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迎宾设备调节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25438349发布日期:2021-06-11 21:56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迎宾设备调节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迎宾设备调节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驾驶员的驾驶舒适程度很大程度上受座椅位置、管柱位置的影响。目前市面上有很多配备了迎宾座椅、迎宾管柱的车辆,除了可以通过驾驶员电动调节座椅、管柱位置外,还可以通过驾驶人的手动操作进行记忆设置,ecu可以记录驾驶人的习惯驾驶位置,不同驾驶人上车后通过手动按键方式达到之前记忆的位置,方便不同身高、臂长、腿长的驾驶员更舒适安全的驾驶车辆。但是,此种方案存在很大的不便。迎宾功能的设计初衷就会为了方便不同的驾驶人上车即达到舒适的驾驶位置,目前的技术方案增加了驾驶人手动达到记忆位置的步骤,十分繁琐。

在现有的第一种座椅、管柱迎宾调节技术方案中,驾驶员上车后通过布置在驾驶侧的摄像头,调整座椅高度、前后位置等,当驾驶员头部到达摄像头预设范围时,调节完成;另外,在现有的第二种座椅、管柱迎宾调节技术方案中,通过检测智能钥匙在车内时,可以根据驾驶人的驾驶习惯调节座椅、管柱位置,并进行记忆设置。当下次驾驶人上车时,可手动按下记忆位置开关,到达之前的驾驶位置。

然而,现有的座椅、管柱迎宾调节技术方案的缺点为智能化程度不高,其中,第一种现有的技术方案意味着需要驾驶人在座椅上保持良好的坐姿才能保证座椅、管柱调节的正确性,可能会导致驾驶人员等待过长时间,且需要大量的实车验证数据,费时费力。另外额外使用了布置在车辆内部的摄像头,整个方案的造价过高;而第二种现有的技术方案无法自动区分不同的驾驶人,需要不同的驾驶人提前设置位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迎宾设备调节方法,能够直接得到符合用车者的,也是最安全和最舒适的调节信息,而无需再通过大量实验验证数据加以计算,本方案如此设计,可省时省力,不仅提高了具有迎宾功能的设备的调节效率,而且还有助于使得该设备形成良好地调节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迎宾设备调节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用车者进入识别区域内,采集用车者的体态特征信息;

根据oem推荐数据和采集的体态特征信息,计算得到具有迎宾功能的设备的调节信息;

根据调节信息向具有迎宾功能的设备发送调节指令。

优选地,所述根据oem推荐数据和采集的体态特征信息,计算得到具有迎宾功能的设备的调节信息,包括:

将oem推荐数据作为调节具有迎宾功能的设备的数据基础,并结合采集的体态特征信息,计算得到具有迎宾功能的设备的调节信息。

优选地,所述根据oem推荐数据和采集的体态特征信息,计算得到具有迎宾功能的设备的调节信息,包括:

根据oem推荐数据和采集的体态特征信息,计算得到具有迎宾功能的设备符合用车者的目标位置信息。

优选地,所述根据oem推荐数据和采集的体态特征信息,计算得到具有迎宾功能的设备符合用车者的目标位置信息,包括:

根据oem推荐数据和采集的体态特征信息,计算得到具有迎宾功能的设备符合用车者的位置信息,并将得到的位置信息转化为霍尔位置信息,并以此作为目标位置信息。

优选地,所述当检测到用车者进入识别区域内,采集用车者的体态特征信息,包括:

在车外检测到用车者进入车外或车内的识别区域内,采集用车者的体态特征信息。

优选地,所述用车者包括:驾驶人和/或乘客。

优选地,所述检测到用车者进入识别区域的方式包括:钥匙感应识别。

优选地,所述具有迎宾功能的设备包括:座椅和/或管柱。

一种智能迎宾设备调节系统,包括:

识别采集单元,用于检测到用车者进入识别区域内,并采集用车者的体态特征信息;

数据处理单元,用于根据oem推荐数据和采集的体态特征信息,计算得到具有迎宾功能的设备的调节信息,并再根据调节信息向具有迎宾功能的设备发送调节指令。

优选地,所述识别采集单元包括:钥匙感应器和图像采集器。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智能迎宾设备调节方法中,首先在特定的条件下采集用车者的体态特征信息,然后再根据oem推荐数据和采集的体态特征信息,计算得到具有迎宾功能的设备的调节信息,最后再根据调节信息向具有迎宾功能的设备发送调节指令;其中,本方案采用了oem推荐数据加以计算,以便于可以直接得到符合用车者的,也是最安全的和最舒适的调节信息,而无需再通过大量实验验证数据加以计算,本方案如此设计,可省时省力,不仅提高了具有迎宾功能的设备的调节效率,而且还有助于使得该设备形成良好地调节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迎宾设备调节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迎宾设备调节系统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迎宾设备调节系统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计算座椅管柱的目标位置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节座椅管柱的位置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迎宾设备调节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当检测到用车者进入识别区域内,采集用车者的体态特征信息;其中,体态特征信息包括:身高、腿长和臂长的信息;

根据oem推荐数据和采集的体态特征信息,计算得到具有迎宾功能的设备的调节信息;其中,使用oem推荐数据计算,以便于得到最安全、最舒适的调节信息;

根据调节信息向具有迎宾功能的设备发送调节指令。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迎宾设备调节方法中,首先在特定的条件下采集用车者的体态特征信息,然后再根据oem推荐数据和采集的体态特征信息,计算得到具有迎宾功能的设备的调节信息,最后再根据调节信息向具有迎宾功能的设备发送调节指令;其中,本方案采用了oem推荐数据加以计算,以便于可以直接得到符合用车者的,也是最安全的和最舒适的调节信息,而无需再通过大量实验验证数据加以计算,本方案如此设计,可省时省力,不仅提高了具有迎宾功能的设备的调节效率,而且还有助于使得该设备形成良好地调节效果。此外,本方案适用于具有迎宾功能设备的各类车辆,尤其适用于具有迎宾调节座椅管柱的各类车辆。

在本方案中,所述根据oem推荐数据和采集的体态特征信息,计算得到具有迎宾功能的设备的调节信息,包括:

将oem推荐数据作为调节具有迎宾功能的设备的数据基础,并结合采集的体态特征信息,计算得到具有迎宾功能的设备的调节信息。本方案如此设计,以便于通过将体态特征信息套入oem推荐数据,便可计算得到符合用车者的最安全、最舒适的调节信息,而且此种计算方式具有简单可靠、省时省力等特点。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oem推荐数据和采集的体态特征信息,计算得到具有迎宾功能的设备的调节信息,包括:

根据oem推荐数据和采集的体态特征信息,计算得到具有迎宾功能的设备符合用车者的目标位置信息。本方案如此设计,以便于使得该设备实现了可匹配用车者的位置调节,以此满足用车者安全且舒适的用车体验。

再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具有迎宾功能的设备的执行机构更好地使用调节指令,这就要求将目标位置信息转化为霍尔位置信息的形式;相应地,所述根据oem推荐数据和采集的体态特征信息,计算得到具有迎宾功能的设备符合用车者的目标位置信息,包括:

根据oem推荐数据和采集的体态特征信息,计算得到具有迎宾功能的设备符合用车者的位置信息,并将得到的位置信息转化为霍尔位置信息,并以此作为目标位置信息。

在本方案中,所述当检测到用车者进入识别区域内,采集用车者的体态特征信息,包括:

在车外检测到用车者进入车外或车内的识别区域内,采集用车者的体态特征信息。本方案如此设计,以实现了不同用车者的识别与采集过程,然后再基于此,以实现不同用车者对于设备的调节需求,以便于更好地满足不同用车者的用车需求。尤其是在车外检测到用车者进入车外的识别区域内的情况下,可使得用车者在开车门前,即可完成了该设备的调节工作,如此一来,便可大大提高了该设备的调节效率。

具体地,所述用车者包括:驾驶人和/或乘客,本方案如此设计,以便于满足不同用车人对于具有迎宾功能的设备的调节需求,而且还具有应用面广的特点。相应地,为了照顾到上述用车者的调节需要,对此,本方案中的具有迎宾功能的设备包括:主驾驶设备、副驾驶设备和/或后座设备。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用车者被识别的便利性,可对其随着必带的用品进行识别;相应地,所述检测到用车者进入识别区域的方式包括:钥匙感应识别。当然,本方案还可以通过别的方式进行识别,包括:面部描扫识别、指纹识别或声音识别。此外,为了采集到更多的体态特征信息,本方案可通过图像识别技术采集用车者的体态特征信息。另外,若整车配备了全方位的激光雷达,也可以用于采集用车者的体态特征信息。

再进一步地,所述具有迎宾功能的设备包括:座椅和/或管柱。本方案如此设计,以便于实现了迎宾座椅和/或管柱的自适应调节,以此更好地满足用车者的乘坐需求或者驾驶需求。当然,本方案的具有迎宾功能的设备还可以拓展为后视镜等观察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迎宾设备调节系统,包括:

识别采集单元,用于检测到用车者进入识别区域内,并采集用车者的体态特征信息;

数据处理单元,用于根据oem推荐数据和采集的体态特征信息,计算得到具有迎宾功能的设备的调节信息,并再根据调节信息向具有迎宾功能的设备发送调节指令。由于本方案采用的技术方案与上述的技术方案相同,因此其也就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具体可以参照前面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为了更加便利地检测用车者进入识别区域内,以及尽可能多地采集到用车者的体态特征信息;相应地,所述识别采集单元包括:钥匙感应器和图像采集器。

下面再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方案作进一步介绍:

本发明基于现有的图像识别技术智能识别不同的驾驶人,依据驾驶人不同的高度、体重在驾驶人上车时智能化调节座椅、管柱的高度,以此满足不同驾驶人的驾驶需求。

本发明应用于带电动调节功能的座椅、管柱的各类车辆。

在本方案提供的智能迎宾调节座椅管柱的方法中,在车辆检测到带有钥匙的驾驶人员时,就使用的外部摄像头进行了图像的采集,完成了驾驶人员相关特征,如驾驶人员腿长、身长、臂长等信息。在驾驶人员开门时,整个调节系统就可以工作,提高了座椅管柱自动调节的效率。

1、本方案增加了摄像头和图像识别技术,识别出不同驾驶人的身高、腿长等驾驶人特征;

2、使用oem整机校核数据得到的最安全、最舒适的座椅和管柱位置,并且算法简单可靠,不需要大量的实验数据,以此可节约开发成本;

3、本方案增加了调节算法,根据人体工程学设计管柱和座椅调节算法,并通过算法可以根据不同的驾驶人得出最安全、舒适的位置,以此可区别于大量实验数据形成的位置库;

4、针对某一驾驶人可自动同时调节管柱以及座椅。

此外,本方案还提供了一种智能迎宾调节座椅管柱的系统,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部分:智能钥匙、钥匙感应器、图像采集器、中央处理器、座椅控制器、管柱控制器、电机控制电路、仪表显示器;其中,各个部分的说明如下:

1、智能钥匙用于与整车进行密码交互与验证。发送验证信息给整车控制器,实现无钥匙进入;

2、智能钥匙进入整车识别范围内后启动图像采集功能,及时获取带有智能钥匙的驾驶人身高体态等信息;

3、整车开发过程中进行座椅、管柱位置信息的标定,并将座椅、管柱的行程信息记录到ee中;

4、中央控制器得到钥匙信息、驾驶员图像信息后,通过内置算法计算出符合驾驶员体态的座椅、管柱位置信息;发送驱动座椅、管柱调节的指令;并将系统状态信息发送至仪表等提示目前的工作状态;

5、座椅、管柱电机控制电路负责接收中央控制器的驱动指令,驱动座椅、管柱的水平、垂直位置调节;反馈电机位置至中央控制器。

进一步地,该系统的工作流程图如图3所示:

采用钥匙感应器检测智能钥匙的位置,若智能钥匙进入到一定识别范围(可标定)内,则发送信号给中央控制器,由中央控制器控制启动图像采集器,采集驾驶人员的图像,获取驾驶人相关的体态特征信息。中央处理器融合仪表给定的车辆的座椅管柱位置与内置算法计算出符合该驾驶人的座椅位置、管柱位置(目标位置),其工作流程图可以参照图4所示,(其中的座椅管柱行程信息由标定获得)其中,内置算法融合oem推荐驾驶位置(仅需要oem提供某一身高的舒适安全的座椅、管柱位置信息)以及驾驶人员体态特征信息计算得出符合任意驾驶人员的座椅、管柱位置信息。当检测到主驾驶座位上有驾驶人员且车辆电源档位变为on档(此功能可配置为开门自动调节,无需等待on档),中央控制器发送驱动指令至座椅、管柱电机。座椅、管柱电机按照既定的动作方式运动到目标位置,过程中实时反馈座椅、管柱位置及运动状态。中央控制器根据整个系统的运动状态发送提示信息至仪表、车载大屏等显示器提示驾驶员。座椅、管柱运动到目标位之后发送运动成功指令,智能迎宾功能完成。还可进一步使用车内摄像头判断车内驾驶人员的眼睛位置是否达到了预设位置。

具体的,在本方案中,图像采集器包括摄像头和用于成像的传感器。其中,摄像头包含透镜等光学元件,用于接收外界进入的光线,通过调整焦距保证其具有清晰的成像效果。摄像头或传感器可安装在车辆车门附近,可和360°影像摄像头或前置视镜摄像头复用。若整车配备了全方位的激光雷达,也可以用于捕捉驾驶人员的体态信息。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较暗环境下光线不足而影响图像识别功能,该系统还可设置用于向附近区域(即为识别范围)补光的红外光源,可设置一个或多个红外光源,如红外led光源。这样,当观测区域较暗时,通过红外光源补光,保证采集到清晰的图像。除此之外,补光光源也可采用钨丝灯等其他光源。

进一步地,判断驾乘人员高度和状态可通过摄像头标定获取驾驶人图像,进一步通过机器学习方法完善识别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智能钥匙发送的信号可以是射频信号、nfc信号、蓝牙信号、手机app4g信号等。

进一步地,座椅、管柱的运动范围可在开发阶段通过标定完成,获取各个方向上的霍尔值写入ee中。

进一步地,信息提示显示器可使用液晶仪表、车载大屏等实时显示,将显示系统状态,座椅、管柱位置状态等。

具体的得到符合不同驾驶人员的目标位置数据的过程如图4所示:

在整车开发初期,oem将获得整车人机校核数据(oem推荐驾驶位置),获得符合某一驾驶人a身高体态的座椅、管柱位置数据,此数据为整车符合a最安全、舒适的数据(x,y,z,a,b)。

②车载摄像机将驾驶人员的身高、臂长、腿长等信息(xyz)传递给数据处理单元。

③数据处理单元依据整车数据以及驾驶人员的体态信息获得符合该驾驶人员的位置信息;

④数据处理单元将位置信息转化为座椅、管柱各个方向的霍尔位置信息(x’,y’,z’,a’,b)。

举例:oem给出了符合身高175cm驾驶人员的位置信息,驾驶人员的身高为180cm,数据处理单元会自动计算得出符合该180cm驾驶人员的位置信息,并得出座椅、管柱具体的位置信息(霍尔值),执行机构将使用此信息驱动座椅或者管柱。

特别地,该数据处理单元的算法可以通过深度学习或者机器学习将不同的依照不同的(x,y,z)得出(x’,y’,z’,a’,b)。

本发明的关键点和欲保护点:

1、智能识别驾驶人的身高等体态特征信息;

2、智能计算符合驾驶人的座椅位置、管柱位置;

3、无需单独对每个驾驶员进行记忆设置,该发明可自动识别并驱动;

4、使用oem推荐位置作为座椅管柱自动调节的数据基础,与驾驶人员体态信息融合得出最佳的驾驶位置并转换为座椅管柱的调节信息。区别于其他方案,仅使用少数oem推荐数据即可。

5、该方案应用面广,获得某车型的座椅管柱霍尔位置后(标定),即可适配,不需要大量的实验数据。

6、该方案同时操作座椅以及管柱,更好的满足不同驾驶人的需求,更能精确的调整到舒适的位置(区别于只调节座椅的方案,座椅位置合适了可能管柱位置不合适)。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