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架构架、转向架及单轨列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62106发布日期:2019-07-24 12:25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转向架构架、转向架及单轨列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向架构架、转向架及单轨列车。



背景技术:

跨坐式单轨作为一种短距离、适应中小客流量的轨道交通系统,具有建设费用低、轮轨接触噪声小、能够适应很小曲线半径和较大坡道等方面的优点,特别适应山城、中小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

转向架是单轨列车的重要组成部件,其用于承载车体的全部重量,并保证单轨列车能顺利的通过弯道。一般来说,转向架均包括有构架以及安装在构架上的牵引装置、减振装置、轮对以及制动装置等。

但是,现有的单轨列车的构架均是将横梁的两端分别焊接在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梁的侧面,并将下支臂焊接在侧梁的底端。而为了降低转向架的重量,构架的侧梁和横梁通常又采用的是箱梁的结构,这就导致了焊接而成的构架的强度比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向架构架、转向架及单轨列车,可提高转向架构架的强度并实现轻量化。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转向架构架,包括:横梁、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梁以及两个下支臂,所述侧梁和所述横梁均为箱型结构;

所述侧梁的中部的顶面向内凹陷形成有安装凹槽;

所述横梁设置在两个所述侧梁之间,且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插设在两个所述侧梁的安装凹槽内;

两个所述下支臂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侧梁的外侧,且所述下支臂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侧梁夹持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所述第一连接部插设在靠近该下支臂的其中一个所述侧梁的所述安装凹槽内、并与插设在同一个所述安装凹槽内的所述横梁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横梁、所述侧梁和所述下支臂组焊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侧梁的底面与所述下支臂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板。

进一步地,所述转向架构架还包括两个端梁;

两个所述端梁的其中一个的两端分别穿设在两个所述侧梁的前端所开设的前端通孔内、并与两个所述侧梁焊接在一起;

两个所述端梁中的另外一个的两端分别穿设在两个所述侧梁的后端所开设的后端通孔内、并与两个所述侧梁焊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顶面设置有横向减振器安装座和横向挡组成安装座,所述横向挡组成安装座位于所述横向减振器安装座的下方;

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侧面设置有垂向减振器安装座、且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上的两个所述垂向减振器安装座斜对称设置;

所述下支臂的顶端设置有空气弹簧安装座;

所述下支臂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制动夹钳安装座、且两个所述下支臂的侧面上的两个第一制动夹钳安装座斜对称设置;

所述下支臂的底端设置有稳定轮安装座。

进一步地,所述横梁上设置有两个斜对称的牵引拉杆组成安装座。

进一步地,所述侧梁的顶面设置有两个对称的轴箱组成安装座;所述侧梁的外侧面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导向轮组成安装座。

进一步地,所述侧梁的顶面设置有第二制动夹钳安装座、且两个所述侧梁的顶面上的所述第二制动夹钳安装座斜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向架构架,通过设置横梁、侧梁和下支臂,可有效地提高组件的局部强度,合理分配应力分布,降低转向架构架的重量,实现了构架的轻量化;横梁、侧梁和下支臂分别组成一个单独的模块,便于生产,方便组装,有利于提高生产和组装效率;并且通过在转向架构架上设置不同部件的安装座,实现转向架的零部件快速拆装。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转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所述的转向架构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向架,其构架通过设置横梁、侧梁和下支臂,可有效地提高组件的局部强度,合理分配应力分布,降低转向架构架的重量,实现了构架的轻量化;横梁、侧梁和下支臂分别组成一个单独的模块,便于生产,方便组装,有利于提高生产和组装效率;并且通过在转向架构架上设置不同部件的安装座,实现转向架的零部件快速拆装。

本实用新型再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单轨列车,包括如上所述的转向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轨列车,其转向架构架通过设置横梁、侧梁和下支臂,可有效地提高组件的局部强度,合理分配应力分布,降低转向架构架的重量,实现了构架的轻量化;横梁、侧梁和下支臂分别组成一个单独的模块,便于生产,方便组装,有利于提高生产和组装效率;并且通过在转向架构架上设置不同部件的安装座,实现转向架的零部件快速拆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向架构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向架构架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向架构架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向架构架的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向架构架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

100-横梁

101-牵引拉杆组成安装座

200-侧梁

21-安装凹槽

201-轴箱组成安装座

202-导向轮组成安装座

203-第二制动夹钳安装座

300-下支臂

301-横向减振器安装座

302-横向挡组成安装座

303-垂向减振器安装座

304-空气弹簧安装座

305-第一制动夹钳安装座

306-稳定轮安装座

31-第一连接部

32-第二连接部

33-加强筋板

400-端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向架构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向架构架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向架构架的主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向架构架的左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向架构架的仰视图,参考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转向架构架,包括:横梁100、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梁200以及两个下支臂300,侧梁200和横梁100均为箱型结构。

侧梁200的中部的顶面向内凹陷形成有安装凹槽21;横梁100设置在两个侧梁200之间,且横梁100的两端分别插设在两个侧梁200的安装凹槽21内;两个下支臂300分别设置在两个侧梁200的外侧,且下支臂300包括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侧梁200夹持在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之间,第一连接部31插设在靠近该下支臂300的其中一个侧梁200的安装凹槽21内、并与插设在同一个安装凹槽21内的横梁100抵接。

需要说明的是,转向架是单轨列车重要的组成部件,转向架构架是转向架的关键零部件,是承载和传力元件,也是转向架其它零部件的安装基础。转向架构架在运动过程中不仅要支撑车体,而且需要传递车体与车轮间的牵引力、制动力等各种横向、纵向、垂向力,转向架构架的可靠性直接影响车辆的运行品质和行车安全。

本实施例中,转向架构架主要包括横梁100、侧梁200和下支臂300,横梁100位于两个相对的侧梁200之间,横梁100和侧梁200共同组成“H”型结构。其中,侧梁200是转向架构架的主要承载梁,是传递垂向力、纵向力和横向力,以及固定轮对位置的主要构件。横梁100用来保证构架在水平面内的刚度,保持各轴的平行并起到一定的承托作用。下支臂300用于支承侧梁200

其中,横梁100为钢板焊接的箱型结构,侧梁200为钢板焊接的鱼腹型箱型结构,下支臂300为钢板焊接的“F”型箱型结构。箱型结构有利于减轻整体重量,且可以在侧梁200、横梁100和下支臂300内部分别设置加强筋板,以有效地提高组件的局部强度,合理分配应力分布,降低转向架构架的重量。

具体地,侧梁200的中部的顶面向内凹陷形成有安装凹槽21,横梁100的两端分别插设在两个侧梁200的安装凹槽21的内侧,安装凹槽21用于实现横梁100和侧梁200的组焊。安装凹槽21还用于容纳下支臂300的第一连接部31,第一连接部31插设并组焊在安装凹槽21的外侧,并与横梁100的端部抵接。下支臂300整体安装在侧梁200的外侧,其第一连接部31位于侧梁200的顶面向内凹陷形成的安装凹槽21内,其第二连接部32则与侧梁200的底面抵接。由于侧梁200、横梁100和下支臂300分别组成一个单独的模块,每个模块都可以单独进行生产,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转向架构架还包括两个端梁400;两个端梁400的其中一个的两端分别穿设在两个侧梁200的前端所开设的前端通孔内、并与两个侧梁200焊接在一起;两个端梁400中的另外一个的两端分别穿设在两个侧梁200的后端所开设的后端通孔内、并与两个侧梁200焊接在一起。横梁100、侧梁200和端梁400共同组成“日”字型结构。端梁400用来进一步保证构架在水平面内的刚度,保持各轴的平行并起到一定的承托作用。

本实施例提供的转向架构架的组装过程为,将两个下支臂300分别从侧梁200的外侧插入两条侧梁200的安装凹槽21中,然后将横梁100在侧梁200内侧放入侧梁200的安装凹槽21中;将横梁100、侧梁200和下支臂300进行组焊,形成转向架构架的主体结构,再将端梁400从侧梁200的端部分别插入,进行焊接,以提高转向架构架的刚度。最后将加强筋板33焊接到下支臂300和侧梁200的焊缝连接处,以提高连接处的整体强度。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连接部31的顶面设置有横向减振器安装座301和横向挡组成安装座302,横向挡组成安装座302位于横向减振器安装座301的下方;第一连接部31的侧面设置有垂向减振器安装座303、且两个第一连接部31上的两个垂向减振器安装座303斜对称设置;下支臂300的顶端设置有空气弹簧安装座304;下支臂300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制动夹钳安装座305、且两个下支臂300的侧面上的两个第一制动夹钳安装座305斜对称设置;下支臂300的底端设置有稳定轮安装座306。

其中,横向减震器安装座301用于安装横向减震器,垂向减震器安装座303用于安装垂向减震器,横向减振器和垂向减振器分别用于衰减车辆运行过程中垂向和横向的冲击振动。横向挡组成安装座302用于安装横向挡组成,横向挡用于限制车辆过大的横向位移,保证车辆运行不超过限界要求。空气弹簧安装座304用于安装空气弹簧,第一制动夹钳安装座305用于安装第一制动夹钳组成,稳定轮安装座306用于安装稳定轮。其中,空气弹簧用于支撑车体,提高车辆运行的舒适性稳定轮用于提供车辆运行时侧滚稳定力。

此外,横梁100上设置有两个斜对称的牵引拉杆组成安装座101。牵引拉杆组成安装座101用于安装牵引拉杆组成。牵引拉杆组成用于为车辆运行提供纵向牵引力。

进一步地,侧梁200的顶面设置有两个对称的轴箱组成安装座201;侧梁200的外侧面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导向轮组成安装座202。其中,轴箱组成安装座201用于安装轴箱组成,轴箱组成用于承受车辆的重量,传递各方向的作用力;轴箱装设在车轴的轴颈上,用来安设轴承,将轮对和构架联系在一起,使轮对沿钢轨的滚动转化为车体沿线路的平动。导向轮组成安装座202用于安装导向轮组成。其中,导向轮用于提供车辆运行的导向力。

侧梁200的顶面设置有第二制动夹钳安装座203、且两个侧梁的顶面上的第二制动夹钳安装座203斜对称设置。第二制动夹钳安装座203和第一制动夹钳安装座305的结构和作用相同,均用于安装制动夹钳,仅安装位置存在不同。其中,制动夹钳与制动盘配合,用于使列车制动,以保证行车安全,充分发挥牵引力,增大列车牵引重量,提高列车运行速度,提高列车的区间通过能力。

本实施例给出了一种轻量化、模块化的新型跨坐式单轨转向架构架。通过对转向架构架结构的优化;通过在构架上设置不同部件的安装座,实现转向架的零部件快速拆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向架构架,通过设置横梁、侧梁和下支臂,可有效地提高组件的局部强度,合理分配应力分布,降低转向架构架的重量,实现了构架的轻量化;横梁、侧梁和下支臂分别组成一个单独的模块,便于生产,方便组装,有利于提高生产和组装效率;并且通过在转向架构架上设置不同部件的安装座,实现转向架的零部件快速拆装。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转向架,包括如上所述的转向架构架。

其中,所述转向架构架包括:横梁100、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梁200以及两个下支臂300,侧梁200和横梁100均为箱型结构;侧梁200的中部的顶面向内凹陷形成有安装凹槽21;横梁100设置在两个侧梁200之间,且横梁100的两端分别插设在两个侧梁200的安装凹槽21内;两个下支臂300分别设置在两个侧梁200的外侧,且下支臂300包括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侧梁200夹持在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之间,第一连接部31插设在靠近该下支臂300的其中一个侧梁200的安装凹槽21内、并与插设在同一个安装凹槽21内的横梁100抵接。

第一连接部31的顶面设置有横向减振器安装座301和横向挡组成安装座302,横向挡组成安装座302位于横向减振器安装座301的下方;第一连接部31的侧面设置有垂向减振器安装座303、且两个第一连接部31上的两个垂向减振器安装座303斜对称设置;下支臂300的顶端设置有空气弹簧安装座304;下支臂300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制动夹钳安装座305、且两个下支臂300的侧面上的两个第一制动夹钳安装座305斜对称设置;下支臂300的底端设置有稳定轮安装座306。此外,横梁100上设置有两个斜对称的牵引拉杆组成安装座101。进一步地,侧梁200的顶面设置有两个对称的轴箱组成安装座201;侧梁200的外侧面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导向轮组成安装座202。侧梁200的顶面设置有第二制动夹钳安装座203、且两个侧梁的顶面上的第二制动夹钳安装座203斜对称设置。

其中,横向减振器安装座301、横向挡组成安装座302、垂向减振器安装座303、空气弹簧安装座304、第一制动夹钳安装座305、稳定轮安装座306、牵引拉杆组成安装座101、轴箱组成安装座201、导向轮组成安装座202和第二制动夹钳安装座203,分别用于安装横向减振器、横向挡组成、垂向减振器、空气弹簧、制动夹钳、稳定轮、牵引拉杆组成、轴箱组成、导向轮组成和制动夹钳。

并且,横向减振器、横向挡组成、垂向减振器、空气弹簧、制动夹钳、稳定轮、导向轮组成和制动夹钳均为单独的安装模块,轴箱组成则与电机组成、齿轮箱组成、车轴、走行轮组成、制动盘组成等部件组成单独的轮对驱动模块,实现列车的驱动。牵引拉杆组成则与牵引梁组成等部件,组成中央牵引模块。通过将各个部件进行模块化设计,在更换易磨损部件时不需要复杂的拆解过程就能将整个模块进行拆解,换装新的模块就能完成转向架易损部件的更换,实现了转向架的快速维修,减少了维修的周期和成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向架,其构架通过设置横梁、侧梁和下支臂,可有效地提高组件的局部强度,合理分配应力分布,降低转向架构架的重量,实现了构架的轻量化;横梁、侧梁和下支臂分别组成一个单独的模块,便于生产,方便组装,有利于提高生产和组装效率;并且通过在转向架构架上设置不同部件的安装座,实现转向架的零部件快速拆装。

实施例三

本实用新型再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单轨列车,包括如上所述的转向架。

跨坐式单轨作为一种短距离、适应中小客流量的轨道交通系统,具有建设费用低、轮轨接触噪声小、能够适应很小曲线半径和较大坡道等方面的优点,特别适应山城、中小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

转向架是单轨列车中最为重要的部件之一,其主要作用包括:增加车辆的载重、长度和容积、提高列车的运行速度;保证在正常运行条件下,车体都能可靠地坐落在转向架上,并通过轴承装置使车轮沿钢轨的滚动转化为车体沿线路运行的平动;支撑车体,承受并传递从车体至车轮之间或从轮轨至车体之间的各种载荷及作用力,并使轴重均匀分配;保证车辆安全运行,能灵活地沿直线线路运行及顺利地通过曲线;转向架的结构要便于弹簧减振装置的安装,使之具有良好的减振特性,以缓和车辆和线路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小振动和冲击,减小动应力,提高车辆运行平稳性和安全性;充分利用轮轨之间的粘着,传递牵引力和制动力,放大制动缸所产生的制动力,使车辆具有良好的制动效果,以保证在规定的距离之内停车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单轨列车,其转向架构架通过设置横梁、侧梁和下支臂,可有效地提高组件的局部强度,合理分配应力分布,降低转向架构架的重量,实现了构架的轻量化;横梁、侧梁和下支臂分别组成一个单独的模块,便于生产,方便组装,有利于提高生产和组装效率;并且通过在转向架构架上设置不同部件的安装座,实现转向架的零部件快速拆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所使用的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顶端”、“底端”、“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轴向”、“周向”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位置或原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为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者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使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