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式铁路双向手信号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08321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式铁路双向手信号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信号灯,尤其是铁路指挥信号灯,属照明信号本实用新型所称问题是以如下解决方案实现的一种电子式铁路双向手信号灯,它包括壳体、信号灯2、照明灯3、提手、电池5及信号开关,信号灯、照明灯分别位于壳体两端,提手位于壳体上方,两灯头内有发光管、反光板,电池、信号开关、发光管之间电连接,其特点在于,壳体1为方筒状整体结构,方筒状腔室内设置正、负电极头10,正、负电极头采用弹性金属板,电池装于腔室中,其正、负电极9与正、负电极头触压在一起,壳体底面设有盖板6,壳体、灯壳、提手整体注塑成一体。
上述电子式铁路双向手信号灯,所述信号灯内的反光板由反光碗2-1和黑色亚光板2-2组成,反光碗位于中心、黑色亚光板环绕反光碗周圈,所述发光管由红、绿(黄)、白三色发光管组成,白色发光管数量1个、位于反光碗中心,红、绿(黄)色发光管均布于黑色亚光板上。
上述电子式铁路双向手信号灯,所述壳体的一个侧面上增设皮带扣7,皮带扣为弹性弯板、贴附在壳体上,上贴附面前端的挂钩7-1与壳体顶面的钩槽1-1卡接、中间的锁片7-2插入壳体顶面的锁槽1-2中,侧贴附面底边卷曲、卷曲弧面与壳体的侧面压触在一起。
上述电子式铁路双向手信号灯,所述壳体腔室一个侧面设有盖板锁扣8、其上设置锁槽8-1,所述盖板上设置锁舌6-1,两者可插接在一起,盖板锁扣8为弹性板、插镶在壳体腔室侧壁的夹槽内。
上述电子式铁路双向手信号灯,所述提手由下提把4-1和上辅把4-2对合构成,对合空腔形成穿线槽孔,所述信号开关装于上辅把上。
上述电子式铁路双向手信号灯,所述信号灯内的白色发光管为双丝白色灯泡11,电器元件的电路板12安装在反光碗后面。
上述电子式铁路双向手信号灯,所述下提把上设有充电插孔20。
上述便携式双向信号灯,所述红色发光管13数量6只,所述绿(黄)色发光管14数量3只,两者间隔分布。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特点1.采用整体壳体结构,将电池直接安装在壳体的方筒形腔室中,省略了专用于安装电池的下壳体;壳体与信号灯、照明灯灯壳及提手可整体注塑形成,结构简便无需繁琐组装,壳体体积小、重量轻;壳体中的正、负电极头及电池的正、负电极采用弹性板触压电连接方式,相对普通信号灯的鳄鱼夹电连接方式,接触面积大、连接可靠不易滑脱;2.信号灯内的反光板由反光碗和黑色亚光板构成,红、绿(黄)色发光管均布于黑色亚光板上,可利用黑色亚光板吸光性好的特性消除机车强光的干扰,有助于提高信号显示的可靠性;3.贴附式弹性皮带扣构思巧妙、外形美观,通过皮带扣可将本实用新型挂在腰间皮带上,挂装摘取快速,更进一步方便了携带;4.采用弹性的盖板锁扣锁固盖板,可将盖板牢固地锁固在壳体底部的电池安装口上,可防止使用中盖板在电池重力、摩擦力及振动力等作用下脱离电池安装口;5.白色发光管采用氪气双丝白炽灯泡,主灯丝熔断时副灯丝会自动接通,红色和绿(黄)色发光管的数量分别为6和3个,采用并联电路,可确保各种信号光显示的不间断性,工作可靠;6.信号灯头内增设电路板,方便了发光管、信号开关与元器件之间的电连接;此外,本实用新型中信号灯采用发光管、控制电路和信号开关组成电子转换控制方式,无普通机械转换信号灯信号转换过程中的露白现象,信号转换准确迅速、操作简便。
本实用新型可作为铁路信号灯或其它场所信号灯使用,特别适宜在隧道等场所使用。
参阅


图1、3,图示实施例中,皮带扣7为不锈钢弹性板、近似直角弯板状,水平板面为上贴附面、垂直板面为侧贴附面,上贴附面前端卷曲形成的挂钩7-1卡在壳体顶面的钩槽1-1中、中间的弹性锁片7-2为上贴附面的一部分,通过冲剪形成,根部与上贴附面相连,前端插入壳体1上的锁槽1-2中。侧贴附面底部卷曲、卷曲部位与壳体外侧面接触,可减少接触面积方便挂、摘。按图3中箭头所示方向施加作用力,可将皮带扣安装上去或拆卸下来。
参阅
图1、4、5,图示实施例中电池5为蓄电池,蓄电池具有较大的质量,为防止使用中盖板6脱落,壳体侧面设有盖板锁扣8,盖板锁扣8上有弹性片8-2,弹性片8-2通过冲剪形成、根部与盖板锁扣8相连接,盖板锁扣8的上端受小圆台19的制约卡在壳体侧壁夹槽内、下端的锁孔8-1与盖板6前端的锁舌6-1匹配插接,向外推移使锁孔8-1脱离锁舌6-1可打开盖板安装蓄电池,反之、在弹性片的弹性作用下锁孔8-1始终套在锁舌6-1上,可将盖板牢靠地锁固住。盖板6后端可与安装口插接或铰接连接。图示实施例中,锁孔8-1为H型槽孔、锁舌6-1匹配设置,锁孔形状不限于图示实施例,可为多种,在此不一一列举。
参阅
图1、6,图示提手的下提把4-1连接在两端灯头上,上辅把4-2扣合在下提把上,通过螺钉21与下提把连接,整个灯体仅有此一只螺钉;充电插孔20设于下提把上,信号灯和照明灯的信号开关均采用推动式信号开关,均设于上辅把上,信号开关22有4个档位,依次为断、白光、红光、绿(黄光),照明开关2 3为断、通2个档位。
参阅图7,图示中,弹性板状的正、负电极头10与壳体1的连接结构为,正、负电极头10的上端插入壳体1上与之匹配的夹槽中,插入部分板片上设有小挂钩10-1,夹槽的槽壁上对应设置挂钩孔1-3,插入后小挂钩10-1卡在挂钩孔1-3中,将正、负电极头固定在夹槽中;拆卸时将小螺丝刀等头部伸入挂钩孔将小挂钩压下,便可使正、负电极头上端脱离出夹槽。
权利要求1.一种电子式铁路双向手信号灯,它包括壳体、信号灯[2]、照明灯[3]、提手、电池[5]及信号开关,信号灯、照明灯分别位于壳体两端,提手位于壳体上方,两灯头内有发光管、反光板,电池、信号开关、发光管之间电连接,其特征是,壳体[1]为方筒状整体结构,方筒状腔室内设置正、负电极头[10],正、负电极头采用弹性金属板,电池装于腔室中,其正、负电极[9]与正、负电极头触压在一起,壳体底面设有盖板[6],壳体、灯壳、提手整体注塑成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式铁路双向手信号灯,其特征是,所述信号灯内的反光板由反光碗[2-1]和黑色亚光板[2-2]组成,反光碗位于中心、黑色亚光板环绕反光碗周圈,所述发光管由红、绿、白三色发光管组成,白色发光管数量1个、位于反光碗中心,红、绿色发光管均布于黑色亚光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式铁路双向手信号灯,其特征是,所述壳体的一个侧面上增设皮带扣[7],皮带扣为弹性弯板、贴附在壳体上,上贴附面前端的挂钩[7-1]与壳体顶面的钩槽[1-1]卡接、中间的锁片[7-2]插入壳体顶面的锁槽[1-2]中,侧贴附面底边卷曲、卷曲弧面与壳体的侧面压触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式铁路双向手信号灯,其特征是,所述壳体腔室一个侧面设有盖板锁扣[8]、其上设置锁槽[8-1],所述盖板上设置锁舌[6-1],两者可插接在一起,盖板锁扣[8]为弹性板、插镶在壳体腔室侧壁的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式铁路双向手信号灯,其特征是,所述提手由下提把[4-1]和上辅把[4-2]对合构成,对合空腔形成穿线槽孔,所述信号开关装于上辅把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式铁路双向手信号灯,其特征是,所述信号灯内的白色发光管为双丝白色灯泡[11],电器元件的电路板[12]安装在反光碗后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式铁路双向手信号灯,其特征是,所述下提把上设有充电插孔[2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式铁路双向手信号灯,其特征是,所述红色发光管[13]数量6只,所述绿色发光管[14]数量3只,两者间隔分布。
专利摘要一种电子式铁路双向手信号灯,属便携式照明装置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轻巧、易携带、使用方便、信号显示可靠的手信号灯。构成中包括壳体、信号灯、照明灯、提手、电池及信号开关,信号灯、照明灯分别位于壳体两端,提手位于壳体上方,两灯头内有发光管、反光板。改进为,壳体为方筒状整体结构,电池装于方筒腔室中,电池电极采用弹性板触压电连接方式,壳体、灯壳、提手整体注塑,反光板带有黑色亚光板,壳体上设有弹性皮带扣,方筒腔室盖板带有盖板锁扣。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可整体注塑成形、携带方便、电池电极连接牢靠不易滑脱等优点,可作为铁路信号灯使用,特别适宜在隧道等场所使用。
文档编号B61L5/18GK2536467SQ0220946
公开日2003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5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5日
发明者金风新 申请人:石家庄开发区盛华铁路电源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