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船)后视镜、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49646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动车(船)后视镜、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船)用带照明灯的后视镜。
现有车(船)灯具其光照方向、角度、光亮度均为固定,功能单一,无法提供侧向视野,特别是夜晚行车,情况十分复杂,驾驶员因无法了解车身二旁附近路面情况而往往造成事故发生。一种带有照明灯的汽车外后视镜,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侧向照明问题,但由于没有调角、调向、调光的功能,难以满足全方位多角度照明的需要,特别是对于特种车辆如野战车辆、公安警车等等,更需要具有各种调节功能的后视镜、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角、调向、调光的机动车(船)后视镜、灯。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机动车(船)后视镜、灯的实施方案由
图1可知,将装有后视镜(1)的壳体(2)和照明灯(3)的壳体(4)通过螺钉螺母固定连接一体,壳体(2)、(4)采用金属冲制或塑料注塑,照明灯(3)采用强光光源的灯具通过灯碗固定在壳体(4)上,壳体(4)的下侧做成半球形凹槽,配装在带有柄部的球头(6)上,并通过带有V形槽的下托板(7)与壳体(4)用螺钉螺母紧固,使带后视镜(1)和照明灯(3)的壳体(2)、(4)可绕着球头(6)转动和摆动,形成可以调节光照角度的结构。球头(6)柄部穿过下托板(7)内孔,该内孔尽量开大,但小于球头(6)直径,以保证球头(6)不脱出为准,让后视镜、灯有足够大的调角范围。球头(6)和直管(9)的连接可以将球头(6)柄部插接在头部开缝的直管(9)上,由抱箍(8)作紧固,或直接以螺纹连接。互为垂直的中空直管(9)和横管(11)通过一对锥齿轮(10)啮合传动,摇动横管(11)另一端的手柄轮(13),通过一对锥齿轮(10)的动力传递,可使直管(9)连同后视镜、灯作全方位调节。一对锥齿轮(10)外装有与车身连接的防尘保护罩(图中未显示),设在车侧体外,横管(11)和手柄轮(13)设在车侧体内。连接照明灯(13)的导线(5)穿过球头(6)、直管(9)、横管(11)与装在车内可改变按钮位置、调节光亮度的调光开关(12)相接,调光开关(12)与车内电源相连,可安置在仪表盘上或驾驶员能操纵到的任意地方。
为了增加后视镜、灯与车身连接的牢固性和稳定性,根据不同车(船)需要可在直、横管(9)、(11)上设置紧固件连接在车身上(图中未显示)。
一般来说,角度是预先调节好的,但也可根据需要随时调角,调向和调光可在驾驶时视具体情况而定。本实用新型用作民用车辆时,可不设调向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后视镜与照明灯两种功能结构的组合,并具有调角、调向、调光的功能,作为配备部队、公安车辆上的附加装置能作强光搜索或弱光隐蔽行车,光照角度、方向机动、变化迅速,后视镜转向后能直接反射对方车辆光照,使对方驾驶员产生眩目效应,这在特种车辆上有特殊使用效果,该后视镜灯、能 提高侧向视野、减少行车交通事故、改善行车条件,保证安全行车,便于夜间会车、超车、倒车,不仅方便驾驶员驾驶,也有利于夜间行人及非机动车辆船只的照明。
权利要求1.一种机动车(船)后视镜、灯,由装有后视镜(1)的壳体(2)和装有带灯碗的照明灯(3)的壳体(4)通过螺钉螺母固定连接一体,连接照明灯(3)的导线(5)与车上电源相连,其特征在于壳体(4)下侧有半球形凹槽,它配装在带有柄部的球头(6)上,通过下托板(7)与壳体(4)固定连接,可绕着球头(6)转动和摆动,球头(6)与直管(9)连接,互为垂直的直管(9)与横管(11)通过一对锥齿轮(10)啮合传动,横管(11)的另一端设有手柄轮(13),连接照明灯(3)的导线(5)穿过球头(6)、直管(9)、横管(11)接入调光开关(12)与车内电源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视镜、灯,其特征在于球头(6)与直管(9)的连接由球头(6)的柄部插接在头部开缝的直管(9)上,由抱箍(8)紧固,或直接螺纹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视镜、灯,其特征在于一对锥齿轮(10)外装有防尘保护罩。
专利摘要机动车(船)后视镜、灯是带有照明灯的后视镜,它由装后视镜和灯具的两壳体固定后与球头活动连接,连接灯具的导线穿过球头、中空直、横管,接入调光开关与车内电源相连,通过改变开关按钮位置和摇动手柄轮,经一对锥齿轮啮合传动,该装置就具有调角、调向、调光功能。该装置特别适用于野战车辆、公安警车,能作强光搜索或弱光隐蔽行车,能提高侧向视野,便于夜间会车、超车、倒车、不仅减少行车交通事故,亦有利于行人及非机动车(船)照明。
文档编号B60Q1/22GK2111888SQ90217380
公开日1992年8月5日 申请日期1990年8月1日 优先权日1990年8月1日
发明者鲍世敢 申请人:鲍世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