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加装件胶套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70507阅读:642来源:国知局
摩托车加装件胶套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加装件胶套结构,包括胶套本体,其胶套本体为锥形体,所述锥形体上部开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之上形成薄凸肩;所述锥形体的底部设有倒圆角,胶套本体中间设有通孔。本发明通过环形凹槽来固定在加装件上,利用薄凸肩变形的特点,安装更方便,且不易脱落,锥形设计让结构能产生较大压强,使之与覆盖件接触更紧密,中间掏空成通孔,既节省材料,又增加弹性,结构简单,实用性很强。
【专利说明】摩托车加装件胶套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摩托车加装件,尤其涉及一种摩托车加装件胶套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用于摩托车加装件上的胶套结构,基本上是采用实心的圆柱形结构,前端与后端都是一样大小,而且采用胶水将胶套固定在加装件上,由于胶水在特定的温度下会脱胶,使得加装件也容易从摩托车上脱落下来;而且实心的圆柱形结构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不易脱落、低成本的摩托车加装件胶套结构。
[0004]本发明提供的摩托车加装件胶套结构,包括胶套本体,其胶套本体为锥形体,所述锥形体上部开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之上形成薄凸肩;所述锥形体的底部设有倒圆角,胶套本体中间设有通孔。
[0005]采用了以上结构,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06]本发明通过环形凹槽来固定在加装件上,利用薄凸肩变形的特点,安装更方便,且不易脱落,锥形设计让结构能产生较大压强,使之与覆盖件接触更紧密,中间掏空成通孔,既节省材料,又增加弹性,结构简单,实用性很强。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下面将对结合附图对实施例作简单的介绍。
[0008]图1是本发明的摩托车加装件胶套结构的示意图;
[0009]图2是图1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1]参见附图1、2,本发明的摩托车加装件胶套结构,包括胶套本体,为锥形体1,锥形体I上部开设有环形凹槽2,通过环形凹槽2来固定在加装件上,不易脱落,可靠性好;环形凹槽2之上形成的薄凸肩3,其用来防止胶套本体安装后脱落,而且因为薄,较容易变形,利于安装;锥形体I的底部设有倒圆角4,其与覆盖件接触端部较小产生压强较大,使得与覆盖件接触更紧密;胶套本体中间设有通孔5,既可以节省材料,又增加了胶套本体的弹性。
[001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摩托车加装件胶套结构,包括胶套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套本体为锥形体(I),所述锥形体(I)上部开设有环形凹槽(2),环形凹槽(2)之上形成薄凸肩(3);所述锥形体(I)的底部设有倒圆角(4),胶套本体中间设有通孔(5)。
【文档编号】B62J99/00GK103847877SQ201210544087
【公开日】2014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5日
【发明者】聂代平 申请人:聂代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