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式电线室内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06994发布日期:2019-09-06 19:44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隐藏式电线室内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用的后视镜,特别是涉及一种隐藏式电线室内镜。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厂商会于车用的室内镜中增设不同的电子配件,以显示相关的行车信息或增加更多不同的功能(例如:车辆倒车显影功能、行车记录器功能等等),借此提升行车的安全性与方便性。

参阅图1,现有的一种电子式室内镜11是安装在一台车辆12,并通过一个电缆13电连接所述车辆12的供电系统(图未示)。

所述电缆13具有一个固定于所述车辆12上的固定段131,及一个于两端分别电连接所述固定段131及所述电子式室内镜11并悬吊于所述车辆12内的活动段132。

所述电子式室内镜11具有一个连接所述车辆12的支撑座111、一个由所述支撑座111向下且向前延伸设置的支臂113,及一个可万向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支臂113前并与所述活动段132电连接的镜本体 112。

使用时,使用者通常会预留较长的活动段132,使所述电子室内镜11能方便地连接所述电缆13,但较长的活动段132却会影响到行车视野。此外,由于使用所述电子室内镜11时,会需要因应不同的驾驶身形调整所述镜本体112相对于所述支撑座111的位置,以取得最佳的后视角度,因此如果所述活动段132太短,容易于调整时拉扯所述活动段132造成故障,甚至拉力过大时会导致断路进而无法使用所述电子式室内镜11的电子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隐藏式电线的室内镜。

本实用新型隐藏式电线室内镜,适用于装设在车辆并电连接电缆组,所述隐藏式电线室内镜包含支撑单元、壳单元、镜片单元、电子配件单元,及电线组,所述支撑单元包括适用于连接所述车辆的支撑座,及设置于所述支撑座且向下并向前延伸的支臂,所述壳单元是连接于所述支臂前,所述镜片单元是可卸离地设置于所述壳单元前并与所述壳单元相配合界定出容置空间,所述电子配件单元是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所述支撑座具有相邻所述支臂的接臂壁、环绕一条直线且连接所述接臂壁的周缘的周壁,及由所述周壁贯穿至所述接臂壁的接电孔,所述接电孔具有形成于所述接臂壁上且相邻所述支臂并供所述直线穿过的第一开口,及形成于所述周壁上的第二开口,所述支臂是呈管形且具有对应所述第一开口且贯穿的臂孔,所述壳单元包括连接于所述支臂前的壳体,及卡合于所述壳体内的连接座,所述壳体具有贯穿并对应所述臂孔的壳孔,所述连接座具有贯穿并对应所述壳孔的连接孔,所述电线组包括适用于供所述电缆组嵌合的连接装置,及电连接所述电子配件单元并依序穿过所述连接孔、所述壳孔、所述臂孔及所述接电孔,并由所述第二开口穿伸出所述支撑座外并连接所述连接装置的电线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隐藏式电线室内镜,所述接电孔是由所述第一开口向上并朝向所述壳单元的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二开口。

本实用新型所述隐藏式电线室内镜,所述周壁具有环绕界定出所述第二开口的环口区,所述支撑单元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环口区并朝所述壳单元的方向延伸的卡合件,所述连接装置是可卸离地设置在所述卡合件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隐藏式电线室内镜,定义所述第二开口的开放方向为第一方向,及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所述卡合件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设置的主壁、两个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主壁的引导柱,及贯穿所述主壁且位于所述引导柱之间的定位孔,所述连接装置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设置的基壁、两个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基壁的第一引导壁、两个分别由所述第一引导壁相反于所述基壁方向的一端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向延伸的第二引导壁,及设置于所述基壁且位于所述第一引导壁之间的定位块,所述第一引导壁、所述第二引导壁及所述基壁共同配合界定出供所述引导柱及所述主壁可滑动地嵌设的引导槽,所述卡合件的所述引导柱穿设于所述引导槽中时,所述定位块是嵌入于所述定位孔中。

本实用新型所述隐藏式电线室内镜,所述电缆组包含公端子,而所述隐藏式电线室内镜的所述连接装置还具有形状对应于所述公端子并适用于供所述公端子插设以电连接所述电缆组的端子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隐藏式电线室内镜,所述支撑座还具有由所述接臂壁向下延伸且环绕所述直线并供部分的所述支臂可转动地设置的延伸壁,所述延伸壁环绕界定出连通所述第一开口的承窝孔,所述支臂还具有呈球状并可万向枢转地设置于所述承窝孔的第一球部、由所述第一球部向下并向前延伸的身部,及连接所述身部相反于所述第一球部的一端且可万向枢转地设置于所述连接孔及所述壳孔中的第二球部,所述第二球部呈球状。

本实用新型所述隐藏式电线室内镜,所述连接座还具有界定出所述连接孔的环球部,所述隐藏式电线室内镜还包含紧固单元,所述紧固单元包括环绕部分的所述延伸壁并紧迫所述延伸壁及所述第一球部的第一紧固件,及环绕部分的所述环球部并紧迫所述环球部及所述第二球部的第二紧固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的效果在于:通过设置所述连接孔、所述壳孔、所述臂孔及所述接电孔,使得所述电线组穿伸于所述壳单元及所述支撑单元中,并由所述接电孔穿伸出所述支撑座外,以适用于电连接所述电缆组,因此可以缩短电线组露出于所述隐藏式电线室内镜的长度,提升行车视野,同时避免调整所述镜片单元与所述支撑座的相对位置时拉扯所述电线组。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现有的电子式室内镜安装在一台车辆的一个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隐藏式电线室内镜的一个实施例的一个立体组合图;

图3是所述实施例的一个立体分解图;

图4是一个不完整的立体组合图,说明所述实施例适用于装设在一台车辆并连接一个电缆组,图中未显示一个镜片单元;

图5是所述实施例的一个剖视示意图;

图6是所述实施例的一个支撑座及一个连接件的一个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2、3、4,本新型隐藏式电线室内镜的一个实施例,适用于装设在一台车辆21并电连接一个电缆组22,所述电缆组包含一个公端子221。

所述隐藏式电线室内镜包含一个支撑单元3、一个壳单元4、一个紧固单元5、一个镜片单元6、一个电子配件单元7,及一个电线组 8。

所述支撑单元3包括一个适用于连接所述车辆21的支撑座31、一个呈管形且设置于所述支撑座31且向下并向前延伸的支臂32,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支撑座31上的卡合件33。

参阅图3、5,所述支撑座31具有一个相邻所述支臂32的接臂壁 311、一个环绕一条直线L1且连接所述接臂壁311的周缘的周壁312、一个由所述周壁312贯穿至所述接臂壁311的接电孔313,及一个由所述接臂壁311向下延伸且环绕所述直线L1并供部分的所述支臂32 可转动地设置的延伸壁314。要特别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31还具有一个连通所述接电孔313并穿伸出所述周壁312的后通孔319,然而,所述后通孔319并非必要,在其他的变化例中,不需要设置所述后通孔319,也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

所述接电孔313具有一个形成于所述接臂壁311上且相邻所述支臂32并供所述直线L1穿过的第一开口316,及一个形成于所述周壁 312上的第二开口317,所述接电孔313是由所述第一开口316向上并朝向所述壳单元4的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二开口317。

所述周壁312具有一个环绕界定出所述第二开口317的环口区 318。

所述延伸壁314环绕界定出一个连通所述第一开口316的承窝孔 315。

所述支臂32具有一个对应所述第一开口316且贯穿的臂孔321、一个呈球状并可万向枢转地设置于所述承窝孔315的第一球部322、一个由所述第一球部322向下并向前延伸的身部323,及一个连接所述身部323相反于所述第一球部322的一端且呈球状的第二球部324。

参阅图3、6,定义所述第二开口317的开放方向为一个第一方向 X,及一个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Y。所述卡合件33是设置于所述环口区318并朝所述壳单元4的方向延伸,所述卡合件33具有一个沿所述第一方向X延伸设置的主壁331、两个沿所述第一方向 X延伸且沿所述第二方向Y间隔设置于所述主壁的引导柱332,及一个贯穿所述主壁331且位于所述引导柱332之间的定位孔333。

参阅图3、5,所述壳单元4包括一个连接于所述支臂32前的壳体41,及一个卡合于所述壳体41内的连接座42。

所述壳体41具有一个贯穿并对应所述臂孔321的壳孔411。

所述连接座42具有一个贯穿并对应所述壳孔411的连接孔421,及一个界定出所述连接孔421的环球部422。所述第二球部324是可万向枢转地设置于所述连接孔421及所述壳孔411中。

所述紧固单元5包括一个环绕部分的所述延伸壁314的第一紧固件51,及一个环绕部分的所述环球部422的第二紧固件52。

所述第一紧固件51能紧迫所述延伸壁314及所述第一球部322,施力于所述支臂32能调整所述第一球部322相对于所述支撑座31转动,停止施力于所述支臂32时,所述第一紧固件51能使所述第一球部322产生定位不再转动。

所述第二紧固件52能紧迫所述环球部422及所述第二球部324,施力于所述支臂32能调整所述第二球部324相对于所述壳单元4转动,停止施力于所述支臂32时,所述第二紧固件52能使所述第二球部324产生定位不再转动。

所述镜片单元6是可卸离地设置于所述壳单元4前并与所述壳体 41及所述连接座42相配合界定出一个容置空间9。所述镜片单元6 包括一个镜体61,及一个环绕所述镜体61并可卸离地连接所述壳单元4的护圈62。

所述容置空间9连通所述连接孔421。

所述电子配件单元7是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9中,并包括一个显示设备71、一个电连接所述显示设备71的处理装置72,及一个电连接所述处理装置72的操控装置73。

所述操控装置73可被操作输入一个指令,而所述处理装置72能接收所述指令并将对应的信息显示于所述显示设备71上。所述显示设备71可采用各类型的显示屏(例如:液晶显示屏、七段显示屏等等),且所述显示设备71能穿透所述镜体61进行显示,此等穿透显示的技术为现有技术,且非本案主要技术内容,在此不加赘述。

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配件单元7包括所述显示设备71、所述处理装置72,及所述操控装置73,但不限于此。

参阅图4、5、6,所述电线组8包括一个适用于供所述电缆组22 嵌合的连接装置81,及一个电连接所述电子配件单元7并依序穿过所述连接孔421、所述壳孔411、所述臂孔321及所述接电孔313,并由所述第二开口317穿伸出所述支撑座31外并连接所述连接装置81的电线部82。

所述连接装置81是可卸离地设置在所述卡合件33上,并具有一个形状对应于所述公端子221且适用于供所述公端子221插设以电连接所述电缆组22的端子孔811、一个沿所述第一方向X延伸设置的基壁812、两个沿所述第一方向X延伸且沿第二方向Y间隔设置于所述基壁812的第一引导壁813、两个分别由所述第一引导壁813相反于所述基壁812方向的一端沿所述第二方向Y相向延伸的第二引导壁 814,及一个设置于所述基壁812且位于所述第一引导壁813之间的定位块815,所述第一引导壁813、所述第二引导壁814及所述基壁 812共同配合界定出一个供所述引导柱332及所述主壁331可滑动地嵌设的引导槽816,所述卡合件33的所述引导柱332穿设于所述引导槽816中时,所述定位块815是嵌入于所述定位孔333中(见图2)。

参阅图4、5,使用时,由于所述第一球部322能相对于所述支撑座31转动,且所述第二球部324能相对于所述壳单元4转动,因此能调整所述镜片单元6相对于所述支撑座31的位置。

另外,由于所述电线组8是依序穿过所述连接孔421、所述壳孔 411、所述臂孔321及所述接电孔313,再由所述第二开口317穿伸出所述支撑座31并可卸离地设置在所述卡合件33上,因此不需要预留较长的所述电缆组22,即可方便地将所述隐藏式电线室内镜连接所述电缆组22,同时在调整调整所述镜片单元6相对于所述支撑座31的位置时,也不会拉扯到所述电线组8。

综上所述,通过设置所述连接孔421、所述壳孔411、所述臂孔 321及所述接电孔313,使得所述电线组8穿伸于所述壳单元4及所述支撑单元3中,并由所述接电孔313穿伸出所述支撑座31外,以适用于电连接所述电缆组22,因此可以缩短所述电线组8露出于所述隐藏式电线室内镜的长度,提升行车视野,同时能使调整所述镜片单元6相对于所述支撑座31的位置时避免拉扯所述电线组8,因此确实可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