部件;打开上盖时,凸脚与第一防撞部件抵触。

进一步地,所述储物空间内设有第二防撞部件;关闭上盖时,承载部件与第二防撞部件抵触。

进一步地,所述纵杆的一端凸出饰盖并设有按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申请包括基体、饰盖、上盖以及锁固组件,饰盖与上盖固定连接,上盖自上盖的表面凹设有用于容置锁固组件的容置槽,锁固组件包括纵杆、第一弹性部件、第二弹性部件、第三弹性部件、第一插栓、第二插栓以及传动带,基体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上盖设有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第一插栓设有第一凸块,第二插栓设有第二凸块。将纵杆按下,纵杆将传动带朝下顶并使得传动带朝下移动一段距离,传动带使得第一插栓和第二插栓彼此靠近,第一插栓脱离第一卡槽,第二插栓脱离第二卡槽,第二弹性部件、第三弹性部件均被压缩,此时上盖可以转动打开,本申请结构简单,便于装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插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部分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锁固组件、饰盖、上盖和基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基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基体;11-第一抵板;12-第二抵板;13-储物空间;131-第二防撞部件;14-第一通道;141-第一防撞部件;15-第一卡槽;16-第二卡槽;2-饰盖;3-上盖;31-容置槽;32-第一通孔;33-第二通孔;34-第一固定块;35-第二固定块;36-第一限位通道;37-第二限位通道;38-第一滚轮;39-第二滚轮;4-壳体;41-凸脚;5-锁固组件;51-纵杆;511-按钮;52-第一弹性部件;53-第二弹性部件;54-第三弹性部件;55-第一插栓;551-第一凸块;56-第二插栓;561-第二凸块;57-传动带;6-插销;61-卡头;611-抵接弹片;62-柱体;63-顶头;631-抵接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用手套箱,其包括基体1、饰盖2、转动设置于基体1的上盖3以及设置于上盖3并用于将上盖3与基体1锁固的锁固组件5,饰盖2与上盖3固定连接,上盖3的表面凹设有用于容置锁固组件5的容置槽31,饰盖2用于遮盖容置槽31;所述锁固组件5包括纵杆51、第一弹性部件52、第二弹性部件53、第三弹性部件54、第一插栓55、第二插栓56以及传动带57,上盖3设有用于供第一插栓55穿插的第一通孔32以及用于供第二插栓56穿插的第二通孔33,所述基体1设有第一卡槽15以及第二卡槽16,第一插栓55的一端位于第一卡槽15内,第二插栓56的一端位于第二卡槽16内,上盖3还设有用于固定第二弹性部件53的多个第一固定块34以及用于固定第三弹性部件54的多个第二固定块35,第一插栓55设有多个第一凸块551,第二插栓56设有多个第二凸块561,所述第二弹性部件53的一端固定于第一凸块551,另一端固定于第一固定块34,所述第三弹性部件54的一端固定于第二凸块561,另一端固定于第二固定块35,纵杆51穿设于饰盖2并具有按压行程,第一弹性部件52套设于纵杆51,传动带57的一端与第一插栓55另一端连接,传动带57的另一端与第二插栓56的另一端连接,纵杆51位于第一插栓55与第二插栓56之间,传动带57穿设于纵杆51下端,上盖3还设有用于对第一插栓55限位的第一限位通道36以及用于对第二插栓56限位的第二限位通道37。

实际运用中,所述手套箱与汽车内部的其它配件装配,使得手套箱固定于汽车内;传统的用于将上盖3上锁的锁结构过于复杂,装配步骤多且复杂;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的基体1与汽车内部的其它配件固定连接,在需要打开上盖3时,将纵杆51朝下按,第一弹性部件52被压缩,纵杆51将传动带57朝下顶并使得传动带57朝下移动一段距离,传动带57带动第一插栓55和第二插栓56,使得第一插栓55和第二插栓56彼此靠近,第一插栓55远离传动带57的一端脱离第一卡槽15,同样地,第二插栓56远离传动带57的一端脱离第二卡槽16,第二弹性部件53、第三弹性部件54均被压缩,此时上盖3可以转动打开,打开上盖3后可以松开纵杆51,纵杆51在第一弹性部件52的回复力作用下回到原始位置,同样地,第一插栓55和第二插栓56分别在第二弹性部件53、第三弹性部件54的回复力作用下回到原始位置,第二弹性部件53、第三弹性部件54使得第一插栓55和第二插栓56彼此远离;第一限位通道36用于对第一插栓55限位,使得第一插栓55横向移动,第二限位通道37用于对第二插栓56限位,使得第二插栓56横向移动;第一插栓55和第二插栓56远离传动带57的一端均做倒圆角处理,便于第一插栓55和第二插栓56分别插入第一卡槽15、第二卡槽16,使得上盖3上锁;本申请结构简单,便于装配;优选地,第一弹性部件52、第二弹性部件53、第三弹性部件54均可以为弹簧。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盖3还设有第一滚轮38和第二滚轮39,第一滚轮38和第二滚轮39均转动设置于上盖3,第一滚轮38和第二滚轮39均抵触传动带57。当纵杆51朝下移动时,第一滚轮38和第二滚轮39均与传动带57抵触并发生转动,第一滚轮38和第二滚轮39用于辅助第一插栓55和第二插栓56的运动,使得纵杆51朝下移动时,第一插栓55和第二插栓56分别朝靠近彼此的方向移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手套箱还包括插销6,所述上盖3通过插销6转动设置于基体1,所述插销6包括卡头61、柱体62和顶头63,柱体62的一端与卡头61连接,另一端与顶头63连接,顶头63设有抵接面631,所述卡头61设有多个抵接弹片611,所述基体1设有与抵接弹片611配合的多个第一抵板11以及与顶头63的抵接面631配合的多个第二抵板12,所述柱体62穿过基体1和上盖3。具体的,上盖3经由所述插销6与基体1转动连接,所述抵接面631与第二抵板12配合,使得柱体62不容易相对于基体1发生转动,使得基体1和上盖3连接牢固、稳定;所述卡头61的最大外径大于柱体62的最大外径,装配时,抵接弹片611抵顶第一抵板11,防止柱体62滑出基体1和上盖3,使得基体1和上盖3连接牢固、稳定,提高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基体1设有储物空间13,上盖3用于遮盖储物空间13。所述储物空间13用于存储各种物品。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盖3还设有承载部件4,承载部件4突伸入储物空间13内,承载部件4外部设有凸脚41,所述基体1设有第一通道14,凸脚41位于第一通道14内。所述第一通道14用于控制上盖3的最大转动角度,所述承载部件4用于承载储物空间13内的物品;如图2所示,当上盖3绕插销6逆时针转动打开时,承载部件4逆时针转动,承载于承载部件4物品也随着逆时针转动至水平方向,便于人们查看或取放物品。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道14的一端设有第一防撞部件141;打开上盖3时,凸脚41与第一防撞部件141抵触。所述第一防撞部件141用于保护凸脚41;优选地,所述第一防撞部件141可以由软胶材料制成,使得凸脚41与第一防撞部件141抵触时大大减小撞击的声音,达到静音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储物空间13内设有第二防撞部件131;关闭上盖3时,承载部件4与第二防撞部件131抵触。优选地,所述第二防撞部件131可以由软胶材料制成,使得承载部件4与第二防撞部件131抵触时大大减小撞击的声音,达到静音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纵杆51的一端凸出饰盖2并设有按钮511。所述按钮511便于人们识别纵杆51的所在位置,引导人们将纵杆51按下,使得上盖3打开。

本实施例中的所有技术特征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自由组合。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