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天候轿车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09499发布日期:2019-07-19 22:08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天候轿车轮胎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全天候轿车轮胎。
背景技术
:不同于夏季胎主要应用于温暖的干燥或潮湿路面,冬季胎应用于寒冷的冰雪路面,全天候轮胎轮胎即要适用于温暖的干燥或者潮湿路面,又要适用于轻度的低温雨雪路面。适用于温暖的干燥或者潮湿路面要求花纹块的刚性要大,而适用于轻度低温雨雪路面轮胎要求沟槽边缘的数量足够多,而增加沟槽的数量无疑会削弱花纹块的刚性,这两者是相互矛盾的。因此全天候轮胎的设计要想办法在增加沟槽边缘数量的同时尽量少损失花纹块的刚性。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天候轿车轮胎,可适用于温暖干燥或者潮湿路面以及轻度的低温雨雪路面。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天候轿车轮胎,包括胎面、开设在胎面上的多条周向沟槽、多条横向沟槽和多条横向细槽,所述多条周向沟槽包括多条弧型沟槽和多条直线型沟槽,所述多条弧型沟槽的深度D1相同,所述多条直线型沟槽的深度D2相同,且D1=0.2~0.3D2,所述多条直线型沟槽在胎面周向宽度上的总宽度为胎面宽度的9.5%~12.5%,所述多条弧型沟槽在胎面周向宽度上的总宽度为胎面周向宽度的1.5%~3%。进一步的,所述多条横向沟槽和多条横向细槽与多条周向沟槽相贯通。进一步的,所述多条横向细槽的数量为多条横向沟槽数量的1.8~2.1倍。进一步的,所述胎面周向中心线上的多条横向沟槽和多条横向细槽上布置有贯穿槽。进一步的,所述多条横向沟槽和多条横向细槽在胎面宽度方向呈折线型布置,且多条横向沟槽和多条横向细槽在胎面宽度方向上的走向波折数S≥5。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了多条弧型沟槽和多条直线型沟槽设计交替搭配布置,并配合横向上弧折线型的横向沟槽设计,并且多条弧型沟槽和多条直线型沟槽的深度呈现一定的比例配置,进而限定出特殊的花纹块,该花纹块在确保了花纹块刚性同时,可以有效的提升低温雨雪路面、干燥或者潮湿路面的抓地力,进而使得轮胎适用于全天候,提高轮胎使用的安全程度及舒适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直线型沟槽的深度;图3为弧型沟槽的深度。图中:1、胎面,2、多条周向沟槽,21、第一沟槽,22、第二沟槽,23、第三沟槽,24、第四沟槽,25、第五沟槽,26、第六沟槽,27、第七沟槽,28、第八沟槽,3、多条横向沟槽,4、多条横向细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天候轿车轮胎优选实施方式作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全天候轿车轮胎,包括胎面1、开设在胎面上的多条周向沟槽2、多条横向沟槽3和多条横向细槽4,所述多条周向沟槽2包括多条弧型沟槽和多条直线型沟槽,具体的多条弧型沟槽包括第一沟槽21、第三沟槽23、第六沟槽26和第八沟槽28,多条直线型沟槽包括第二沟槽22、第四沟槽24、第五沟槽25和第七沟槽27,其八条沟槽沿胎面周向的宽度上由内向外依次为第一沟槽21、第二沟槽22、第三沟槽23、第四沟槽24、第五沟槽25、第六沟槽26、第七沟槽27和第八沟槽28,进而限定出若干组花纹块;其八条沟槽沿轮胎宽度方向上中心线对称布置,进而使得花纹块沿中心线对称布置,使得胎面的受力性较为均匀,提高胎面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合理的布置多条弧型沟槽和多条直线型沟槽来达到增加轮胎抓地力的目的,同时保证花纹的高效排水,提升雨雪路面的抓地能力;多条弧型沟槽的深度D1相同,多条直线型沟槽的深度D2相同,且D1=0.2~0.3D2,具体的第二沟槽22、第四沟槽24、第五沟槽25和第七沟槽27的深度D1均为8mm,第一沟槽21、第三沟槽深度23、第六沟槽26和第八沟槽28的深度D2均为2mm,进而进一步优化了轮胎刚性的分布,提升抓地能力,确保了沟槽的排水能力;同时,第二沟槽22、第四沟槽24、第五沟槽25和第七沟槽27的总宽度为胎面宽度的9.5%~12.5%,第一沟槽21、第三沟槽23、第六沟槽26和第八沟槽28的总宽度为胎面宽度的1.5%~3%,具体的第二沟槽22、第四沟槽25、第五沟槽26和第七沟槽28的总宽度为胎面的11.6%,第一沟槽21、第三沟槽23、第六沟槽27和第八沟槽29宽度度为胎面的2.6%,其沟槽总宽度占胎面宽度的14.2%,在保证胎面刚性的同时提高排水能力;多条横向沟槽3和多条横向细槽4在胎面周向的宽度方向上呈折线型布置,且与多条周向沟槽2相贯通,利用多条横向沟槽3、多条横向细槽4和多条周向沟槽2相结合,可以有效的提高胎面的排水能力,并且同时多条横向细槽的数量为多条横向沟槽数量的1.8~2.1倍,不影响胎面的刚性抓地力;第四沟槽24和第五沟槽25限定出的花纹块上还包括一组贯通多条横向沟槽3和多条横向细槽4的贯穿槽,进而提升胎面周向中心线上花纹块的排水能力,提高胎面中间部位的抓地力。通过实车测试的方式对实施例以及三款竞争品进行对比测试,其结果下述表一所示。现行品1现行品2现行品3实施例舒适性10010097.5102.5湿地操控97.5100102.5105干地操控97.5100102.597.5湿地制动108.1105.6113.2108.9干地制动101.698.499.191.6雪地制动151.5121.9146149冰地制动121.1101.899.2124.8雪地绕圆106.288.8104.7113.2雪地操控112105110110结果:胎面周向沟槽呈直线沟槽和弧线沟槽同时延伸布置,并且多条弧型沟槽的深度D1和多条直线型沟槽的深度D2满足于D1=0.2~0.3D2时,同时多条直线型沟槽在胎面周向宽度上的总宽度为胎面宽度的9.5%~12.5%,多条弧型沟槽在胎面周向宽度上的总宽度为胎面周向宽度的1.5%~3%,胎面性能最佳。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