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电动助力自行车脚踏力矩传感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交通工具技术领域,特指一种 电动助力自行车脚踏力矩传感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电动助力自行车存在的人机分离的异常现象。即车辆 电机运转时、由于其转速高于人体脚踏速度、使车辆脚踏形同虚设, 导致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电机运转后人反而无法去助它"一臂之力" 了。 一旦电能耗尽后,人蹬起车来大汗淋漓,颇为辛苦!这完全违背 了国家予以电动助力自行车的基本定义。在国家法规给定的条件下, 电动助力自行车、自重不能超过40kg、时速不能超过25km、电机不 能超过250w。而且明确的界定了电机助力自行车技术特征,必需是 人体体能脚踏为主,电机为辅。从交通管理条例中、尚属非机动车范 畴内。但目前道路上所常见的电动助力自行车似乎完全不是这种概 念,电池充满电时,在短时间内,它们风驰电掣、不时地与机动车抢 道。 一旦电能耗尽后,骑行笨重、又与普通自行车相互干涉。极易造 成交通阻塞和安全事故。更为使人担忧的是一些厂商为了自己的经济 利益,还拼命地加大电动助力自行车的电机功率和提高蓄电池电压和 容量,使电动助力自行车的生产完全背离了国家正常的发展轨迹。今 后废弃电池还对于生态环保造成负面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能、机能合二为一的方式驱动车辆 前行的电动助力自行车脚踏力矩传感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方案一 一种电动助力自行车脚踏力矩传感机构,包括有左右脚 踏,还包括有电机、电机同步带、传感器、中轴、星架、太阳齿、星 齿组、契环齿、支撑体的壳体、微处理器终端、超越离合器、后轮传 动齿,左右脚踏通过两端轴承同轴地紧配在中轴两端,中轴与星架通 契键同轴紧固连接;星齿组的星齿均布滑配在星架的星架轴上,并同 时与契环齿和太阳齿偶合装配;太阳齿与后轮传动齿一体成型于同一 齿轮连接轴的两端,该齿轮连接轴通过内轴孔套装在中轴上,超越离 合器装配于该段齿轮连接轴上,并通过电机同步带与电机的传动轴连 接;契环齿外圆与支撑体的壳体滑动配合,契环齿外圆上的契块与支 撑体的壳体之间置入应力传感器,应力传感器通过导线将信号传送到 信号微处理器终端,微处理器终端的输出口通过导线将处理后的信号 传输到电机并控制电机运转参数。
方案二 一种电动助力自行车脚踏力矩传感机构,包括有左右脚 踏,包括有左右脚踏,还包括有电机、电机同步带、传感器、中轴、 星架、太阳齿、星齿组、契环齿、支撑体的壳体、微处理器终端、超 越离合器、后轮传动齿,左右脚踏通过两端轴承同轴地紧配在中轴两 端,中轴与星架通契键同轴紧固连接;星齿组的星齿均布滑配在星架 的星架轴上,并同时与契环齿和太阳齿偶合装配;太阳齿与后轮传动齿一体成型于同一齿轮连接轴的两端,该齿轮连接轴通过内轴孔套装 在中轴上,超越离合器装配于该段齿轮连接轴上,并通过电机同步带 与电机的传动轴连接;所述的支撑体的壳体上开有导 L,在导孔间滑 配有导栓,契环齿外圆上的契块压在导栓的一端,导栓的另一端压在 位于支撑体的壳体体外的摆臂上,摆臂通过摆臂座装在支撑体的壳体 的外壁,在摆臂上装配测力器及应力传感器,应力传感器通过导线将 信号传送到信号处理终端的微处理器终端,微处理器终端的输出口通 过导线将处理后的信号传输到电机并控制电机运转参数。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当骑行者向脚踏力臂施力时,与脚踏力臂 相互固接的中轴、以车架轴承为圆心、进行旋转运动。中轴上紧固着 变速机构中的行星齿轴毂,轴毂上的行星架上均布滑动的星齿、星齿 沿着契环齿的轨迹旋转。契环齿的轨圈外圆上的止点和壳体、形成行 星变速器的静态支点。轴毂星架上的行星齿即驱动滑配在中轴上的太 阳齿进行差速旋转,旋转的太阳齿、通过同步轮或者链轮、带动车辆 后轮向前行驶。由于契环齿与壳体构成传动机构中的力矩支点,当骑 行者向脚踏力臂施力时,契环齿即产生反向旋转动势,而作为支点的 壳体将限制其旋动,从而使契环齿与壳体之间形成了一个瞬时性的断 层空间,由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物理关系,在断层空间中,置入相 应的压力传感装置,即可准确地测定,骑行者对脚踏力臂施力时扭矩 变量的线值。这线性电子信号通过微处理终端,即可有效地控制电机 运转参数,使电机的运转状态、完全处入一种理想的人机智能化工作 模式。系统中直流电机的工作指令,完全取决于骑行者对脚踏力臂施力时所产生的变量信号值,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自行车电动助力的
理念。人类第一辆自行车从英国诞生后、200多年来人类对自行车的 偏爱、主要是优化了自行车在骑行时所产生的惯性。试想一下,假如 一辆自行车没有行驶惯性,踏一脚动一下这将是什么样的东西?如今 我们还能见到它吗?所以说,惯性、是自行车的灵魂。"在关电骑行 时,电机与传动机构自动切换,使自行车保留了完美的骑行惯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在骑行时,智能化的力矩传感系统,根据 人体施加在车辆脚踏两侧的扭力、将其值转换为线性数字信号,传送 到电机控制终端,对电机运转进行智能控制。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了电 动助力车的根本定义,做到了体能、机能合二为一驱动车辆前行。在 骑行过程中,精确的采集了骑行者施加在脚踏臂上的力矩值,将其转 换为线性电子信号、驱动电机进行比例性合理助力。又充分地利用了 自行车的惯性优势。同时骑行者如不需电力助力时,关掉电源后,自 动切换至非助力骑行状态、此时的"DYPT"脚踏力矩传感电动助力自 行车'体能驱动效率,行驶线速,和其他所有相关功能,均同一辆高级 自行完全一样,毫无差异、轻松快捷、环保节能。有着深远的社会意 义和经济效益。采用本发明的脚踏力矩传感机构设计的电动助力自行 车,据多次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本发明的脚踏力矩传感机构设计的电 动助力自行车,整车自重仅为19kg左右,脚踏式电动助力,时速可 限定在25Km以下。采用24V-16Ah镍氢电池充电后,驱动一只80W的 直流电机,通过体能及(DYPT)力矩传感机构,按l/2助力程序设置, 骑行里程为200km左右(其中尚未含滑行里程30%),完全合符国家公安交通部门予以电动助力自行车的基本定义。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间接传感方式原理图。 附图3是本发明直接传感方式原理图。 附图4是本发明传动部分结构剖视图。 附图5是本系统装在折叠自行车上的整体外形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见附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有左右脚踏,还包括有电
机l、电机同步带2、传感器3、中轴4、星架5、太阳齿6、星齿组 7、契环齿8、支撑体的壳体9、微处理器终端IO、超越离合器ll、 后轮传动齿12,左右脚踏通过两端轴承同轴地紧配在中轴4两端, 中轴4与星架5通契键同轴紧固连接;星齿组7的星齿均布滑配在星 架5的星架轴上,并同时与契环齿8和太阳齿6偶合装配;太阳齿6 与后轮传动齿12 —体成型于同一齿轮连接轴13的两端,该齿轮连接 轴13通过内轴孔套装在中轴4上.上述结构中脚踏臂在承受外力后, 连动中轴4,中轴4在受到外力后,连动星架5进行旋转,旋转的星 架5驱动星齿组7,星齿组7带动太阳齿6转动,与旋转的太阳齿一 体的后轮传动齿12 (同步轮或者链轮)通过后轮同步带(或者链条) 带动后轮驱车前行。在上述过程中,由于行星齿7的旋向给定,契环 齿8即产生反向旋转动势,通过传递动势,而作为支撑体的销轴与壳体连接,将限制其旋动。外力作功时,由于支点与契环齿8旋向对应 物理关系,支撑体的销轴与行星"契环齿"8之间形成一个瞬间性的 过渡的断层空间,断层空间里可依据车辆设计要求(如传感器的成 本),釆用直接、间接传感方式和结构来实现力矩的动态反应。直接 方式:如将传感器3直接置入契环齿8和支撑体的壳体9之间进行数 据信号采集,契环齿8外圆与支撑体的壳体9滑动配合,应力传感器 3通过导线将信号传送到信号处理终端的微处理器终端10,微处理器 终端10的输出口通过导线将处理后的信号传输到电机1并控制电机 运转参数。间接方式:采用前置传感方式,传感器3设置在壳体以外 的其它部位,所述的支撑体的壳体9上开有导孔,在导孔间滑配有导 栓15,契环齿8外圆上的契块压在导栓15的一端,导栓15的另一 端压在位于支撑体的壳体9体外的摆臂16上,摆臂16通过摆臂座 14装在支撑体的壳体9的外壁,在摆臂16上装配测力器17及应力 传感器3,通过导栓15传导的力矩量变值,转换为线性数字信号, 输入数据处理终端IO,控制电机l运转参数。实现电机智能助力。 超越离合器11装配于太阳齿6与后轮传动齿12之间的齿轮连接轴 13上,并通过电机同步带2与电机的传动轴连接。中轴4、直流电机 1、超越离合器11通过电机同步带2连动。当助力信号产生时(即体 能施力时),直流电机即按信号处理后的量值进行助力性旋转。在助 力信号消失后,电机1完全停止(也可设置交织性延时信号维持电机 运转,但要考虑其真正意义上的助力特征)。电机1停转后,(即体能 施力终止时),车辆处于惯性滑行行驶状态下,由于超越离合器ll与直流电机l即自动分离,阻力大幅度减小,充分地利用了自行车的惯 性能量,使车辆无功耗骑行线长倍增。反之,当骑行者无需电机助力 时,只要关闭电源,由于超越离合器ll与直流电机l巳自动分离, 使得骑行十分轻松自如完全恢复到一辆普通自行车一样的技术状况 上。
参见图5所示,考虑到该助力自行车本体自重不大,仅为19Kg 左右(含电池),本实施例是以将本发明的脚踏力矩传感机构装配于一 折叠式自行车上,该电动折叠式自行车的电池箱设置在尾货架中,通 过同步折叠器,将车前后轮并齐折叠。电机及传感机器均可设定在中 轴壳体内部,縮短电机与变速机构的链接,在相对条件下合理设置车 体重心。系统中的中轴变速壳体及车架为了减轻自行车整车重量可采 用铝合金制造,传动轴部分应配置轴承,齿轮部分采用高强度合金钢 材制作。星架部分因其不受直接传动性磨擦,仅为行星轮轴的支承体, 可采用高分子聚合材料模压成型制造。即减轻重量,又在变速系统中 起到一定的柔性链接作用。电机可采用12 24V 、70 90W直流电机, 电池可采用12 24V、 8 16Ah镍氢电池和锂电,直流电机应装配于 中轴变速壳体之中预防沙尘及雨水的浸蚀。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动助力自行车脚踏力矩传感系统,包括有左右脚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电机(1)、电机同步带(2)、传感器(3)、中轴(4)、星架(5)、太阳齿(6)、星齿组(7)、契环齿(8)、支撑体的壳体(9)、微处理器终端(10)、超越离合器(11)、后轮传动齿(12),左右脚踏通过两端轴承同轴地紧配在中轴(4)两端,中轴(4)与星架(5)通契键同轴紧固连接;星齿组(7)的星齿均布滑配在星架(5)的星架轴上,并同时与契环齿(8)和太阳齿(6)偶合装配;太阳齿(6)与后轮传动齿(12)一体成型于同一齿轮连接轴(13)的两端,该齿轮连接轴(13)通过内轴孔套装在中轴(4)上,超越离合器(11)装配于该段齿轮连接轴(13)上,并通过电机同步带(2)与电机的传动轴连接;契环齿(8)外圆与支撑体的壳体(9)滑动配合,契环齿(8)外圆上的契块与支撑体的壳体(9)之间置入应力传感器(3),应力传感器(3)通过导线将信号传送到信号微处理器终端(10),微处理器终端(10)的输出口通过导线将处理后的信号传输到电机(1)并控制电机运转参数。
2、 一种电动助力自行车脚踏力矩传感系统,包括有左右脚踏, 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左右脚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电机(1)、电 机同步带(2)、传感器(3)、中轴(4)、星架(5)、太阳齿(6)、星 齿组(7)、契环齿(8)、支撑体的壳体(9)、微处理器终端(10)、 超越离合器(11)、后轮传动齿(12),左右脚踏通过两端轴承同轴地紧配在中轴(4)两端,中轴(4)与星架(5)通契键同轴紧固连接;星齿组(7)的星齿均布滑配在星架(5)的星架轴上,并同时与契环齿(8) 和太阳齿(6)偶合装配;太阳齿(6)与后轮传动齿(12) —体成型 于同一齿轮连接轴(13)的两端,该齿轮连接轴(13)通过内轴孔套 装在中轴(4)上,超越离合器(11)装配于该段齿轮连接轴(13) 上,并通过电机同步带(2)与电机的传动轴连接;所述的支撑体的 壳体(9)上开有导 L,在导孔间滑配有导栓(15),契环齿(8)外圆上的 契块压在导栓(15)的一端,导栓(15)的另一端压在位于支撑体的壳体 (9)体外的摆臂(16)上,摆臂(16)通过摆臂座(14)装在支撑体 的壳体(9)的外壁,在摆臂(16)上装配测力器(17)及应力传感器(3), 应力传感器(3)通过导线将信号传送到微处理器终端(10),微处理器 终端(10)的输出口通过导线将处理后的信号传输到电机(1)并控 制电机运转参数。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助力自行车脚踏力矩传感系统。其左右脚踏通过两端轴承同轴地紧配在中轴两端,中轴与星架连接;星齿组的星齿滑配在星架的星架轴上,并同时与契环齿和太阳齿偶合装配;太阳齿与后轮传动齿一体成型于同一齿轮连接轴的两端,该齿轮连接轴通过内轴孔套装在中轴上,超越离合器装配于该段齿轮连接轴上,并通过电机同步带与电机的传动轴连接;契环齿外圆与支撑体的壳体滑动配合,契环齿外圆上的契块与支撑体的壳体之间置入应力传感器,应力传感器将信号传送到微处理器终端,微处理器控制电机运转参数。采用上述方案后可实现体能、机能合二为一的方式驱动车辆前行。
文档编号B62M23/00GK101423102SQ20081003037
公开日2009年5月6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26日
发明者廖新军, 招应权, 陈戈平 申请人:陈戈平;招应权;廖新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