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70036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推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推车车架,其包括车手、前脚、后脚、菜篮管、座椅卡合件及第二连接件,车手的下端分别枢接于两前脚的上端,两后脚分别枢接于两前脚上,座椅卡合件设置于车手与前脚的枢接处,菜篮管包括两侧自由端分别相互枢接的菜篮前管及菜篮后管,且菜篮前管枢接于两前脚,菜篮后管枢接于两后脚,第二连接件的一端枢接于车手的下端,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枢接于菜篮后管,因此,推车车架释锁后,推动车手向前枢转以此带动第二连接件向上运动,第二连接件向上运动带动菜篮后管、菜篮前管枢转靠拢,从而两端分别带动前脚、后脚向中间枢转靠拢,并最终使车手上端枢转靠近前脚的下端,使收合后的推车车架具有较小的体积,且该推车车架的结构简单。
【专利说明】推车车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儿童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收合后具有较小体积的推车车架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婴儿推车早已广泛应用于有儿童的家庭中,此类型的婴儿推车通常设置有一固定框架,可选择性地在该固定框架上装设睡篮、婴儿座椅或儿童汽车安全座椅等。使用时,展开婴儿推车车架后,依所需将睡篮、婴儿座椅或儿童汽车安全座椅等卡合设于固定框架上,当不需使用时,先将安装在其上的睡篮、婴儿座椅或是儿童汽车安全座椅先移离后,再将婴儿推车车架的收折,以方便收藏或携带。
[0003]为了实现上述的收合功能,现有推车车架上一般都设置一收合机构,但现有的收合机构,结构过于复杂以至整个推车车架的结构繁琐,且收合时无法将推车车架的体积缩到最小,造成存储空间的浪费。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收合后体积较小的推车车架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收合后体积较小的推车车架。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推车车架,其包括车手、前脚、后脚、菜篮管及座椅卡合件,所述车手的下端分别枢接于两所述前脚的上端,两所述后脚分别枢接于两所述前脚上,所述座椅卡合件设置于所述车手与所述前脚的枢接处,所述推车车架还包括第二连接件,其中,所述菜篮管包括菜篮前管及菜篮后管,所述菜篮前管及所述菜篮后管的两侧自由端分别相互枢接,且所述菜篮前管枢接于两所述前脚,所述菜篮后管枢接于两所述后脚,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枢接于所述车手的下端,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枢接于所述菜篮后管。
[0007]较佳地,所述推车车架还包括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的一端枢接于所述车手的下端,所述第三连接件的另一端枢接于所述菜篮前管。
[0008]较佳地,所述推车车架进行收折动作时,所述菜篮前管与所述菜篮后管以相互的枢接点为转点而分别朝不同方向枢转并靠拢,与此同时,菜篮前管、菜篮后管会分别拉动前脚及后脚相对枢转靠拢,实现推车车架的收合。
[0009]较佳地,所述推车车架还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包设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及所述第三连接件外,以遮盖所述第二连接件及第三连接件。
[0010]较佳地,所述第三连接件与所述菜篮前管的枢接点位于所述菜篮前管与所述前脚的枢接点及所述菜篮前管与所述菜篮后管的枢接点之间。
[0011 ] 较佳地,所述车手的下端设置有上关节,所述上关节开设有一卡合槽,所述前脚的上端设置有一下关节,所述下关节卡合于所述卡合槽内并与所述上关节相枢接,推车车架收合时,车手与前脚相互枢转靠拢,以将该推车车架收合至一较小体积。
[0012]较佳地,所述推车车架还包括一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于所述车手的下端,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或所述第三连接件相枢接。
[0013]较佳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具有相对的第一连接端及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中部向外凸伸并弯折形成第三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固定于所述车手的下端,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枢接,所述第三连接端固定于所述上关节,收合时,第一连接件随车手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连接件运动。
[0014]较佳地,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形成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向其侧部弯折形成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中部向外凸伸并弯折形成第三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固定于所述车手的下端,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三连接件的一端枢接,所述第三连接端固定于所述上关节,因此,车手转动带动第一连接件运动,从而拉动第三连接件向上运动。
[0015]较佳地,所述推车车架还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及所述上关节外,并固定于所述车手,所述座椅卡合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上,第一壳体一方面用于遮挡第一连接件,另一方面便于安装座椅卡合件;而座椅可拆卸地卡设于座椅卡合件上,不使用时,可将座椅拆卸下来存放,以便收合推车车架。
[0016]较佳地,所述车手包括上车手及下车手,所述上车手滑动可调地设置于所述下手车的上端,所述下车手的下端与所述前脚的上端相枢接,上车手、下车手之间的滑动连接,可根据使用需要调整车手的高度,同时,收合推车车架时,将上车手沿下车手滑动至最低,以减小收合后的体积。
[0017]较佳地,所述菜篮后管的后端向下倾斜。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发明的推车车架,包括车手、前脚、后脚、菜篮管及座椅卡合件,所述车手的下端分别枢接于两所述前脚的上端,两所述后脚分别枢接于两所述前脚上,所述座椅卡合件设置于所述车手与所述前脚的枢接处,所述推车车架还包括第二连接件,其中,所述菜篮管包括菜篮前管及菜篮后管,所述菜篮前管及所述菜篮后管的两侧自由端分别相互枢接,且所述菜篮前管枢接于两所述前脚,所述菜篮后管枢接于两所述后脚,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枢接于所述车手的下端,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枢接于所述菜篮后管,因此,推车车架释锁后,推动车手向前枢转,以此带动第二连接件向上运动,第二连接件向上运动带动菜篮后管、菜篮前管相枢转靠拢,菜篮后管、菜篮前管枢转时其两端分别带动后脚、前脚向中间枢转靠拢,并最终使车手上端枢转靠近前脚的下端,使收合后的推车车架具有较小的体积,且该推车车架的结构简单。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发明推车车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21]图3是图1拆除座椅卡合件及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图3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23]图5是图3拆除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是图5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0025]图7是本发明推车车架收合过程的状态示意图。
[0026]图8是图7中D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27]图9是本发明推车车架收合后的状态示意图。
[0028]图10是本发明推车车架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1是图10中E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本发明所提供的推车车架1,结构简单,且收合后具有较小的体积。
[0031]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推车车架I包括车手10、前脚20、后脚30、菜篮管40及座椅卡合件50 ;其中,车手10包括手把11、两上车手12及两下车手13,手把11呈U型结构,手把11的两自由端分别与两上车手12的一端连接,两上车手12的另一端分别滑动可调地设置于所述下手车13的上端,上车手12、下车手13之间的滑动连接,可根据使用需要调整车手10的高度,同时,收合推车车架I时,将上车手12沿下车手13滑动至最低,以减小收合后的体积。所述下车手13的下端则分别与两前脚20的上端相枢接,两所述后脚30分别枢接于两所述前脚20上,所述菜篮管40枢接于两前脚20及两后脚30上。在下车手13与前脚20的枢接处,设置有座椅卡合件50,用于卡设座椅(图未示),座椅可拆卸地卡设于座椅卡合件50上,不使用时,可将座椅拆卸下来存放,以便减小收合后的推车车架I的体积。可理解地,收合上车手12于下车手13内为收合车架的选择性动作,使用者可根据其需求决定是否进行所述上、下车手12、13的收合。
[0032]结合图3-图7所示,所述下车手13的下端设置有上关节131,所述上关节131开设有一卡合槽,所述前脚20的上端设置有一下关节211,所述下关节211卡合于所述卡合槽内并与所述上关节131相枢接,推车车架I收合时,下车手13与前脚20可相互枢转靠拢,以将该推车车架I收合至一较小体积。所述菜篮管40包括大致呈U型结构的菜篮前管41及菜篮后管42,所述菜篮前管41、所述菜篮后管42的两侧自由端分别相互枢接以使所述菜篮管40呈一环形结构,且所述菜篮前管41的左右两侧远离自由端处分别枢接于两所述前脚20上,所述菜篮后管42的左右两侧的中端处枢接于两所述后脚30上。所述推车车架I于打开状态时,所述菜篮前管41与所述菜篮后管42分别向前后方向打开延伸,且菜篮后管42的后端略向下倾斜,所述推车车架I收折时,所述菜篮前管41与所述菜篮后管42相互枢转靠拢。可理解地,所述上关节131可与所述下车手13为一体成形之结构。
[0033]继续结合图3-图7所示,所述推车车架I还包括第一连接件71、第二连接件72及第三连接件73,所述第一连接件71固定于所述下车手13的下端,且所述第一连接件71与所述第二连接件72的一端相枢接,所述第二连接件72的另一端枢接于所述菜篮管40上。更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接件71具有相对的第一连接端711及第二连接端712,第一连接件71的中部向外凸伸并弯折形成第三连接端713,该第一连接件71的弯折处卡合于下车手13上,并使第三连接端713对应固定于上关节131、下关节211的枢接点,第一连接端711固定于下车手13,第二连接端712与所述第二连接件72的一端相枢接;第二连接件72的另一端枢接于菜篮前管41、菜篮后管42的枢转点,即第二连接件72的另一端、菜篮前管41、菜篮后管42枢接于同一枢转点;所述第三连接件73的一端枢接于邻近菜篮前管41与菜篮后管42的枢接点,所述第三连接件73的另一端枢接于所述下车手13上,具体地,所述第三连接件73的另一端枢接于所述上关节131的下端;在收合时,第一连接件71随下车手13转动,此时第一连接件71以第三连接端713为枢转点,因此当第一连接端711枢转将同步使第二连接端712朝同方向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连接件72向上运动;而第三连接件73的一端随下车手13的转动亦产生向上运动,由于第二连接件72、第三连接件73均受下车手13的转动而产生向上运动,因此带动菜篮前管41、菜篮后管42以相互自由端的枢接点为转点而分别朝不同方向枢转并相互靠拢,与此同时,菜篮前管41、菜篮后管42分别拉动前脚20及后脚30相对枢转靠拢,实现推车车架I的收合。可理解地,所述第一连接件711可与所述下车手13 —体成形,但为防止惯性使用而使枢转处及端点产生损耗,因此额外加上一第一连接件711以增加强度,提升产品可靠性,但若是下车手13的材质选用上已包含可减少耗损的材料时,第一连接件711则可选择性安装。
[0034]另外,所述推车车架I还包括第一壳体61及第二壳体62 ;所述第一壳体61包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71及上关节131外,并固定于下车手13上,第一壳体61 —方面用于遮挡第一连接件71,另一方面便于安装座椅卡合件50 ;所述第二壳体62包设于所述第二连接件72及所述第三连接件73外,以遮盖所述第二连接件72及第三连接件73。
[0035]下面结合图7-图10,对本发明推车车架I的收合过程进行描述。
[0036]需收合推车车架I时,可选择地将卡设于其座椅卡合件50上的座椅拆除或保留所述座椅,再进行推车车架I的收合。
[0037]推车车架I释锁后,向下推动手把11,使上车手12沿下车手13向下滑动至最低,然后,向前推动手把11,使下车手13绕其与前脚20的枢接点向前枢转,因此,第一连接件71随下车手13向前旋转,第一连接件71的旋转会带动第二连接件72及第三连接件73的向上运动,第二连接件72及第三连接件73的运动从而带动菜篮前管41、菜篮后管42同时枢转靠拢,在此过程中,菜篮前管41、菜篮后管42分别带动前脚20、后脚30相对枢转靠拢;最终,使手把11枢转至靠近前脚20的下端处,实现推车车架I的收合,收合后的推车车架I具有较小的体积。
[0038]结合图10、图11所示,对本发明车车架I的另一实施例进行描述。在本实施例中,推车车架I的结构域上述实施例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第一连接件的结构及其与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的连接方式,现仅对其不同之处进行描述。
[0039]如图所示,所述第一连接件71的一端形成第一连接端711,所述第一连接件71的另一端向其侧部弯折形成第二连接端712,且所述第二连接端712连接于下车手13上,具体地,所述第二连接端712连接于所述上关节131的下端,所述第一连接件71的中部向外凸伸并弯折形成第三连接端713,该第一连接件71的弯折处卡合于下车手13上,并使第三连接端713对应固定于上关节131、下关节211的枢接点,第一连接端711固定于下车手13上,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图未示)装设于第一连接件71外;而第三连接件73的一端设置于第一壳体外,并对应与所述第二连接端712枢接,所述第三连接件73的另一端枢接于菜篮前管41 ;第二连接件72的一端枢接于第一壳体上,第二连接件72的另一端枢接于菜篮前管41、菜篮后管42的枢转点,即第二连接件72的另一端、菜篮前管41、菜篮后管42枢接于同一枢转点。
[0040]在收合时,第一连接件71随下车手13转动,此时第一连接件71以第三连接端713为枢转点,因此当第一连接端711枢转将同步使第二连接端712朝同方向转动,从而带动第三连接件73向上运动;同理,所述第一壳体(图未示)会随所述下车手13而同步转动,而因第二连接件72枢接于所述第一壳体(图未示),故第二连接件72亦随下车手13的转动而向上运动,由于第二连接件72、第三连接件73均受下车手13的转动而产生向上运动,因此带动菜篮前管41、菜篮后管42以相互自由端的枢接点为转点而分别朝不同方向枢转并相互靠拢,与此同时,菜篮前管41、菜篮后管42分别拉动前脚20及后脚30相对枢转靠拢,实现推车车架I的收合。
[0041]由于本发明的推车车架1,包括车手10、前脚20、后脚30、菜篮管40及座椅卡合件50,车手10的下端分别枢接于两前脚20的上端,两所述后脚30分别枢接于两前脚20上,所述座椅卡合件50设置于车手10与前脚20的枢接处,推车车架I还包括第二连接件72,其中,菜篮管40包括菜篮前管41及菜篮后管42,所述菜篮前管41及菜篮后管42的两侧自由端分别相互枢接,且菜篮前管41枢接于两前脚20,菜篮后管42枢接于两后脚30,第二连接件72的一端枢接于车手10的下端,第二连接件72的另一端枢接于所述菜篮后管42,因此,推车车架I释锁后,推动车手10向前枢转,以此带动第二连接件72向上运动,第二连接件72向上运动带动菜篮后管42、菜篮前管41相枢转靠拢,菜篮后管42、菜篮前管41枢转时其两端分别带动后脚30、前脚20向中间枢转靠拢,并最终使车手10的上端枢转靠近前脚20的下端,使收合后的推车车架I具有较小的体积,且该推车车架I的结构简单。
[0042]本发明座椅卡合件50上并不限于安装座椅,还可以根据需要卡设其他的婴儿承载件,例如睡篮、儿童汽车安全座椅等,此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再做详细的说明。
[0043]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推车车架,包括车手、前脚、后脚、菜篮管及座椅卡合件,所述车手的下端分别枢接于两所述前脚的上端,两所述后脚分别枢接于两所述前脚上,所述座椅卡合件设置于所述车手与所述前脚的枢接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车车架还包括第二连接件,其中,所述菜篮管包括菜篮前管及菜篮后管,所述菜篮前管及所述菜篮后管的两侧自由端分别相互枢接,且所述菜篮前管枢接于两所述前脚,所述菜篮后管枢接于两所述后脚,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枢接于所述车手的下端,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枢接于所述菜篮后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的一端枢接于所述车手的下端,所述第三连接件的另一端枢接于所述菜篮前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车车架进行收折动作时,所述菜篮前管与所述菜篮后管以相互的枢接点为转点而分别朝不同方向枢转并靠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包设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及所述第三连接件外,以遮盖所述第二连接件及第三连接件。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件与所述菜篮前管的枢接点位于所述菜篮前管与所述前脚的枢接点及所述菜篮前管与所述菜篮后管的枢接点之间。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手的下端设置有上关节,所述上关节开设有一卡合槽,所述前脚的上端设置有一下关节,所述下关节卡合于所述卡合槽内并与所述上关节相枢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于所述车手的下端,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或所述第三连接件相枢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具有相对的第一连接端及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中部向外凸伸并弯折形成第三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固定于所述车手的下端,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枢接,所述第三连接端固定于所述上关节。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形成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向其侧部弯折形成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中部向外凸伸并弯折形成第三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固定于所述车手的下端,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三连接件的一端枢接,所述第三连接端固定于所述上关节。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及所述上关节外,并固定于所述车手,所述座椅卡合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上。
11.如权利要求f10任一项所述的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手包括上车手及下车手,所述上车手滑动可调地设置于所述下手车的上端,所述下车手的下端与所述前脚的上端相枢接。
12.如权利要求f10任一项所述的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菜篮后管的后端向下倾斜。
【文档编号】B62B7/06GK103625527SQ201210300618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2日
【发明者】钟知仁 申请人:明门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