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煞车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2761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煞车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的煞车制动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依车架形式采取正反不同方向装配的自行车煞车夹器。
背景技术
请参阅中国台湾证书号数第M314159号「自行车制动器」专利案所示,现有运用于自行车的双支点轴动式制动器,一般设有一对掣动臂,两掣动襞 分别利用一结合组件相对枢设结合在位于自行车轮两侧的车架销柱,并于两掣动臂的下端内侧各组设有一煞车块,两掣动臂的上方设有吊线架,该吊线架以煞车吊线连结带动控制两掣动臂;操作实施时,利用煞车线拉引吊线架而带动两掣动臂以车架销柱为轴偏摆,让位于两掣动臂下端的煞车块能够相对夹制自行车轮,借以产生煞车制动的动作效果,并且在煞车动作完成后,利用设于掣动臂与车架销柱之间的扭力弹簧,能够让两掣动臂回复到初始位置。现有煞车夹器的安装结合构造,一般是设计为正向装配的安装形态,即安装结合在车架前叉的前侧位置或车架后叉的后侧位置,并且结合组件的螺栓头是呈突出形态,无法因应使用人的需求而采取反向装配的安装方式,导致自行车厂商必须因应装配方向的要求而生产不同装配方向的自行车煞车夹器。又,现有煞车夹器在结合组件的封盖仅设有单一规格的驱动构造,只能以单一种规格的自行车手工具来调整扭力弹簧的回复弹性扭力,调整操作较为麻烦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现有自行车煞车夹器有关于装配方向受到限制,以及只能以单一规格的自行车手工具来调整回复弹性扭力的不足和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以依车架形式采取正向装配或反向装配的自行车煞车夹器,借以提高自行车煞车夹器装配使用的便利性和实用性。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够以两种不同规格工具来调整预设回复弹性扭力的自行车煞车夹器,借以提高自行车煞车夹器调整操作的方便性。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自行车煞车夹器,包括二掣动臂,其相对设置且各贯设有一轴孔;二结合组件,其分别结合于两掣动臂的轴孔且各包括有一轴套、一弹性元件、一封盖和一螺栓;其中,该轴套穿设于该轴孔且前端突出相对应掣动臂的前侧,该轴套于轴心位形成一套孔且于后端形成一圈外径大于该轴孔的抵环和一连通该套孔的埋头槽;该弹性元件套设于该轴套前端且后侧卡掣结合于相对应掣动臂;该封盖套设抵靠于该轴套的前端且与该弹性元件的前侧卡掣结合,该封盖贯设有一穿孔和一连通该穿孔且位于前端的埋头槽;该螺栓设有一与各埋头槽相匹配的螺栓头。所述的自行车煞车夹器,其中的封盖于外周面区分形成位于前后位置且具有不同相对宽度距离的一第一驱动部和一第二驱动部;该第一驱动部为一对于相对侧凹设形成的卡合平面;该第二驱动部为六角螺帽形态。所述的自行车煞车夹器,其中于轴孔套设结合一轴管,该轴套穿设于该轴管。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可以获得的有益效果包括I、本实用新型在结合组件具有相对设置的轴套和封盖,并于轴套和封盖均设有可供螺栓头埋藏设置的埋头槽,让煞车夹器能够依据自行车架的形式而采取正向装配或反向装配等不同方向的安装设置方式,有效解决目前自行车厂商必须因应装配方向而生产不同煞车夹器的问题,提高自行车煞车夹器装配使用的便利性和实用性。2.本实用新型在结合组件的封盖同时设有不同相对宽度距离的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能够提供两种不同规格的自行车手工具来调整煞车夹器预设的回复弹性扭力,提高自行车煞车夹器调整操作的方便性。3、本实用新型在轴套和封盖均设有可供螺栓头埋藏设置的埋头槽,能够让煞车夹 器的外型变得平整流畅且灵巧,有效提升自行车煞车夹器的精简度和产质量感。
以下结合附图
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部分组成构件以分解表示的立体外观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平面外观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采正向装配的组合剖面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采反向装配的组合剖面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可提供两种规格的手工具进行调整的实施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优选实施例的平面外观图。图中标号说明10、10’、10A、10A’ 掣动臂11 轴孔111、112 环槽12销孔13轴管131咬掣肋纹20结合组件 21轴套211套孔212抵环213埋头槽 22弹性元件221卡掣销 23封盖231穿孔232销孔233埋头槽 234第一驱动部235第二驱动部24螺栓241螺栓头30煞车块40吊线架 41煞车吊线50车架51、52车架销柱511、521 螺孔60煞车线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自行车煞车夹器的优选实施例如图I和图2所示,该煞车夹器是包括有二相对设置的掣动臂10、10’、二分别设置于两掣动臂10、10’的结合组件20、二相对装设于两掣动臂10、10’底端相向侧的煞车块30,以及一连结驱动两掣动臂10、10’的吊线架40等组成构件;其中如图I和图3所示,各掣动臂10、10’于中段位置贯设有一用以供相对应结合组件20设置的轴孔11,并在该掣动臂10、10’的下段位置形成供相对应刹车块30锁装结合的刹车块结合部;各掣动臂10、10’在邻接该轴孔11的前、后侧各环凹设有一呈浅槽状的环槽111、112,并于前侧环槽111的范围设有一销孔12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在该轴孔12套设结合一轴管13,该轴管13于外周面设有多数道平行间隔设置的咬掣肋纹131,利用这些咬掣肋纹131让该轴管13卡固衬套结合于该轴孔11 ; 各结合组件20包括有一轴套21、一弹性元件22、一封盖23和一螺栓24 ;其中,该轴套21是匹配穿设于相对应轴管13的圆形管体,其长度大于该轴管13的长度且于轴心位形成一套孔211,该轴套21后端的外周缘形成一圈以径向朝外凸出且外径大于该轴孔11的抵环212,让该轴套21穿置于相对应轴管13时,该轴套21的抵环212可嵌合抵靠于掣动臂10后侧的环槽112范围,该轴套21后端的内周缘凹设形成一连通该套孔211的埋头槽213 ;该弹性元件22具有呈环圈形的弹性部且两端分别折出形成一卡掣销221,该弹性元件22由煞车夹器前侧方向套设于相对应轴套21和该轴套的外部,并以后侧的卡掣销221对正穿置于相对应的销孔12,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的弹性元件22为扭力弹簧;所述的封盖23由煞车夹器前侧方向套设抵靠于该轴套21的前端且遮盖该弹性元件22,该封盖23于轴心位设有一对应该轴套21所设套孔211的穿孔231,并于相对应位置设有一供该弹性元件22前侧卡掣销221穿置的销孔232,该封盖23于前端邻接该穿孔231的内周缘凹设形成一连通该穿孔231的埋头槽233,并且将该封盖23的外周面区分形成位于前后位置且具有不同相对宽度距离的一第一驱动部234和一第二驱动部235,请参阅图I和图5所示,该第一驱动部234是于相对侧凹设形成一对相互平行的卡合平面,让较小口径的自行车手工具能够嵌夹咬合,该第二驱动部235是直接将外周面设为六角螺帽形态,让较大口径的自行车手工具能够嵌夹咬合;所述的螺栓24是能够以螺纹结合于该车架销柱51所设螺孔511的螺栓构件,并且设有一与所述埋头槽213、233相匹配的螺栓头241,让螺栓头241可埋藏收容于相对应的埋头槽213、233内;如图I和图2所示,该吊线架40是与自行车的煞车线60相连结且位于两掣动臂10、10’的上方,于该吊线架40设有一煞车吊线41,该煞车吊线41的两端分别连结于两掣动臂10、10,的顶端。请参阅图I、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安装使用时,两掣动臂10、10’分别利用相对应的结合组件20安装结合于车架50相对应位置的车架销柱51,各结合组件20的轴套21以套孔211套设于车架销柱51的外部,并让该螺栓24以螺纹结合于车架销柱51的螺孔511且顶推该封盖23迫紧抵压于该轴套21的前端,达到将该轴套21套设固定于车架销柱51的效果;如此,当自行车的煞车把手透过该煞车线60拉引该吊线架40时,该吊线架40能够以该煞车吊线41带动两掣动臂10、10’以该结合组件20的轴套21为轴而偏摆,让两煞车块30能够相向夹制于自行车轮圈,达到煞车制动的效能。请参阅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于该结合组件20的该轴套21和该封盖23均设有可供该螺栓头241埋藏设置的埋头槽213、233,让螺栓24无论是由煞车夹器的前侧或后侧穿设于该结合组件20,该螺栓24的螺栓头241均能有效地埋藏收容于相对应的埋头槽213、233,不仅能够让煞车夹器的外型变得平整流畅,并且煞车夹器无论是采取正向装配或反向装配,该结合组件20均可以确实地将煞车夹器安装结合定位,并且螺栓头241不会突出而影响装配操作。如图I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在该结合组件20’的该封盖23同时设有不同相对宽度距离的第一驱动部234和第二驱动部235,能够提供两种不同口径或形式的手工具来夹制旋转该封盖23而带动该弹性元件变形,达到调整改变煞车夹器预设回复弹性扭力的效果。如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运用应用于另外一种双支点轴动式煞车夹器的实施态样,在该实施例中,两结合组件20是设置在两掣动臂10A、10A’的下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而言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而进行的修改或等效改变,都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煞车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二掣动臂,其相对设置且各贯设有一轴孔; 二结合组件,其分别结合于两掣动臂的轴孔且各包括有一轴套、一弹性元件、一封盖和一螺栓;其中,该轴套穿设于该轴孔且前端突出相对应掣动臂的前侧,该轴套于轴心位形成一套孔且于后端形成一圈外径大于该轴孔的抵环和一连通该套孔的埋头槽;该弹性元件套设于该轴套前端且后侧卡掣结合于相对应掣动臂;该封盖套设抵靠于该轴套的前端且与该弹性元件的前侧卡掣结合,该封盖贯设有一穿孔和一连通该穿孔且位于前端的埋头槽;该螺栓设有一与各埋头槽相匹配的螺栓头。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行车煞车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盖于外周面区分形成位于前后位置且具有不同相对宽度距离的一第一驱动部和一第二驱动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煞车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驱动部为一对于相对侧凹设形成的卡合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煞车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驱动部为六角螺帽形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行车煞车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掣动臂于邻接所述轴孔的前、后侧各环凹设有一呈浅槽状的环槽。
6.根据权利要求I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煞车夹器,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的轴孔套设结合一轴管,所述的轴套穿设于该轴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行车煞车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管于外周面设有多数道平行间隔设置的咬掣肋纹。
专利摘要一种自行车煞车夹器,其包括二相对设置的掣动臂和二分别结合于两掣动臂的结合组件,各结合组件包括有一轴套、一套设抵靠于轴套前端的封盖、一套设于轴套且两端分别卡掣于掣动臂与封盖的弹性元件,以及一螺栓;本实用新型于轴套后端和封盖均设有可供螺栓头埋藏收容的埋头槽,让本实用新型可依车架形式采取正向装配或反向装配,本实用新型于封盖设有不同相对宽度距离的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能够以两种不同规格工具来调整预设的回复弹性扭力,提高调整操作的方便性。
文档编号B62L1/14GK202541757SQ20122003156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1日
发明者张志元 申请人:利奇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