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擎盖内板结构以及引擎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4049阅读:35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引擎盖内板结构以及引擎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的汽车引擎盖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汽车引擎盖内板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引擎盖一般由外板、内板以及若干加强板通过咬边和焊接的方式组合成一体。引擎盖外板对造型设计进行体现,而内板和加强板对外板提供支撑和加强。在引擎盖靠近车头部位,通常外板和内板之间有很大空腔,内板很难为外板提供支撑。因此,为使引擎盖具有良好的推车刚度,通常在内外板之间设置一些加强板对外板进行支撑。这些额外 的加强板造成引擎盖重量大、成本高、燃油经济性差、行人保护性能低。因此,亟需一种新型的汽车引擎盖板,使得引擎盖在具有良好的推车刚度的同时,减轻重量,减少制造成本,并获得更好的燃油经济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的引擎盖内板结构以及包含该内板结构的引擎盖,使得引擎盖在具有良好的推车刚度的同时,减轻重量,减少制造成本,获得更好的燃油经济性。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引擎盖内板结构。所述引擎盖内板结构包括以下部件内板;以及位于所述内板上的多个凸包,所述多个凸包的位置是根据所述内板的冲压方向而设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凸包的位置设在所述内板上,且该位置靠近车头,是用户在向后推车施力的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包被设置成与引擎盖的外板通过支撑胶连接。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引擎盖。所述引擎盖包括以下部件内板;位于所述内板上的多个凸包,所述多个凸包的位置是根据所述内板的冲压方向而设置;以及外板,所述凸包与所述外板之间采用支撑胶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凸包的位置设在所述内板上,且该位置靠近车头,是用户在向后推车施力的位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新型引擎盖结构使得引擎盖在具有良好的推车刚度和结构刚度的同时,减轻重量,减少制造成本,并获得更好的燃油经济性。

图I示出引擎盖的外板结构;[0018]图2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引擎盖的内板结构;图3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引擎盖的总成示意图;以及图4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引擎盖总成的部分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传统的引擎盖结构存在不少弊端。例如,在引擎盖靠近车头部位,通常外板和内板之间会产生很大的空腔,这使得内板很难为外板提供支撑。而用户往后推车,一般都是按在这个位置,用力比较大,单个手掌上的某点会超过20公斤的力。如果没有支撑,引擎盖就会被按变形下去。而且,高速行驶时,如果没有良好的支持,引擎盖会在气流的压力下变形。目前有一些做法是通过在内板和外板之间设置加强板,以加强对外板进行支撑。而这些额外的加强板会造成引擎盖重量大、成本高、燃油经济性差、保护性能低等一系列问题。图I示出引擎盖的外板结构。图2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引擎盖的内板结构。图3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引擎盖的总成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引擎盖内板结构适用于所有轿车引擎盖的内板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引擎盖内板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该引擎盖内板结构包括内板(301),以及位于内板上的多个凸包
(302),以用于支持外板。多个凸包(302)的具体位置可根据引擎盖内板(301)的冲压方向而设。图4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引擎盖总成的部分剖面图,以更清楚地显示内板与外板的连接关系。在一个实施例中,多个凸包(302)与外板(303)之间采用支撑胶(304)连接。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多个凸包(302)的位置设在内板(301)上,且该位置靠近车头,是用户在向后推车施力的位置。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引擎盖。该引擎盖包括内板(301)、外板
(303)、以及多个凸包(302)。其中,该多个凸包(302)位于内板(301)上,该多个凸包(302)的具体位置是根据所述内板(301)的冲压方向而设。并且,内板(301)与外板(303)可采用支撑胶(304)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凸包的位置设在所述内板上,且该位置靠近车头,是用户在向后推车施力的位置。本实用新型的引擎盖内板结构的最大优势在于用简单的内板凸包结构代替常规的支撑零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得引擎盖在具有良好的推车刚度和结构刚度的同时,减轻重量,减少制造成本,获得更好的燃油经济性。
权利要求1.一种引擎盖内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板;以及 位于所述内板上的多个凸包,所述多个凸包的位置是根据所述内板的冲压方向而设置。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引擎盖内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凸包的位置设在所述内板上,且该位置靠近车头,是用户在向后推车施力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引擎盖内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包被设置成与引擎盖的外板通过支撑胶连接。
4.一种引擎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板; 位于所述内板上的多个凸包,所述多个凸包的位置是根据所述内板的冲压方向而设置;以及 外板,所述凸包与所述外板之间采用支撑胶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引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凸包的位置设在所述内板上,且该位置靠近车头,是用户在向后推车施力的位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引擎盖内板结构以及引擎盖。所述引擎盖内板结构包括内板;以及位于所述内板上的多个凸包,所述多个凸包的位置是根据所述内板的冲压方向而设置。所述凸包被设置成与引擎盖的外板通过支撑胶连接。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新型引擎盖内板结构使得引擎盖在具有良好的推车刚度和结构刚度的同时,减轻重量,减少制造成本,并获得更好的燃油经济性。
文档编号B62D25/10GK202657117SQ20122023805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4日
发明者杨庆华, 李天兵, 乔淑平, 李迎斌 申请人: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