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变速箱智能保养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58096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自动变速箱智能保养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自动变速箱智能保养仪。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自动变速箱换油机只具备对变速箱油的自动交换功能,就是常说的自动变速箱油更换。目前存在的如下缺点:1、目前只凭经验判断自动变速箱油的更换时间,无法有效判断自动变速箱油是否需要更换;2、只能实现对自动变速箱油的更换,无法对自动变速箱内旧油的水分和杂质进行处理,长期使用后,会缩短自动变速箱的使用寿命,存在安全隐串
■/Q1、O
[0003]以往更换自动变速箱油,一般都是按照车厂建议或者是终端的提醒来实现的,按照车厂建议,则需要一次性更换所有自动变速箱油,成本极高,车主容易产生抵触情绪。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了自动变速箱智能保养仪,解决了自动变速箱油无保养,无法有效判断是否需要更换的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自动变速箱智能保养仪,包括第一检测支路、进油支路、第二检测支路和控制装置,第一检测支路连接自动变速箱出油口和旧油箱进油口,第二检测支路连接旧油箱出油口和进油支路,进油支路连接自动变速箱进油口 ;第一检测支路包括连接自动变速箱出油口且用于控制第一检测支路通断的第一电磁阀、用于检测自动变速箱油流量的第一流量传感器、用于检测自动变速箱油透光度的第三发光检测器和电磁感应线圈;第一电磁阀、第一流量传感器、第三发光管接收器和电磁感应线圈分别连接控制装置;第一电磁阀、第一流量传感器、第三发光检测器和电磁感应线圈依次串联,电磁感应线圈连接旧油箱进油口。
[0007]进一步,所述第三发光检测器包括第三玻璃管、第三发光管和第三发光管接收器,第三发光管接收器连控制装置;第三玻璃管连接流量传感器和电磁感应线圈;第三发光管和第三发光管接收器分别位于第三玻璃管的两侧,第三发光管朝向第三玻璃管发光,第三发光管接收器位于和第三发光管相配合的位置处。
[0008]进一步,所述自动变速箱出油口、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流量传感器、所述第三玻璃管和所述旧油箱进油口通过油管连接,所述电磁感应线圈套设在油管上。
[0009]进一步,所述第二检测支路包括连接所述旧油箱出油口的加热管、连接加热管的温度传感器、连接温度传感器的散热器、连接散热器的机油过滤器、连接机油过滤器的膜分、连接膜分的第二发光检测器、连接第二发光检测器且用于控制第二检测支路通断的第二电磁阀;温度传感器和散热器之间通过三通管连接用于检测PH值的PH值检测传感器;加热管、温度传感器、第二发光检测器、第二电磁阀和PH值检测传感器分别连接所思控制
目.ο
[0010]进一步,还包括用于检测自动变速箱油含水度的水分检测支路,水分检测支路包括连接所述旧油箱的第一发光检测器、连接第一发光检测器的真空泵和连接真空泵的气镇阀;第一发光检测器包括第一玻璃管、第一发光管和第一发光管接收器,第一发光管接收器连所述控制装置;第一玻璃管连接所述膜分和所述第二电磁阀;第一发光管和第一发光管接收器分别位于第一玻璃管的两侧,第一发光管朝向第一玻璃管发光,第一发光管接收器位于和第一发光管相配合的位置处。
[0011]进一步,所述第二发光检测器包括第二玻璃管、第二发光管和第二发光管接收器,第二发光管接收器连所述控制装置;第二玻璃管连接所述膜分和所述第二电磁阀;第二发光管和第二发光管接收器分别位于第二玻璃管的两侧,第二发光管朝向第二玻璃管发光,第二发光管接收器位于和第二发光管相配合的位置处。
[0012]进一步,所述进油支路包括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的电机油泵和用于检测油量的第二流量传感器;电机油泵连接第二流量传感器,第二流量传感器连接所述自动变速箱进油口 ;电机油泵和第二流量传感器分别连接所述控制装置。
[0013]进一步,还包括连接新油桶的第一分支路,第一分支路包括控制第一分支路通断的第三电磁阀和连接该第三电磁阀的第四发光检测器,第三电磁阀连接新油桶,第四发光检测器连接所述电机油泵的进油端;第三电磁阀开启时,电机油泵抽取新油桶中的油并输送至所述自动变速箱。
[0014]进一步,第四发光检测器包括第四玻璃管、第四发光管和第四发光管接收器,第四发光管接收器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第四发光管和第四发光管接收器分别位于第四玻璃管的两侧,第四发光管朝向第四玻璃管发光,第四发光管接收器位于和第四发光管相配合的位置处。
[0015]进一步,还包括连接添加剂容器的第二分支路,第二分支路包括控制第二分支路通断的第四电磁阀,第四电磁阀连接所述第四发光检测器的进油端。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7]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检测支路、第二检测支路构成的循环系统,对自动变速箱油循环过滤和进行油品检测监控和保养,过滤自动变速箱油内的杂质,达到延长自动变速箱及自动变速箱油使用寿命的目的,还能有效判断是否该更换新油。采用第一分支路和第二分支路,实现往自动变速箱加添加剂和更换新油。和传统的自动变速箱油更换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自动变速箱油的更换频率降低,通过油检测功能,结合设备保养功能,设立全新的自动变速箱免拆清洗及循环过滤等项目,有效减轻车主的用车成本的同时,也能够通过这些新设立的项目,延长车辆自动变速箱使用寿命和减少车辆自动变速箱发生故障的几率。
[0018]由于目前市场上的自动变速箱换油机只具备自动变速箱的换油功能,故创新实用新型具有对自动变速箱油的检测及自动变速箱的保养功能。自动变速箱全智能保养仪的开发有效的解决了自动变速箱油的再生使用,同时可检测自动变速箱油是否含有铁粉与自动变速箱油的粘度、水分的检测。解决了自动变速箱无法保养的定律,同时检测自动变速箱油的粘度及PH值,通过自动变速箱的保养可延长自动变速箱的使用寿命,通过数据的检测可有效判断自动变速箱油是否需要更换。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变速箱智能保养仪,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流向;
[0021]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0022]图3是图2所示实施例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
[0023]图4是图2所示实施例沿着A方向的俯视示意图;
[0024]图中,1-第一检测支路;11-第一电磁阀;12-第一流量传感器;13-第三发光检测器;131-第三玻璃管;132-第三发光管;133-第三发光管接收器;14_电磁感应线圈;2-进油支路;21_电机油泵;22_第二流量传感器;3_第二检测支路;31_加热管;32_温度传感器;33_散热器;34_机油过滤器;35_膜分;36_第二发光检测器;361_第二玻璃管;362_第二发光管;363_第二发光管接收器;37_第二电磁阀;38-PH值检测传感器;4_水分检测支路;41_第一发光检测器;411-第一玻璃管;412_第一发光管;413_第一发光管接收器;42-真空泵;43_气镇阀;5_第一分支路;51_第三电磁阀;52_第四发光检测器;521_第四玻璃管;522_第四发光管;523_第四发光管接收器;6_第二分支路;61_第四电磁阀;7_自动变速箱;8_旧油箱;9_新油桶;10_添加剂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6]如图1至图4所示实施例自动变速箱智能保养仪,包括第一检测支路1、进油支路2、第二检测支路3和控制装置(未示出),第一检测支路I连接自动变速箱7出油口和旧油箱8进油口,第二检测支路3连接旧油箱8出油口和进油支路2,进油支路2连接自动变速箱7进油口。
[0027]第一检测支路I包括连接自动变速箱出油口且用于控制第一检测支路通断的第一电磁阀11、用于检测自动变速箱油流量的第一流量传感器12、用于检测自动变速箱油透光度的第三发光检测器13和用于检测自动变速箱油是否含有金属粉末的电磁感应线圈14。第一电磁阀11、第一流量传感器12、第三发光检测器13、电磁感应线圈14分别连接控制装置。第一电磁阀11、第一流量传感器12、第三发光检测器13和旧油箱进油口通过油管依次串联,电磁感应线圈套设在油管上。
[0028]第三发光检测器13包括第三玻璃管131、第三发光管132和第三发光管接收器133,第三发光管接收器133连控制装置;第三玻璃管131连接第一流量传感器12和电磁感应线圈14 ;第三发光管132和第三发光管接收器133分别位于第三玻璃管131的两侧,第三发光管132朝向第三玻璃管131发光,第三发光管接收器133位于和第三发光管132相配合的位置处。本实施例通过电子元件第三发光管132及第三发光管接收器133对通过第三玻璃管131中的自动变速箱油的油品透光度进行检测,并将检测数据与自动变速箱标准油的透光度(标准值)对比可得出个百分比,从而知道自动变速箱7出来的油含杂质程度。当自动变速箱油通过电磁感应线圈14时,根据电磁感应线圈电流值的变化可知自动变速箱油里是否含有金属粉末。自动变速箱7出油口、第一电磁阀11、第一流量传感器12、第三玻璃管131和旧油箱8进油口通过油管连接。
[0029]第二检测支路3包括连接旧油箱8出油口的加热管31、连接加热管31的温度传感器32、连接温度传感器32的散热器33、连接散热器33的机油过滤器34、连接机油过滤器34的膜分35、连接膜分35的第二发光检测器36、连接第二发光检测器36且用于控制第二检测支路3通断的第二电磁阀37。温度传感器32和散热器33之间通过三通管连接用于检测PH值的PH值检测传感器38。进油支路2包括连接第二电磁阀37的电机油泵21、连接电机油泵21且用于检测油量的第二流量传感器22,第二流量传感器22连接自动变速箱7进油口。加热管31、温度传感器32、第二发光检测器36、第二电磁阀37、PH值检测传感器
38、电机油泵21、第二流量传感器22分别连接控制装置。
[0030]旧油箱8设有水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