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63705发布日期:2021-01-08 11:04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升降底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升降底座。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内设置有座椅本体,便于使用者乘坐。

现有的座椅本体,为了方便不同的使用者,通常能够调节座椅本体的高度,以便使用者在驾车或者乘车过程中更加舒适,但目前座椅本体的调节方式多为手动调节。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座椅本体调节高度为手动调节,容易出现调节不稳定,或者当使用者力气不足等时候不易调节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升降底座,便于自动调节座椅本体的高度,以适应于不同的使用者。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升降底座,设置在座椅本体的一侧,所述座椅本体远离使用者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座椅本体实现升降的驱动组件和连杆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连杆组件的一侧,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连杆组件转动,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主动齿轮、从动齿板和同步杆,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所述主动齿轮转动,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板相互啮合配合,所述同步杆卡接所述从动齿板,所述从动齿板联动所述连杆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者需要调节座椅本体的高度时,启动驱动件,驱动件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从动齿板与主动齿轮啮合配合,则从动齿板随主动齿轮的转动二转动,从动齿板转动带动同步杆转动,进而带动连杆组件发生运动,实现座椅本体高度的调节,当使用者认为座椅本体的高度符合自己的需求时,停止启动驱动件的运动即可;在此过程中使用者只需启动驱动件工作,便于使用者调节座椅本体的高度,且能够准确、稳定地调节座椅本体高度。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从动齿板沿其转动方向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设置有导向件,所述导向件沿所述导向槽滑移,所述导向件设置的一端设置在所述连杆组件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槽和导向件的相互配合使得从动齿板在座椅本体调节高度的过程中,能够按照既定路线转动,从而更加稳定地调节座椅本体,提高使用者使用座椅本体的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固定在车辆内,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分别固定在所述座椅本体靠近所述连杆组件的一侧,且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一固定件之间转动有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所述第二固定件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所述同步杆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三连杆之间,所述同步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稳定的固定座椅本体的位置,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稳定地连接连杆组件和座椅本体,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实现改变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相对于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的位置,从而使实现改变座椅本体的高度,以适应于使用者;同步杆使得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能够同步运动,从而稳定地调节座椅本体高度。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同步杆内设置有扭簧,所述扭簧靠近所述驱动组件的一端卡接在所述同步杆内,所述扭簧远离所述驱动组件的一端延伸出所述同步杆并卡接所述第二连接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座椅本体调节高度的过程中,扭簧卡接在同步杆内部的一端随同步杆转动,扭簧卡接第二连接板的一端不易移动,从而承担部分连杆组件在调节座椅本体高度过程中的扭力,使得座椅本体在调节高度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稳定,且当使用者调节座椅本体至自己需要的高度时,扭簧能够与驱动组件同时限制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相对于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的位置,保持稳定状态。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扭簧远离所述驱动组件的一端呈钩状设置,所述扭簧钩部的端部贯穿所述第二连接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钩状设置的扭簧更易卡接第二连接板,在同步杆转动的过程中,扭簧的钩部不易移动,从而能够承担部分扭力,使得座椅本体在调节高度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三连杆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两端分别同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转动杆便于稳定连杆组件的移动,从而实现座椅本体高度的稳定调节。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与所述第四连杆的两端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杆和第三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两端分别同时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三转动杆的两端分别同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转动杆和第三转动杆进一步稳定连杆组件的移动,实现座椅本体高度的稳定调节。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一连接板形成平行四边形结构,所述第三连杆、所述第四连杆、所述第二固定件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形成平行四边形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平行四边形结构便于发生形变从而改变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相对于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的位置,达到调节座椅本体高度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驱动组件和连杆组件的设置,当使用者需要调节座椅高度时,只需启动驱动件工作,驱动件依次带动主动齿轮、从动齿板和连杆组件移动,从而调节座椅本体的高度,实现准确、稳定地调节座椅本体高度;

2.进一步地,通过扭簧的设置,承担部分连杆组件在调节座椅本体高度过程中的扭力,使得座椅本体在调节过程中保持稳定,或者与驱动组件同时限制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相对于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的位置,保持稳定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升降底座位于较高位置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为显示从动齿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为显示主动齿轮与从动齿板连接关系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升降底座位于较低位置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座椅本体;2、驱动组件;201、驱动件;202、主动齿轮;203、从动齿板;2031、导向槽;2032、导向件;204、同步杆;2041、扭簧;2042、卡接凹条;3、连杆组件;301、第一固定件;302、第二固定件;303、第一连接板;304、第二连接板;305、第一连杆;306、第二连杆;307、第三连杆;308、第四连杆;309、第一转动杆;310、第二转动杆;311、第三转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升降底座,设置在座椅本体1的一侧,座椅本体1远离使用者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座椅本体1实现升降的驱动组件2和连杆组件3,驱动组件2设置在连杆组件3的一侧,驱动组件2驱动连杆组件3转动。

参照图2和图3,驱动组件2包括驱动件201、主动齿轮202、从动齿板203和同步杆204,驱动件201优选设置为抬升电机,驱动件201驱动主动齿轮202转动,在实际应用中,驱动件201可以通过蜗轮蜗杆的配合驱动主动齿轮202,也可以设置多个齿轮,如伞齿轮等方式,实现驱动件201驱动主动齿轮202转动,主动齿轮202与从动齿板203相互啮合配合,同步杆204卡接从动齿板203,从动齿板203联动连杆组件3,同步杆204呈管状设置。

从动齿板203沿其转动方向开设有导向槽2031,导向槽2031呈弧形腰孔设置,导向槽2031内设置有导向件2032,导向件2032沿导向槽2031滑移,导向件2032设置的一端设置在连杆组件3上。

同步杆204内设置有扭簧2041,扭簧2041靠近驱动组件2的一端卡接在同步杆204内,同步杆204于扭簧2041靠近驱动组件2的一端处设置有多条卡接凹条2042,多条卡接凹条2042朝向同步杆204的内部凹陷,且呈圆周阵列设置,扭簧2041远离驱动组件2的一端延伸出同步杆204并卡接连杆组件3。

连杆组件3包括第一固定件301、第二固定件302、第一连接板303和第二连接板304,第一固定件301和第二固定件302固定在车辆内,第一连接板303和第二连接板304分别固定在座椅本体1靠近连杆组件3的一侧,且第一连接板303和第一固定件301之间转动有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杆305和第二连杆306,第二连接板304和第二固定件302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杆307和第四连杆308,同步杆204转动连接在第一连杆305和第三连杆307之间,同步杆204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板303和第二连接板304。

第一连杆305与第三连杆307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309,第一转动杆309的两端分别同时转动连接第一固定件301和第二固定件302;第一转动杆309和第二转动杆310靠近第一连接板303、第二连接板304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同步杆204的两端。

第二连杆306的两端与第四连杆308的两端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杆310和第三转动杆311,第二转动杆310的两端分别同时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板303和第二连接板304,第三转动杆311的两端分别同时转动连接第一固定件301和第二固定件302。

第一连杆305、第二连杆306、第一固定件301和第一连接板303形成平行四边形结构,第三连杆307、第四连杆308、第二固定件302和第二连接板304形成平行四边形结构。

扭簧2041远离卡接凹条2042的一端呈钩状设置,扭簧2041钩部的端部贯穿第二连接板304,扭簧2041卡的钩部相对第二固定件302的位置高于同步杆204相对于第二固定件302的高度。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参照图1和图4,当使用者需要调节座椅本体1的高度时,启动驱动件201,驱动件201带动主动齿轮202转动,从动齿板203与主动齿轮202啮合配合,则从动齿板203随主动齿轮202的转动二转动,从动齿板203转动带动同步杆204转动,进而带动连杆组件3发生运动;同步杆204转动时带动第一连接板303和第二连接板304朝向远离第一固定件301和第二固定件302的方向移动,由于同步杆204、第一转动杆309、第二转动杆310和第三转动杆311固定连接第一连杆305、第二连杆306、第三连杆307和第四连杆308,同步杆204的转动能够带动第一连杆305、第二连杆306、第三连杆307和第四连杆308由近似水平的位置逐渐移动至近似竖直的位置,从而实现座椅本体1高度的调节;当使用者认为座椅本体1的高度符合自己的需求时,停止启动驱动件201的运动即可;在此过程中使用者只需启动驱动件201工作,便于使用者调节座椅本体1的高度,且能够准确、稳定地调节座椅本体1高度。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