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运输汽车和普通货物的两用运输车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44593发布日期:2018-06-08 20:48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铁路运输汽车和普通货物的两用运输车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路运输车辆,尤其涉及一种铁路运输汽车和普通货物的两用运输车体。



背景技术:

铁路运输是将商品小汽车从汽车产地运往销售地的重要运输方式之一,铁路上小汽车运输一般采用双层装载运输方式。我国铁路现有的SQ1、SQ2、SQ3K、SQ4、SQ5、SQ6等双层运输汽车专用车,均可双层运输轿车、SUV等小型乘用汽车和小型货车。这些车辆的车体均采用上、下两层底架结构,以实现双层装载汽车,并在车体两端设置端门供汽车装卸使用。但这些车型中除SQ4外,都只有双层运输汽车功能。SQ4型车设计上还可在下层装载40吨箱装或袋装货物,但是SQ4型车并没有设置侧门,车内也没有端墙承受箱装或袋装货物运输时的纵向李,需要采用较多的捆绑加固措施,装载、装卸极为不便。

铁路上怕受日晒、雨淋的箱装、袋装等普通货物,一般采用棚车或集装箱进行运输。铁路棚车主要有P62、P64、P64A、P70等车型,这些车型均为端墙、车顶、侧墙均焊接固定的封闭式结构,两侧侧墙中间各设有一扇侧开门用于货物装卸。但这些铁路棚车均不具备运输汽车的功能。

从运输需求看,我国汽车生产基地基本集中在东南沿海和东北、华北等地,西部地区特别是西北地区基本没有汽车整车生产基地,因此向西北、西南运输汽车的车辆只能重去空回,浪费了车辆和线路资源。另一方面,西部地区又生产大量农产品、化工产品等箱装、袋装物资,需要运往中、东部地区,但由于运力不足,大量物资被迫积压。因此现在急需一种具有双层运输小汽车和运输普通货物两种功能的铁路车辆。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铁路运输汽车和普通货物的两用运输车体,实现双层运输汽车和运输普通货物两用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铁路运输汽车和普通货物的两用运输车体,其特征在于,该车体包括:底架,竖直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架两侧的两侧墙,底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在两所述侧墙顶部的车顶,分别位于所述车体两端的两端门,设置在所述侧墙上的侧门,分别安装在所述车体内的两端部的两上层端部托架,和安装在所述车体内的多组上层中部托架;其中,每组所述上层中部托架均包括对称设置在两所述侧墙上的两所述上层中部托架;所述上层端部托架和上层中部托架均采用翻转式结构,能在水平位和竖直位之间转动。

所述上层端部托架包括对称固定设置在两所述侧墙上的两旋转座、两侧分别与两所述旋转座可转动地连接的托架体和分别通过上部安装在两所述侧墙的内侧面的两挂架;所述托架体能沿所述旋转座在竖直位和水平位之间转动;当所述托架体位于水平位时,所述挂架的下部能钩住所述托架体,使所述托架体稳定地位于水平位置。

所述上层端部托架还包括分别竖直设置在两所述侧墙的端部并向内凸出的两纵向挡梁,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架和两侧墙上的若干活动定位块,当所述活动定位块打开时能对所述托架体进行限位,使所述托架体稳定地处于垂直位或水平位。

所述上层端部托架还包括两端分别与所述托架体的下方两侧和所述底架的所述端梁两端相连接的两气液缓降缸。

所述上层中部托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侧墙内侧的中部旋转座、与所述中部旋转座活动连接的承载体和竖直设置在所述侧墙内侧的活动支座,所述承载体通过所述中部旋转座能相对于所述侧墙竖直方向转动,所述活动支座能相对于所述侧墙水平方向转动;当所述承载体转动至水平位时,能通过打开的所述活动支座支撑;所述承载体和活动支座均能转动至紧贴所述侧墙。

所述侧墙包括分散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架两侧的多根侧柱、分别与同一侧的所述侧柱的顶端固定连接的两上侧梁以及设置在所述侧柱和上侧梁之间的侧墙板,所述侧墙两端部还开设有能够通行叉车的装卸口。

所述侧门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装卸口处的所述上侧梁的外侧面的上导轨、固定设置在所述装卸口处的所述底架的外侧面的下导轨以及滑动设置在所述上导轨和下导轨之间的门体。

所述底架包括中梁、平行对称设置在所述中梁两侧的两侧梁、同时与所述中梁和侧梁的端部相连接的端梁以及铺设在所述中梁和侧梁上部的地板。

本发明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的一种铁路运输汽车和普通货物的两用运输车体,每侧侧墙两端部均设有侧门,方便普通货物从侧站台装载,相比现有棚车只在侧墙中部设置一个侧门,可提高装卸速度。2、本发明的一种铁路运输汽车和普通货物的两用运输车体,上层端部托架采用可翻转式结构,翻转至水平位作为上层汽车装载平台,翻转至竖直位时作为端墙承受普通货物在运输时的纵向力,普通货物运输时无需进行额外加固。3、本发明的一种铁路运输汽车和普通货物的两用运输车体,上层中部托架采用可翻转式结构,翻转至水平位可作为上层汽车装载平台,翻转至竖直位时贴紧侧墙,让出车内空间,供普通货物装载。4、本发明的一种铁路运输汽车和普通货物的两用运输车体,在车体两端仍设有端门供汽车装卸,汽车可方便地通过端站台自行装卸。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装载汽车位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装载普通货物位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底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侧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侧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上层端部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上层中部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铁路运输汽车和普通货物的两用运输车体100,其包括底架1、竖直固定连接在底架1两侧的两侧墙2、底部两侧分别焊接在两侧墙2顶部的车顶3、位于车体100两端的两端门4、分别设置在两侧墙2两端部的四侧门5、分别安装在车体100内的两端部的两上层端部托架6和安装在车体100内的多组上层中部托架7;车顶3为中部上拱式的钢板型钢组焊结构;运输汽车时可通过打开的端门4进行装卸,运输普通货物时可通过侧门5很方便地通过侧站台装卸;上层端部托架6可以在水平位和竖直位之间转动,当车辆运输汽车时,将上层端部托架6转动至水平位,作为端部上层汽车装载托架,当运输普通货物时,将上层端部托架6转动至竖直位,作为端墙承载普通货物的纵向力;每组上层中部托架7均包括对称设置在两侧墙2上的两上层中部托架7,上层中部托架7也可以在水平位和竖直位之间转动,当上层中部托架7转动至水平位时,可装载运输上层汽车,当运输普通货物时,将上层中部托架7转动至竖直位,让出车内空间方便货物装载。车体100的底部与转向架200、车钩缓冲装置300及制动装置400相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底架1包括中梁11、平行对称设置在中梁11两侧的两侧梁12、同时与中梁11和侧梁12的端部相连接的端梁13、以及铺设在中梁11和侧梁12上部的地板14,还包括多根与中梁11和侧梁12相连接的横向梁(图中未示出),可以加强底架1的强度。

上述实施例中,如图2、图3和图5所示,侧墙2包括侧柱21、上侧梁22和侧墙板23,多根侧柱21分别固定分布设置在底架1的两侧梁12上,两上侧梁22分别与两侧的侧柱21的顶端固定连接,侧墙板23设置在侧柱21与上侧梁22之间;侧柱21底端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底架1的侧梁12固定连接。侧墙2两端部还开设有可通行叉车的矩形装卸口24,以方便运输普通货物时通过侧站台装卸。

上述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侧门5包括上导轨51、下导轨52和门体53,上导轨51固定设置在装卸口24处上侧梁22的外侧面,下导轨52固定设置在装卸口24处底架1的侧梁12的外侧面,门体53滑动设置在上导轨51和下导轨52之间;门体53为单扇的钢板组焊结构,可以沿上导轨51和下导轨52向车体100中心移动以实现开门。

上述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上层端部托架6包括托架体61、旋转座62、挂架63、纵向挡梁64、活动定位块65和气液缓降缸66;托架体61为钢板型钢组焊的矩形结构,两个旋转座62分别对称固定设置在两侧墙2上,托架体61的两侧分别与两旋转座62可转动地连接,从而托架体61可沿旋转座62在竖直位和水平位间转动;两个挂架63分别通过上部安装在两侧墙2的上侧梁22的内侧面,当托架体61位于水平位时,挂架63的下部可钩住托架体61,使托架体61稳定地位于水平位置;两根纵向挡梁64分别竖直设置在两侧墙2的端部,并向内凸出,当托架体61转动至垂直位时起限位作用;若干活动定位块65分别设置在底架1和两侧墙2上,当活动定位块65打开时可对托架体61进行限位,使托架体61稳定地处于垂直位或水平位;两个气液缓降缸66的两端分别与托架体61的下方两侧和底架1的端梁13两端相连接,当托架体61向下翻转时可起到缓降作用。当车辆运输汽车时,将托架体61转动至水平位,作为端部上层汽车装载托架;当运输普通货物时,将托架体61转动至竖直位,作为端墙承载普通货物的纵向力。

上述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每个上层中部托架7包括中部旋转座71、承载体72和活动支座73,中部旋转座71与侧墙2的内侧固定连接,承载体72与两个中部旋转座71活动连接,从而通过中部旋转座71能相对于侧墙2转动;两个活动支座73竖直设置在侧墙2的内侧,并能相对于侧墙2水平转动;当承载体72转动至水平位时,可通过打开的活动支座73支撑,此时承载体72可装载运输上层汽车;当运输普通货物时,将活动支座73和承载体72均转动至紧贴侧墙2,让出车内空间方便货物装载。

上述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其中各部件的结构、设置位置及其连接方式等都是可以有所变化的,凡是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等同变换和改进,均不应排除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