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电施工用货运索道组合式鞍座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29541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送电施工用货运索道组合式鞍座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架空货运索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送电施工用货运索道组合式鞍座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输电线路电压等级提高,索道运输的单件载荷越来越大,在大件运输时,集中载荷的影响会导致小车在通过鞍座时牵引力很大,必须通过增大鞍座曲率半径的方式减小通过鞍座时的牵引力,从而减小对索道系统的冲击。考虑鞍座系统整体重量和强度,不能简单的增大鞍座曲率半径的方法来改善,而是必须通过有效的方式来增大鞍座曲率半径,减小牵引力,降低小车通过鞍座前后牵引力变化对索道系统的冲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送电施工用货运索道组合式鞍座结构,采用该结构可以减小货物通过鞍座时对索道系统冲击。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送电施工用货运索道组合式鞍座结构,包括由横杆和竖杆构成的十字吊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设有销轴且在每个销轴上固定有梯形板状的承载鞍座,两个承载鞍座位于同侧且呈左右对称位置关系,两个承载鞍座分别向外侧倾斜且两个承载鞍座顶面左端和右端四点拟合成一条承载受力曲线。

进一步地,两个承载鞍座顶面左端和右端拟合的承载受力曲线的弧长L为745mm,曲率半径R为5100mm,包络角a为8°。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利用组合式双轴鞍座系统替代单轴鞍座系统,大幅减轻了重量,而其它曲率半径、包络角、弧长都分别朝着有利于系统的方向得到了提高。

2.加工难度小,便于实现。

3.可以根据需要比较快捷的修改轴距、单侧鞍座长度来适应不同受力条件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轻型索道鞍座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承载鞍座顶面左端和右端四点拟合的承载受力曲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技术方案的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附图1所示,轻型索道鞍座体示意图,鞍座体整体呈现扇形结构,鞍座体顶面弧形部分曲率半径为R642mm,包络角a为25°,L弧长281mm。

根据轻型索道使用经验,总体而言这种鞍座体能满足轻型索道要求,但对于要求最大单件重量达到4T的重型索道要求来说,显得曲率半径过小,如果在重型索道仍使用这种鞍座体,会对索道系统造成不小的冲击,在整体受力增加4倍的情况下,冲击会对系统造成不小的负担。

为此,我们考虑了组合式鞍座以及实际使用效果分析,来充分加大曲率半径,力求小车通过鞍座更平顺,对系统冲击更小。结合到鞍座体单件重量不能太重,相对要便于运输等实际条件,我们最终设计了下图所示的组合式鞍座结构,如图2和3所示。

送电施工用货运索道组合式鞍座结构,包括由横杆1和竖杆2构成的十字吊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横杆1的两端分别设有销轴3且在每个销轴3上固定有梯形板状的承载鞍座4,两个承载鞍座4呈左右对称位置关系,两个承载鞍座4分别向外侧倾斜且两个承载鞍座4顶面左端和右端四点拟合成一条承载受力曲线。

进一步地,两个承载鞍座4顶面左端和右端四点拟合的承载受力曲线的弧长L为745mm,曲率半径R为5100mm,包络角a为8°。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