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观光火车小曲线减磨转向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41285阅读:972来源:国知局
一种观光火车小曲线减磨转向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车辆转向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观光火车小曲线减磨转向架。



背景技术:

转向架作为轨道车辆的一个重要部件,其作用是用来承载车辆、提供牵引力、减震和导向。目前,国内各景区现有运营轨道观光列车的走行部转向架,均采用的是整体式结构,即转向架侧架与摇枕为一体,轮对通过轴箱与侧架连接,当车辆通过曲线时,只有轴箱与侧架之间产生相对的横向位移,转向架通过车轮与钢轨硬性蠕滑,车辆强直通过曲线,钢轨和车轮磨耗严重,钢轨、车轮更换频繁,乘客乘坐舒适性差。观光小火车轨道线路一般采用轻轨,相对标准铁路线路质量较差,曲线不圆顺、三角坑、钢轨侧倾、轨缝不均匀等缺陷明显,特别是车辆通过三角坑段,整体转向架会产生“三条腿”现象,严重时直接影响行车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观光火车小曲线减磨转向架,能够有效地减少轮轨之间的磨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观光火车小曲线减磨转向架,包括侧架、摇枕、轴箱和轮对系统,所述轮对系统通过所述轴箱安装在所述侧架上,所述侧架上设置有侧架立柱和侧架弹簧承台,所述摇枕安置在所述侧架立柱内,所述摇枕与所述侧架通过摇枕压板预压紧连接,所述摇枕与所述侧架之间设置有摇枕耳挡,所述摇枕耳挡与所述侧架立柱间隙连接,所述摇枕耳挡与所述摇枕刚性连接,所述侧架弹簧承台上焊接有减震垫护管,所述减震垫护管内设置有减震垫,所述摇枕和所述减震垫之间设置有摇枕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轴箱和所述侧架之间设置轴箱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摇枕弹簧与所述减震垫护管之间设置有减震垫垫板。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有效地减少轮轨之间的磨损,适应更小的轨道线路曲线半径,拓宽轨道观光火车的使用范围,提高减震性能,增加车辆乘客的舒适性。更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列车通过曲线段时,两轮对内外侧可产生一定变量的夹角,使转向架顺利通过曲线,转向架与车体发生相对转动,轮对与钢轨直接产生蠕滑作用两条轮对产生相对角度,同时向里和向外横向移动,减少转向架通过曲线时的硬直现象。摇枕相对两端侧架产生角度和横向移动,提高转向架轮对通过适应小曲线能力,减小车辆通过曲线半径。

2、侧架、摇枕弹簧均为内外组合弹簧,构成真正的二系弹簧减震系统,左右侧架分别减震,震动在不同频率,提高了转向架对车体的减震效果。

3、两侧钢轨轨面存在高度差时,两侧架与摇枕可同向转动和侧移,轮对左右侧分别垂直于轨面,与轨面充分接触并减少车体倾角。

4、车辆通过线路三角坑地段时,两侧架相对摇枕可独立转动,左右侧架分别平行于轨道,使四个车轮与轨道相对充分接触,避免悬空现现象。

5、转向架各轮对受力均衡,车辆制动或驱动时,轮对踏面与钢轨顶面充分接触,提高摩擦系数,保证轮轨之间有足够的粘着制动力和粘着牵引力。

6、转向架与钢轨接触的变化,减小轮轨件摩擦,进而减少了钢轨和车轮的磨耗,延长钢轨和车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剖面示意图

图中:

1、侧架 2、轮对系统 3、轴箱

4、摇枕 5、摇枕压板 6、摇枕耳挡

7、摇枕弹簧 71、摇枕弹簧内圈 72、摇枕弹簧外圈

8、侧架弹簧承台 9、减震垫护管 10、轴箱弹簧

11、侧架立柱 12、减震垫垫板 13、减震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观光火车小曲线减磨转向架,包括侧架1、摇枕4、轴箱3和轮对系统2,轮对系统2通过轴箱3安装在侧架1上,轴箱3内部通过轴承与车轴连接,轴箱3通过侧架1的轴箱切口和轴箱压板与侧架1连接,侧架1上设置有侧架立柱11和侧架弹簧承台8,摇枕4安置在侧架立柱11内,摇枕4与侧架1通过摇枕压板5预压紧连接,摇枕4与侧架1之间设置有摇枕耳挡6,摇枕耳挡6与侧架立柱11采用切口导框形式间隙连接,摇枕耳挡6与摇枕4刚性焊接,侧架弹簧承台8上焊接有减震垫护管9,减震垫护管9内设置有橡胶垫板减震垫13,摇枕4和减震垫13之间设置有摇枕弹簧7,摇枕弹簧内圈71设置在侧架弹簧承台8的支柱上,摇枕弹簧内圈72与减震垫垫板12相接触。

轴箱3和侧架1之间设置轴箱弹簧10。

减震垫13与减震垫护管9之间设置有减震垫垫板12。

本实例的工作过程:台车通过曲线时,曲线内侧轮对轴箱相互靠近、外侧轴箱相互远离,使两轮对产生相对的矢量夹角轮对中心线尽量与轨道中心线垂直,轮对轮缘与钢轨内侧面平行,减小磨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有效地减少轮轨之间的磨损,适应更小的轨道线路曲线半径,拓宽轨道观光火车的使用范围,提高减震性能,增加车辆乘客的舒适性。更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列车通过曲线段时,两轮对内外侧可产生一定变量的夹角,使转向架顺利通过曲线,转向架与车体发生相对转动,轮对与钢轨直接产生蠕滑作用两条轮对产生相对矢量夹角,轮对可同时向里和向外横向移动,减少转向架通过曲线时的硬直现象。摇枕相对两端侧架产生夹角和横向移动,提高转向架轮对通过适应小曲线能力,减小车辆通过曲线半径。

2、侧架、摇枕弹簧均为内外组合弹簧,构成真正的二系弹簧减震系统,左右侧架分别减震,轮对两侧可在不同频率震动,提高了转向架对车体的减震效果。

3、两侧钢轨轨面存在高度差时,两侧架与摇枕可同向转动和侧移,轮对左右侧分别垂直于轨面,与轨面充分接触并减少车体倾角。

4、车辆通过线路三角坑地段时,两侧架相对摇枕可独立转动,左右侧架分别平行于轨道,车轮与轨道相对接触充分,避免悬空现现象。

5、转向架各轮对受力均衡,车辆制动或驱动时,轮对踏面与钢轨顶面充分接触,提高摩擦系数,保证轮轨之间有足够的粘着制动力和粘着牵引力。

6、转向架与钢轨接触的变化,减小轮、轨件摩擦,进而减缓钢轨和车轮的磨耗,延长钢轨和车轮的使用寿命。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