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座座垫的全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63434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后座座垫的全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汽车座垫,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到汽车后座座垫的全调节(full floating)装置,该装置可完全调节后座座垫的角度并可消除从汽车后侧突出进内部空间的车轮外罩所引起的不便。
一般地说,汽车的后座座垫的两侧与轮胎位于其中的车轮外罩相接触,后座座垫不能调节自身的角度。车轮外罩会从汽车的侧面车身突进内部空间。所以,在完全占居了后座时,边上的乘客会因与乘客的腰部相接触的车轮外罩而感到不舒服。
此外,汽车与其它汽车发生碰撞时,从汽车侧面车身突进内部空间的车轮外罩会伤害到老人乘客或小孩乘客。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后座座垫的全调节装置,它可调节后座座垫的角度并使乘客感到舒适。
要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包括一固定框,它固定在汽车的地板上;一枢轴框,支架的端部通过枢轴销与该枢轴框相连,并且,座垫安装在该枢轴框上;以及,角度调节装置,它可使上述枢轴框的后端绕前述枢轴销转动,以便调节安装在枢轴框上的座垫的倾斜度。
上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一第一枢轴臂,所述固定框的后端以枢轴的方式与该第一枢轴臂相连;一第二枢轴臂,所述第一枢轴臂的一端和所述枢轴框的后端以枢轴的方式与该第二枢轴臂相连;一弹簧,它连在一枢轴与一座垫框之间,因此,上述第二枢轴臂可因该弹簧的弹力而转动;以及,一锁定释放装置,它用于通过上述弹簧的弹力来释放枢轴框的锁定状态。
上述锁定释放装置包括一止动件,上述枢轴框以枢轴的方式与该止动件相连,并且,所述止动件具有凸齿部,该凸齿部与形成在前述第二枢轴臂上的凸齿部相接合;一凸轮,上述枢轴框以枢轴的方式与该凸轮相连,并且,所述凸轮会推挤止动件,因此,该止动件的凸齿部会与上述第二枢轴臂的凸齿部断开接合;一杠杆,它以枢轴的方式与上述枢轴框相连;一连杆,它使上述凸轮旋转,因此,通过使所述杠杆转动可以使上述止动件的凸齿部和第二枢轴臂的凸齿部有选择地彼此相接合或断开接合;以及,一扭转弹簧,它安装在上述止动件与枢轴框之间,以便给前述杠杆以扭矩并使该杠杆返回至原始位置。
通过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作详细的说明,可以更加明确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其它优点,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后座座垫的全调节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的组装起来的本发明装置的侧视图,所述座垫向后侧倾斜;图3是的组装起来的本发明装置的侧视图,所述座垫被调节成向前侧倾斜。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汽车后座座垫的全调节装置的一个实施例。该全调节装置包括一固定框100,它固定在汽车地板10上并带有支架110,该支架上配备有枢轴孔111,枢轴销120可插进该枢轴孔;一枢轴框200,它带有枢轴孔210,枢轴销120可插进该枢轴孔,因此,支架110的端部会与枢轴框300相连,并且,座垫20安装在枢轴框200上;以及,一角度调并装置300,它可使枢轴框200的后端绕枢轴销120转动,以便调节安装在枢轴框200上的座垫的倾斜度。
角度调节装置300包括带有销孔311、312的第一枢轴臂310,枢轴销341可插进上述销孔,因此,第一枢轴臂310会与固定框100的后端相连;带有销孔321和销孔322的第二枢轴臂320,枢轴销342通过销孔321以枢轴的方式与第一枢轴臂310的一端相连,枢轴350通过销孔322以枢轴的方式与枢轴框200的后端相连;一弹簧330,它连在设置在枢轴350上的弹簧支架351与设置在座垫框260上的支架221之间,因此,第二枢轴臂320可因弹簧330的弹力而转动;以及,一锁定释放装置400,它用于通过弹簧330的弹力来释放枢轴框200的锁定状态。
带有销孔131的销支架130设置在固定框100的后端,轴孔220形成在枢轴框200上,枢轴350可插进上述轴孔220。弹簧330牵拉与第二枢轴臂3相连的枢轴350,因此,折叠在一起的第一枢轴臂310和第二枢轴臂320可展开成两者之间有一定的角度。
锁定释放装置400包括带有销孔411和凸齿部412的止动件410,枢轴框200通过销孔411以枢轴的方式与止动件410的一端相连,所述凸齿部412与形成在前述第二枢轴臂320的板状部分324上的凸齿部323相接合;带有销孔422的凸轮420,枢轴框200通过销孔422以枢轴的方式与凸轮420相连,并且,所述凸轮会推挤止动件410,因此,止动件410的凸齿部412会与第二枢轴臂320的凸齿部323断开接合;带有销孔432的杠杆430,枢轴框200通过销孔432与销430相连;带有销孔442、443的连杆440,连接销441可插进销孔442、443,并且,所述连杆可使凸轮420旋转,因此,通过使杠杆430转动可以使止动件410的凸齿部412和第二枢轴臂320的凸齿部323有选择地彼此相接合或断开接合;以及,扭转弹簧450,它安装在止动件410与枢轴框200之间,以便给杠杆430以扭矩并使该杠杆返回至原始位置。
枢轴框200带有三个销孔230、240、250,通过这些销孔,止动件410、杠杆430和凸轮420可分别与销460、421、431彼此相连。止动件410的凸齿部可绕枢轴350转动。
扭转弹簧413安装在销460上,销460插在形成在止动件410上的销孔411内。弹簧413的两端分别与枢轴框200和止动件410相连接。所以,在释放了凸轮420推挤止动件410的推力时,止动件410的凸齿部412可弹性地与第二枢轴臂320的凸齿部323断开接合。
就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而言,在需要根据后座上的乘客的状态来改变后座座垫的角度时,操作者可向上拉杠杆430。然后,与杠杆430相连的连杆440会使推动止动件410的凸轮420旋转,因此,止动件410的凸齿部412会与第二枢轴臂320的凸齿部323断开接合。
然后,与枢轴350相连的弹簧330的弹力可使第二枢轴臂320旋转,第二枢轴臂320使得与第二枢轴臂320相连的第一枢轴臂310旋转。此后,折叠的第一枢轴臂310和第二枢轴臂320会展开,并且,枢轴框200的后端会绕枢轴销120旋转。所以,安装在枢轴框200上的座垫的后端会向上移动并如图3所示那样向前倾斜。
在完成对座垫角度的调节之后,松开杠杆430。此后,凸轮420会因扭转弹簧420的返回力而旋转并推动止动件410,并且,止动件410的凸齿部会与第二枢轴臂320的凸齿部323相接合。
所以,通过调节后座座垫的角度可以改变后座的位置。后座座垫可位于汽车车轮外罩的突进部分的上方。因而可以消除车轮外罩对乘客的影响。
最后,使后座座垫返回至原始位置或使座垫的后端下落。首先,必须通过向上拉杠杆430来释放止动件410的凸齿部412与第二枢轴臂320的凸齿部323之间的接合,然后,操作者或乘客向下推座垫的后端。当座垫的后端下降至预定位置时,就释放对杠杆430的牵拉,从而,止动件410的凸齿部412与第二枢轴臂320的凸齿部323会接合。所以,会锁住止动件410,从而调整了座垫的位置。
如上所述,由于本发明的全调节装置可调节后座座垫的角度和位置,故位于后座上的乘客可根据其自身的状态来调节后座座垫的状态。所以,从汽车侧面车身突进的车轮外罩不会妨碍乘客,从而乘客会感到舒适。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后座座垫的全调节装置,该装置包括一固定框,它固定在汽车的地板上;一枢轴框,支架的端部通过枢轴销与该枢轴框相连,并且,座垫安装在该枢轴框上;以及一角度调节装置,它可使上述枢轴框的后端绕前述枢轴销转动,以便调节安装在枢轴框上的座垫的倾斜度。
2.如权利要求1的汽车后座座垫的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一第一枢轴臂,所述固定框的后端以枢轴的方式与该第一枢轴臂相连;一第二枢轴臂,所述第一枢轴臂的一端和所述枢轴框的后端以枢轴的方式与该第二枢轴臂相连;一弹簧,它连在一枢轴与一座垫框之间,因此,上述第二枢轴臂可因该弹簧的弹力而转动;以及,一锁定释放装置,它用于通过上述弹簧的弹力来释放枢轴框的锁定状态。
3.如权利要求2的汽车后座座垫的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释放装置包括一止动件,上述枢轴框以枢轴的方式与该止动件相连,并且,所述止动件具有凸齿部,该凸齿部与形成在前述第二枢轴臂上的凸齿部相接合;一凸轮,上述枢轴框以枢轴的方式与该凸轮相连,并且,所述凸轮会推挤止动件,使该止动件的凸齿部会与上述第二枢轴臂的凸齿部断开接合;一杠杆,它以枢轴的方式与上述枢轴框相连;一连杆,它使上述凸轮旋转,通过使所述杠杆转动可以使上述止动件的凸齿部和第二枢轴臂的凸齿部有选择地彼此相接合或断开接合;以及,一扭转弹簧,它安装在上述止动件与枢轴框之间,以便给前述杠杆以扭矩并使该杠杆返回至原始位置。
全文摘要
一种汽车后座座垫的全调节装置包括:一固定框,它固定在汽车的地板上;一枢轴框,支架的端部通过枢轴销与该框轴框相连,并且,座垫安装在该枢轴框上;以及,一角度调节装置,它可使上述枢轴框的后端绕前述枢梢转动,以便调节安装在枢轴框上的座垫的倾斜度。本发明的上述装置可根据乘客的状态来调节汽车后座座垫的角度,从而,乘客会感到舒适。
文档编号B60N2/16GK1273921SQ99123588
公开日2000年11月22日 申请日期1999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1999年5月17日
发明者吴东焕 申请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