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架及其下控制臂、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26006发布日期:2020-02-28 07:57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悬架及其下控制臂、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悬架及其下控制臂、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对汽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技术中的悬架的下控制臂包括前摆臂和后摆臂,前摆臂和后摆臂都形成为杆状结构,并且两者相连形成为叉形结构,这样的结构前、后摆臂需要彼此独立承担冲击力,结构强度较低,容易产生变形而导致车辆失控,安全性能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悬架及其下控制臂、车辆,该悬架下控制臂结构简单、强度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悬架下控制臂,包括下控制臂本体和加强支架,所述下控制臂本体包括上板和下板,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对接并共同限定出用于容纳所述加强支架的空腔,所述加强支架安装在所述空腔中并支撑在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之间。

可选地,所述上板的周缘形成有第一翻边,所述下板的周缘形成有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第二翻边贴合搭接以使所述上板与所述下板固定。

可选地,所述上板的内侧壁上形成有用于与所述加强支架配合的第一卡槽,所述下板的内侧壁上形成有用于与所述加强支架配合的第二卡槽,所述加强支架的上侧边嵌入在所述第一卡槽中,所述加强支架的下侧边嵌入在所述第二卡槽中。

可选地,所述加强支架分别与所述第一卡槽和/或所述第二卡槽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卡槽和/或所述第二卡槽中形成多个间隔排列的焊孔。

可选地,所述上板上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孔,所述下板上形成有对应每个所述第一孔的第二孔,所述悬架下控制臂还包括多个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连接以形成贯穿所述下控制臂本体的过孔。

可选地,所述加强支架包括至少一个筒状部和/或至少一个条状部,所述筒状部用于套设在所述连接套筒的外侧,所述条状部垂直于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的内侧壁布置,且至少部分所述条状部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筒状部上,另一端延伸至所述下控制臂本体的边缘处。

可选地,所述下控制臂本体为直角梯形结构,该直角梯形结构包括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所述第一侧边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三侧边的长度,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三侧边均垂直于所述第二侧边,所述第四侧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相连并形成为斜边。

可选地,所述悬架下控制臂还包括前衬套管、后衬套管以及球头压装套管,所述球头压装套管固定在第一侧边和第四侧边的连接处,所述前衬套管固定在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的连接处,所述后衬套管固定在第二侧边和第三侧边的连接处,所述后衬套管与所述球头压装套管的中轴线相互平行并垂直于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所述前衬套管的中轴线垂直于所述后衬套管的中轴线。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悬架,包括转向节、转向机,所述悬架还包括如上所述的悬架下控制臂,所述悬架下控制臂的一端与副车架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转向节的下端相连,所述转向节与所述转向机相连,所述转向机用于驱动所述转向节转动,从而带动所述悬架下控制臂摆动。

本公开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悬架下控制臂或者如上所述的悬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悬架下控制臂结构简单,安全性高。具体体现为:由上板和下板组成的下控制臂本体形成为板状结构,相对于相关技术中呈叉形的前摆臂和后摆臂,本公开中的板状结构强度更大;通过上板和下板的对接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盒体结构,相对于单独的平面板状结构悬架下控制臂的强度更大;通过加强支架支撑在上板、下板之间,进一步提高了下控制臂本体的强度,安全性也更高。此外,上板和下板可以形成为薄壁壳体结构,能够减轻下控制臂本体的重量。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悬架下控制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悬架下控制臂的爆炸图;

图3是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上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下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下控制臂本体11第一侧边

12第二侧边13第三侧边

14第四侧边2加强支架

21筒状部22条状部

3上板31第一翻边

32第一卡槽33第一孔

4下板41第二翻边

42第二卡槽43焊孔

44第二孔5连接套筒

51上套筒52下套筒

6前衬套管7后衬套管

8球头压装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内、外”则是指相应部件或结构的轮廓的内外,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此外,所使用的术语如“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另外,在参考附图的描述中,不同附图中的同一标记表示相同的要素。

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公开提供一种悬架下控制臂,该悬架下控制臂包括下控制臂本体1和加强支架2,其中,下控制臂本体1包括上板3和下板4,上板3和下板4对接并共同限定出用于容纳加强支架2的空腔,加强支架2安装在空腔中并支撑在上板3和下板4之间。这样,由上板3和下板4组成的下控制臂本体1形成为板状结构,相对于相关技术中呈叉形的前摆臂和后摆臂结构来说,本公开实施例中板状结构的悬架下控制臂强度更大;并且,通过上板3和下板4的对接使得悬架下控制臂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盒体结构,相对于单独的平面板状结构悬架下控制臂的强度更大;通过加强支架2支撑在上板3、下板4之间,进一步提高了下控制臂本体1的强度,安全性也更高。此外,上板3和下板4可以形成为薄壁壳体结构,能够减轻下控制臂本体1的重量。

在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至图4所示,上板3的周缘形成有第一翻边31,下板4的周缘形成有第二翻边41,第一翻边31与第二翻边41贴合搭接以使上板3与下板4固定。具体地,为了在上板3和下板4之间形成能够容纳加强支架2的空腔,上述第一翻边31和第二翻边41具有一定的宽度,这样,当第一翻边31与第二翻边41的边缘贴合搭接之后,下控制臂本体1还具有足够的厚度来满足强度的要求。进一步地,第一翻边31和第二翻边41可以通过焊接、胶接等方式固定在一起;当然,在本公开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翻边31和第二翻边41还可以通过卡接、榫接等机械连接方式固定在一起,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继续参照图2至图4所示,上板3的内侧壁上形成有用于与加强支架2配合的第一卡槽32,下板4的内侧壁上也形成有用于与加强支架2配合的第二卡槽42,加强支架2的上侧边嵌入在第一卡槽32中,加强支架2的下侧边嵌入在第二卡槽42中,以避免加强支架2在下控制臂本体1中晃动。此外,在本公开其他可选地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在上板3和下板4的内侧壁上形成多个限位凸起以限制加强支架2的位移。

进一步地,加强支架2还可以分别与第一卡槽32和/或第二卡槽42固定连接,例如胶接、焊接、铆接等方式。作为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加强支架2可以焊接在第一卡槽32和/或第二卡槽42中,因此,第一卡槽32和/或第二卡槽42中可以形成多个间隔排列的焊孔43。当加强支架2的侧边嵌入在第一卡槽32或第二卡槽42之后,从下控制臂本体1的外侧可以沿第一卡槽32和/或第二卡槽42的焊孔43将加强支架2与上板3和/或下板4焊接在一起,以使加强支架2在下控制臂本体1的空腔中更加稳固。其中,焊孔43可以形成在部分第一卡槽32和/或部分第二卡槽42中,本公开在此不作限制。

作为一种可选地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上板3上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孔33,下板4上形成有对应每个第一孔33的第二孔44,这里,为了保持上板3和下板4之间的腔室的密封性,悬架下控制臂还可以包括多个连接套筒5,连接套筒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孔33和第二孔44连接以形成贯穿下控制臂本体1的过孔。该过孔可以减轻上板3和下板4的重量,并且,至少一个上述过孔的直径可以设计为允许操作人员的手臂和常规的安装、维修工具穿过的尺寸,这样,操作人员还可以通过该过孔对其他零部件(例如副车架)进行安装、拆卸或维修。此外,在本公开其他实施方式中,上述连接套筒5可以包括上套筒51和下套筒52,上套筒51固定在上板3的第一孔33处,下套筒52固定在下板4的第二孔44处,当上板3和下板4对接时,上套筒51和下套筒52也对接,例如,上套筒51可以套接在下套筒52的外侧壁上,这样,也可以形成贯穿下控制臂本体1的过孔。

作为一种可选地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加强支架2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筒状部21和/或至少一个条状部22,筒状部21用于套设在连接套筒5的外侧,条状部22垂直于上板3和下板4的内侧壁布置,且至少部分条状部22的一端固定在筒状部21上,另一端延伸至下控制臂本体1的边缘处。筒状部21用于加强下控制臂本体1的过孔的强度,条状部22可以交错支撑在上板3和下板4之间的腔室中,以增加上板3和下板4的强度。在本公开中,加强支架2的形状和排列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本公开在此不作限制。

为了使悬架下控制臂与车辆悬架上的安装点相匹配,如图1所示,下控制臂本体1可以形成为直角梯形结构,该直角梯形结构包括第一侧边11、第二侧边12、第三侧边13和第四侧边14,第一侧边11的长度大于第三侧边13的长度,第一侧边11与第三侧边13均垂直于第二侧边12,第四侧边1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边11和第二侧边12相连并形成为斜边。这样,下控制臂本体1既能保持形成为板状,还无需改变悬架上用于安装下控制臂本体1的安装点,适用性强,占用空间小。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悬架下控制臂还包括前衬套管6、后衬套管7以及球头压装套管8,球头压装套管8固定在第一侧边11和第四侧边14的连接处,前衬套管6固定在第一侧边11和第二侧边12的连接处,后衬套管7固定在第二侧边12和第三侧边13的连接处,后衬套管7与球头压装套管8的中轴线相互平行并垂直于上板3和下板4,前衬套管6的中轴线垂直于后衬套管7的中轴线。其中,球头压装套管8中安装有球头销,用于与悬架转动连接。

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悬架,该悬架包括转向节、转向机以及上述的悬架下控制臂,该悬架下控制臂的一端与副车架相连,另一端与转向节的下端相连,转向节与转向机相连,转向机用于驱动转向节转动,从而带动悬架下控制臂摆动。具体地,下控制臂的球头压装套管8通过球头销与转向节相连,前衬套管6和后衬套管7也可以通过诸如球头销等联接件与副车架转动连接,使得下控制臂可以随转向节相对于副车架摆动。

本公开的又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悬架或者上述的悬架下控制臂。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