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窗框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872000阅读:来源:国知局
>[0039]《第一实施方式》
[0040]〈车门窗框的构成〉
[0041]图1是具有本实施方式的车门窗框的车辆的左视图。具有车门窗框40(参照图2)的前车门ro、后车门RD相对于车辆C上所形成的车门开口部H能够开闭地设置。此外,车门开口部H意味着与前车门FD、后车门RD的外形对应地形成在车身B上的开口。
[0042]图1所示的车辆C作为“车辆用车门”而具有左右一对的前车门ro和左右一对的后车门RD。以下,作为一个例子而说明左侧的前车门FD的构成。
[0043]图2是从左上前方向下观察车辆用车门的分解立体图(从车辆的外侧观察的立体图)。此外,在图2中省略了内面板以及外面板的图示。首先简单说明车门主体10、车门玻璃20以及镶条30,然后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车门窗框40。
[0044](车门主体)
[0045]车门主体10是成为前车门H)的骨架的部件,并设置在车身B(参照图1)的车门开口部H上。车门主体1经由铰链12转动,由此使前车门FD开闭。
[0046]车门主体1由钢铁等的金属形成,并具有框体11和铰链12ο框体11例如由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前框部I Ia和后框部11b、以及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上框部I Ic和下框部I Id形成。此外,在框体11的右侧(车内侧)设置有内面板(未图示),在左侧(车外侧)设置有外面板(未图示)。
[0047]铰链12是为了使车门主体10能够相对于车身B(参照图1)转动而设置的部件。
[0048](车门玻璃)
[0049]车门玻璃20呈与车门窗框40对应的形状(例如三角窗)。车门玻璃20具有:相对于车门主体10升降自如地安装的车门玻璃21;和相对于车门主体10而固定的车门玻璃22(三角窗)。
[0050]车门玻璃21在关闭状态下与密封槽R(参照图3的(a)的内壁面紧密接触,并随着车窗装置(未图不)的驱动而一边在密封槽R内滑动一边升降。另外,设有划分车门玻璃21、22的辅助窗框50。
_1](镶条)
[0052]镶条30(装饰部件)是将车门窗框40的外观部41(参照图3的(a))从车外侧覆盖的板状部件。镶条30形成为,其内壁面在剖视下沿着外观部41的外壁面。
[0053](车门窗框)
[0054]车门窗框40是固定在车门主体10的上部的折线状的框体,其具有收容车门玻璃20的外周端部的功能、和保持密封槽R (参照图3的(a))以及密封部件Wl的功能。车门窗框40例如通过对由压延钢板形成的带状板材进行辊乳成形而制造,其端部K1、K2与上框部件Ilc的左右两肋Ml、Μ2接合(焊接)。
[0055]图3的(a)是图1的Π-Π向视的端视图。此外,在图3的(a)中省略了车门主体10的图示。
[0056]车门窗框40具有:车外侧的表面由镶条30覆盖(或者露出)的外观部41;与该外观部41相比位于车内侧并具有闭合截面H的筒状部43;和将外观部41和筒状部43连接的连接部42。
[0057]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外观部41由镶条30覆盖(S卩,镶条30构成车外侧壁的一部分)的情况,但也可以为不设置镶条30的构成。该情况下,外观部41的外表面露出。
[0058]外观部41与后述的连接部42以及筒状部43相比位于车外侧,并具有通过辊乳成形而形成的扁平状的闭合截面。外观部41的车内侧的端部与连接部42相连。
[0059]连接部42在固定有密封槽R以及密封部件Wl时,作为供这些部件的端面所抵接的底壁来发挥作用。连接部42从外观部41沿车辆C的内外方向延伸,且车内侧的端部与筒状部43相连。
[0060]此外,密封槽R是用于将车门玻璃20与车门窗框40之间密封的弹性部件。密封部件Wl是用于将前车门FD和车身B密封的弹性部件。
[0061]连接部42是通过在对上述的一张板材进行辊乳成形时,使与外观部41相连的双层板材(一张板材重合为双层)紧密接触而形成的。此外,就在靠近筒状部43且板材重合为三层的部位而言,仅在车门开口部H的内侧板材重合为双层的部位相当于连接部42。
[0062]在此,上述的“车门开口部H的内侧”与前车门H)的中心侧同义。例如,对于图1所示的Π-Π线的部位,该部位的下侧成为车门开口部H的内侧。另外,对于图1所示的IV-1V线的部位,该部位的后侧成为车门开口部H的内侧。
[0063]图3的(b)是图3的(a)中仅取出车门窗框的端视图.
[0064]图3的(b)所示的连接部42具有:与外观部41相连的第一连接部42a;与筒状部43相连的第二连接部42b;和夹在第一连接部42a与第二连接部42b之间的层差部42c。
[0065]第一连接部42a作为收容有密封槽以及密封部件Wl时的底壁而发挥作用。
[0066]第二连接部42b是在剖视下重合有“板材的一端附近E”的部位。在此,“板材的一端附近E”相当于后述的重合部44以及卡定部45。另外,板材的一端El相当于后述的卡定部45的前端。
[0067]第二连接部42b在剖视下相对于第一连接部42a大致平行地延伸,并且与第一连接部42a相比位于车门开口部H的内侧。即,第一连接部42a和第二连接部42b夹着层差部42c而在剖视下成为不同层。
[0068]第二连接部42b是通过使与筒状部43相连且位于车门开口部H的最内侧的板材和“板材的另一端附近F”重合而形成的。上述的“板材的另一端附近F”是与面对筒状部43的闭合截面H的另一端Fl相连,且从车门开口部H的外侧重合有重合部44的部位。
[0069]层差部42c夹在第一连接部42a和第二连接部42b之间,具有与筒状部43—同来吸收从车身B作用于车外侧的推压力的功能。层差部42c相对于第一连接部42a以及第二连接部42b而呈考虑了辊乳成形的容易度和车门窗框40的刚性的规定角度(例如90°以上、不足180°)。
[0070]层差部42c形成为,使第二连接部42b的表面与第一连接部42a的表面相比仅相差一张板材量地位于车门开口部H的内侧。换言之,在板材相对于第一连接部42a重合的状态下,以使该板材(重合部44)的表面与第一连接部42a的表面沿着平面P成为一个面的方式形成层差部42c。
[0071 ]重合部44是上述的“板材的一端附近E”中相对于第二连接部42b而从外侧重合的部位。如图3的(b)所示,通过使重合部44与第二连接部42b重合,而使重合部44的表面与第一连接部42a的表面沿着平面P成为一个面。
[0072]此外,在侧视下以折线状延伸的车门窗框40中,在端部Kl、K2(参照图2)附近截断了干涉内面板15的外观部41的一部分、以及卡定部45(参照图5的附图标记Κ3、Κ4)。由于重合部44的表面与第一连接部42a的表面成为一个面,所以仅通过上述的截断作业就能够使车门窗框与内面板15紧密接触以简单地接合。
[0073]如图3的(b)所示,重合部44的与卡定部45相连的车外侧的端部与层差部42c抵接。因此,能够通过筒状部43以及层差部42c来承受在关闭车门主体10的状态下从车内侧的密封部件Wl受到的反力,由此能够提高车门窗框40的刚性。
[0074]此外,如图3的(a)的三角标记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包括重合部44在内地重合为三层的部位通过激光焊接等接合。由此,车门窗框40的制造时能够通过一次接合就使板材的两端附近彼此固定。
[00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