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囊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65392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囊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用气囊组件。
背景技术
上述这种气囊组件在原理上是周知的,用来安装已折叠的可充气气囊以及气体发生器,此气体发生器在万一发生车祸时使气囊充气而成为汽车的一种装置,例如成为司机用的、司机副手用的一种装置或是成为一种旁侧气囊。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欲实现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易于装配的汽车用气囊。
发明概述上述问题是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点解决的,具体表现为提供一种用于折叠在一起的可充气气囊的护罩和可以锁定于此护罩上的保持件,而由此护罩与保持件限定出一用于处在锁定状态下的气体发生器的接纳区。
除气囊与气体发生器外,根据本发明只需要两个部件,即这种护罩与保持件,这样就可简化制造和降低制造费用。在组装本发明的气囊组件时,首先将气体发生器设置到护罩或保持件上,然后将保持件锁定到护罩上。此时,气体发生器业已位于其在气囊组件中的最终位置处。由此,在随后将折叠起的气囊固定到护罩中的作业便可以简化,这是因为将多于两个的部件连接到一起时是从不要求有正确的相对位置的。
根据本发明一最佳实施例,前述的接纳区至少基本上是由在护罩中形成的凹座所成。于是,本发明的气囊组件就特别容易组装,这是因为只需把气体放生器安放到此凹座内后再接附上保持件即可。此凹座已设置成能使气体发生器在毋需保持件的状态下可靠地定位。
根据本发明另一最佳的典型实施例,所述保持件可以与护罩锁合,而这些锁合件则最好形成在与护罩的锁合接纳部相配合的保持件之上。由此就能特别简便地将保持件锁定到护罩上,这样就可更快地组装此气囊组件。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最佳实施例,上述保持件在其于锁定到外罩上的状态指向接纳区的边部上至少具有一个缓冲段,此种缓冲段在前述锁合到护罩上的状态下可以由设在接纳区中的气体发生器使之弹性变形。结果,气体发生器便压到接纳区的界壁上,而避免了气体发生器相对护罩运动。这种将气体发生器固定到接纳区中的做法能特别简化将气体发生器连接到控制装置上的作业。
本发明的其他一些优异的实施形式将列述于从属的权利要求、说明书与附图中。
下面参考附图以示例方式描述本发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气囊组件一实施例在组装前的视图;图2示明图1中的气囊组件在已组装的状态下的视图,确切地说是第一侧视图(图2a)、第二侧视图(图2b)与平面图(图2c)。
发明详述图1所述本发明的气囊组件包括一最好由塑料经注射成型法制成的护罩10,此护罩呈长方体形,有一面敞开,与此敞开面相对的罩壁20以后称作罩底,其中形成一凹座11。此凹座11为大致呈圆柱形的气体发生器14确定出一接纳区,其形式与凹座11匹配。
凹座11在护罩底20中开出的区域有一矩形轮廓。此开出的区域只是略窄些,但比同样为矩形的护罩底20显著地短并设在中央,从而在护罩10的端面区域中开出同样大的底面。
护罩10的侧面设有加强助28、30,其中一组加强肋28包括近似同心圆周的部段,而第二组加强肋30设计作为外罩内壁上的下凹部分,形成波纹状,平行于护罩10的确定其侧面与端面的边缘延伸。
在护罩10的界定凹座11的端面区域中,任何情形下都为气体发生器14的相应定位凸缘24形成一导槽22。这些导槽22和与之配合的定位凸缘24起到定位装置的作用,使得气体发生器14相对于其在护罩10的凹座11中的纵轴线能有正确的角度取向。这样就可保证至少设在气体发生器14前侧中的控制装置所用的连接器44总能相对于护罩10具有相同的取向,这样就能便于气体发生器14在本发明的气囊组件组装中的连接。
护罩底20中形成有许多锁合接纳部34,它们设在护罩底20界定凹座11的区域中,且围绕凹座11分布。这些锁合接纳部34任何情形下都取直角的平行六面体,这种六面体在远距护罩底20的侧面是敞开的并且从护罩底20突出。
本发明的气囊组件的保持件12同样最好是由塑料用注射成型法制成,具有一大致为矩形的底板16,此底板的面积与凹座11在护罩底20中开出的区域的面积大致相等。
保持件12上设有许多锁合件32,它们从底板16的侧面立起,沿底板16的边缘区对应于护罩10的锁合接纳部分布开排列。
各锁合件32包括一对可通过压合到一起而弹性变形的销子,这对销子垂直于底板16。每个销子有一背离另一销子的锁合凸起。
保持件12的底板16中还设有两个圆形开口18,可让气体发生器14产生的气体经其流出。
此外,底板16设有4个任何时候都有矩形轮廓的开口38,其中有一个开口(图1中最右侧的)大于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其余三个。
在各开口38的边缘区有一用作缓冲段36的带状材料段与保持件12连接。这些缓冲段36都有一接触段40,近似地平行于底板16延伸,且通过两个相对底板16倾斜延伸而又沿底板方向呈V形发散的部段与底板16连接。这些接触段40离底板16这样一个距离,使得在本发明的气囊组件的组装起状态下,它们能与位在接纳区11中的气体发生器14配合工作而致缓冲段36能为气体发生器14变形。
通过上面描述的缓冲段36的形成,气体发生器14产生出的气体就不仅能流过圆形开口18,还能流过矩形状开口38。
锁合件32与缓冲段36两者最好与保持件12的底板16设计成单件式的,因而保持架12在这种情形下是单件式的。
气体发生器14设有多个气体出口42,它们沿纵向偏心排列而沿周向分布。依此以非对称形式形成的气体发生器14最好设计成两级式气体发生器,它们能在两个端面处连至一控制装置上,而护罩10的界定此凹座11的两个端面在此情形下设有开口26。
图2示明在组装好状态下的本发明的气囊组件,而图2a是护罩10的设有加强肋28、30的侧壁的侧视图。图中示明有不同取向的加强肋组28与30以及保持件中锁合件32上的销,这些销以其自由端从护罩10的锁合接纳部34中突出,在底部有开口并经由其锁合突起以锁定方式配合到锁合接纳部34的下边缘的后面。
图2b是护罩10的未设有加强肋的端面的侧视图,护罩10的限定凹座11的一个端面中可以看到有一切口的表面26,用于使气体发生器连接到控制装置上。
图2c是护罩10之内的与锁定到护罩10上的保持件12之上的视图。保持件12的底板16与保持于凹座两侧的护罩底20两侧用作折叠起的气囊的支承面。
为了组装本发明的气囊组件,首先将气体发生器14放到护罩14的凹座11内,将气体发生器14的定位凸缘24推入护罩10的导槽22内。通过使凹座11与气体发生器14的圆柱形配合,以及使导槽22与定位凸缘24作相应的倒圆,就能保证气体发生器14只能在其正确位置下安放到凹座11内。
然后将此未图示的气囊安装到保持件12上,这时保持件12的锁合件推过限定出气囊开口端的边缘区中形成的孔。
此时,保持件12以其锁合件32压入扩罩10的锁合接纳部34内,并以此方式锁定到护罩10之上。护罩10与保持件12于是便限定出一笼状的用于气体发生器14的接纳区,其中气体发生器14通过与保持件12上形成的缓冲段36配合而固定就位,而且是缓冲地落座。于此同时,气囊便在这种方式下安装到护罩10内。
通过护罩10与保持件12的配合,于是在护罩10内形成了另一气体发生器罩。
在上述组装好的状态下,就可将具有所述实施例中直角的平行六面体且为护罩壁与保持件12所限定的空间用于已折叠起的气囊。此保持件12的底板16与余剩的护罩底20在一起用作折叠起的气囊的支承面。护罩10由固定于其上未图示的盖闭合。
在万一发生车祸时,气体发生器14经未图示的控制装置触发,使产生的气体流出气体发生器14的接纳区,通过圆形开口18与矩形开口38,进入折叠起的气囊内。结果,保持件12的底板16便起到一种喷嘴板的作用,在较大的面积上使气囊充气膨胀。位于图1中最右侧的四个开口中的较大一个再加上气体发生器14的不对称性,使得在底板16表面上均匀分布的气体流入气囊内。
根据本发明,所述保持件12于是便在同时实现了几种功能将气体发生器14固定到所希望的位置上、为气囊提供了固定装置,同时能用作扩散器,使得气体发生器14产生出的气体分布到尽可能大的面积上并尽可能均匀地进到此气囊内。
权利要求
1.汽车用气囊组件,它包括用于折叠起的充气气囊的护罩(10)以及可以锁定到护罩(10)上的保持件(12),此护罩(10)与保持件(12)在上述锁定状态下为气体发生器(14)限定出一接纳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组件,其特征在于,此接纳区至少是由形成于护罩(10)上的凹座(11)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囊组件,其特征在于,护罩(10)基本为直角的平行六面体并在一侧敞开,在与该敞开侧相对的护罩壁(20)上最好形成凹座(11)。
4.如上述至少一项权利要求中所述的气囊组件,其特征在于,保持件(12)有一基本呈矩形的底板(16)。
5.如上述至少一项权利要求中所述的气囊组件,其特征在于,保持件(12)是设计用来安装气囊的。
6.如上述至少一项权利要求中所述的气囊组件,其特征在于,保持件(12)具有至少一个开口(18)用于气体发生器(14)产生的气体和/或用于安装护罩盖。
7.如上述至少一项权利要求中所述的气囊组件,其特征在于,于前述锁定状态下背离该接纳区的保持件(12)的一侧被设计用作折叠起气囊的支承面,此支承面最好平行于设置有凹座(11)护罩壁(20)延伸。
8.如上述至少一项权利要求中所述的气囊组件,其特征在于,保持件(12)可以与护罩(10)锁合,而最好形成在保持件(12)上的锁合件(32)则与护罩(10)的锁合接纳部(34)配合。
9.如上述至少一项权利要求中所述的气囊组件,其特征在于,锁合接纳部(34)是形成在限定出凹座(11)的护罩壁(20)的区域中,且最好围绕凹座(11)分布。
10.如上述至少一项权利要求中所述的气囊组件,其特征在于,锁合件(32)是从保持件(12)的一个侧面上立起且最好设置于此侧面的边界区内,同时最好沿此边界区分布。
11.如上述至少一项权利要求中所述的气囊组件,其特征在于,保持件(12)在其指向接纳区的这一侧具有至少一个缓冲段(36),此缓冲段在前述的锁合到护罩(10)的状态下可为设在接纳区中的气体发生器(14)弹性变形。
12.如上述至少一项权利要求中所述的气囊组件,其特征在于,缓冲段(36)是作为以其端部连接到保持件(12)上的带状材料形成。
13.如上述至少一项权利要求中所述的气囊组件,其特征在于,保持件(12)具有至少一个最好近似矩形轮廓的开口(38),缓冲段(36)则在限定开口(38)的边界区处连接于保持件(12)上。
14.如上述至少一项权利要求中所述的气囊组件,其特征在于,缓冲段(36)具有接触段(40),此接触段最好近似地平行保持件(12)的底板(16)延伸且在所述锁合状态下与设在接纳区中的气体发生器(14)配合。
15.如上述至少一项权利要求中所述的气囊组件,其特征在于,在近似矩形的护罩壁(20)中由凹座(11)开出的一个区域具有近似矩形的轮廓,且此开出的区域最好具有与护罩壁(20)相同的宽度和比护罩壁(20)要短的长度。
16.如上述至少一项权利要求中所述的气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纳区与最好基本为圆柱形的气体发生器(14)的形状相匹配。
17.如上述至少一项权利要求中所述的气囊组件,其特征在于,护罩(10)和/或保持件(12)设有用于气体发生器(14)的定位装置(22,24),护罩(10)最好有用于形成在气体发生器(14)上的定位凸缘(24)的导向槽(22),而导向槽(22)则最好形成于界定该基本呈圆柱形凹座(11)的端面的区域中。
18.如上述至少一项权利要求中所述的气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纳区最好是形成于护罩(10)中的凹座(11),它具有至少一个开口(26),通过它,在所述锁合状态下,设在接纳区中的气体发生器(14)可以与控制装置连接。
19.如上述至少一项权利要求中所述的气囊组件,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一个护罩壁上设有加强肋(28,30),且最好设有至少两组不同取向的加强肋(28,30),每一组中的肋相互至少是基本平行地延伸的。
20.如上述至少一项权利要求中所述的气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纳区是设计用来接纳两级式气体发生器(14)。
21.如上述至少一项权利要求中所述的气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纳区是设计用来接来圆柱形气体发生器(14)的,此发生器具有沿轴向偏心排列且最好是沿周向分布的气体出口孔(42),而这些孔最好至少在一个端面上与控制装置连接。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折叠在一起的可充气气囊的护罩(10)和可锁合到此护罩上的保持件(12),此护罩与保持件在锁合状态下限定出气体发生器(14)的接纳区。除气囊与气体发生器外,本发明只要求护罩与保持件这另两个部件,由此,制造工艺可以简化和可以降低制造成本。为了组装本发明的气囊组件,首先将气体发生器(14)设置到护罩(10)或保持件(12)上,然后将保持件锁定到护罩上。此时气体发生器已处于其在气囊组件中的最终位置处。由此,在随后将折叠起的气囊固定到护罩中的作业便可以简化,这是因为将多于两个的部件连接到一起时是从不要求有正确的相对位置的。
文档编号B60R21/20GK1314855SQ99810128
公开日2001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1999年8月6日 优先权日1998年8月7日
发明者B·U·齐默贝伊特尔, J·汉尼曼 申请人:德尔菲技术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