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车用平衡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8869发布日期:2020-05-22 22:09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拖车用平衡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拖车用平衡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种运输工具,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自己的汽车,由于受汽车自身体积的限制,为了能够装载更多的物品出行,现有技术中的汽车后端通常连接有拖车。现有的汽车牵引拖车时,多采用简单的挂钩连接方式,该种方式中牵引车后轴受力集中,在行驶过程中存在较大间隙,会造成挂钩间的惯性碰撞,对挂钩造成一定的损害,同时以往的挂钩采用两轴转动,当行驶中车体易抖动、力量不平衡,影响整体的使用。在没有平衡连接器进行连接时,牵引车的大部分重量会集中在牵引车的后轴处,导致牵引车前轴翘起、难以掌车摇摆等状况产生。使用拖车平衡连接器可分解牵引车的前轴与拖车的重量,使整个拖车过程平稳安全。鉴于此,我们提出高稳定性拖车平衡连接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拖车用平衡连接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左端竖直成型有升降槽,所述升降槽内竖直穿插有升降调节块,所述升降调节块底端位于升降槽内,升降调节块顶端位于本体的上方,升降调节块顶端左侧连接有套环,且套环套于拖车的车尾处,升降调节块的表面竖直排列成型有若干个第一插孔,且若干个第一插孔横穿于升降调节块的表面,若干个第一插孔内穿插有第一插轴,从而使升降调节块固定在本体上调节高度;

所述升降调节块的右侧处设有第一挡块,所述第一挡块位于本体的内部,第一挡块右侧侧面上设有弹簧,所述弹簧水平横向安装在本体内部,且弹簧右端连接有凸块,所述凸块左侧侧面上成型有第一螺纹孔,弹簧螺纹连接在第一螺纹孔内,凸块右侧连接有第二挡块,本体右端的上下两侧侧面设有第二插孔,第二挡块的上下两端穿过第二插孔位于本体的外部,本体右侧侧面上设有第三插孔,第二挡块的右端穿过第三插孔位于本体的右侧外部,且第二挡块的右端设有第四插孔,第四插孔内竖直穿插有第三插轴,第三插轴的上下两端连接有挡片,从而固定第三插轴在第四插孔内部转动;

所述第三插轴顶端竖直连接有第一支杆,第一支杆的顶端连接有卡块,第一支杆的底端铰接有第二支杆,第二支杆的右侧顶端的中间位置成型有卡槽,卡块嵌在卡槽内,且第二支杆的右侧顶端的上下两侧设有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内穿插有第二插轴,第二插轴的中间位置成型有螺纹,且第二插轴的两端成型有凸节,从而固定第二插轴在第二螺纹孔内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挡片的半径比第四插孔的半径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块的宽度比第一支杆的宽度大,且卡块的高度比卡槽的高度小,卡块嵌在卡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拖车用平衡连接器设有升降调节部件,在拖车时,通过升降调节部件调节套环的高度,让套环能套在连接部位处,且内部设有弹簧,在拖车过程中出现道路颠簸或是急刹等情况下,可通过弹簧达到缓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拖车用平衡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拖车用平衡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3为第二插轴与卡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本体,2、套环,3、升降调节块,4、第一插轴,5、第一插孔,6、第一挡块,7、弹簧,8、凸块,9、第二挡块,10、第三插孔,11、第一支杆,12、第二支杆,13、卡块,14、卡槽,15、凸节,16、第二插轴,17、第二插孔,18、升降槽,19、第一螺纹孔,20、第二螺纹孔,21、挡片,22、第三插轴,23、第四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拖车用平衡连接器,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左端竖直成型有升降槽18,所述升降槽18内竖直穿插有升降调节块3,所述升降调节块3底端位于升降槽18内,升降调节块3顶端位于本体1的上方,升降调节块3顶端左侧连接套环2,且套环2套于拖车的车尾处,升降调节块3的表面竖直排列成型有若干个第一插孔5,且若干个第一插孔5横穿于升降调节块3的表面,若干个第一插孔5内穿插有第一插轴4,从而使升降调节块3固定在本体1上调节高度;

所述升降调节块3的右侧处设有第一挡块6,所述第一挡块6位于本体1的内部,第一挡块6右侧侧面上设有弹簧7,所述弹簧7水平横向安装在本体1内部,且弹簧7右端连接有凸块8,所述凸块8左侧侧面上成型有第一螺纹孔19,弹簧7螺纹连接在第一螺纹孔19内,凸块8右侧连接有第二挡块9,本体1右端的上下两侧侧面设有第二插孔17,第二挡块9的上下两端穿过第二插孔17位于本体1的外部,本体1右侧侧面上设有第三插孔10,第二挡块9的右端穿过第三插孔10位于本体1的右侧外部,且第二挡块9的右端设有第四插孔23,第四插孔23内竖直穿插有第三插轴22,第三插轴22的上下两端连接有挡片21,从而固定第三插轴22在第四插孔23内部转动;

所述第三插轴22顶端竖直连接有第一支杆11,第一支杆11的顶端连接有卡块13,第一支杆11的底端铰接有第二支杆12,第二支杆12的右侧顶端的中间位置成型有卡槽14,卡块13嵌在卡槽14内,且第二支杆12的右侧顶端的上下两侧设有第二螺纹孔20,第二螺纹孔20内穿插有第二插轴16,第二插轴16的中间位置成型有螺纹,且第二插轴16的两端成型有凸节15,从而固定第二插轴16在第二螺纹孔20内螺纹连接。

所述挡片21的半径比第四插孔23的半径大。

所述卡块13的宽度比第一支杆11的宽度大,且卡块13的高度比卡槽14的高度小,卡块13嵌在卡槽14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技术特征:

1.拖车用平衡连接器,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左端竖直成型有升降槽,所述升降槽内竖直穿插有升降调节块,所述升降调节块底端位于升降槽内,升降调节块顶端位于本体的上方,升降调节块顶端左侧连接有套环,且套环套于拖车的车尾处,升降调节块的表面竖直排列成型有若干个第一插孔,且若干个第一插孔横穿于升降调节块的表面,若干个第一插孔内穿插有第一插轴,从而使升降调节块固定在本体上调节高度;

所述升降调节块的右侧处设有第一挡块,所述第一挡块位于本体的内部,第一挡块右侧侧面上设有弹簧,所述弹簧水平横向安装在本体内部,且弹簧右端连接有凸块,所述凸块左侧侧面上成型有第一螺纹孔,弹簧螺纹连接在第一螺纹孔内,凸块右侧连接有第二挡块,本体右端的上下两侧侧面设有第二插孔,第二挡块的上下两端穿过第二插孔位于本体的外部,本体右侧侧面上设有第三插孔,第二挡块的右端穿过第三插孔位于本体的右侧外部,且第二挡块的右端设有第四插孔,第四插孔内竖直穿插有第三插轴,第三插轴的上下两端连接有挡片,从而固定第三插轴在第四插孔内部转动;

所述第三插轴顶端竖直连接有第一支杆,第一支杆的顶端连接有卡块,第一支杆的底端铰接有第二支杆,第二支杆的右侧顶端的中间位置成型有卡槽,卡块嵌在卡槽内,且第二支杆的右侧顶端的上下两侧设有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内穿插有第二插轴,第二插轴的中间位置成型有螺纹,且第二插轴的两端成型有凸节,从而固定第二插轴在第二螺纹孔内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车用平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片的半径比第四插孔的半径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车用平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的宽度比第一支杆的宽度大,且卡块的高度比卡槽的高度小,卡块嵌在卡槽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拖车用平衡连接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左端竖直成型有升降槽,升降槽内设有升降调节块,升降调节块顶端左侧连接有套环,远离升降调节块的右侧处设有第一挡块,第一挡块右侧侧面上设有弹簧,且弹簧右端连接有凸块,凸块右侧连接有第二挡块,第二挡块的右端设有第四插孔,第四插孔内竖直穿插有第三插轴,第三插轴的上下两端连接有挡片,第三插轴顶端连接有第一支杆,第一支杆的顶端连接有卡块,第一支杆的底端铰接有第二支杆,第二支杆的右侧顶端的中间位置成型有卡槽,第二支杆的右侧顶端的上下两侧设有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内穿插有第二插轴,第二插轴的中间位置成型有螺纹,且第二插轴的两端成型有凸节。

技术研发人员:岑庆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顺德区凯万五金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09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