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14723发布日期:2019-08-13 19:13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27199号公报)公开了在座椅靠背的上部的肩头、也就是将一对侧框架连结的上部框架安装有肩部安全带锚定器的车辆用座椅的座椅安全带装置。

另外,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056229号公报)公开了具备在车辆用座椅的座椅框架上安装的座椅安全带肩部锚定器的结构。

此外,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1-139250号公报)记载了如下的结构:在将座椅安全带用收缩器装备在斜倚式座椅的座椅靠背内的结构的座椅安全带装置中,装备有在安全带穿戴状态下对于超过座椅安全带的适当使用范围的座椅靠背的后倾进行限制的限动件。而且,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0-179726号公报)记载了在碰撞时或碰撞预知时,使带有中柱的肩部安全带锚定器向上方移动,由此抑制在碰撞时乘员的上身较强地前倾的结构。此外,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7-253734号公报)记载了在检测或预知到车辆的前方碰撞时,使带有中柱的肩部安全带锚定器的位置向下侧位移的座椅安全带装置。

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2719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056229号公报)记载那样的斜倚式的车辆用座椅中,例如,就座于车辆用座椅的乘员的上身与座椅靠背的旋转中心偏离。因此,在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的肩头安装有肩部安全带锚定器的座椅安全带装置中,当使座椅靠背较大地后倾时,肩部安全带锚定器相对于就座于车辆用座椅的乘员相对性地向座椅靠背的上方侧移动。由此,可能会引起前方碰撞时(即,前碰时)的肩部安全带对乘员的初始约束的恶化或后方碰撞时(即,后碰时)的乘员从肩部安全带的挤过,因此存在改善的余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考虑到上述事实,目的在于得到一种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其能够降低前方碰撞时的肩部安全带对乘员的初始约束的恶化或后方碰撞时的乘员从肩部安全带的挤过的可能性。

第一方式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具有:三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包括肩部安全带,该肩部安全带从构成供乘员就座的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的座椅宽度方向一端侧上部朝向座椅宽度方向另一端侧下部的带扣延伸;肩部安全带锚定器,设置于所述座椅靠背的上部的座椅宽度方向一端侧的肩头,供所述肩部安全带插通;及移动装置,在使构成为能够从立起状态后倾的所述座椅靠背相对于铅垂方向至少后倾规定角度以上时,使所述肩部安全带锚定器向所述座椅靠背的上下方向下侧移动。

在此,“在使座椅靠背相对于铅垂方向至少后倾规定角度以上时”包括与座椅靠背的后倾联动地使肩部安全带锚定器向座椅靠背的上下方向下侧移动的情况、在座椅靠背相对于铅垂方向后倾规定角度以上后使肩部安全带锚定器向座椅靠背的上下方向下侧移动的情况。

根据第一方式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三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的肩部安全带从座椅靠背的座椅宽度方向一端侧上部朝向座椅宽度方向另一端侧下部的带扣延伸。在座椅靠背的上部的座椅宽度方向一端侧的肩头设有肩部安全带锚定器,在肩部安全带锚定器插通肩部安全带。在使座椅靠背相对于铅垂方向至少后倾规定角度以上时,通过移动装置,使肩部安全带锚定器向座椅靠背的上下方向下侧移动。由此,在使座椅靠背相对于铅垂方向较大地后倾的状态下,插通于肩部安全带锚定器的肩部安全带与肩部安全带锚定器一起向座椅靠背的上下方向下侧移动,通过肩部安全带对乘员进行约束。因此,能够降低前方碰撞时的肩部安全带对乘员的初始约束的恶化或后方碰撞时的乘员从肩部安全带的挤过的可能性。

第二方式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以第一方式记载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为基础,其中,所述移动装置与所述座椅靠背的后倾联动地使所述肩部安全带锚定器向所述座椅靠背的上下方向下侧移动。

根据第二方式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移动装置与座椅靠背的后倾联动地使肩部安全带锚定器向座椅靠背的上下方向下侧移动,因此根据座椅靠背相对于铅垂方向的后倾角度能够适当地对乘员进行约束。

第三方式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以第一方式记载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为基础,其中,所述移动装置在所述座椅靠背相对于铅垂方向后倾规定角度以上后,使所述肩部安全带锚定器向所述座椅靠背的上下方向下侧移动。

根据第三方式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移动装置在座椅靠背相对于铅垂方向后倾规定角度以上后,使肩部安全带锚定器向座椅靠背的上下方向下侧移动,因此能够根据座椅靠背相对于铅垂方向的后倾角度而适当地对乘员进行约束。

第四方式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以第二方式记载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为基础,其中,所述移动装置具备推拉式钢索,该推拉式钢索将所述肩部安全带锚定器与设置于所述车辆用座椅的座椅座垫的一部分连结。

根据第四方式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具备将肩部安全带锚定器与座椅座垫的一部连结的推拉式钢索,例如,与座椅靠背的后倾联动地通过推拉式钢索拉拽肩部安全带锚定器,使肩部安全带锚定器向座椅靠背的上下方向下侧移动。因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根据座椅靠背相对于铅垂方向的后倾角度而适当地对乘员进行约束。

第五方式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以第二方式记载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为基础,其中,所述移动装置具备电动可调整装置,该电动可调整装置与所述座椅靠背的后倾联动地使所述肩部安全带锚定器移动。

根据第五方式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与座椅靠背的后倾联动地通过电动可调整装置使肩部安全带锚定器向车辆上下方向下侧移动。通过利用电动可调整装置,相比较于例如通过机械性的结构与座椅靠背的后倾联动地使肩部安全带锚定器移动的情况,能够低成本化。

第六方式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以第三方式记载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为基础,其中,所述移动装置具备电动可调整装置,该电动可调整装置在所述座椅靠背相对于铅垂方向后倾规定角度以上后使所述肩部安全带锚定器移动。

根据第六方式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在座椅靠背相对于铅垂方向后倾规定角度以上后,通过电动可调整装置使肩部安全带锚定器向车辆上下方向下侧移动。通过利用电动可调整装置,相比较于例如通过机械性的结构与座椅靠背的后倾联动地使肩部安全带锚定器移动的情况,能够低成本化。

第七方式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以第五方式或第六方式记载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为基础,其中,所述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具备摄像机,该摄像机设置在车室内并对就座于所述车辆用座椅的乘员的头部进行拍摄,根据通过所述摄像机拍摄到的乘员的头部的位置,来控制所述电动可调整装置。

根据第七方式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利用摄像机对就座于车辆用座椅的乘员的头部进行拍摄,根据通过摄像机拍摄到的乘员的头部的位置,来控制电动可调整装置,肩部安全带锚定器向车辆上下方向下侧移动。由此,能够根据就座于车辆用座椅的乘员的头部的位置而适当地对乘员进行约束。

第八方式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以第四方式记载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为基础,其中,所述推拉式钢索具备:外侧管,配置在所述座椅靠背的内部;及内侧钢索,能够在所述外侧管的内部移动并使所述肩部安全带锚定器向所述座椅靠背的上下方向下侧移动。

根据第八方式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内侧钢索能够在外侧管的内部移动,通过内侧钢索使肩部安全带锚定器向座椅靠背的上下方向下侧移动。因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根据座椅靠背相对于铅垂方向的后倾角度而适当地对乘员进行约束。

第九方式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以第八方式记载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为基础,其中,所述内侧钢索的一端侧的末端部能够卡挂于在所述座椅座垫的内部设置的座椅座垫框架,所述内侧钢索的另一端侧的末端部接合于使所述肩部安全带锚定器向上下方向下侧移动的操作部。

根据第九方式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内侧钢索的一端侧的末端部卡挂于座椅座垫的内部的座椅座垫框架。此外,通过与内侧钢索的另一端侧的末端部接合的操作部,使肩部安全带锚定器向上下方向下侧移动。因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根据座椅靠背相对于铅垂方向的后倾角度而适当地对乘员进行约束。

并且,根据本公开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能够降低前方碰撞时的肩部安全带对乘员的初始约束的恶化或后方碰撞时的乘员从肩部安全带挤过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设有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的车辆用座椅的概略主视图。

图2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中,表示在座椅靠背的立起时就座于车辆用座椅的乘员受到约束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3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中,表示在座椅靠背的后倾时就座于车辆用座椅的乘员受到约束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使用的移动装置的概略纵向剖视图。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使用的移动装置的概略主视图。

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使用的移动装置的推拉式钢索的立体图。

图7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使用的移动装置的推拉式钢索的座椅座垫侧安装结构的剖视图,是表示座椅靠背立起的状态的图。

图7b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使用的移动装置的推拉式钢索的长度方向一端部和座椅座垫框架的放大剖视图。

图8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使用的移动装置的推拉式钢索的座椅座垫侧安装结构的剖视图,是表示座椅靠背后倾的状态的图。

图9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使用的移动装置的座椅靠背后倾的状态的概略侧视图。

图10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使用的移动装置的推拉式钢索的肩部安全带锚定器侧安装结构的侧视图。

图1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使用的移动装置的推拉式钢索的肩部安全带锚定器侧安装结构的剖视图。

图1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使用的移动装置的推拉式钢索的肩部安全带锚定器侧安装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13是在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中,表示在座椅靠背的立起时就座于车辆用座椅的乘员受到约束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4是在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中,表示在座椅靠背的后倾时就座于车辆用座椅的乘员受到约束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5是在适用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的车辆的车室内,表示在座椅靠背的立起时就座于车辆用座椅的乘员受到约束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6a是在比较例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中,表示在座椅靠背的立起时就座于车辆用座椅的乘员受到约束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6b是在比较例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中,表示在座椅靠背的后倾时就座于车辆用座椅的乘员受到约束的状态的侧视图。

【标号说明】

10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

12座椅(车辆用座椅)

14座椅座垫

16座椅靠背

16a座椅靠背的上部

20座椅安全带装置(三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

22座椅安全带

22a肩部安全带

32带扣

34肩头

36肩部锚定器(肩部安全带锚定器)

50移动装置

56推拉式钢索

60座椅座垫框架(座椅座垫的一部分)

120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

122传感器

124移动装置(电动可调整装置)

152车室

160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

162摄像机

α角度(相对于铅垂方向的角度)

h头部

p乘员

具体实施方式

关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基于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这些图中适当表示的箭头fr表示车辆前方侧,箭头up表示车辆上方侧,箭头out表示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而且,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座椅前方、座椅宽度方向、座椅上方分别与车辆前方、车辆宽度方向、车辆上方大体一致,因此统一记载为车辆前方、车辆宽度方向、车辆上方。

〔第一实施方式〕

关于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参照图1~图12进行说明。而且,各图是示意性的附图,与本公开关联性低的附图省略图示。此外,在图1中,省略后述的乘员p的图示。

<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的结构>

如图1及图2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10设置于车室内的车辆前排座位右侧的驾驶员座位侧的车辆用座椅(以下,简称为“座椅”)12。

座椅12具备供乘员p(参照图2)就座的座椅座垫14、在座椅座垫14的后端部对乘员p的背部进行支承的座椅靠背16、配置在座椅靠背16的上端部而对乘员p的头部进行支承的头枕18。在座椅靠背16的上部16a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肩头34设有供后述的座椅安全带(即,软带)22插通的肩部安全带锚定器(以下,称为“肩部锚定器”。)36。需要说明的是,就座于座椅12的乘员p(参照图2)由假人表示。

相对于座椅12设置的座椅安全带装置20是所谓三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具备座椅安全带22和在座椅座垫14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将座椅安全带22的一端卡定的锚定板(图示省略)。而且,座椅安全带装置20具备将座椅安全带22的另一端卡定而向座椅安全带22施加规定的张力的带有预张紧器功能的收缩器26。肩部锚定器36设为在座椅靠背16的上部16a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将座椅安全带22向收缩器26侧折回的结构。此外,座椅安全带装置20具备通过将插通于座椅安全带22的舌板30嵌合而被固定的带扣32。

在座椅安全带22中,将从肩部锚定器36至带扣32的部分称为肩部安全带22a,将从带扣32至锚定板(图示省略)的部分称为腰部安全带22b。

肩部安全带22a从就座于座椅12的乘员p(参照图2)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上部的肩部s至车辆宽度方向内侧下部的腰部l倾斜地并从前方对乘员p进行约束。在此,座椅12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是座椅宽度方向一端侧的一例。座椅12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是座椅宽度方向另一端侧的一例。

如图2及图3所示,座椅12具备使座椅靠背16从立起状态后倾(即,向车辆后方侧倾倒)的斜倚功能。更具体而言,座椅12具备对座椅靠背16相对于铅垂方向的角度α(参照图4)进行变更的斜倚装置40。作为一例,斜倚装置40具备与在座椅靠背16的下端部沿车辆宽度方向配置的杆41(参照图5)连结的旋转部(例如,斜倚杆)42、将旋转部42支承为能够旋转的引导部44、使旋转部42旋转的驱动部(图示省略)。引导部44设置于座椅座垫14的侧部。使旋转部42旋转的驱动部由例如电动机等构成。

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10具备使肩部锚定器36沿座椅靠背16的大致上下方向移动的移动装置50。如图2所示,在座椅靠背16立起的状态下,肩部锚定器36配置于座椅靠背16的上下方向上侧的通常位置d1。如图3所示,移动装置50设为在使座椅靠背16相对于铅垂方向后倾规定的角度(例如,30°)以上时,使肩部锚定器36向座椅靠背16的上下方向下侧的移动位置d2移动的结构。

如图4及图5所示,移动装置50具备在座椅靠背16的上部16a使肩部锚定器36移动的上侧移动部52、在作为座椅座垫14的一部分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后部侧设置的下侧移动部54。此外,移动装置50具备经由上侧移动部52将肩部锚定器36与座椅座垫14的座椅座垫框架60(参照图7a、图7b)连结的推拉式钢索56。上侧移动部52设置在座椅靠背16的内部,下侧移动部54设置在座椅座垫14的内部。推拉式钢索56跨座椅座垫14的内部和座椅靠背16的内部配置。推拉式钢索56在座椅靠背16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内部沿着大致车辆上下方向延伸(参照图5)。

如图6所示,推拉式钢索56具备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外侧管56a、插通于外侧管56a的内部并能够沿外侧管56a的长度方向移动的内侧钢索56b。在内侧钢索56b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设有外径比内侧钢索56b的外径大的末端部56c、56d。

如图7a及图7b所示,在座椅座垫14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内部大致沿车辆前后方向配置座椅座垫框架60。下侧移动部54具备在座椅座垫框架60的后端部形成的圆形形状的贯通孔60a,在贯通孔60a插通有推拉式钢索56的内侧钢索56b。内侧钢索56b的长度方向一端侧的末端部56c配置在比贯通孔60a靠车辆上下方向下侧,末端部56c的外径比贯通孔60a的内径大。由此,当内侧钢索56b被向箭头a所示的车辆上方侧拉拽时,内侧钢索56b的末端部56c卡挂于贯通孔60a的缘部(参照图8)。即,内侧钢索56b的长度方向一端侧的末端部56c具有对于内侧钢索56b的向车辆上方侧的移动进行限制的作为限动件的功能。

如图7a所示,下侧移动部54在引导部44的车辆上下方向上侧具备与引导部44空出间隔地配置的引导板62。引导板62设置于在座椅靠背16的下端部形成的凹状的切口部。在引导板62与引导部44之间配置向座椅座垫框架60的上侧延伸的内侧钢索56b。在引导板62的后端部形成有贯通孔62a,内侧钢索56b能够沿长度方向移动地插通于贯通孔62a。在引导板62的贯通孔62a的上侧缘部固定有推拉式钢索56的外侧管56a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

当使座椅靠背16相对于铅垂方向后倾时,引导板62沿着引导部44向车辆后方侧移动(参照图8)。此时,引导部44固定于座椅座垫14,引导板62相对于引导部44向车辆后方侧移动。由此,配置在引导板62与引导部44之间的内侧钢索56b的长度方向的长度变长,通过将内侧钢索56b向箭头a(参照图7a)所示的车辆上方侧拉拽,而内侧钢索56b的末端部56c卡挂于贯通孔60a的缘部。然后,如图8及图9所示,当使座椅靠背16相对于铅垂方向进一步后倾时,内侧钢索56b相对于外侧管56a被向箭头b所示的车辆下方侧拉拽。由此,内侧钢索56b使上侧移动部52向车辆下方侧移动。

如图10~图12所示,上侧移动部52具备在座椅靠背16固定的长条板状的导轨72、沿导轨72在座椅靠背16的大致上下方向上移动的滑动件82。在导轨72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形成有轨道部73。在导轨72的长度方向两端部插通有螺栓74,螺栓74通过螺母(图示省略)而紧固固定于座椅靠背16的未图示的上部框架,由此将导轨72固定于座椅靠背16的上部框架。

在滑动件82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形成有截面大致u字形状的安装部83,导轨72的轨道部73能够相对移动地插入于安装部83。在滑动件82,在导轨72侧的面上,安装有大致矩形薄板状的作为缓冲材料的板84(参照图11)。一对安装部83由一对轨道部73引导,由此滑动件82能够沿导轨72的上下方向滑动(即,移动)。在导轨72的上部侧和下部侧形成有对滑动件82的滑动范围进行限制的限动件72a、72b。

在滑动件82的上下方向的下部侧设有支承体86,在支承体86的前端部设有螺栓86a。虽然省略图示,但是在支承体86的螺栓86a紧固有肩部锚定器36(参照图1等),由此将肩部锚定器36固定于滑动件82。由此,肩部锚定器36与滑动件82一体移动。在滑动件82的上部侧设有用于使滑动件82向座椅靠背16的上下方向上侧的位置返回的复位弹簧106(参照图10)。

如图11及图12所示,在滑动件82的宽度方向中央且上部形成有圆状的贯通孔92,板84使贯通孔92向导轨72侧露出。

在贯通孔92内嵌合有作为卡合构件的圆柱状的锁定销94,锁定销94在贯通孔92内能够沿轴方向移动。在锁定销94的与导轨72相反的一侧的部分形成有一对的矩形柱状的延出部94a,一对延出部94a从锁定销94沿滑动件82的宽度方向且相互向相反侧延伸出。

在滑动件82的宽度方向中央且上部,在与导轨72相反的一侧设有大致箱状的支架96。支架96通过相对于滑动件82的卡合及铆钉98的铆紧而固定于滑动件82。

锁定销94能够沿轴向移动地保持于支架96的下部,锁定销94从支架96向滑动件82侧突出。在支架96的底部内收容有作为卡合施力构件的压缩螺旋弹簧100,压缩螺旋弹簧100对锁定销94向滑动件82侧施力。

在支架96的上部保持有截面大致倒u字形框状的作为操作部的操作框102,操作框102在规定范围内能够沿上下方向滑动(即,移动)。在操作框102的宽度方向两侧部分的上下方向中间部,在与滑动件82相反的一侧的端面形成有操作面102a,操作面102a随着朝向上侧而向朝向与滑动件82相反的一侧的方向倾斜。如图10所示,在操作框102的上部通过铆紧或粘结等而接合有推拉式钢索56的内侧钢索56b的长度方向另一端侧的末端部56d。由此,当将内侧钢索56b向箭头b所示的车辆下方侧拉拽时,操作框102被向箭头c方向压下。

如图11所示,在操作框102内配置锁定销94,锁定销94的一对延出部94a分别通过压缩螺旋弹簧100的作用力而与操作框102的一对操作面102a的下端抵接(参照图11)。由此,操作框102被向上侧施力,配置于上侧的滑动限度位置,并且在锁定销94从滑动件82的贯通孔92向导轨72侧突出的状态下,锁定销94的向导轨72侧的移动受到限制。

在操作框102被内侧钢索56b(参照图10)拉拽而向下侧(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为箭头c方向)滑动时,通过向下侧滑动的操作框102的一对操作面102a将锁定销94的一对延出部94a向与滑动件82相反的一侧按压,锁定销94克服压缩螺旋弹簧100的作用力而向与导轨72相反的一侧移动。由此,锁定销94的从贯通孔92向导轨72侧的突出被解除。

如图11所示,从滑动件82的贯通孔92向导轨72侧突出的锁定销94插入于座椅78的凹部80及导轨72的锁定孔76,锁定销94卡合于凹部80及锁定孔76。因此,通过限制滑动件82的沿导轨72的长度方向的向下侧的滑动,将滑动件82定位于导轨72,维持肩部锚定器36的高度。

另外,操作框102被内侧钢索56b(参照图10)拉拽而向下侧(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为箭头c方向)滑动,在锁定销94向与导轨72相反的一侧移动时,锁定销94的向凹部80及锁定孔76的插入被解除。因此,锁定销94的向凹部80及锁定孔76的卡合被解除,由此允许滑动件82的沿导轨72的长度方向的滑动。并且,通过操作框102被推拉式钢索56的内侧钢索56b拉拽,而滑动件82克服复位弹簧106(参照图10)的作用力向座椅靠背16的箭头c所示的上下方向下侧滑动。而且,当推拉式钢索56的内侧钢索56b的拉拽被解除时,通过复位弹簧106的作用力,使滑动件82返回导轨72的上侧的原来的位置。

<作用及效果>

接下来,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10的作用及效果。

如图2所示,在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10中,在座椅靠背16处于立起状态时,肩部锚定器36配置在基于移动装置50的移动范围的上下方向上侧的通常位置d1。在该状态下,从肩部锚定器36伸出的肩部安全带22a从座椅靠背16的座椅宽度方向外侧上方朝向座椅宽度方向内侧下部延伸。由此,就座于座椅12的乘员p通过座椅安全带装置20的座椅安全带22收到约束。

如图3所示,通过移动装置50的推拉式钢索56(参照图4等),与座椅靠背16的后倾联动而肩部锚定器36向座椅靠背16的上下方向下侧的移动位置d2移动。例如,在座椅靠背16相对于铅垂方向后倾了规定角度(例如,30°)的状态下,当肩部锚定器36从通常位置d1向移动位置d2移动时,即使座椅靠背16进一步后倾,移动位置d2的肩部锚定器36也无法向上下方向下侧移动。即,在移动装置50中,设为即使座椅靠背16进一步后倾而推拉式钢索56也留在移动位置d2的位置的结构。

更具体而言,如图7a所示,当使座椅靠背16相对于铅垂方向后倾一定角度以上时,在移动装置50的下侧移动部54中,推拉式钢索56的内侧钢索56b被向箭头a所示的车辆上下方向上侧拉拽。并且,内侧钢索56b的一端侧的末端部56c卡挂于座椅座垫框架60的贯通孔60a的缘部。然后,如图8所示,当使座椅靠背16相对于铅垂方向进一步后倾时,内侧钢索56b相对于外侧管56a被向箭头b所示的座椅靠背16的上下方向下侧拉拽。

如图10所示,在移动装置50的上侧移动部52中,内侧钢索56b被向箭头b方向拉拽,由此锁定销94(参照图11)对滑动件82的锁定松脱,滑动件82沿着导轨72向上下方向下侧滑动(即,移动)。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使座椅靠背16相对于铅垂方向后倾规定角度(例如,30°)以上时,通过移动装置50以使肩部锚定器36移动到座椅靠背16的上下方向下侧的移动位置d2(参照图3)的方式调整。

由此,在使座椅靠背16相对于铅垂方向较大地后倾的状态下,插通于肩部锚定器36的肩部安全带22a与肩部锚定器36一起向座椅靠背16的上下方向下侧移动,通过肩部安全带22a来限制乘员p。因此,能够降低前方碰撞时的肩部安全带22a对乘员p的初始约束的恶化或后方碰撞时的乘员p从肩部安全带22a的挤过的可能性。

另外,在上述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10中,移动装置50与座椅靠背16的后倾联动地使肩部锚定器36向座椅靠背16的上下方向下侧移动。因此,能够根据座椅靠背16相对于铅垂方向的后倾角度而适当地对乘员p进行约束。

另外,在上述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10中,移动装置50具备经由操作框102及滑动件82而将肩部锚定器36与座椅座垫14的座椅座垫框架60连结的推拉式钢索56。由此,与座椅靠背16的后倾联动而通过推拉式钢索56的内侧钢索56b经由操作框102拉拽滑动件82,使肩部锚定器36向座椅靠背16的上下方向下侧的移动位置d2移动。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根据座椅靠背16相对于铅垂方向的后倾角度适当地对乘员p进行约束。

图16a及图16b中,将比较例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200以侧视图表示。如图16a及图16b所示,在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200中,在座椅靠背16的上部16a设有供肩部安全带22a插通的作为肩部安全带锚定器的肩部锚定器202。在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200中,未设置使肩部锚定器202向座椅靠背16的上下方向下侧移动的移动装置。即,如图16b所示,在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200中,设为即便使座椅靠背16相对于铅垂方向后倾规定角度(例如,30°)以上而肩部锚定器202也不会移动的结构。

在上述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200中,就座于座椅12的乘员p的上身与座椅靠背16的旋转中心偏离,因此当使座椅靠背16较大地后倾时,肩部锚定器202相对于就座于座椅12的乘员p相对性地向座椅靠背16的上方侧移动。由此,在使座椅靠背16较大地后倾的状态下,可能会引起前方碰撞时的肩部安全带22a对乘员p的初始约束的恶化或后方碰撞时的乘员p从肩部安全带22a的挤过。

相对于此,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10中,通过移动装置50,与座椅靠背16的后倾联动而肩部锚定器36向座椅靠背16的上下方向下侧的移动位置d2移动。由此,肩部安全带22a与肩部锚定器36一起向座椅靠背16的上下方向下侧移动,因此能够降低前方碰撞时的肩部安全带22a对乘员p的初始约束的恶化或后方碰撞时的乘员p从肩部安全带22a的挤过的可能性。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使用图13及图14,对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120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与前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部分,标注同一编号而省略其说明。

如图13及图14所示,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120具备检测座椅靠背16相对于铅垂方向的角度α的传感器122、使肩部锚定器36沿座椅靠背16的大致上下方向移动的移动装置124、基于通过传感器122检测的后倾角度来控制移动装置124的动作的控制装置126。移动装置124是电动可调整装置的一例。传感器122设置在引导部44的与旋转部42相对的位置。控制装置126配置于例如在车室内的前方侧配置的仪表板(图示省略)的内部。控制装置126与传感器122电连接,传感器122产生的角度的检测信号向控制装置126输入。

移动装置124具备对肩部锚定器36进行支承的支承部130、对支承部130进行引导而使其沿上下方向移动的引导部132。而且,移动装置124具备安装于支承部130并具备齿条134a的轴134、与齿条134a啮合的小齿轮136、使小齿轮136旋转的电动机138。控制装置126与电动机138电连接,通过电动机138使小齿轮136旋转,使具备齿条134a的轴134沿座椅靠背16的大致上下方向移动,由此使肩部锚定器36沿座椅靠背16的大致上下方向移动。

如图14所示,控制装置126在通过传感器122检测到座椅靠背16相对于铅垂方向的角度α成为规定角度(例如,30°)以上的情况时,使移动装置124工作,使肩部锚定器36向座椅靠背16的上下方向下侧的移动位置d2移动。

在上述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120中,除了第一实施方式记载的效果之外,还具有以下的效果。在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120中,当座椅靠背16相对于铅垂方向后倾规定角度(例如,30°)时,即,座椅靠背16相对于铅垂方向后倾规定角度(例如,30°)时,通过电动式的移动装置124使肩部锚定器36向车辆上下方向下侧移动。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利用电动式的移动装置124,由此相比较于例如通过机械性的结构与座椅靠背的后倾联动地使肩部安全带锚定器移动的情况,能够低成本化。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与座椅靠背16的后倾联动地通过电动式的移动装置124使肩部锚定器36从通常位置d1向移动位置d2移动的结构。而且,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通过电动式的移动装置124,与座椅靠背16的后倾联动地使肩部锚定器36逐级地或逐渐地向车辆上下方向下侧移动的结构。

〔第三实施方式〕

接下来,使用图15,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160。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与前述的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部分,标注同一编号而省略其说明。

如图15所示,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160具备配置于车辆150的车室152内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前方侧并对就座于座椅12的乘员p的头部h进行拍摄的摄像机162。而且,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160具备使肩部锚定器36沿座椅靠背16的大致上下方向移动的移动装置124、基于由摄像机162拍摄的乘员p的头部h的位置来控制移动装置124的动作的控制装置164。摄像机162与控制装置164被电连接,通过摄像机162拍摄到的乘员p的头部h的数据向控制装置164输入。

在控制装置164预先存储有例如座椅靠背16相对于铅垂方向的角度α成为了规定角度(例如,30°)以上时的就座于座椅12的乘员p的头部h的位置。虽然省略图示,但是在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160中,在座椅靠背16后倾时,通过摄像机162对就座于座椅12的乘员p的头部h进行拍摄。并且,控制装置164根据通过摄像机162拍摄到的乘员p的头部h的位置,来控制移动装置124的动作,使肩部锚定器36移动到座椅靠背16的大致上下方向下侧的移动位置d2(图示省略)。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在通过摄像机162拍摄到的乘员p的头部h的位置对应于座椅靠背16相对于铅垂方向的角度α成为规定角度(例如,30°)以上时的乘员p的头部h的位置时,对移动装置124的动作进行控制,使肩部锚定器36向移动位置d2(图示省略)移动。

在上述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160中,除了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记载的效果之外,还具有以下的效果。在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160中,根据通过摄像机162拍摄到的乘员p的头部h的位置,通过移动装置124使肩部锚定器36向车辆上下方向下侧移动。即,根据乘员p的头部h的位置,与座椅靠背16的后倾联动地通过移动装置124使肩部锚定器36向车辆上下方向下侧移动。因此,能够根据就座于座椅12的乘员p的头部h的位置而适当地对乘员p进行约束。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在就座于座椅12的乘员p的头部h的位置相对于铅垂方向成为了规定角度(例如,30°)时,通过移动装置124使肩部锚定器36从通常位置d1向移动位置d2(图示省略)移动的结构。而且,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根据乘员p的头部h的位置,与座椅靠背16的后倾联动地通过移动装置124使肩部锚定器36逐级地或逐渐地向车辆上下方向下侧移动的结构。

〔补充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中,使肩部锚定器36沿座椅靠背16的大致上下方向移动的移动装置50、124的结构能够变更。例如,移动装置124可以是通过促动器、液压缸等驱动部、连杆机构等使肩部锚定器36向座椅靠背16的大致上下方向的下侧移动的结构。

另外,在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中,在车辆的驾驶坐侧的座椅12适用了本公开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10、120、160,但是本公开没有限定为该结构。例如,也可以对驾驶座以外的副驾驶座等的车辆用座椅适用本公开的车辆用乘员约束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关于特定的实施方式而详细地说明了本公开,但是本公开没有限定为上述的实施方式,在本公开的范围内能够采取其他的各种实施方式的情况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不言自明。

在2018年2月5日提出申请的日本申请2018-018545的公开其整体通过参照而援引于本说明书。

本说明书记载的全部的文献、专利申请及技术规格与将各个文献、专利申请及技术规格通过参照援引的情况具体且分别记载的情况相同程度地通过参照而援引于本说明书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