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坐式单轨交通轨道可挠式道岔梁梁段行走支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96875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跨坐式单轨交通轨道可挠式道岔梁梁段行走支撑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跨坐式单轨交通轨道附属部件,特别涉及一种跨坐式单轨交通轨道可挠式道岔梁部件。
背景技术
轻轨是城市轨道交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相对高差较大,人口密集,道路狭窄,坡多弯急,交通拥挤的城市来说,轻轨能够很好地解决交通拥挤的问题。特别是跨坐式单轨交通轻轨,更能适应于现代城市的交通状况。跨坐式单轨交通轻轨的轨道只有一条列车跨座在路轨之上,就是只通过单根轨道来支承、稳定和导向,车体骑跨在轨道梁上运行的铁路。技术上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车辆的转向架、轨道梁和线路道岔三方面,走行机理完全不同于钢轮钢轨系统,轨道梁承受较大的扭 转荷载。通过上述记载可知,跨座式单轨铁路具有占用空间少,适应地形好,舒适环保等特点;更能适合于地形较为复杂的城市使用。跨坐式单轨交通轨道结构由轨道梁、支柱(包括托梁、基础)与道岔三部分组成,道岔是一种使机车车辆从一股道道转入另一股道线路的连接设备,通常在车站站、编组站站大量铺设;单轨道岔可以分为关节型道岔和关节可挠型道岔两种。前者道岔转辙时道岔梁在转折点前方形成折线线形;后者道岔转辙时可以使道岔梁近似连续弯成曲线线形。上述结构的道岔在接合轻轨轨道时行走支撑曲线不够圆滑,降低轻轨列车行走的舒适性,甚至还会影响到安全性;即使是关节可挠型道岔也会具有一定的折线结构,影响车辆行驶,并且结构极为复杂,使用寿命较短,成本高。而对于道岔梁来说,行走支撑的结构对于行走曲线影响至关重要。因此,需要对现有的道岔的行走支撑进行改进,在进行与轨道变换接合时能够平滑过渡,消除折线,并且结构与上述结构相比具有较大幅度简化,降低制造成本,使用寿命较长,节约使用和维护成本,能够保证轻轨行驶的舒适性、安全性和环保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跨坐式单轨交通轨道可挠式道岔梁梁段行走支撑,在进行与轨道变换接合时能够平滑过渡,消除折线,并且结构与现有道岔结构相比具有较大幅度简化,降低制造成本,使用寿命较长,节约使用和维护成本,能够保证轻轨行驶的舒适性、安全性和环保性。本发明的跨坐式单轨交通轨道可挠式道岔梁梁段行走支撑,包括行走面和可挠侧支撑板,行走面沿纵向水平固定支撑于可挠式道岔梁梁段的可挠梁主体上部,可挠侧支撑板包括位于侧上方的两个导向板和位于侧下方的两个稳定板,两个导向板分别沿纵向设置于可挠梁主体靠上两侧形成导向面,两个稳定板分别沿纵向设置于可挠梁主体靠下两侧形成稳定面。进一步,所述两个导向板和两个稳定板至少一端以可沿纵向滑动的方式单自由度设置于可挠梁主体;进一步,所述上工作面横向两侧边为与两个导向板挠性变形相适应的折线形或弧形曲线; 进一步,所述两 个导向板和两个稳定板均为沿纵向由两端向中间阶梯状和平滑过渡逐渐变薄;进一步,所述行走面、导向板和稳定板的两端分别设有叉形板,纵向相邻可挠式道岔梁梁段的行走面之间、导向板之间和稳定板之间的叉形板的叉指可相互交错设置接合形成平面,其中,用于与轻轨轨道的行走面接合的可挠式道岔梁梁段的行走面一端的叉形板为可上下摆动的活动叉形板,活动叉形板的叉指的下表面为中间突出的斜面结构;进一步,导向板和稳定板分别一端通过对应的圆柱销铰接于可挠梁主体,另一端通过对应的滑块销与可挠梁主体沿纵向滑动配合;进一步,所述圆柱销通过外套的自润滑滑动轴承转动配合设置于一铰接座,圆柱销与自润滑滑动轴承配合的外圆设有润滑油槽,与润滑油槽连通设有注油口,所述注油口设置于圆柱销端部并通过设置于圆柱销内的润滑油道与润滑油槽连通;所述导向板和稳定板上分别设置带有纵向滑槽的滑座,滑块销可沿纵向单自由度滑动配合的方式设置于纵向滑槽;进一步,所化滑块销为组合式结构,包括设有中心孔的矩形滑块和穿过中心孔与矩形滑块转动配合的轴销,所述矩形滑块的中心孔内圆设有螺旋形润滑油槽,所述矩形滑块通过轴销连接于可挠梁主体;所述纵向滑槽的横截面为矩形且矩形各角通过外凸的弧形倒角过渡;进一步,所述行走面上表面形成用于增加摩擦力的花纹。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跨坐式单轨交通轨道可挠式道岔梁梁段行走支撑,采用可强制挠性变形的行走支撑,构成可挠式道岔梁梁段并组成可挠道岔梁结构,在需要与轨道变换接合时通过外力驱动发生挠度变形,可挠式道岔梁梁段的导向面和稳定面均平滑过渡,消除折线,利于轻轨列车通行,并且结构与现有道岔结构相比具有较大幅度简化,降低制造成本和缩短制造工期,使用寿命较长,节约使用和维护成本,能够保证轻轨行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并降低车辆行走噪声,具有较好的环保性。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图I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行走面上表面示意图;图3为行走面两侧与导线板相适应的折线结构示意图;图4为其中一导向板结构及变形原理图;图5为导向板与可挠梁主体配合结构图;图6为滑块销与滑座配合结构图;图7为滑块销与滑座配合轴向截面图;图8为圆柱销与铰接座配合图;图9为活动叉形板与固定叉形板配合结构图10为活动叉形板与固定叉形板配合纵向截面图;图11为活动叉形板与固定叉形板配合横向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跨坐式单轨交通轨道可挠式道岔梁梁段行走支撑,包括行走面和可挠侧支撑板,行走面沿纵向水平固定支撑于可挠式道岔梁梁段的可挠梁主体上部,可挠侧支撑板包括位于侧上方的两个导向板(导向板7和导向板3)和位于侧下方的两个稳定板(稳定板6和稳定板5),两个导向板(导向板7和导向板3)分别沿纵向设置于可挠梁主体靠上两侧形成导向面,两个稳定板(稳定板6和稳定板5)分别沿纵向设置于可挠梁主体靠下两侧形成稳定面;本发明与可挠梁主体相组合,即行走面、两个导向板(导向板7和导向板3)和两个稳定板(稳定板6和稳定板5)与可挠梁主体相组合共同形成完整的用于支撑轻轨列车行走的轨道结构;而可挠梁主体、两个导向板和两个稳定板均为在水平方向可挠性变形的钢质材料或者其他稳定的具有可靠强度的材料;使用时,在外部机械力的驱动下可挠梁主体、导向板(导向板7和导向板3)和稳定板(稳定板6和稳定板5)产生沿 水平方向的弧形挠度变形并用于与轻轨轨道接合。本实施例中,所述两个导向板(导向板7和导向板3)和两个稳定板(稳定板6和稳定板5)至少一端以可沿纵向滑动的方式单自由度设置于可挠梁主体;本结构能够补偿在两个导向板(导向板7和导向板3)和两个稳定板(稳定板6和稳定板5)进行挠性变形时与可挠梁主体之间的弦长变化导致的变形干扰问题;可沿纵向滑动的方式单自由度设置可采用单自由度滑槽滑块的配合方式,可为T形滑块或燕尾形滑块等;如图所示,两个导向板(导向板7和导向板3)和两个稳定板(稳定板6和稳定板5)与可挠梁主体的配合方式相同,均为一端通过各自的的圆柱销9铰接,另一端通过各自的滑块销滑动配合,所述圆柱销9通过外套的自润滑滑动轴承13转动配合设置于一铰接座10,所述铰接座10对应固定设置于导向板(导向板7和导向板3分别设有铰接座10)和稳定板(稳定板6和稳定板5分别设有铰接座10)或可挠梁主体4,与铰接座10对应并与圆柱销9配合在可挠梁主体4或对应的导向板和稳定板上设置铰接耳,本实施例中,可挠梁主体4设有铰接耳,两个导向板(导向板7和导向板3)和两个稳定板(稳定板6和稳定板5)设有铰接座10 ;铰接座10与圆柱销9之间通过自润滑滑动轴承13配合,属于现有技术的铰接结构,在此不再赘述;圆柱销9与自润滑滑动轴承13配合的外圆设有润滑油槽91,与润滑油槽91连通设有注油口 93,所述注油口 93设置于圆柱销9端部并通过设置于圆柱销9内的润滑油道921与润滑油槽91连通,采用自润滑与脂润滑相结合的方式,避免出现因为润滑失效导致的设备故障,有效提高运行周期;所述导向板和稳定板上分别设置带有纵向滑槽121的滑座12,滑块销可沿纵向单自由度滑动配合的方式设置于纵向滑槽121,且滑块销连接于可挠梁主体,可通过滑块座(图中没有表示)设置,属于常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所化滑块销为组合式结构,包括设有中心孔的矩形滑块11和穿过中心孔与矩形滑块11转动配合的轴销(图中没有表示),所述矩形滑块11的中心孔内圆设有螺旋形润滑油槽221,具有储油和润滑功能;所述矩形滑块11通过轴销连接于可挠梁主体,连接方式可以通过滑块座铰接,也可以是铰接耳等常规结构;本结构能够保证矩形滑块11沿纵向滑动于纵向滑槽,并且通过轴销的转动配合保证可挠梁主体与导向板和稳定版之间不产生附加力矩,保证变形的顺畅性和滑动副的使用寿命;所述纵向滑槽的横截面为矩形且矩形各角通过外凸的弧形倒角过渡,横截面是指相对于槽的深度方向的横向截面,外凸的弧形倒角是指弧形过渡线不位于矩形内,而是向外凸,既保证矩形滑块11运动到纵向滑槽121的根部时不发生干涉卡死,还能防止纵向滑槽121四角发生应力集中;如图5、图6、图7、图8所示,表达的是其中一导向板的安装结构,其余导向板和稳定板安装结构相同。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工作面11横向两侧边为与两个导向板(导向板7和导向板3)挠性变形相适应的折线形或弧形曲线,实践中,可挠梁主体的底板也采用与两个稳定板(稳定板6和稳定板5)挠性变形相适应的折线形或弧形曲线,如图所示,上工作面11横向两侧边位于h和j处为折线的转折点,避免挠性变形时发生干涉,使整个构造变形更加顺畅,可挠梁主体的底板30也米取同样结构;所述两个导向板(导向板7和导向板3)和两个稳定板(稳定板6和稳定板5)均为沿纵向由两端向中间阶梯状和平滑过渡逐渐变薄;如图所示,两个导向板和两个稳定板均为沿纵向由两端向中间阶梯状变薄,根据挠变受力条件,类似于弓的形状,使导向板和稳定板的弹性和强度较佳,并平滑变形;当然,设置于梁体上时,外表面均为平滑结构,图中所表示的仅为其中一导向板,另一导向板则阶梯状结构 位于内侧,两个稳定板结构与其类似。本实施例中,所述行走面I、导向板(导向板7和导向板3)和稳定板(稳定板6和稳定板5)的两端分别设有叉形板,纵向相邻的可挠式道岔梁梁段的行走面之间、导向板之间和稳定板之间的叉形板的叉指可相互交错设置接合形成平面,其中,可挠道岔梁的行走面上用于与轻轨轨道I和轻轨轨道II的行走面接合的一端的叉形板为可上下摆动的活动叉形板,活动叉形板的叉指的下表面为中间突出的斜面结构;当然,相邻可挠式道岔梁梁段或轻轨轨道需设有与该叉形板相互交错形成平面的另一叉形板;行走面、导向板和稳定板两端分别设有用于与相邻可挠式道岔梁梁段或轻轨轨道接合会形成接缝,接缝包括水平面也就是行走面之间的接缝和侧面也就是导向面和稳定面之间的接缝,对应的如图所示,叉形板包括平面(设置于行走面)的叉形板和侧面(设置于导向板和稳定板)的叉形板;相邻可挠式道岔梁梁段之间的叉形板和可挠道岔梁与汇流轨道段f之间的叉形板结构相同;其中,用于与轻轨轨道的行走面接合的可挠式道岔梁梁段的行走面I 一端的叉形板为可上下摆动的活动叉形板14 (包括仅是叉指上下摆动的结构),活动叉形板14的叉指的下表面为中间突出的斜面结构;行走面上用于与轻轨轨道接合的一端的叉形板为可上下摆动的活动叉形板14,活动叉形板14的叉指的下表面为中间突出的斜面结构;如图所示,活动叉形板14以可上下摆动的方式铰接于一固定板141,固定板141锚固于可挠式道岔梁梁段b的行走面;同时,活动叉形板14设有限制其向上摆动的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活动叉形板14并向下延伸的限位板143,限位板143设有上下方向的条形限位孔,固定板141设有穿过条形限位孔的限位杆142,实现摆动最高点的限位;当然,为了活动灵活,与活动叉形板14对应,轻轨轨道的叉形板15的叉指的上表面也为中间突出的斜面结构;当可挠道岔梁发生挠性变形,水平方向与轻轨轨道接合或回位时,活动叉形板14的叉指水平与轻轨轨道的叉形板15的叉指相接,由于活动叉形板14的叉指的下表面的斜面结构,与其相适应,叉形板15的叉指上表面也为中间突出的斜面结构,对活动叉形板14产生向上的分力,使活动叉形板14向上摆动,对正后通过自身重力落下与轻轨轨道的叉形板15的叉指交错形成平面,分离过程同理;叉形板保证车辆行驶到两根梁连接处的平稳性,梁与梁通过指形板啮合后过渡,车轮经过叉形板时就比较平稳;活动叉形板通过对斜面被驱动能够在接合过程中自动抬升和落下,自动复位结构变形接合后,利用自重自动闭合,达到自动抬升和自动复位的作用,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本实施例中,所述行走面I上表面形成用于增加摩擦力的花纹8,用于增大摩擦 力。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一种跨坐式单轨交通轨道可挠式道岔梁梁段行走支撑,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面和可挠侧支撑板,行走面沿纵向水平固定支撑于可挠式道岔梁梁段的可挠梁主体上部,可挠侧支撑板包括位于侧上方的两个导向板和位于侧下方的两个稳定板,两个导向板分别沿纵向设置于可挠梁主体靠上两侧形成导向面,两个稳定板分别沿纵向设置于可挠梁主体靠下两侧形成稳定面。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跨坐式单轨交通轨道可挠式道岔梁梁段行走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导向板和两个稳定板至少一端以可沿纵向滑动的方式单自由度设置于可挠梁主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坐式单轨交通轨道可挠式道岔梁梁段行走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工作面横向两侧边为与两个导向板挠性变形相适应的折线形或弧形曲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跨坐式单轨交通轨道可挠式道岔梁梁段行走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导向板和两个稳定板均为沿纵向由两端向中间阶梯状和平滑过渡逐渐变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跨坐式单轨交通轨道可挠式道岔梁梁段行走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面、导向板和稳定板的两端分别设有叉形板,纵向相邻可挠式道岔梁梁段的行走面之间、导向板之间和稳定板之间的叉形板的叉指可相互交错设置接合形成平面,其中,用于与轻轨轨道的行走面接合的可挠式道岔梁梁段的行走面一端的叉形板为可上下摆动的活动叉形板,活动叉形板的叉指的下表面为中间突出的斜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跨坐式单轨交通轨道可挠式道岔梁梁段行走支撑,其特征在于导向板和稳定板分别一端通过对应的圆柱销铰接于可挠梁主体,另一端通过对应的滑块销与可挠梁主体沿纵向滑动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跨坐式单轨交通轨道可挠式道岔梁梁段行走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销通过外套的自润滑滑动轴承转动配合设置于一铰接座,圆柱销与自润滑滑动轴承配合的外圆设有润滑油槽,与润滑油槽连通设有注油口,所述注油口设置于圆柱销端部并通过设置于圆柱销内的润滑油道与润滑油槽连通;所述导向板和稳定板上分别设置带有纵向滑槽的滑座,滑块销可沿纵向单自由度滑动配合的方式设置于纵向滑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跨坐式单轨交通轨道可挠式道岔梁梁段行走支撑,其特征在于所化滑块销为组合式结构,包括设有中心孔的矩形滑块和穿过中心孔与矩形滑块转动配合的轴销,所述矩形滑块的中心孔内圆设有螺旋形润滑油槽,所述矩形滑块通过轴销连接于可挠梁主体;所述纵向滑槽的横截面为矩形且矩形各角通过外凸的弧形倒角过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跨坐式单轨交通轨道可挠式道岔梁梁段行走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面上表面形成用于增加摩擦力的花纹。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坐式单轨交通轨道可挠式道岔梁梁段行走支撑,包括行走面和可挠侧支撑板,可挠侧支撑板包括位于侧上方的两个导向板和位于侧下方的两个稳定板,本发明采用可强制挠性变形的行走支撑,构成可挠式道岔梁梁段并组成可挠道岔梁结构,在需要与轨道变换接合时通过外力驱动发生挠度变形,可挠式道岔梁梁段的导向面和稳定面均平滑过渡,消除折线,利于轻轨列车通行,并且结构与现有道岔结构相比具有较大幅度简化,降低制造成本和缩短制造工期,使用寿命较长,节约使用和维护成本,能够保证轻轨行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并降低车辆行走噪声,具有较好的环保性。
文档编号E01B25/08GK102787535SQ20121025358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0日
发明者丁国训, 刘波, 张杨, 赵勇, 邓飞, 项林 申请人:重庆川东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