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ISOFIX导向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23954发布日期:2020-02-04 10:41阅读:1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ISOFIX导向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座椅的连接装置,尤其是一种isofix导向套。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汽车渐渐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比较普遍的交通工具,不仅上班方便节假日还可以带着家人和孩子出去游玩,当然除了方便以外最让我们首先考虑孩子的是安全问题,那么就涉及到了汽车上儿童座椅的连接是否安全,目前儿童座椅的连接方式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安全带来固定,另一种就是用isofix(internationalstandardsorganizationfix,儿童安全座椅固定系统)连接固定,isofix的一端与儿童座椅连接,isofix的另一端与车上的锚点连接。

当使用isofix时,isofix的一端与儿童座椅连接固定,另一端与车上的锚点连接固定,但是市面上的isofix与锚点连接较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isofix与锚点连接的isofix导向套。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isofix导向套,包括导向套本体,所述导向套本体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的中部和所述下壳的中部铰接,所述上壳具有第一连接端,所述下壳具有第三连接端,所述上壳的第一连接端和所述下壳的第三连接端形成用于夹持锚点的夹持部,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上设置有复位件,所述复位件驱使所述上壳的第一连接端和所述下壳的第三连接端相互靠拢。

作为优选,所述夹持部包括设置在所述上壳上的第一弧形槽和设置在所述下壳上的第二弧形槽,当所述上壳的第一连接端和所述下壳的第三连接端相互靠拢时,所述第一弧形槽和所述第二弧形槽形成用于与锚点卡接的卡槽。

作为优选,所述上壳的第一连接端呈外凸的圆弧状,所述下壳的第三连接端呈外凸的圆弧状。

作为优选,所述上壳的第一连接端的纵截面呈开口朝下的u形,所述下壳的第三连接端的纵截面呈开口朝上的u形,当所述上壳的第一连接端和所述下壳的第三连接端相互靠拢时,所述上壳的第一连接端和所述下壳的第三连接端拼接并形成方形口。

作为优选,所述下壳的宽度小于所述上壳的宽度。

作为优选,所述上壳具有第二连接端,所述下壳具有第四连接端,所述上壳的第二连接端和/或所述下壳的第四连接端上设置有供手指按压的凸缘,所述凸缘呈弧形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复位件为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设置在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下壳的上端设置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上端面向下凹陷形成凹槽,所述压缩弹簧的下端容置于所述凹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复位件为松紧带,所述松紧带环绕设置在所述上壳的外侧壁和所述下壳的外侧壁上。

作为优选,所述上壳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供所述松紧带容置的第一容置槽,所述下壳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供所述松紧带容置的第二容置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按压上壳和下壳使上壳的第一连接端和下壳的第三连接端打开,夹持部能够夹持在车上的锚点上,然后松开上壳和下壳,复位件驱使上壳和下壳复位,此时上壳的第一连接端和下壳的第三连接端相互靠拢,从而使夹持部牢牢夹住车上的锚点,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便于安装拆卸;

2.由于上壳的第一连接端、下壳的第三连接端分别呈外凸的圆弧状,起导向作用,即上壳的第一连接端和下壳的第三连接端与车上的锚点连接的过程中,上壳的第一连接端和下壳的第三连接端经外力作用张开,无需按压上壳的第二连接端和下壳的第四连接端使其张开,操作更为简便;

3.通过设置第一容置槽和第二容置槽,松紧带能够被稳定限制在上壳的外侧壁上和下壳的外侧壁上,结构较为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isofix导向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isofix导向套的爆炸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isofix导向套的爆炸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isofix导向套张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isofix导向套夹持锚点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向套本体;11、上壳;111、第一连接端;112、第二连接端;113、第一容置槽;12、下壳;121、第三连接端;122、第四连接端;123、第二容置槽;13、铰接点;14、凸缘;2、夹持部;21、第一弧形槽;22、第二弧形槽;31、压缩弹簧;32、松紧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所示,一种isofix导向套,包括导向套本体1,导向套本体1包括上壳11和下壳12,上壳11的中部和下壳12的中部铰接并形成铰接点13,上壳11具有第一连接端111,下壳12具有第三连接端121,上壳11的第一连接端111和下壳12的第三连接端121形成用于夹持锚点的夹持部2,上壳11和下壳12上设置有复位件,复位件驱使上壳11的第一连接端111和下壳12的第三连接端121相互靠拢。

实施例二: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夹持部2包括设置在上壳11上的第一弧形槽21和设置在下壳12上的第二弧形槽22,当上壳11的第一连接端111和下壳12的第三连接端121相互靠拢时,第一弧形槽21和第二弧形槽22形成用于与锚点卡接的卡槽。

本实施例中,上壳11的第一连接端111呈外凸的圆弧状,下壳12的第三连接端121呈外凸的圆弧状。

本实施例中,上壳11的第一连接端111的纵截面呈开口朝下的u形,下壳12的第三连接端121的纵截面呈开口朝上的u形,当上壳11的第一连接端111和下壳12的第三连接端121相互靠拢时,上壳11的第一连接端111和下壳12的第三连接端121拼接并形成方形口。

本实施例中,下壳12的宽度小于上壳11的宽度。

本实施例中,上壳11的第二连接端112上设置有供手指按压的凸缘14,凸缘14呈弧形设置。

实施例三: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二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上壳11具有第二连接端112,下壳12具有第四连接端122,上壳11的第二连接端112和下壳12的第四连接端122上分别设置有供手指按压的凸缘14,凸缘14呈弧形设置。

实施例四: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二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上壳11具有第二连接端112,下壳12具有第四连接端122,下壳12的第四连接端122上设置有供手指按压的凸缘14,凸缘14呈弧形设置。

实施例五: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三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复位件为压缩弹簧31,压缩弹簧31设置在上壳11和下壳12之间。

本实施例中,压缩弹簧31具体位于铰接点13与上壳11的第二连接端112之间,压缩弹簧31的上端抵接在上壳11的下端,压缩弹簧31的下端抵接在下壳12的上端。

本实施例中,下壳12的上端设置有导向柱,导向柱的上端面向下凹陷形成凹槽,压缩弹簧31的下端容置于凹槽内。

实施例六: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复位件为松紧带32,松紧带32环绕设置在上壳11的外侧壁和下壳12的外侧壁上。

本实施例中,松紧带32具体位于上壳11的第一连接端111和铰接点13之间。

本实施例中,上壳11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供松紧带32容置的第一容置槽113,下壳12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供松紧带32容置的第二容置槽123。

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