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交通综合监控报警的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407579阅读:509来源:国知局
一种轨道交通综合监控报警的处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交通综合监控报警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轨道交通的高速发展,轨道运营公司对应车站的运营要求越来越高,对于车站一体化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的概念被多数人所接受,综合监控所包含的子系统有如下几个:emcs、fas、acs、afc、pscada、ats、psd、tfds、cctv、pa、pis、nms等,其中对应监控设备的报警、事件等的及时反馈就显得尤为重要。

现有技术的缺点:设备的信息存在相对独立的情况,无法完整的查看整个设备整体的信息,同时也无法展示与之相关联的设备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查看整个设备整体的报警信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综合监控报警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为每个需要监控的设备或是数据点建立一个对象模型,该对象模型包含了该设备或数据点的所有属性;

步骤2、根据轨道交通的需求将报警分为多种类别,为每种类型配置不同的报警参数及报警处理方式;

步骤3、根据需要设定报警联动组,将所有对象模型划分入不同的报警联动组;

步骤4、将各报警联动组与报警画面上显示的设备进行关联,在报警发生时,显示报警时的状态画面,并通过报警界面将报警数据以数据表格的形式进行展示;

步骤5、由用户对报警信息进行报警确认、报警数据历史化、报警数据统计。

优选地,所述报警确认是指用户对报警信息进行确认处理,确认后的报警信息会被标识成已确认。

优选地,所述报警数据历史化是指将已确认并且已恢复的报警信息转存为历史数据,以便用户对历史数据进行查询分析。

优选地,所述报警数据统计是指根据需求统计出用户需要关注的信息。

本发明将轨道交通综合监控所包含的子系统,如emcs、fas、acs、afc、pscada、ats、psd、tfds、cctv、pa、pis、nms等的监控进行对象模型化,可以对监控设备的报警、事件进行及时反馈,对报警设置进行可配置化,方便用户进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建立对象模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大致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更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下进行实施,给出了本发明的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轨道交通综合监控报警的处理方法包括轨道交通信息的对象模型化设计步骤;设备报警可配置化步骤;报警联动分组化步骤;报警画面展示步骤;报警处理步骤。

1)轨道交通信息的对象模型化设计步骤包括设备对象模型化、输入数据、输出数据。

设备对象模型化是为每个需要监控的设备或是数据点建立一个对象模型,该对象模型基本包含了该设备或是数据点的所有属性,包括静态的基础信息,例如:名称、设备编号等。并包括设备的动态信息,例如:设备状态、转速等;该对象模型所包含的属性均为组件化,可以根据需求配置不同的对象模型,例如可以为对象模型配置物理地址、报警处置或是事件归档等。

输入数据是指来源于存储的静态基础信息以及通过采集上来存储到实时数据库中的实时数据。

输出数据是包括报警界面展示、转存成历史数据的实时数据以及外围输出设备,例如:打印机等。

2)设备报警可配置化步骤包括报警分类、报警参数配置、报警处理配置。

报警分类根据轨道交通的需求将报警分为多种类别,每种类别的报警对应不同的告警声音、是否需要存储、告警颜色、告警优先级。

报警参数配置是指对应每种不同设备进行的配置,先关联该设备对应的报警分类,再对需要对用户展示的报警信息进配置,通过直接关联设备的静态基础信息来自动生成需要展示的报警展示信息,从而减少重复劳动的工作量。

报警处理配置是指对应每种不同设备进行报警处理的配置,涉及该报警是否需要进行联动操作,是否需要确认两种状态。

3)报警联动分组化步骤包括设立报警联动组、划分报警联动组。

设立报警联动组是指根据设计需求新建报警联动组分类。

划分报警联动组根据实际情况将需要联动的数据点划分进报警联动组内。

4)报警画面展示步骤包括报警数据关联、报警界面展示;

报警数据关联是指将报警数据与画面上的设备进行关联,在报警发生是能够联动画面上设备显示报警时的状态画面。

报警界面展示是指将报警数据以数据表格的形式进行展示,用户能够看到该报警数据的多个信息,例如报警事件、车站、系统、优先级、当前状态、报警描述、是否确认、数值、确认时间、确认人等。并且能够根据该报警数据所属报警分类展示不同的报警颜色或是发出不同的告警声音等。

5)报警处理步骤包括报警确认、报警数据历史化、报警数据统计。

报警确认是指用户能对报警信息进行确认处理,确认后的报警信息会被标识成已确认。

报警数据历史化是指将已确认并且已恢复的报警信息转存为历史数据,以便用户对历史数据进行查询分析。

报警数据统计是指可以根据需求统计出用户需要关注的信息,例如在某个时间段内哪个设备报警次数最多。

本发明对轨道交通监控进行对象模型化,可以对监控设备的报警、事件进行及时反馈,对报警设置进行可配置化,包括:

第一步,将轨道交通信息进行对象模型化,建立对象模型,以便用于之后的操作。

第二步,对已建立的对象模型进行功能化配置,根据该对象的实际情况,为其配置所需要的功能组件。可配置的组件有如下几个:

a)archivesettings(归档设置):是否需要进行归档管理。

b)alerthandling(报警设置):是否需要报警设置。

c)peripheryaddress(地址设置):是否需要配置物理地址。

d)smoothing(滤波处理):是否需要对数据进行滤波。

e)authorization(权限设置):是否具有权限进行修改。

第三步,根据点类表设置报警信息,报警信息包括:

a)报警信息展示:报警信息有对象模型中对应的静态信息拼接而成,由$安装位置$+$设备名称$+$设备编号$+$属性点名称$这四个部分组成。

b)报警等级:按照轻重缓急分成四个等级。

c)报警颜色:同报警等级分为四种颜色。

d)报警声音:同报警等级分为四种声音。

e)报警确认:报警信息进行确认后,需要对信息进行什么操作,像是报警产生联动,或是报警信息标识为已确认后消失。

f)报警归档:报警信息的归档设置。

第四步,报警界面展示,设置界面需要展示哪些字段。界面分为三块:

i.报警栏:显示当前未恢复的所有报警,无法进行条件查询。

ii.实时报警界面:显示当前未恢复的所有报警,可以进行条件查询。

iii.历史报警界面:显示所有报警包括历史报警,可以进行条件查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