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后脚踏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5000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摩托车后脚踏杆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的构件,尤其是一种摩托车后脚踏杆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9所示,目前现有技术的摩托车后脚踏杆结构90设于摩托车M的两侧,并用来让后座的乘客脚踏。现有技术的摩托车后脚踏杆结构90包括图中未示出的车架及固定座、车壳91及后脚踏杆92,固定座焊固于车架,车壳91的内侧罩盖固定座并设有长形的收折缺口 911,后脚踏杆92置于收折缺口 911内并与固定座枢接。收折缺口 911因为要容置后脚踏杆92,所以收折缺口 911的面积不能太小。而又由于收折缺口 911的面积不小,收折缺口 911形成的位置常常会影响摩托车外观造型的设计。·并且,收折缺口 911的设置位置亦会影响后脚踏杆92的设置位置,在优先考虑配合摩托车外观造型时,收折缺口 911设置的位置常常不是最符合人体工学、最适合脚踏的位置。因此,收折缺口 911的设置位置时常要在配合摩托车外观造型及符合人体工学之间作取舍。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现有技术的摩托车后脚踏杆结构时因收折缺口面积大,需要配合摩托车外观造型及符合人体工学之间作取舍,而无法达到最佳化的设计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后脚踏杆结构,其于侧盖板设有较小的穿孔,并使后脚踏杆单元的连接座位于侧盖板的外侧,因此在设计侧盖板的外观造型时受到的限制少,设计者能够将穿孔、固定座及后脚踏杆设置于更符合后座乘客的脚踏位置,兼具配合外观造型及符合人体工学的功效,达到最佳化的设计。本实用新型所运用的技术手段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后脚踏杆结构,包括一车架;一固定座,其固设于该车架上,该固定座上设有一结合部,该结合部设有一朝向外侧的螺孔;一侧盖板,其覆盖该固定座,该侧盖板设有一穿孔,该穿孔与该螺孔相对应;以及一后脚踏杆单元,其包括一连接座、一螺栓及一后脚踏杆,该连接座设有一锁付孔,该锁付孔与该结合部的螺孔相对应,该螺栓穿过该锁付孔而将该连接座锁付于该结合部的螺孔上,使得该连接座可位于该侧盖板的外侧;该后脚踏杆设于该连接座。在所述的摩托车后脚踏杆结构中,该连接座设有一第一连接部及一第二连接部,该后脚踏杆与该第一连接部枢接,该第二连接部抵靠于该固定座,该锁付孔设置于该第二连接部,该螺栓穿设于该锁付孔并螺设于该螺孔。在所述的摩托车后脚踏杆结构中,该第二连接部穿入该穿孔而抵靠于该固定座的
彡口口卻。[0013]在所述的摩托车后脚踏杆结构中,该连接座设有一横向凸出部,该横向凸出部的两端分别连接该第一连接部及该第二连接部,该横向凸出部使该第一连接部及该第二连接部形成段差并使该螺栓外露。在所述的摩托车后脚踏杆结构中,该第一连接部设有一凹槽,该凹槽呈U形且容置该后脚踏杆的一端;该后脚踏杆单元另设有一护板,该护板呈U形并被该后脚踏杆的该端紧抵于该凹槽内。在所述的摩托车后脚踏杆结构中,该固定座设有一凸块,该第二连接部设有一凹口,该凸块及该凹口的形状相匹配且该凹口容置该凸块。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摩托车后脚踏杆结构,可以获得的具体效果及功效增进至少包括I.后脚踏杆位于适当处,符合人体工学本实用新型因为设计侧盖板的外观时受到的限制少,能够维持较佳的设计自由度。所以,设计者能够将穿孔及固定座设置于更符合·后座乘客的脚踏位置,符合人体工学,实用性极佳。2.穿孔小型化因穿孔较小,使侧盖板的外形设计维持较佳的自由度。3.设定后脚踏杆的角度利用形状相匹配的凹口与凸块的配合,可方便设定后脚踏杆的角度。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结合于摩托车的侧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结合于摩托车并移除后脚踏单元的局部立体外观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立体部分分解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立体部分分解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连接座的放大立体外观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凸块与凹口结合后的放大剖面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图9是现有技术摩托车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详细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及实用功效,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来实施,兹进一步以如附图所示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摩托车后脚踏杆结构的较佳实施例,如图I至图3所示,结合于一摩托车M,包括一车架10、一固定座20、一侧盖板30及一后脚踏杆单元40等元件,其中车架10属于现有技术的构件且非为本实用新型的重点,其形状与结构在此不详细描述。如图3及图5所示,该固定座20为一金属座体并焊设于该车架10的一侧,该固定座20设有一结合部21及一螺孔23,该结合部21大致呈圆筒状并设有一相背于该车架10的端面;该螺孔23形成于该结合部21的轴向空间,该螺孔23朝向外侧且该螺孔23的开口位于该结合部21的端面。较佳地,该固定座20设有一呈弓形的凸块24,该凸块24位于该结合部21的端面并邻近于该螺孔23。如图I、图2及图4所示,该侧盖板30为一薄形壳体并作为该摩托车M的车壳,该侧盖板30覆盖该固定座20,该侧盖板30设有一呈圆形贯穿状并与该螺孔23相对应对齐的穿孔31。如图3至图5所示,该后脚踏杆单元40位于该侧盖板30的外侧并可分离地固设于该固定座20,该后脚踏杆单元40包括一连接座41、一螺栓42及一后脚踏杆43 ;该连接座41设有一第一连接部411及一第二连接部412,该第一连接部411为一U形块体并形成一 U形的凹槽4111,该第二连接部412大致为一圆形筒体并与该第一连接部411 一体连接,该第二连接部412穿入该穿孔31而抵靠于该固定座20的结合部21,该第二连接部412设有一呈轴向贯穿状的锁付孔4121 ;该锁付孔4121与该结合部21的螺孔 23相对应;该螺栓42穿过该锁付孔4121而将该连接座41锁付于该结合部21的螺孔23上,使得该连接座41可位于该侧盖板30的外侧;该后脚踏杆43设有一本体431、一枢栓432及一 C形扣433,该本体431的一端置于该第一连接部411的凹槽4111内,该枢栓432贯穿该第一连接部411及该本体431的该端,该C形扣433扣设于该枢栓432 ;由此,该后脚踏杆43能够枢接于该第一连接部411。较佳地,该后脚踏杆单元40另设有一金属制的护板44,该护板44呈U形且被该枢栓432贯穿,该护板44被该本体431的该端紧抵于该凹槽4111内;该护板44可作为后脚踏杆43收折抵靠,可避免后脚踏杆43直接抵靠连接座41。请进一步参看图6及图7,较佳地,该第二连接部412设有一弓形的凹口 4122,该凹口 4122位于该第二连接部412相背于该第一连接部411的一端,该凹口 4122容置该固定座20的凸块24。利用形状相匹配的凹口 4122与凸块24的配合,能够让固定座20不与第二连接部412产生相对转动,并使后脚踏杆43的本体431的脚踏面能够朝上,供骑乘者脚踏,凸块24与凹口 4122的配合具有定位效果,方便设计后脚踏杆43的角度。第二连接部412亦可以设置一凸钮,而固定座20亦可以设置一凹孔,通过凸钮与凹孔的凹凸配合也可以不相对转动且定位,本实用新型对于固定座20与第二连接部412的凹凸配合的形式不作特定的限制。相比较于现有技术的收折缺口 911而言,本实用新型的穿孔31较小,因此在设计侧盖板30的外观时受到的限制较少,维持较佳的设计自由度。所以,设计者能够将穿孔31及固定座20设置于更符合后座乘客的脚踏位置,符合人体工学,实用性极佳。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实质上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其中,该连接座41A设有一横向凸出部413A,该横向凸出部413A的两端分别连接该第一连接部41IA及该第二连接部412A,该横向凸出部413A使该第一连接部41IA及该第二连接部413A形成段差并使该螺栓42A外露,由此,使用者能够很容易地用六角扳手L直接将螺栓42取下,而不需要像第一实施例需将枢栓432取下,能够节省更换时间,十分实用方便。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及凡是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参考标号表10车架20固定座21结合部23螺孔24凸块30侧盖板31穿孔32外边缘40后脚踏杆单兀41连接座411第一连接部4111凹槽 412第二连接部4121锁付孔4122 凹口42 螺栓43后脚踏杆431本体432 枢栓433C 形扣44护板4IA连接座41IA第一连接部412A第二连接部413A横向凸出部90摩托车后脚踏杆结构91车壳911收折缺口92后脚踏杆L六角扳手M摩托车
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后脚踏杆结构,包括一车架;一固定座,其固设于该车架上,该固定座上设有一结合部,该结合部设有一朝向外侧的螺孔;一侧盖板,其覆盖该固定座,该侧盖板设有一穿孔,该穿孔与该螺孔相对应;以及一后脚踏杆单元,其包括一连接座、一螺栓及一后脚踏杆,该连接座设有一锁付孔,该锁付孔与该结合部的螺孔相对应,该螺栓穿过该锁付孔而将该连接座锁付于该结合部的螺孔上,使得该连接座可位于该侧盖板的外侧;该后脚踏杆设于该连接座。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摩托车后脚踏杆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座设有一第一连接部及一第二连接部,该后脚踏杆与该第一连接部枢接,该第二连接部抵靠于该固定座,该锁付孔设置于该第二连接部,该螺栓穿设于该锁付孔并螺设于该螺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后脚踏杆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连接部穿入该穿孔而抵靠于该固定座的结合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后脚踏杆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座设有一横向凸出部,该横向凸出部的两端分别连接该第一连接部及该第二连接部,该横向凸出部使该第一连接部及该第二连接部形成段差并使该螺栓外露。
5.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摩托车后脚踏杆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部设有一凹槽,该凹槽呈U形且容置该后脚踏杆的一端;该后脚踏杆单元另设有一护板,该护板呈U形并被该后脚踏杆的该端紧抵于该凹槽内。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后脚踏杆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座设有一凸块,该第二连接部设有一凹口,该凸块及该凹口的形状相匹配且该凹口容置该凸块。
专利摘要一种摩托车后脚踏杆结构,包括车架、固定座、侧盖板、后脚踏杆单元;固定座固设于车架并设有螺孔;侧盖板覆盖固定座并设有与螺孔相对应的穿孔,后脚踏杆单元设有连接座、螺栓及后脚踏杆,连接座设有锁付孔,螺栓穿过锁付孔而将连接座锁付于固定座,使得连接座可位于侧盖板的外侧;由此在设计侧盖板的外观造型时受到的限制少,设计者能够将穿孔、固定座及后脚踏杆设置于更符合后座乘客的脚踏位置,兼具配合外观造型及符合人体工学的功效,达到最佳化的设计。
文档编号B62J25/00GK202669993SQ20122019898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4日
发明者黄俊豪, 梁秋惠 申请人: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