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轮车野外行驶使用的履带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13797阅读:4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四轮车野外行驶使用的履带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履带轮,特别涉及一种四轮驱动车野外行驶使用的履 带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四轮车所采用的车轮一般都是轮胎式圆形车轮,在路面较硬的恶劣 道路上行驶还可以应付,如果在如沙漠、沙滩、草原、雪地等地面松软层较厚 的野外环境或冰层较厚的冰面行驶,轮胎式圆形车轮就不能适应,因轮胎式圆 形车轮的触地面小,在松软的地面上行驶下陷深,车轮转动形成打滑,而且越 陷越深不能行驶;或者在摩擦系数小的冰面行驶,轮胎式圃形车轮的抓地不牢, 同样形成严重的打滑,无法行驶。公开号为GN1899906A的《四轮车辆的全地形 轨道履带轮》公开了一种能代替四轮车辆车轮使用的履带轮,它包括履带、驱 动齿轮、主支架总成、导轮,主支架总成通过前后导轮连接臂连接前后导轮, 主支架总成下方设有副支架总成,副支架总成通过前后铰接的连接件分别与主 支架总成的前后导轮连接臂铰接,并与前后另设的连接臂铰接,前后连接件通 过调节螺栓安装在前后导轮连接臂上的副支架安装孔上,副支架总成的下方连 接小导轮支架总成,小导轮与副支架总成之间设有减震弹簧,小导轮支架上设 有小导轮,履带设置在驱动齿轮、前后导轮、小导轮的外缘上。由于该结构的 履带轮的驱动轮采用的是齿轮与履带配合传递动力,因此这种结构的驱动齿轮 就只能在两个端面设置端齿,履带与驱动齿轮配合一面设有两排凸齿分别与驱 动齿轮的端齿啮合,由驱动齿轮的端齿带动履带运动;同时这种结构的履带轮 在主支架总成外还设有副支架总成及小导轮支架总成,它们之间通过多个连接 臂铰接,将驱动齿轮、前后导轮、小导轮连接組合在一起构成类似三角形的履 带轮,通过驱动轮的法兰盘与四轮车的车轮轴连接,分别安装在四轮车上形成 支撑四轮车的四个车轮。这种履带轮具有优于轮胎式圓形车轮的越野性能,其200920127265.2
着地面积大,能够适应沙漠、沙滩、草原、雪地、冰层的行驶;但是由于驱动 齿轮为端齿,齿轮的制造成本较高,而履带的啮合凸齿设为两排,单个齿的体 积相对较小,容易损坏;并且四个大小导轮与主支架总成之间的安装连接件较 多,铰接点也相对较多,导致加工费用较高,装配较复杂,费时较多,而且安 装连接点越多,就越容易出现故障,在野外出现故障会给用户带来极大地不便。 由于这种结构的履带轮铰接点多,承载质量相对较低,故只适用于卡丁车、沙 滩车、小型越野车等,不能解决载重较大吨位的四轮车在野外恶劣环境行驶的 问题,怎样降低履带轮的制作成本,提高履带轮的牢固性及承载质量,消除故 障的发生,成为人们进一步研制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四轮驱动车野外 行驶使用的履带轮,它通过简单的结构,既能够降低履带轮的制作成本,又能 够提高履带轮的牢固性及承载质量,而且能够方便的安装在四轮车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履带、驱动轮,所述驱动轮由两个 圆环和连接于两圆环之间沿圆环均布的若干连接杆組成,连接杆与连接杆之间 留有空隙,驱动轮通过可转动的轴承座总成与一基架的上部连接,基架下部可 转动的连接四个直径相同的双联支承滚轮,四个双联支承滚轮沿车行进方向依 次前后排列,其中位于前、后的两个双联支承滚轮分别连接在基架上安装的前、 后支臂上,前、后两个双联支承滚轮之间的轴间距大于驱动轮的直径,位于中 间的两个双联支承滚轮直接与基架连接,履带环绕驱动轮和四个双联支承滚轮 形成三角形,所述履带为橡胶材料制作的外环表面设有防滑齿,内环表面设有 啮合齿的橡胶履带,履带通过设置的一排啮合齿与驱动轮的连接杆形成啮合, 驱动轮上设有用于连接四轮车轮轴的法兰盘。
所述驱动轮的一个圓环通过一连接盘与可转动的轴承座总成和用于连接四 轮车轮轴的法兰盘连接。
所述可转动的轴承座总成包括心轴、轴承、轴套,心轴与连接盘连接,轴 承配合在心轴上且轴向限位,轴套与轴承配合且轴向定位,轴套与基架连接。所述轴承一端由心轴的凸缘限位,另 一端由间隙配合在心轴上的限位挡盘 限位,限位挡盘由心轴上螺紋配合的螺母上设置的锁定螺钉限位。
所述双联支承滚轮包括两个对称的滚轮、 一阶梯轴,两个对称的滚轮分别 通过轴承配合在阶梯轴两端,阶梯轴的两端通过螺钉与基架或支臂连接。
所述基架为框架结构,具有用于容納驱动轮、双联支承滚轮的内空,该内 空用隔板分为上下两部分,驱动轮位于隔板上方通过可转动的轴承座总成与基 架上部设有的安装盘连接,两个双联支承滚轮位于隔板下方,双联支承滚轮的 轴与基架固定连接,基架两侧前后分別设有带凹槽的连接座,连接前后双联支 承滚轮的前、后支臂分别卡在连接座的凹槽中用螺栓固定。
所述前支臂的一端设有用于调节的开口槽,前支臂设有开口槽的一端通过 压块和螺栓连接固定在基架设置的连接座上。
所述用于调节的开口槽的横截面为楔形,压块的横截面为楔形。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将驱动轮通过可转动的轴承座总成安装在基架上, 四个直径相同的双联支承滚轮中,位于中间的两个双联支承滚轮直接安装在基 架上,位于前后的两个双联支承滚轮分别安装在设于基架前后两端的支臂上, 这样采用一个基架安装驱动轮和双联支承滚轮,简化了安装结构,减少了连接 部件之间的连接点,使整个履带轮的支撑强度得到提高,承载质量也得到提高, 能够适应载重较大吨位的四轮车使用。四个直径相同的双联支承滚轮通过履带 支承于地面,使地面的受压得到均分,更有利于在松软的地面行驶。所述驱动 轮由两个圓环和连接于两圓环之间沿圆环均布的若干连接杆組成,连接杆与连 接杆之间留有空隙,所述履带采用橡胶材料制作的外环表面设有防滑齿,内环 表面设有啮合齿的橡胶履带,履带通过设置的一排啮合齿与驱动轮的连接杆形 成啮合,这样可以使履带啮合齿的单个体积得到增大,提高啮合齿的强度,使 啮合齿不容易损坏,提高履带轮适应恶劣环境的能力。
采用可转动的轴承座总成连接于驱动轮和基架之间,使驱动轮与基架之间 的安装方便容易,轴承座总成的装配及定位也简单方便。
所述双联支承滚轮的两个对称的滚轮分别通过轴承配合在阶梯轴两端,阶梯轴的两端通过螺钉与基架或支臂连接。采用双联支承滚轮使支承滚轮的承载 性能增强,同时与基架或支臂的安装连接方便,连接的牢固性提高。
所述基架为框架结构,具有用于容納驱动轮、双联支承滚轮的内空,并用 隔板将局部容纳于基架内的驱动轮、双联支承滚轮分隔开,既可增加基架的强 度,又可防止地面的泥浆溅入基架上部粘附在驱动轮和可转动的轴承座总成上。 同时基架两侧前后分别设有带凹槽的连接座,前、后支臂分别卡在连接座中用 螺栓固定,增强了支臂连接固定的牢固性。尤其是前支臂的一端设有用于调节 的开口槽,开口槽的横截面为楔形,用横截面为楔形的压块压住开口槽,用多 个螺栓从楔形压块和开口槽中穿过将前支臂连接固定在连接座上,使前支臂伸 出基架的长度可以调节,由此调节履带的松紧。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降低生产成本,和减轻工人的装配劳动强度,通 过用于连接四轮车轮轴的法兰盘与车轮轴连接,安装、拆卸极其方便、快速, 四轮车尤其是载重车配备本履带轮,可在沙漠、沙滩、草原、沼泽、雪地、水 层,以及崎岖山路、大斜坡等恶劣的野外环境顺利行驶,并且能够快速更换, 使四轮车尤其是载重车在上述环境行驶的问题得到解决。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2为驱动轮、轴承座总成、基架的安装结构图3为基架的结构示意图4为图3的A-A向剖面图5为双联支承滚轮结构示意困;
图6为前支臂结构示意图7为图6的A-A向剖面图。
附图中,1为履带,2为驱动轮,3为基架,4为双联支承滚轮,5为后支臂, 6为前支臂,7为压块,8为螺栓,9为法兰盘,10为连接盘,11为轴承座总成, 12为心轴,13为轴承,14为轴套,15为限位挡盘,16为螺母,17为锁定螺钉, 18为安装盘,19为隔板,20为连接座,21为凹4曹,22为轴承,23为固定套。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7,四轮车野外行驶使用的履带轮的一种实施例,包括履带1、 驱动轮2、双联支承滚轮4、基架3、可转动的轴承座总成11等。所述履带1为 橡胶材料制作的外环表面设有防滑齿,内环表面设有啮合齿的橡胶履带,所述 驱动轮2由两个圆环2a、 2b和连接于两圃环之间沿圆环均布的若干连接杆2c 组成,连接杆与连接杆之间留有空隙用于履带1的啮合齿插入形成啮合。所述 基架3为框架结构,具有用于容納驱动轮、双联支承滚轮的内空,该内空用隔 板19分为上下两部分,隔板19弯曲成孤形,焊接在基架框内,驱动轮2位于 隔板19上方通过可转动的轴承座总成11与基架3上部设有的安装盘18连接。 驱动轮2通过可转动的轴承座总成11与基架3的上部连接,所述驱动轮2的一 个圃环2b通过一连接盘10与轴承座总成11和用于连接四轮车轮轴的法兰盘9 连接,圆环2b与连接盘10由多个螺钉连接固定,连接盘10与可转动的轴承座 总成11由多个螺钉连接固定,用于连接四轮车轮轴的法兰盘9与连接盘10由 多个螺栓连接固定;所述可转动的轴承座总成11包括心轴12、轴承13、轴套 14等,心轴12的凸缘与连接盘10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两个轴承12相间隔配合 在心轴12上且轴向限位,所述轴承一端由心轴12的凸缘限位,另一端由间隙 配合在心轴12上的限位挡盘15限位,限位挡盘15由心轴上螺紋配合的螺母16 上设置的锁定螺钉17限位;轴套14与轴承13配合,由轴套设有的限位台阶对 两个轴承轴向定位;轴套14与基架3通过螺栓连接固定,使驱动轮2与基架3 之间形成相对运动。基架3下部可转动的连接四个直径相同的双联支承滚轮4, 四个双联支承滚轮4沿车行进方向依次前启排列,其中位于前、后的两个双联 支承滚轮4分别连接在基架3上安装的前支臂6、后支臂5上,位于中间的两个 双联支承滚轮位于基架3中的隔板19下方,两个双联支承滚轮的轴与基架3固 定连接。基架3两側前后分别设有带凹槽21的连接座20,连接前后双联支承滚 轮的前、后支臂6、 5分別卡在连接座20的凹槽21中用多个螺栓8固定。所述 前支臂6的一端设有用于调节的开口槽6a,前支臂6设有开口槽6a的一端通过 压块7和螺栓8连接固定在基架3设置的连接座20上,使前支臂6可以调节伸出基架3的长度。所述用于调节的开口槽6a的横截面为楔形,压块7的横截面 为楔形,采用楔形结构能使连接固定更加牢固。所述双联支承滚轮4包括两个 对称的滚轮4a、 4b和一阶梯轴4c,两个对称的滚轮4a、 4b分别通过滚动轴承 22配合在阶梯轴4c两端,每个滚轮通过两个滚动轴承22支撑,并用固定套23 限位,用油封密封。阶梯轴4c的两端通过螺钉与基架3或支臂5、 6连接。所 述前、后两个双联支承滚轮4之间的轴间距大于驱动轮2的直径,位于中间的 两个双联支承滚轮直接与基架3连接,履带1环绕驱动轮2和四个双联支承滚 轮4形成三角形,履带1通过设置的一排啮合齿与驱动轮2的连接杆2c形成啮 合,驱动轮2上设有用于连接四轮车轮轴的法兰盘9使本履带轮能够方便、快 速的装配在四轮车的车轮轴上。
权利要求1.一种四轮车野外行驶使用的履带轮,包括履带、驱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由两个圆环和连接于两圆环之间沿圆环均布的若干连接杆组成,连接杆与连接杆之间留有空隙,驱动轮通过可转动的轴承座总成与一基架的上部连接,基架下部可转动的连接四个直径相同的双联支承滚轮,四个双联支承滚轮沿车行进方向依次前后排列,其中位于前、后的两个双联支承滚轮分别连接在基架上安装的前、后支臂上,前、后两个双联支承滚轮之间的轴间距大于驱动轮的直径,位于中间的两个双联支承滚轮直接与基架连接,履带环绕驱动轮和四个双联支承滚轮形成三角形,所述履带为橡胶材料制作的外环表面设有防滑齿,内环表面设有啮合齿的橡胶履带,履带通过设置的一排啮合齿与驱动轮的连接杆形成啮合,驱动轮上设有用于连接四轮车轮轴的法兰盘。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轮车野外行驶使用的履带轮,其特征在于所 述驱动轮的一个圆环通过一连接盘与可转动的轴承座总成和用于连接四轮车轮 轴的法兰盘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四轮车野外行驶使用的履带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转动的轴承座总成包括心轴、轴承、轴套,心轴与连接盘连接,轴承配 合在心轴上且轴向限位,轴套与轴承配合且轴向定位,轴套与基架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四轮车野外行驶使用的履带轮,其特征在于所 述轴承一端由心轴的凸缘限位,另 一端由间隙配合在心轴上的限位挡盘限位, 限位挡盘由心轴上螺紋配合的螺母上设置的锁定螺钉限位。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轮车野外行驶使用的履带轮,其特征在于所 述双联支承滚轮包括两个对称的滚轮、 一阶梯轴,两个对称的滚轮分别通过轴 承配合在阶梯轴两端,阶梯轴的两端通过螺钉与基架或支臂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所述的四轮车野外行驶使用的履带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架为框架结构,具有用于容納驱动轮、双联支承滚轮的内空,该内空用 隔板分为上下两部分,驱动轮位于隔板上方通过可转动的轴承座总成与基架上部设有的安装盘连接,两个双联支承滚轮位于隔板下方,双联支承滚轮的轴与 基架固定连接,基架两侧前后分别设有带凹槽的连接座,连接前后双联支承滚 轮的前、后支臂分别卡在连接座的凹槽中用螺栓固定。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四轮车野外行驶使用的履带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支臂的一端设有用于调节的开口槽,前支臂设有开口槽的一端通过压块 和螺栓连接固定在基架设置的连接座上。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四轮车野外行驶使用的履带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用于调节的开口槽的橫截面为楔形,压块的橫截面为楔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四轮车野外行驶使用的履带轮,包括履带、驱动轮,驱动轮通过可转动的轴承座总成与一基架的上部连接,基架下部可转动的连接四个直径相同的双联支承滚轮,其中位于前、后的两个双联支承滚轮分别连接在基架上安装的前、后支臂上,前、后两个双联支承滚轮之间的轴间距大于驱动轮的直径,位于中间的两个双联支承滚轮直接与基架连接,履带环绕驱动轮和四个双联支承滚轮形成三角形,履带通过设置的一排啮合齿与驱动轮形成啮合,驱动轮上设有用于连接四轮车轮轴的法兰盘。它通过简单的结构,既能够降低履带轮的制作成本,又能够提高履带轮的牢固性及承载质量,而且能够方便的安装在四轮车上。
文档编号B62D55/08GK201405947SQ20092012726
公开日2010年2月17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11日
发明者唐维勇, 张庆锋, 王朝东 申请人:重庆耐德山花特种车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