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履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8930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橡胶履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于工程车辆等上的环状的橡胶履带。
背景技术
以往存在有这样的橡胶履带在橡胶履带的内周面上以规 定节距形成有与链轮(sprocket)相卡合的驱动突起,使该驱 动突起依次与链轮相卡合而进行驱动。在链轮的相反侧设有与 链轮连动的惰轮(idler),在该链轮与惰轮之间能自由旋转地 设有支重轮,如图8所示,在通过的驱动突起100的侧面上引导 支重轮104,从而防止橡胶履带102脱出(专利文献l)。
但是,在旋转时、行驶时橡胶履带102进行蛇行行驶时, 如图9所示,因驱动突起100受到来自支重轮104的横向载重(箭 头方向)而在驱动突起100的才艮部产生^^立伸应变。并且,由于 产生该拉伸应变的一侧与支重轮104相接触,因此,驱动突起 IOO的根部容易受伤,另外,如图10所示,在支重轮104与驱动 突起100之间夹有砂土的情况下,驱动突起100的根部会进一步 受到损伤。
专利文献l:日本特许第374500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降低对驱动突起产生的损伤的橡胶履带。 本发明是一种橡胶履带,其特征在于,该橡胶履带包括 构成履带的环形带状的橡胶弹性体;从上述橡胶弹性体的内周 面沿周向以等间隔突出设置的多个突起部;位于上述突起部的 根部,且形成在支重轮所从动的支重轮通过面上的槽部。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在橡胶弹性体的内周面上沿周向 以等间隔设置多个突起部。链轮与该突起部相卡合来传递驱动 力。由此,橡胶履带行驶。并且,利用从动于链轮的支重轮引 导突起部。
在位于该突起部的根部的支重轮通过面上形成槽部。由此, 能够緩和在橡胶弹性体上巻绕支重轮等时产生于突起部的根部 的拉伸应变或压缩应变。另外,即使在橡胶履带进行蛇行行驶 的情况下,由于支重轮不与突起部的根部相接触,因此,能够 緩和由于横向应力引起的从支重轮向突起部施加的横向压力而 产生于突起部的根部的拉伸应变。另外,即使在突起部的根部 进入有砂土的情况下,由于该槽部作为砂土的排出槽发挥功能, 因此,能够防止对突起部的根部的损伤。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槽部与述支重轮通过面连 续地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与支重轮通过面连续地设置槽部, 与仅在突起部的根部形成槽部的情况相比,更有效。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成形上述橡胶弹性体时,在 成为上述槽部的位置设置用于排出模具内的气体的排气孔
(vent hole )。
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将设于用于成形橡胶弹性体的 模具上的排气孔设于成为橡胶弹性体的槽部的位置,不需要对 成形后产生于制品表面上的飞边进行精加工,能减少作业工时, 谋求降低成本。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槽部形成得长于上述突起 部的根部沿着上述橡胶弹性体的周向的长度。
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槽部形成得长于突起部的根 部的长度,从而能良好地排出砂土。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槽部的宽度大于该槽部的 深度。
在橡胶履带的槽部的深度大于槽部的宽度的情况下,存在 施加于槽部的底(槽底)上的压缩应变、拉伸应变过大的倾向, 由此导致容易在槽底产生龟裂(裂紋)。因此,在上述的技术方 案中,使橡胶履带的槽部的宽度大于该槽部的深度。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槽部的宽度方向内侧角部 的曲率半径大于该槽部的宽度方向外侧角部的曲率半径。
由于因作用于橡胶履带上的压缩应力、拉伸应力而产生应 变最大的部位是槽部的宽度方向内侧角部,因此,在上述的技 术方案中,通过使槽部的宽度方向内侧角部的曲率半径(R) 大于宽度方向外侧角部的曲率半径,能使槽底的R较大,也能 抑制裂紋等。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橡胶弹性体的内周面的宽 度方向端部侧部分比宽度方向中央侧部分突出。
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通过使上述橡胶弹性体(橡胶履带) 的内周面的宽度方向端部侧部分比宽度方向中央侧部分突出, 在橡胶履带的宽度方向中央侧的内周面与惰轮等的外周面接触 而巻绕橡胶履带进行行驶的情况下,橡胶履带的宽度方向端部 侧会朝向橡胶履带的外周面侧变形。因此,附着于橡胶履带的 外周面上的泥土难以继续附着在橡胶履带上,被从橡胶履带的 外周上顺利且可靠地剥离而落下。
另外,橡胶履带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的各宽度以橡胶履带的
端部为起点算起是橡胶履带的宽度的10~30%,其中,优选在 15±3%的范围内,能够使附着于橡胶履带上的泥土充分地剥离。
与此相对,若橡胶履带的端部侧的各宽度以橡胶履带的宽度方向端部为起点算起小于橡胶履带的宽度的10% ,则橡胶履 带发生变形的幅度较小,可能无法充分地剥离附着的泥土,另 一方面,当橡胶履带的端部侧的各宽度超过橡胶履带的宽度的
30%时,担心拱起部(变形部)变宽,橡胶加强层的宽度变窄,
橡胶履带的刚性不足,橡胶履带的宽度方向两端部侧的宽度过
宽,产生参差不齐的边纟象(ragged edges )。
在此,使橡胶履带的内周面的宽度方向端部侧部分比宽度 方向中央侧部分突出的、橡胶履带的宽度方向的始端位置优选 为从帘线加强层的端部位置离开5-10mm的位置。
即,若橡胶履带的宽度方向的始端位置距离帘线加强层的 端部位置小于5mm,则由于帘线加强层与该始端位置过近,榜_ 胶履带的宽度方向的刚性在帘线加强层的端部极大地发生变 化,因此,发生因来自路面的外力而产生边缘折起(folding of the edges)的不良情况。
另一方面,当橡胶履带的宽度方向的始端位置距离帘线加 强层的端部位置超过10mm时,如上所述,在橡胶履带的宽度 方向端部侧的各宽度为橡胶履带的宽度的10%~30%的情况下, 会减少能掩埋帘线加强层的宽度、降低强度及刚性,因此容易 产生切断、脱4仑。
另外,在该情况下,以橡胶履带的内周面的宽度方向中央 侧为基准,宽度方向端部侧的突出量优选为5 15mm的范围, 橡胶履带的宽度方向端部侧的厚度优选为10 30mm的范围。
即,若突出量小于5mm,则不能如期望的程度那样增加将 橡胶履带巻绕于惰轮等上时的、橡胶履带的宽度方向端部侧的 上述那样的变形,结果,附着的泥土等可能不能顺利且充分地 剥离落下。另一方面,当突出量超过15mm时,行驶时来自路 面的外力使橡胶履带的宽度方向端部侧易于与支重轮、机体的一部分相接触,存在导致外伤的不良情况。
在上述那样的橡胶履带中,宽度方向两端部侧的厚度优选
为10 30mm的范围。若该厚度小于10mm,则机体的一部分挂 在某处时容易产生外伤,当厚度超过30mm时,在湿地行驶、 旋转时有成为阻力的不良情况。
本发明为上述结构,因此能降低对驱动突起产生的损伤。


图l是包含本实施方式的履带的一部分截面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履带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履带的驱动突起与支重轮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履带蛇行行驶的状态的、驱动突
起与支重轮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履带蛇行行驶的状态的、驱动突
起与支重轮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履带的另 一 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履带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以往的履带的驱动突起与支重轮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以往的履带蛇行行驶的状态的、驱动突起与支
重轮的剖视图。
图IO是表示以往的履带蛇行行驶的状态的、驱动突起与支 重轮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i兌明
10、履带(橡胶弹性体);14、支重轮;24、驱动突起; 26、槽部;28、排气孔。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推土机等使用的、由链轮及多个支重轮构成的履带驱动
装置中,安装有图I所示的由橡胶弹性体形成的履带IO。该履 带10为了在轨道上发挥均匀的强度特性而做成埋设有加强帘 线12的环状。
在此,加强帘线12具有主帘线层16,该主帘线层16位于履 带IO的内周面侧,沿履带IO的周向排列多根帘线16A而形成。 在主帘线层16的上部设有第l斜裁帘线(bias cord)层18,该 第1斜裁帘线层18排列多根相对于履带10的周向以规定的斜裁 角度倾斜的帘线18A而形成。
在该第1斜裁帘线层18的上部设有第2斜裁帘线层20,该第 2斜裁帘线层20配列多根与帘线18A反向倾斜的帘线20A而形 成,在第2斜裁帘线层20的上部还设有副帘线层22,该副帘线 层22沿履带10的宽度方向排列多根帘线22A而形成。
另外,该加强帘线12作为一个例子,只要能在履带10的轨 道上发挥均匀的强度特性即可,因此并不限定于该结构。例如, 可以改变各帘线的排列方向,且也可以改变各层的顺序。另夕卜, 例如可以为没有副帘线层22的结构。
另 一方面,在履带10的外周面上设有相对于履带10的宽度 方向具有规定角度的四棱锥台状的花紋块IOA,该花紋块10A 从履带10的宽度方向的端部延伸到中央部。该花紋块10A在履 带10的宽度方向的左右配置为相互不同,形成在履带10的外周 面的整个区域上。利用该花紋块10A支承机体的重量,得到在 履带10的宽度方向上的推进力。
但是,在履带10的内周面上设有构成四棱锥台状的多个驱 动突起(突起部)24,该驱动突起24沿履带10的周向等间隔地 设置,如图2所示,在驱动突起24的根部遍及履带10的周向的整周地形成有宽度(W)及深度(H)为10mm的槽部26。
另外,通过未图示的链轮与驱动突起24相卡合传递驱动 力,从而履带10进行行驶。并且,如图1及图3所示,在履带IO 的内侧i殳有横^争驱动突起24地形成的支重耗r14,该支重l仑14 从动于链轮,用于引导通过的该驱动突起24, 4吏履带10不脱出。 在支重4仑14上i殳有相互大致相面对的一对导向面14A,该 导向面14A与驱动突起24的沿履带10的周向的侧面24A大致相 面对。并且,与该导向面14A大致正交地i殳有滚动面14B,该 滚动面14B与履带10的内周面相抵接。
在此,如图3所示,支重轮14的导向面14A之间的距离比驱 动突起24的侧面24A之间的距离宽 一 些,在履带IO直线行驶时,
驱动突起24上不作用有横向应力。
另 一 方面,在因履带10的蛇行行驶等而使驱动突起24相对 于支重轮14的位置错位了的情况下,如图4所示,驱动突起24 的一个侧面24A与支重轮14的导向面14A相抵接,但由于在驱 动突起24的根部形成有槽部26,因此,连结导向面14A与滚动
即,通过在驱动突起24的根部沿履带IO的周向设置槽部 26,能够緩和在履带10上巻绕支重轮14等时对驱动突起24的根
部产生的拉伸应变或压缩应变。
另外,即使在履带10蛇行行驶的情况下,支重轮14也不会 与驱动突起24的根部相接触,因此,能够緩和由于横向应力引 起的从支重轮14对驱动突起24施加的横向压力对驱动突起24
的才艮部产生的拉伸应变。
另外,如图5所示,即使在有砂土27进入到驱动突起24的 根部的情况下,该槽部2 6作为砂土 2 7的排出槽发挥功能,因此,能防止对驱动突起2 4的根部的损伤。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沿履带10的周向设置的槽部26的 宽度及深度为10mm,但并不限定于该值。只要能在履带104亍 驶时降低作用于驱动突起24的根部的应变、且能保持驱动突起 24的足以防止履带10脱出的强度即可,考虑到这些,槽部26 的宽度及深度优选为3mm以上且为履带IO的厚度的30%以下 (未到达加强帘线12的深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履带10的周向的整周上设置槽 部26,但只要能缓和作用于驱动突起24的根部的应变即可,因 此,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每隔各驱动突起24地断续地设置该 槽部26。但是,在该情况下,考虑到排出砂土,优选槽部26的 长度长于驱动突起24的侧面24A的长度。
另夕卜,在此,在驱动突起24的沿着履带IO的周向的侧面24A 的根部形成槽部2 6 ,但也可以在驱动突起2 4的沿着履带10的宽 度方向的侧面24B (参照图l侧)侧的根部还形成槽部(省略图 示)。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槽部26的宽度(W) 及深度(H)为10mm,但如图6所示,也可以使槽部26的宽度 大于该槽部26的深度。在履带10的槽部26的深度(H)大于槽 部26的宽度(W)的情况下,存在施加于槽部26的底(槽底) 的压缩应变、拉伸应变过大的倾向,由此导致槽底容易产生龟 裂(裂紋)。
另外,也可以使该槽部26的槽底的宽度方向内侧角部的曲 率半径R i大于该槽部2 6的槽底的宽度方向外侧角部的曲率半 径R2。由于因作用于履带10的压缩应力、拉伸应力而使应变最 大的部位为槽部26的槽底的宽度方向内侧角部,因此,通过增 大槽部26的槽底的宽度方向内侧角部的l,能使槽部26的槽底的R(曲率半径)较大,也能抑制裂紋等。
另外,履带10的不含有加强帘线12的两端部侧、例如具有 履带10的整个宽度的10 20% 、更优选具有12~ 18%的宽度的履 带IO的宽度方向两端部侧的内周面30在其整周上比除了宽度 方向中央侧的驱动突起24之外的内周面32向内侧突出,突出量 例如在5 15mm的范围内。
这样,从履带10的宽度方向端部侧的内周面30到加强帘线 12的橡胶厚度hl必然比从履带10的宽度方向中央侧的内周面 32到加强帘线12的橡胶厚度12厚。
因此,每当该履带10的宽度方向中央侧的内周面32巻绕于 未图示的链轮及惰轮的外周面上进行驱动行驶,若履带IO的宽 度方向端部侧不发生变形,则宽度方向端部侧的内周面30比与 惰轮的外周面相接触的宽度方向中央侧的内周面32在比惰寿仑 的外周面靠内侧的位置行驶移动。
由于履带10的宽度方向端部侧的内周面30比宽度方向中 央侧的内周面32突出,因此,若截面形状不发生变化地巻绕于 惰轮上,则履带10的宽度方向端部侧的内周面30的周向长度比 宽度方向中央侧的内周面32的周向长度短。因此,履带10的宽 度方向端部侧至少在巻绕于惰轮的部分,为了与履带10的宽度 方向中央侧的内周面32的周向长度相同而朝向惰轮的外周面 的外侧突出变形(以虚线所示)。
并且,由此,从履带10的宽度方向中央侧的内周面32到宽 度方向端部侧的外周面的初始距离t增加到距离tO,因此,基于 宽度方向端部侧的内周面30的、伴随这样的变形的宽度方向端 部侧的变动,附着于橡胶履带IO的外周面上的泥土从那里一皮可 靠地剥离而顺利地落下。
另外,在用于成形履带10的模具(省略图示)中形成有用于排出成形时在模具的模腔内产生的气体的、图7所示的所谓
的排气孔28 (严格来讲是排气孔轨迹),但也可以将该排气孔 28设置在履带10的槽部26内。
在设置了排气孔28的部分,在履带10的表面产生飞边。因 此,为了除去该飞边,需要进行精加工,但通过将排气孔28设 置在槽部26内,能不需要该精加工,减少作业工时,谋求降低 成本。
在此,该排气孔28的位置期望设于槽部26的宽度方向的中 心,且为使因排气孔28产生的飞边不从履带10的表面露出那样 的槽部26的深度。另外,在此,在槽部26内设置排气孔28,但 也可以在槽部26内设置排气隆起物(省略图示)。
权利要求
1.一种橡胶履带,该橡胶履带包括构成履带的环形带状的橡胶弹性体;从上述橡胶弹性体的内周面沿周向以等间隔突出设置的多个突起部;位于上述突起部的根部,且形成在支重轮所从动的支重轮通过面上的槽部。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橡胶履带,其中,上述槽部与上述支重轮通过面连续地设置。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橡胶履带,其特征在于,在成形上述橡胶弹性体时,在成为上述槽部的位置设置用于排出模具内的气体的排气孔。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橡胶履带,其中,体的周向的长度。
5. 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橡胶履带,其中,上述槽部的宽度大于该槽部的深度。
6. 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橡胶履带,其中,上述槽部的宽度方向内侧角部的曲率半径大于该槽部的宽度方向外侧角部的曲率半径。
7. 根据权利要求1 6中任一项所述的橡胶履带,其中,上述橡胶弹性体的内周面的宽度方向端部侧部分比宽度方向中央侧部分突出。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降低对驱动突起产生的损伤的履带。通过在驱动突起(24)的根部沿履带(10)的周向设置槽部(26),能够缓和在履带(10)上卷绕支重轮(14)时对驱动突起(24)的根部产生的拉伸应变或压缩应变。另外,即使在履带(10)进行蛇行行驶的情况下,支重轮(14)也不会与驱动突起(24)的根部相接触,因此,能够缓和由于横向应力引起的从支重轮(14)向驱动突起(24)施加的横向压力而产生于驱动突起(24)的根部的拉伸应变。
文档编号B62D55/253GK101605690SQ20088000412
公开日2009年12月16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5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5日
发明者萩尾大介 申请人: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