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车辆及其车体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10086发布日期:2020-06-23 21:12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车体顶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轨道车辆及其车体顶盖。



背景技术:

地铁车辆在运营过程中,车辆上的雨水或者空调冷凝水汇集在车辆上部顶盖两侧的雨檐中,一般情况下,雨檐中的积水能通过设置在车厢两端或者中间的排水管排出,但是,当雨檐中汇集的水过多不能及时排出时,在车辆停在坡道上或者车辆启动、制动过程中,雨檐中汇集的水会朝车厢两端涌动,严重时会溢出雨檐或者产生飞溅,溅出的水经过司机室侧窗、侧门,若此时开窗、开门,会影响司机室操作台设备以及司机的舒适性,因此,如何改进车顶结构以保护司机室的设备,并提高司乘人员的舒适性,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及其车体顶盖,该车体顶盖能够有效解决车辆运营过程中雨檐积水向司机室车门飞溅的问题,从而有效地保护司机室的设备,并提高司乘人员的舒适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轨道车辆的车体顶盖,所述车体顶盖的两侧边沿设置有沿车体纵向延伸的雨水槽,在与司机室相邻的车厢上,所述雨水槽的靠近所述司机室的一端为盲孔结构,盲孔的盲端位于所述车厢的端部,所述盲孔的开口端位于所述车厢的车门和所述司机室的车门之间。

可选地,在上述车体顶盖中,所述盲孔由所述雨水槽和盖在所述雨水槽上的挡板形成。

可选地,在上述车体顶盖中,所述挡板为角铁形状。

可选地,在上述车体顶盖中,所述挡板与所述雨水槽的外侧的槽边通过铆钉固定连接,与所述雨水槽的内侧的槽边通过密封胶粘接。

可选地,在上述车体顶盖中,所述挡板与所述雨水槽的槽边焊接连接。

可选地,在上述车体顶盖中,所述车体顶盖的形状为拱形。

一种轨道车辆,包括车体顶盖,所述车体顶盖为如上述任意一项所公开的车体顶盖。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轨道车辆的车体顶盖中,在与司机室相邻的车厢上,雨水槽的靠近司机室的一端为盲孔结构,盲孔的盲端位于车厢的端部,盲孔的开口端位于车厢的车门和司机室的车门之间,这样,当雨水槽中的积水朝车厢端部涌动时,积水被盲孔容纳而不会向司机室车门飞溅,即便涌入盲孔的积水过多而无法容纳时,溢出的积水也只会从车厢的车门和司机室的车门之间的区域流下,不会影响到客室车门或者司机室车门。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体顶盖能够有效解决车辆运营过程中雨檐积水向司机室车门飞溅的问题,从而有效地保护司机室的设备,并提高司乘人员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轨道车辆的车体顶盖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2中b-b剖视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顶盖本体;2、顶盖端板;3、挡板;4、铆钉;5、顶盖边梁;6、侧墙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见图1~图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轨道车辆的车体顶盖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2中b-b剖视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轨道车辆的车体顶盖包括顶盖本体1,顶盖本体1的两侧设置有顶盖边梁5,顶盖边梁5上设置有沿车体纵向延伸的雨水槽,雨水槽一直延伸到顶盖端板2,图1展示的是与司机室相邻的车厢,司机室车门与客室车门之间为侧墙板6,雨水槽的靠近司机室的一端为盲孔结构,盲孔的盲端位于顶盖端板2处,盲孔的开口端位于侧墙板6处。

如图1所示,当顶盖边梁5上的雨水槽中的积水朝顶盖端板2涌动时,积水被盲孔容纳而不会向司机室车门飞溅,即便涌入盲孔的积水过多而无法容纳时,溢出的积水也只会从侧墙板6流下,不会影响到客室车门或者司机室车门。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体顶盖能够有效解决车辆运营过程中雨檐积水向司机室车门飞溅的问题,从而有效地保护司机室的设备,并提高司乘人员的舒适性。

本实施例中,盲孔由雨水槽和盖在雨水槽上的挡板3形成,具体地,挡板3可以为角铁形状。如图3所示,挡板3与雨水槽的外侧的槽边通过铆钉4固定连接,与雨水槽的内侧的槽边通过密封胶粘接。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挡板3也可以与雨水槽的槽边焊接连接。

为了避免在中部形成积水,车体顶盖的形状一般采用拱形,如图1所示,顶盖本体1为圆弧板形,雨水流向顶盖本体1两侧的顶盖边梁5,顺着雨水槽流走。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轨道车辆,该轨道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公开的车体顶盖。由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车体顶盖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具有该车体顶盖的轨道车辆同样具有上述技术效果,本文在此不再赘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轨道车辆的车体顶盖,所述车体顶盖的两侧边沿设置有沿车体纵向延伸的雨水槽,其特征在于,在与司机室相邻的车厢上,所述雨水槽的靠近所述司机室的一端为盲孔结构,盲孔的盲端位于所述车厢的端部,所述盲孔的开口端位于所述车厢的车门和所述司机室的车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体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盲孔由所述雨水槽和盖在所述雨水槽上的挡板(3)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体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3)为角铁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体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3)与所述雨水槽的外侧的槽边通过铆钉(4)固定连接,与所述雨水槽的内侧的槽边通过密封胶粘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体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3)与所述雨水槽的槽边焊接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体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顶盖的形状为拱形。

7.一种轨道车辆,包括车体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顶盖为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体顶盖。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及其车体顶盖,该车体顶盖的两侧边沿设置有沿车体纵向延伸的雨水槽,在与司机室相邻的车厢上,雨水槽的靠近司机室的一端为盲孔结构,盲孔的盲端位于车厢的端部,盲孔的开口端位于车厢的车门和司机室的车门之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体顶盖能够有效解决车辆运营过程中雨檐积水向司机室车门飞溅的问题,从而有效地保护司机室的设备,并提高司乘人员的舒适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宏飞;苏柯;刘永强;王锴;李孟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10
技术公布日:2020.06.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