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及其下车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4466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工程机械及其下车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程机械及其下车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履带起重机底座、履带架等结构均为普通厚板钢材,较为笨重,安全系数较低,且成本高。工程机械领域的设计趋势是在保证强度的基础上,对底座、履带架重新轻量化设计,降低重量和钢板厚度。但是,减重后的底座和履带架在部分工况中由于自身重量等原因导致整机稳定性不足,有前倾翻的危险。目前,针对此类问题一般的解决方案是增加后配重和中央配重的重量,但是采用这种方案整机结构尺寸会变大,成本增加,同时会造成履带起重机后方稳定性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不改变整机尺寸的情况下提升整机稳定性的工程机械的下车结构,包括下车机构,所述下车机构中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中放置有重物。进一步地,所述空腔的围板上设置有减重孔、法兰及密封圈;所述法兰及密封圈固定在所述减重孔处,用于密封所述减重孔。进一步地,所述重物为重晶石、混凝土、铁粉、铁砂、钢珠、废钢、后配重、中央配重及配重块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地,所述空腔的围板包括盖板、底板及侧板。进一步地,所述空腔的围板还包括用于联接所述盖板、底板及侧板的立板。进一步地,所述下车机构为履带起重机底座或履带架。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程机械,设置有上述任一种下车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工程机械为起重机或挖机。本实用新型工程机械的下车结构通过在下车机构的空腔内填充重物,能在不增加整机尺寸的情况下增加整机稳定性。

图I为本实用新型工程机械的下车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程机械的下车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工程机械的下车结构第一实施例以下车机构为履带起重机底座I为例进行解释说明,该起重机底座I中设置有空腔11 ;空腔11中放置有重物13。具体操作时,重物13可以为重晶石、混凝土、铁粉、铁砂、钢珠、废钢、后配重、中央配重及配重块中的至少一种。当然,根据需要,还可以采用其他材料密度均匀、便于填充的材料。由于履带起重机底座I等下车机构一般具有较多可以利用的空腔11,故通过在空腔11中放置重物13,可以在不改变整机尺寸的情况下,提升整机的稳定性。此外,在重物13采用重晶石、混凝土、铁粉、铁砂、钢珠、废钢或者其混合物时,相比于现有技术增加后配重和中央配重的重量的解决方法,有利于降低成本。可以理解的是,上述重物13的材料密度均匀,可以保证填充重物13后的履带起重机底座I等下车机构重量分布均匀,提升整机的稳定性。通常为了达到减重的目的,现有工程机械的下车结构中会设置有减重孔,如在空·腔11的围板15设置有减重孔(图未示);为了兼容现有结构且不影响重物13的放置,空腔11的围板15上可以设置有法兰(图未示)及密封圈(图未示);法兰及密封圈固定在减重孔处,用于密封减重孔。当然,具体操作时,也可以取消围板15上的减重孔以增加围板15的强度。如图I所示,空腔11的围板15可以包括盖板151、底板153及侧板155。当然,围板15还包括用于联接盖板151、底板153及侧板155的立板157。相应地,盖板151、底板153、侧板155及立板157上若设置有减重孔,则可以对应设置法兰及密封圈。具体操作时,盖板151、底板153、侧板155及立板157可以为钢板,若取消盖板151、底板153、侧板155及立板157上的减重孔,则可以增加钢板的强度,提升整机的刚性。上述在空腔中放置重物以保证整机稳定性的方案也可以适用于其他的下车机构,如图2所示的履带架3 ;该履带架3的空腔30的围板可以包括盖板31、底板33、侧板35及立板37。图I的解释说明均可以适用于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在空腔中放置重物以保证整机稳定性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起重机、挖机等其它工程机械。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通过在下车机构的空腔内填充重物,在不增加整机尺寸的情况下增加整机稳定性;优选地,上述重物采用常见的重晶石、混凝土、铁粉、铁砂、钢珠、废钢或者其混合物时,可以降低成本;在取消空腔围板上的减重孔时可以增加整机的刚性。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工程机械的下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车机构,所述下车机构中设置有空腔(11);所述空腔(11)中放置有重物(13)。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下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11)的围板(15)上设置有减重孔、法兰及密封圈;所述法兰及密封圈固定在所述减重孔处,用于密封所述减重孔。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下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物(13)为重晶石、混凝土、铁粉、铁砂、钢珠、废钢、后配重、中央配重及配重块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11)的围板(15)包括盖板(151)、底板(153)及侧板(155)。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下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11)的围板(15)还包括用于联接所述盖板(151)、底板(153)及侧板(155)的立板(157)。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下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车机构为履带起重机底座(I)或履带架(3 )。
7.—种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工程机械的下车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机械为起重机或挖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工程机械及其下车结构,其中,该下车结构包括下车机构,所述下车机构中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中放置有重物。本实用新型能在不增加整机尺寸的情况下增加整机稳定性。
文档编号B62D55/10GK202641903SQ20122027075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8日
发明者张三民, 于然东, 宋光辉 申请人: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