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噪复合轮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820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减噪复合轮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车辆的车轮,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结构的具有减噪效果的轮辐。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车辆如火车、地铁、轻轨等在运行过程中,车轮在轨道上高速滚动产生振动和噪声,通常采用的整体式刚性车轮,噪声振动通过钢轮辐传播,对乘客和周边环境都造成污染。现有技术中已经出现可以减轻振动的组合式车轮,申请号为96107574.0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组合式车轮,它是由外圈的轮箍和内圈的轮心两部分组合而成,在轮箍和轮心之间设置一圈弹性减振件,可以达到一定的减振效果。然而由于车轮在运行过程中,轮辐是传播轮轨噪声的主要媒介,现有的车轮对轮辐的噪声控制并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地控制轮辐对噪声的传播作用从而达到减噪效果的轮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噪复合轮辐,该轮辐由芯模和包裹在芯模外面的减振层组成,其中芯模的两头粗中间细并在两端形成内凸肩和外凸肩,所述减振层包裹在内凸肩和外凸肩之间的细长部位。
轮辐上的减振层可以有效地降低轮辐的振动和噪声的传播,因此可以显著地降低车轮的噪声。减振层与芯模紧密地结合为一体,同时保证了轮辐的整体刚度和强度要求。
优选地,芯模的中部是一段更细的连接杆,连接杆与减振层之间填充低密度泡沫材料。这样可以进一步减小轮辐中刚性连接的截面积,增强减振降噪的效果,同时满足轮辐的加工工艺要求。
优选地,上述减振层由纤维增强塑料构成。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的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减噪复合轮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发明的轮辐由芯模1和包裹在芯模1外面的减振层3组成,其中芯模1的两头粗中间细并在两端形成内凸肩11和外凸肩12,减振层3包裹在内凸肩11和外凸肩12之间的细长部位。减振层3由纤维增强塑料构成。芯模1的中部是一段更细的连接杆13,连接杆13与减振层3之间填充低密度泡沫材料2。这样可以进一步减小轮辐中刚性连接的截面积,增强减振降噪的效果,同时满足轮辐的加工工艺要求。
权利要求
1.一种减噪复合轮辐,其特征是所述轮辐由芯模(1)和包裹在芯模(1)外面的减振层(3)组成,其中芯模(1)的两头粗中间细并在两端形成内凸肩(11)和外凸肩(12),所述减振层(3)包裹在内凸肩(11)和外凸肩(12)之间的细长部位。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减噪复合轮辐,其特征是芯模(1)的中部是一段更细的连接杆(13),连接杆(13)与减振层(3)之间填充低密度泡沫材料(2)。
3.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减噪复合轮辐,其特征是所述减振层(3)由纤维增强塑料构成。
专利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噪复合轮辐,该轮辐由芯模和包裹在芯模外面的减振层组成,其中芯模的两头粗中间细并在两端形成内凸肩和外凸肩,所述减振层包裹在内凸肩和外凸肩之间的细长部位。减振层优选地由纤维增强塑料构成。轮辐上的减振层可以有效地降低轮辐的振动和噪声的传播,因此可以显著地降低车轮的噪声。减振层与芯模紧密地结合为一体,同时保证了轮辐的整体刚度和强度要求。
文档编号B60B3/00GK1990272SQ200510112318
公开日2007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9日
发明者钟世云, 林建平, 龚农斌, 余卓平, 赵洪伦, 黄明泰, 薛元德 申请人:同济大学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