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气囊空气悬架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71295发布日期:2021-10-30 10:30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四气囊空气悬架总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四气囊空气悬架总成。


背景技术:

2.中国专利申请号zl20181156877.0公开了一种空气悬架用u型臂,所述u型臂为一由一对导向托臂以及连接两个导向托臂的扭力连接件共同形成的一u型结构,所述导向托臂的一端与悬架支架相连,另一端通过气囊与车架连接,在导向托臂的一端具有刚好容纳扭力连接件端部伸入的空腔a,在扭力连接件伸入导向托臂的端部具有一容纳第一固定件的空腔b,该第一固定件通过一具有螺纹段的锁紧件的螺纹配合实现扭力连接件与导向托臂的连接固定。
3.然而,上述空气悬架的零部件仍然较多,难以进一步实现轻量化。同时,导向托臂采用工字梁结构,其在实际工况中的受到的拉应力不均,部分位置的拉应力峰值较高,使用寿命受到一定影响。
4.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四气囊空气悬架总成来解决上述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四气囊空气悬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着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悬架单元、第二悬架单元和稳定梁,所述第一悬架单元和第二悬架单元具有相同的结构,所述第一悬架单元包括:
6.车架,包括第一纵梁、第二纵梁和第一横梁;
7.第一构件,具有第一至第四连接端,第一和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一横梁连接,第三和第四连接端与下述车桥连接;
8.第一支架,上端与第一纵梁连接,下端与下述第一导向臂的第一端连接;
9.第二支架,上端与第二纵梁连接,下端与下述第二导向臂的第一端连接;
10.第一导向臂,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
11.第二导向臂,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
12.车桥,一端与第一导向臂中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导向臂中部连接;以及
13.第一和第二气囊,第一气囊的下端连接第一导向臂的第二端,且上端连接第一纵梁;第二气囊的下端连接第二导向臂的第二端,且上端连接第二纵梁;
14.其中,第一导向臂的第二端仅连接所述第一气囊,第二导向臂的第二端仅连接所述第二气囊;第一构件具有以纵轴线为中心的对称结构。
15.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方面,所述稳定梁连接于第二悬架单元的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之间。
16.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方面,所述车桥的一端通过第一支座与第一导向臂中部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支座与第二导向臂中部连接;所述第一悬架单元还包括第一减震器和第二减震器,第一减震器的上端连接第一纵梁且下端连接第一支座,第二减震器的上端连
接第二纵梁且下端连接第二支座。
17.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方面,所述第一悬架单元还包括设置于第一纵梁和 /或第二纵梁的缓冲块总成,所述缓冲块总成位于所述车桥上方。
18.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方面,所述车桥的中部具有圆形膨大部,该圆形膨大部设置有圆形通孔,所述第三和第四连接端与车桥的上部连接。
19.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方面,所述车桥为中空结构。
20.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方面,所述第一导向臂的第一端通过第一橡胶衬套或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一支架的下端可枢转连接,所述第二导向臂的第一端通过第二橡胶衬套或第二轴承与所述第二支架的下端可枢转连接;所述第一导向臂的第二端直接连接或通过第一转接件连接所述第一气囊的下端,所述第二导向臂的第二端直接连接或通过第二转接件连接所述第二气囊的下端。
21.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方面,所述第一导向臂和第二导向臂具有相同的结构或对称的结构,所述第一导向臂具有沿着长度方向设置的中空部且包括:
22.第一连接部,具有膨大的圆形结构且具有中心通孔,与第一支架下端可枢转连接;
23.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转接件连接;
24.第三连接部,具有膨大结构且与所述车桥的一端连接;
25.第一本体,连接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之间,且具有从第一连接部逐渐变小然后逐渐变大与第三连接部连接的结构;和
26.第二本体,连接于第三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且具有从第三连接部逐渐变小与第二连接部连接的结构。
27.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方面,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设置有多个通孔。
28.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方面,所述第一和第二气囊可替换为第一和第二弹簧组件。
29.本实用新型可以获得以下一个或多个技术效果:
30.1.首次提出了第一构件与中空导向臂结合的悬架总成,无需设置连接于两个导向臂之间的扭力连接件,简化了结构,与传统的u形臂和v形推杆的四气囊或八气囊结构相比,进一步实现了轻量化,也省去了与扭力连接件相关的安装和维护成本;
31.2.首次提出了中空的导向臂结构,相比于传统的工字梁形导向臂而言,进一步均衡了工况条件下的应力分布,在使用相同牌号材料的情形下,可以进一步提高使用寿命和/或减小重量;
32.3.首次将该中空的导向臂结构联合第一构件使用,进一步均衡了车辆工况条件下的应力分布。
附图说明
3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34.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四气囊空气悬架总成的第一悬架单元的详细结构示意图。
35.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结合附图,通过优选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这里的具体实施方式在于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形和修改,这些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37.实施例1
38.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参见图1

2,提供了一种四气囊空气悬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着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悬架单元、第二悬架单元和稳定梁,所述第一悬架单元和第二悬架单元具有相同的结构,所述第一悬架单元包括:
39.车架,包括第一纵梁1、第二纵梁2和第一横梁3;
40.第一构件4,具有第一至第四连接端,第一和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一横梁3连接,第三和第四连接端与下述车桥7连接;
41.第一支架5,上端与第一纵梁1连接,下端与下述第一导向臂6的第一端连接;
42.第二支架5,上端与第二纵梁2连接,下端与下述第二导向臂6的第一端连接;
43.第一导向臂6,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
44.第二导向臂6,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
45.车桥7,一端与第一导向臂6中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导向臂6中部连接;以及
46.第一和第二气囊8,第一气囊8的下端连接第一导向臂6的第二端,且上端连接第一纵梁1;第二气囊8的下端连接第二导向臂6的第二端,且上端连接第二纵梁2;
47.其中,第一导向臂6的第二端仅连接所述第一气囊8,第二导向臂6的第二端仅连接所述第二气囊8;第一构件4具有以纵轴线为中心的对称结构。
48.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稳定梁连接于第二悬架单元的第一纵梁1和第二纵梁2之间。
49.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车桥7的一端通过第一支座与第一导向臂6中部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支座与第二导向臂6中部连接;所述第一悬架单元还包括第一减震器9和第二减震器9,第一减震器9的上端连接第一纵梁1且下端连接第一支座,第二减震器9的上端连接第二纵梁2 且下端连接第二支座。
50.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悬架单元还包括设置于第一纵梁1和/或第二纵梁2的缓冲块总成10,所述缓冲块总成10位于所述车桥7上方。
51.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车桥7的中部具有圆形膨大部 71,该圆形膨大部71设置有圆形通孔72,所述第三和第四连接端与车桥7 的上部连接。可替换地,车桥7也可采用直管结构。
52.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车桥7为中空结构。
53.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导向臂6的第一端通过第一橡胶衬套或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一支架5的下端可枢转连接,所述第二导向臂6的第一端通过第二橡胶衬套或第二轴承与所述第二支架5的下端可枢转连接;所述第一导向臂6的第二端直接连接或通过第一转接件连接所述第一气囊8的下端,所述第二导向臂6的第二端直接连接或通过第二转接件连接所述第二气囊8的下端。
54.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导向臂6和第二导向臂6 具有相同
的结构或对称的结构,所述第一导向臂6具有沿着长度方向设置的中空部且包括:
55.第一连接部61,具有膨大的圆形结构且具有中心通孔,与第一支架5 下端可枢转连接;
56.第二连接部62,与所述第一转接件连接;
57.第三连接部63,具有膨大结构且与所述车桥7的一端连接;
58.第一本体64,连接于第一连接部61和第三连接部63之间,且具有从第一连接部61逐渐变小然后逐渐变大与第三连接部63连接的结构;和
59.第二本体65,连接于第三连接部63与第二连接部62之间,且具有从第三连接部63逐渐变小与第二连接部62连接的结构。
60.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设置有多个通孔66。有利地,多个通孔的设置有利于在一体铸造成型所述第一导向臂时便于通过这些通孔固定和精确定位模芯于相应的模具中,拆模时,这些通孔有利于将模芯破碎和排出导向臂本体,模芯例如为砂模。
61.优选地,所述膨大结构为衬套或轴承可枢转连接部。所述膨大的圆形结构例如为衬套或轴承可枢转连接部。
62.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和第二气囊8可替换为第一和第二弹簧组件。
63.本实用新型可以获得以下一个或多个技术效果:
64.1.首次提出了第一构件与中空导向臂结合的悬架总成,无需设置连接于两个导向臂之间的扭力连接件,简化了结构,与传统的u形臂和v形推杆的四气囊或八气囊结构相比,进一步实现了轻量化,也省去了与扭力连接件相关的安装和维护成本;
65.2.首次提出了中空的导向臂结构,相比于传统的工字梁形导向臂而言,进一步均衡了工况条件下的应力分布,在使用相同牌号材料的情形下,可以进一步提高使用寿命和/或减小重量;
66.3.首次将该中空的导向臂结构联合第一构件使用,进一步均衡了车辆工况条件下的应力分布。
67.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