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输U型或箱型预制梁的铁路运输车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54271发布日期:2019-11-16 00:30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一种运输U型或箱型预制梁的铁路运输车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铁路运输设备设计制造技术领域,尤其属于铁路运输车辆设计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铁路车辆中的运输大吨位预制梁的铁路运输组合车组。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桥梁建设时用到u型或箱型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梁,目前运输t型预制梁车组载重146.3吨、预制梁跨度32米,为适应大跨度、超重量单片u型或箱型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梁的运输,需要设计研制一种运输能力不大于250吨,跨度小于50m的u型或箱型预制梁运输车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承载能力强、承载面低、装卸方便,适用于大跨度、大吨位单片u型或箱型预制梁的运输车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运输u型或箱型预制梁的铁路运输车组,车组由多个运输单元组成,每个运输单元至少包括两个承重单元和一个连接单元;每个承重单元由两辆承载小车和一组承载车架构成,承载车架位于两辆承载小车的首尾端部的上方与承载小车相连;连接单元采用多功能平车并联接前后承重单元组成运输单元。

所述运输单元由顺序联接运输的承重单元、连接单元串联构成运输车组;或每个运输单元由两个承重单元和一个连接单元构成一组、多组运输单元再联接构成运输车组。

所述承载小车由底架组成、车钩缓冲装置、制动装置、转向架构成。

底架采用单端牵引梁的鱼刺型,中梁承载结构;由端梁、中梁、枕梁、侧梁、中央横梁组成。端梁位于底架装有车钩缓冲装置的一端;枕梁靠近端梁平行设置,其两端与侧梁和中梁分别组焊连接;中梁位于底架纵向的中间部位,其中心上表面组装有上心盘,与承载车架端部中心处的下心盘对应;侧梁平行于中梁且位于端梁和枕梁间;中央横梁位于底架横向的中部位置,并与中梁焊接,其两侧组装有滚子间隙上旁承。

车钩缓冲装置采用单套符合aar标准轮廓的车钩缓冲装置。

制动装置包括符合uic标准的风制动装置和手制动装置。

转向架采用铸钢三大件式稳定型转向架,结构成熟可靠。

所述承载车架由承载大底架与转向盘组成。

承载大底架采用整体倒帽型受力框架结构,由中梁、侧梁、枕梁、横梁、中央横梁、地板组成。中梁采用双腹板变截面箱型结构,位于大底架纵向中间位置,其两端组装下心盘,中间位置组装上心盘,分别与承载小车的上心盘和转向盘的下心盘对应。侧梁采用工字型变截面梁,位于大底架两侧。枕梁采用双腹板等截面箱型结构,位于大底架两端,其两端分别与中梁、侧梁组焊连接。中央横梁位于大底架横向中心位置,采用等截面箱型结构,其两端与中梁、侧梁组焊连接。横梁位于枕梁与中央横梁之间,采用等截面箱型结构,其两端与中梁、侧梁组焊连接。在倒帽型结构最低处上表面装配转向盘,有效降低承载面,有效提高车组运输能力。

转向盘包括底座、夹紧装置。底架采用方形蜂窝状截面结构,由上、下盖板,腹板、加强板等组焊而成,在上、下盖板之间组焊多组腹板,腹板之间采用加强板连接,形成整体受力结构。夹紧装置由支撑座和拉杆构成多自由三连杆结构,支撑座位于底座两端,并与底座组焊连接;拉杆组成位于支撑座的内侧,与底座组焊连接,与支撑座转轴连接。

所述多功能平车位于一个运输单元中央位置,前后分别与承载小车连接;所述多功能平车由底架,制动装置,车钩缓冲装置、旋锁装置、转向架组成。

多功能平车的底架由端梁、枕梁、中梁、侧梁、横梁、中央横梁;端梁位于底架两端并安装有车钩缓冲装置;枕梁靠近端梁平行设置,其两端与侧梁和中梁分别组焊连接,中梁位于底架纵向方向的中间位置;侧梁位于底架两侧,与中梁平行;中央横梁位于底架横向方向的中间位置与中梁、侧梁组焊连接;横梁位于枕梁与中央横梁之间,其两端与侧梁和中梁分别组焊连接。

多功能平车的制动装置包括符合uic标准的风制动装置;车钩缓冲装置采用单套符合aar标准轮廓的车钩缓冲装置;旋锁装置采用伸缩式旋锁,布置在端梁、横梁、中央横梁两侧;转向架采用铸钢三大件式稳定型转向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承载小车采用单端牵引梁鱼刺型、中梁承载结构的平车车体,组装单套车钩缓冲装置,不仅节省了新车购置费用,降低车辆自重,而且减少了维修费用,有效提高车组承载能力和运输效益。

2.本发明的承载车架采用倒帽型整体受力结构的大底架,并在大底架的最低处设置转向盘,降低车组承载面高度,提高运输能力,解决预制梁转向问题。

3.本发明的多功能平车组装伸缩式旋锁装置,其结构简单。车组解散后该车可作为普通平车编组于普通货物列车中,装载集装箱或其他货物,提高车辆的运用率。该多功能平车也可采用普通平车,作为连接单元。

4.本发明车体为全钢焊接结构,主要梁件和板件采用高强度耐大气腐蚀钢,以增强防腐性能,提高车辆使用寿命,延长车辆检修周期,减轻维护工作量和运输成本。

5.本发明采用符合aar标准下作用式e/f型重载标准车钩以及配套的缓冲器和钩尾框,满足重型货车的运用要求。

6.本发明采用铸钢三大件稳定型转向架,结构成熟,提高车组的可靠性。

7.本发明亦可由2个或多个承重单元,置于车组首尾两端,和若干个连接单元组成,组合方式灵活,满足不同跨度、不同重量的运输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承载小车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承载车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多功能平车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识:1-承载小车,2-承载车架,3-多功能平车,4-u型或箱型预制梁;1.1-车钩缓冲装置,1.2-转向架,1.3-制动装置,1.4-底架组成;2.1-承载大底架,2.2-转向盘;3.1-平车底架组成,3.2-平车制动装置,3.3-旋锁装置,3.4-平车转向架,3.5-平车车钩缓冲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是对本发明原理的进一步说明,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与本发明相同或类似技术均没有超出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结合附图。

结合图1~图4,本发明提供一种运输u型或箱型预制梁的铁路运输车组,车组由多个运输单元组成,每个运输单元至少包括两个承重单元和一个连接单元;每个承重单元由两辆承载小车1和一组承载车架2构成,承载车架2位于两辆承载小车1的首尾端部的上方与承载小车1相连;连接单元采用多功能平车3并联接前后承重单元组成运输单元。

本发明一种运输组合方式是运输单元由顺序联接运输的承重单元、连接单元串联构成运输车组;即由两辆承载小车1和一组承载车架2构成的承重单元与多功能平车3构成的连接单元联接并重复循环排列组成运输结构。

本发明另一种运输组合是每个运输单元由两个承重单元和一个连接单元构成一组、多组运输单元再联接构成运输车组。如图1所示,本例如图所示联接组合结构,即每个承重单元由两辆承载小车1和一组承载车架2构成,连接单元采用多功能平车3并联接前后承重单元组成一组运输单元,多组运输单元再联接构成运输车组。

承载小车1由车钩缓冲装置1.1、转向架1.2、制动装置1.3、底架组成1.4构成。底架1.4采用单端牵引梁的鱼刺型,中梁承载结构。由端梁、中梁、枕梁、侧梁、中央横梁组成。端梁位于底架一端并安装有车钩缓冲装置1.1;枕梁靠近端梁平行设置,其两端与侧梁和中梁分别组焊连接;中梁位于底架纵向的中间部位,其中心上表面组装有上心盘,与承载车架2端部中心处的下心盘配套使用;侧梁平行于中梁且位于端梁和枕梁间;中央横梁位于底架横向的中部位置,并与中梁焊接,其两侧组装有滚子间隙上旁承。车钩缓冲装置1.1采用单套符合aar标准轮廓的车钩缓冲装置。制动装置1.3包括符合uic标准的风制动装置和手制动装置。所述的转向架1.2采用铸钢三大件式稳定型转向架,结构成熟可靠。

承载车架2由承载大底架2.1与转向盘2.2组成。承载大底架2.1采用整体倒帽型受力框架结构,由中梁、侧梁、枕梁、横梁、中央横梁、地板组成。中梁采用双腹板变截面箱型结构,位于大底架2.1纵向中间位置,其两端组装下心盘与承载小车的上心盘对应使用,其中间位置组装上心盘,与转向盘的下心盘对应使用;侧梁采用工字型变截面梁,位于大底架2.1两侧;枕梁采用双腹板等截面箱型结构,位于大底架2.1两端,其两端分别与中梁、侧梁组焊连接,中央横梁位于大底架2.1横向中心位置,采用等截面箱型结构,其两端与中梁、侧梁组焊连接;横梁位于枕梁与中央横梁之间,采用等截面箱型结构,其两端与中梁、侧梁组焊连接。在倒帽型结构最低处装配转向盘2.2,有效降低承载面,提高车组运输能力。转向盘2.2包括底座、夹紧装置、拉杆组成。底座采用方形蜂窝状断面结构,由上、下盖板,腹板、加强板等组焊而成,在上、下盖板之间组焊多组腹板,腹板之间采用加强板连接,形成整体受力结构。夹紧装置由支撑座和拉杆构成多自由度三连杆结构,支撑座位于底座两端,并与底座组焊连接;拉杆位于支撑座的内侧,与底座组焊连接,与支撑座转轴连接。通过调整拉杆的长度,达到紧固u型/箱型预制梁的目的。

多功能平车3由平车底架组成3.1,平车制动装置3.2,旋锁装置3.3,平车转向架3.4,平车车钩缓冲装置3.5组成。平车底架组成3.1由端梁、中梁、枕梁、横梁、下侧梁、中央横梁等构成。端梁位于平车底架组成3.1两端;枕梁靠近端梁平行设置,其两端与侧梁和中梁分别组焊连接;横梁靠近车体内侧,枕梁平行设置,其两端与中梁、侧梁组焊连接;中梁位于底架纵向的中间部位;下侧梁平行于中梁且位于两端梁间,并与端梁组焊连接;中央横梁位于平车底架组成3.1横向中部位置,并与中梁、侧梁组焊连接。平车制动装置3.2采用符合uic标准的制动系统,主要由控制阀、闸调器、制动缸等组成。旋锁装置3.3采用伸缩式旋锁。平车转向架3.4采用铸钢三大件式稳定型转向架。平车车钩缓冲装置3.5采用符合aar标准轮廓的车钩缓冲装置。

以上是本发明的最优方式,对于本设计领域的设计人员可能利用本发明原理做名称修改、安装位置调换、材料改进、结构形状优化等形式的润饰,在此基础上的任何润饰和优化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