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车辆的起吊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77017发布日期:2018-07-20 19:22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的起吊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跨座式单轨车辆因具有地形地貌适应性强、土地占用少、透光性好,乘客视野开阔、走行部采用橡胶轮噪音低、震动小、建设周期短、相对成本低的优势,成为中小城市、山地城市和地质复杂城市轨道交通的首选型式之一。目前该项技术已在美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有广泛运用,但在国内尚处于起步初期,仅重庆市具有成熟运营业绩。现有的跨座式单轨车辆均采用中心牵引的方式牵引力的传递。对车辆进行起吊时,需要设置独立的起吊定位机构,如专利文献1(CN204279471U)和专利文献2(CN106114546A)中公开的起到定位机构,而起吊机构的使用频率极低,在整个车辆的运营期间内几乎处于闲置的状态,设置独立的起吊机构增加了车辆的成本和重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避免车辆的起吊定位装置在运营期间闲置,减轻车辆的重量,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的起吊定位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轨道车辆的起吊定位装置,其包括固定设置在车体底架上的四个牵引座,所述四个牵引座关于车体的纵向中心线对称且关于车体的横向中心线对称,所述牵引座具有用于起吊定位的倾斜边。

所述牵引座包括有顶板和固定设置在所述顶板下表面的连接板和侧板,所述顶板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连接板与所述顶板之间的夹角为80°-90°,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至少两块相互平行的所述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连接板之间的夹角为80°-90°,所述侧板垂直于所述顶板,所述顶板通过紧固件固定在车体底架上,所述侧板平行于车辆的纵向方向,所述侧板具有一倾斜边,所述侧板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在沿着远离所述连接板的方向上逐渐减小。需要说明的是:纵向方向是车辆的行驶方向,横向方向是水平面内垂直于纵向方向的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倾斜边与顶板的夹角为25°-70°。

进一步地,所述侧板与侧板之间固定设置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也与顶板固定连接。加强板的设置可以加强侧板之间以及侧板与顶板之间的连接强度,有利于提高牵引座的刚度和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顶板、侧板连接板和加强板均采用钢板。

进一步地,所述顶板、侧板、连接板和加强板通过焊接的方式相互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利用车体底架上固定设置的四个牵引座的倾斜边来定位起吊用的两根绳索,牢固可靠,便于绳索的架设和取出,该牵引座用于连接固定转向架上的牵引杆,从而省去了单独的车体起吊定位机构,节省了成本,减轻了车重。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牵引座安装于车底底架上的示意图;

图2为牵引座的立体图;

图3为牵引座的仰视图;

图4为牵引座的侧视图;

图5为俯视车辆时车体底架和转向架的示意图;

图6为俯视车辆时车辆起吊的起吊点示意图;

图7为侧视车辆时车辆起吊的起吊点示意图。

图中:牵引座1、车体2、牵引杆3、顶板11、连接板12、侧板13、倾斜边131、安装孔14、连接孔15、加强板16、C型槽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5,一种轨道车辆的起吊定位装置,其包括固定设置在车体底架上的四个牵引座1,所述四个牵引座1关于车体2的纵向中心线对称且关于车体的横向中心线对称,所述牵引座包括有顶板11和固定设置在所述顶板11下表面的连接板12和侧板13,所述顶板11上设置有安装孔14,所述连接板12与所述顶板11之间的夹角为80°-90°,所述连接板12上设置有连接孔15,所述连接板12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至少两块相互平行的所述侧板13,所述侧板13与所述连接板12之间的夹角为80°-90°,所述侧板13垂直于所述顶板11,所述顶板11通过紧固件与车体底架上的C型槽17固定,所述侧板13平行于车辆的纵向方向,所述侧板13具有一倾斜边131,所述侧板13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在沿着远离所述连接板12的方向上逐渐减小。需要吊装车辆时,参见图6-7,将牵引杆3和牵引座1分离,两根绳索分别定位在两个牵引座1的倾斜边131处,从而实现对车辆的吊装定位。车辆运营时,牵引座与牵引杆相连,用于将转向架的动力传递给牵引座。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吊装定位装置,不需要单独设置独立的吊装定位机构,节省了成本,减轻了车重。

优选地,所述倾斜边131与顶板11的夹角为25°-70°。

优选地,所述侧板13与侧板13之间固定设置有加强板16,所述加强板16也与顶板11固定连接。加强板16的设置可以加强侧板13之间以及侧板13与顶板11之间的连接强度,有利于提高牵引座1的刚度和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顶板11、侧板13、连接板12和加强板16均采用钢板。

优选地,所述顶板11、侧板13、连接板12和加强板16通过焊接的方式相互固定。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